【www.qg13.com - 关于母亲的情感美文】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母亲,我勤劳慈祥的母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母亲,我勤劳慈祥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她的生活都与大山息息相关。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她就几乎天天上山,不是打柴,就是刨药材,要么就是采野菜和采蘑菇。母亲好像是山神,一年四季中,什么季节长什么,哪山出蕨菜、哪山长蘑菇,哪山有山梨,哪山有核桃,哪山长啥药材,她都知道。每当母亲挎筐上山采山货,她在前边走,后边总会跟着一帮人,因为跟着母亲,就会采到更多更好的山货。可我母亲腿脚快,等你在山这边刚刚追上她时,她就跑到山的那边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愿意跟她上山,否则你单独上山,十有八九就会空手而归,跟着母亲走总会多采一些。正因对大山的熟悉,所以,同样是上山,别人只采半筐,而我的母亲却总是满载而归。
我记得每年的清明刚过,下过两场毛毛细雨,母亲便到山坡上或沟塘野地去挖野菜,有猫耳朵、荠荠菜、柳蒿芽、大脑瓜,婆婆丁等山菜,回到家里,母亲就用这些山菜改善伙食,炒柳蒿芽,凉拌婆婆丁,水煮蕨菜,蕨菜炖粉条,刺老芽摊鸡蛋,最好吃的是母亲把大脑瓜剁碎烙成盒子,再有把荠菜熬成汤,味道很是鲜美,那种野菜的清香,再加上母亲的手艺,这野菜做出来的菜堪称美味菜肴,真的让我至今难忘。
等这些山野菜老掉,紧接着就是山上的槐花、刺玫花盛开,母亲便上山把花蕊摘下,用糖把鲜花拌匀,给我们烙成槐花饼、刺玫饼,那饼中有花的芳香好吃极了。立秋过后,母亲又去上山采来榛蘑、白蘑、松树蘑,把这些蘑菇晾干一些,也腌制一些,除掉卖钱,剩下的就是我家一冬天的珍馐美味。秋后,母亲还到野地用网兜捉蚂蚱,回到家之后用油炸,油炸的蚂蚱又酥又脆。为了让我们全家人吃的更好一些,冬天一到,母亲还拿着洋镐和网去河湾破冰捞鱼。对于捞鱼母亲很有经验,她先看看冰下面哪里有鱼在游,便在鱼多的冰面上打一个洞,久困河底的小鱼就来洞口这儿透气,母亲再在冰上咚咚的来回跑步跺脚,把河湾的小鱼都聚到一起。于是,母亲便放下网兜把鱼捞上来,鲜活跳动的小鱼挤挤插插地在网兜里乱蹦,但怎也挣脱不出去。那时我只有六七岁,每当母亲捞鱼时,我也跟着去。因为我还小,不知道母亲的艰辛,只觉得好玩,母亲跺脚我也跟着跺脚,母亲往上拽网我也跟着拽网绳,常常淋了一身的水,为此还常挨母亲的训斥。那时河套里没有污染,小鱼很多,一兜捞不净,但被惊的四下逃散,于是,母亲在冰上再来回跑步跺脚,把惊散的小鱼重新聚扰到一起,然后再下网兜捕捞,如此循环,不多时就捞一水筲。完后我就和母亲抬着回去,除掉送给邻居,剩下的还够我们家吃半个月。
那个年代,我们这里几乎没有细粮,为了给全家改善伙食,母亲还把粗粮细做,娘把玉米面、高粱面、豆面和在一块发酵,蒸成发糕,发糕里有豆子的醇香、高粱米的筋性、玉米面的香甜。每当饽饽蒸熟后,屋里的每个角落都有发糕的香气。母亲烙的煎饼、烙的锅出溜、攥的馇条,不但我们家人爱吃,邻居们也都赞赏,因为母亲心善,做了好东西都要送给邻居们尝鲜。
最使我感动的一件事,是我这辈子都不能忘记的。那是1979年那年的冬天,天冷得特别早,我们班的同学很早就穿上了棉袄,有的女同学还穿上漂亮的花袄罩。可我家穷,我不敢向家长要新衣服,我们姐几个穿的棉袄大都是母亲把穿小的接一圈变大,因此,穿到学校常常遭到同学们嘲笑。这年不光天冷,风还大雪也大,动不动就下起冒烟大雪,但母亲知道这件事后,不顾狂风怒号,顶着冒烟雪,天天上山,早出晚归,采回来很多刺玫果。几天后,母亲的手裂的跟小孩的嘴差不多,手上被刺玫果扎的都是刺。母亲把这些刺玫果放在炕头上,炕干后,就拿到供销社的收购组卖掉,半个月后,终于攒够了钱,给我买了一件浅粉碎花的新袄罩。当时,我扑到母亲怀里放声大哭,妈妈难为你了,我宁可不穿新衣,我也不让你去上山去摘刺玫果了!母亲也哭了,她说,我这身子骨是铁打的,妈没事儿,看到我的孩子穿上新衣裳,妈高兴。
如今,我已步入中年,母亲也快到了古稀之年,头发全白了,但身体还很硬朗,现在还经常上山,只不过脚步的的确确是慢了,但她还是坚持上山,采山菜、采蘑菇、有时她还打柴捡干枝。我们做儿女的怕累坏母亲,不让她上山,可她说,山上空气好,树上的绿叶养眼,我喜欢听鸟儿叫。还说大山对她有恩,是大山养育了我们全家,只要我能走,就让我上山吧。我们当儿女的也理解她对大山的情怀,面对母亲的执着,只好嘱咐她,上山可以,但要加小心,也不要太累了。母亲知道是为她好,对于儿女的嘱告,很听话,虽然照样还是上山,但回来很早。
现在,晚上母亲无事可干,也经常去大街上的秧歌队里去扭秧歌。母亲个子高,腰软,一扭秧歌就乱晃,逗得别人哈哈大笑。虽然母亲扭秧歌的姿势不好,但我支持母亲,只要母亲开心就好,让她把一生的苦辣酸甜都扭进秧歌里面。
编辑推荐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母亲18岁和父亲结婚,父亲年长母亲十五岁。
和父亲一样,母亲一家也是因老家闹灾、无法生存而逃荒到了大连。
母亲和父亲是老乡,两人的老家相距十几里地。
母亲天生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母亲讲,之所以和父亲结婚,是因为我姥爷认为,他家三丫头脾气不好,要是嫁不到好人家,早晚得让人家砸死。我姥爷通过认真、仔细、多方打听后,了解了我父亲一家人的情况,决定将他的三丫头嫁给我父亲。
在我父母结婚的那个年代,儿女的婚事由父母做主,但我母亲并不买账。你说好就好啊,他大我那么多,还不知长个啥样。母亲偷偷地去相看父亲。这老头,岁数大了点,但长得身板健壮,鼻直口方,倒也仪表堂堂。
十八岁的大姑娘结婚了。八抬大轿抬进了门。十八岁的大姑娘成了人家的小媳妇。母亲开始了她新的人生。
你爹家有你奶奶,还有个死了媳妇的大伯头子、带着两个没娘的孩子,你爷爷到大连没多久就得病死了,你爹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两个小叔子,母亲向我讲述道。家里你奶奶当家,你大爷和你爹在小坞上班,没了你大娘,我就是大媳妇。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推碾子,摊煎饼,侍候你大爷和你爹吃饭,再把饭盒装好。哥俩走了,再侍候你奶奶和那两个没娘的孩子。你三叔身体不好没上班,你四叔跟着日本人学木匠。
日子就这么开始了。我大爷和父亲挣得钱交给我奶奶掌管,我奶奶持家有方,一大家日子过得红火起来,我三叔、四叔也都成了家。
我三叔因身体不好,在家帮着打理家务,家里还有我三婶、四婶。
在我母亲的那个年代,妇女结婚后,很少出去工作,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已婚女子就是在家侍候老人,养活孩子,整天围着锅台转。母亲可不想整天过这样的日子。过去,家里除了奶奶没有别的女人,但现在有了我三婶、四婶,她想出去工作。
她跟我奶奶说:娘,我想出去干活。
奶奶同意了母亲的要求。
母亲在娘家时,就在日本人开的麻袋公司缝麻袋,现在她又回到了那里,和老姐妹们在了一起,母亲好似笼中的鸟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
我手头快,麻袋缝的多,我可能挣钱呢。我挣得钱除交给你奶奶,我自己留几个,割几尺布,给自己添件新衣裳,再给你姥姥、姥爷买点他们爱吃的。
我能理解母亲的做法。不论什么年代,妇女要想做到男女平等,首先要在经济上独立。
后来,父亲和大爷到葫芦岛干活,母亲跟奶奶说要去葫芦岛看父亲。奶奶说,你就是离不开你男人,愿去去吧。母亲到葫芦岛后,有了我二哥。
二哥出生后,身体总闹病,彻夜哭闹,父亲烦,不怎么回家。我就自己带着你二哥。我就是要叫你爹看看,离开他,我娘俩照样过日子。
再后来,我奶奶带着三叔一家回了老家,留在大连的哥仨各自分家过日子。
1945年,中日战事吃紧,大连市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吃橡子面,屎都拉不出来。母亲讲,你爹中了风,脸肿的变了形,活儿也不能干了,没了生活。你大爷和四叔家日子也不好过。
母亲和父亲商量:逃荒吧。父亲说,上哪儿,兵荒马乱的。上奉天(现在的沈阳),你表叔不在奉天吗?就这样,在1945年的冬天,我父母带着我大哥、二哥、大姐、还有那早年死去的三哥,又一次踏上了他们的逃荒要饭之路。
一路上,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食不果腹。你爹都不想活了。我说,你不想活,撇下我们娘们们怎么办?就这样,一家人一路要饭到了沈阳。
父亲的表叔没找到,只好白天要饭,晚上住店。父亲去要饭没人给,还放狗咬人。母亲让父亲在店里看孩子,自己带着大哥、二哥去要饭。我敢闯,帮饭店干活,人家看我们娘们们可怜,剩下的饭都让我们带走。回到店里,再把要来的饭热热,让你爹吃,我再喂孩子。
后来,要的钱多了,地面也熟了,母亲找人租了间趴趴房,从店里搬了出来。那房东姓白,赌马的,抽大烟,扎吗啡,人称白吗啡,家里养着三个老婆。后来穷了,两个小老婆也跑了。解放后,白吗啡叫政府给镇压了,那大老婆因一辈子没干过活,断了生活来源。她也不管孩子,没吃的,两个孩子饿的爬到大街上喊饿,我母亲听到,拿点吃的给孩子。母亲劝白吗啡大老婆把孩子让给别人,也好救孩子一命。白吗啡大老婆张口管人要多少钱,人不给,结果活活把两个孩子饿死了。
咱家再穷,也没说饿死人,母亲说。
母亲一辈子生养了十个孩子。其中,四个孩子因病早年夭折,而最叫母亲念念不忘的是我三哥。三哥小名叫连意,人长得十分可爱,又非常懂事,深得父母喜爱。临死前,一个晚上,天下着小雨,他说,娘我要解手,回来后,鞋上粘上了泥,一个五岁的孩子,知道把鞋刷干净了,再上炕睡觉。第二天,发开烧了,被确诊为麻疹,没钱医治病死了。母亲每次讲到这里,总是一脸悲伤。
三哥死后,埋在一个乱坟岗子上,母亲想孩子,天天去哭。那天,我又去哭,天突然就黑了下来,那风刮得摇天摇地,那雨下得瓢浇瓢浇的,两个大野狗瞪着我,把我吓得撒腿就跑啊。从哪以后,母亲再也不敢去了,大病了一场,那头发都粘成了疙瘩。
1957年,四十四岁的母亲生了她一辈子的第十个孩子,那就是我。我出生后,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想把我送人,可我哥哥姐姐不干。一天,母亲把我藏到邻居家,哥哥姐姐见不着我了,就问母亲,母亲说送人了。这下可炸了锅,哥哥姐姐哭着叫母亲把我要回来。母亲笑了,说哄你们呢,赶紧把我抱了回来。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干活利落,心直口快,嗓门大,绝不受屈,你若惹着了她,绝跟你没完。父亲则为人忠厚老实,话语不多,显得沉稳。家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母亲做主,父亲很少插言。我从没记得父亲打过我,但我母亲就不同了,拿起笤帚就打,直到你求饶为止,但我又不愿求饶,母亲越打越生气,打得更厉害,父亲只好把我抱走,母亲就冲着父亲发火。
1957年,在我出生后不久,因我大哥调到了成都,想家,我家也到了成都。父亲退休后,因是北方人,还想回北方,大哥又通过对调,到了石家庄。父亲去世后,大哥一家因我大嫂是重庆人,又对调到了重庆;而我、我三姐和母亲则留在了石家庄。
我是老生子,母亲也娇惯,而我也粘母亲,打小和母亲一个被窝里睡,直到十五、六了,晚上睡觉还要摸着母亲的奶。母亲总说,都多大了,也不害臊,毛病。后来,我下乡,当兵,才断了这毛病。
1981年,我当兵复员,回到了石家庄。1982年开始谈恋爱,1984年初,我结了婚。婚后,我发现母亲对我的态度变了,经常没事找事,对我发火。我是莫名其妙,不知缘由,心中甚是烦闷。我搞对象时,母亲也不反对,对我爱人也是热情招待,现在是怎么啦?我记得非常清楚,结婚后没几天,我在家亲了一下我妻子,母亲上来就给了我一个嘴巴子,大声喊到:不要脸。我妻子上夜班,下班后想睡觉,老太太就闹动静,不让人睡觉,还说,现在的媳妇可不得了啦,哪有老人呀,就知道睡觉,我当媳妇的时候,挺着大肚子还得推磨做饭呢。妻子没法,就跟我诉苦。那时,我年轻,不会处理家里的事情,跟母亲说不要这样样,母亲不高兴,说:老婆娘,老婆娘,取了老婆忘了娘,我不听,别跟我说,母亲照旧行事。
由于心情郁闷,工作又累,我得了肺病,人瘦的不到100斤。我求母亲:别闹了,我死了,谁管你啊。母亲说:你死了跟我没关系,我用不着你管,我还有好几个孩子呢。
痛苦不?这就是那个养我疼我的娘吗?无奈,我只好求救于我大哥,大哥也没办法,老太太不跟他走,只好建议我搬出去住,并把我带到了他家养病。
我岳母找到厂里要人搬家,车到家门口,母亲就躺在车轱辘下面哭闹,家也没搬成。我在大哥家养病,妻子只好回了娘家。我病好点以后,我们到外面租房子住,我赌气也不回家,母亲就到处托人带话给我,说想我老儿子了,你们看见他,叫他回来看妈妈,妈妈有话跟他说。
老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虽说心里记恨母亲,但那母子的血缘是无法改变的,对母亲的感情也是无法割舍的。我心里恨母亲,恨她说话太狠,做事太绝,但那不是仇恨,而是一种怨恨,怨恨母亲不能体恤我有病的身体,不能体谅我痛苦的心情。
我和妻子在外租房三年,期间在家病休了一年。1987年6月,我儿子出生,母亲打听到我租住的地方,来看她的老孙子。临走,掏出五十块钱给我妻子,妈妈不上班,没有钱,这钱还是你大哥给的,留着给孩子买奶粉吧。1987年冬天,厂里从新给我分了房子,我又回到了家属大院。母亲已七十多岁了,但身体很好。我还要单干,不用你们管。
母亲一个人住着,三姐每天给她送饭,老太太没事就找人唠嗑,说她年轻时的往事,说她的痛苦,说她的不幸,说她的苦难经历,说她儿女的家事,说得别人跟着她流泪、伤心。老邻居见了我就说,你妈这辈子不容易,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年啊,好好孝敬老人。而每当此时,带给我的除了痛苦,剩下的就是一种深深的无奈。一方面,想想母亲一辈子的不易,我想做一个好儿子;一方面,我已成家,要当一个好丈夫。一个男人这辈子总要面对的这道难题,真不好解啊!
我曾对人说过,我妈嗓门大,老远听到她说话,我两腿就打哆嗦,同事说我说笑话,可这确实是我的心里话,我从心里打怵母亲。
母亲说过,她是阴历七月十五生,她出生的那天不好,是鬼节,而巧的是,母亲去世的那天也是阴历七月十五,她老人家整整活了八十五周年。
母亲是不幸的,她这辈子经受了太多的苦难与痛苦。母亲又是幸福的,她生病期间,白天我三姐照顾她,晚上有我陪着她。怕她生褥疮,我不敢深睡,一夜起来三、四趟为她翻身,换尿褯子,擦身子。
母亲走了,走在了我大哥的后面。大哥去世时,母亲已卧病在床,头脑已不清楚,她大儿子已先她离开了人世。
母亲走了,走的安详。母亲走后的第二年,二姐、三姐和我将母亲的骨灰送回了老家,与父亲的骨灰合葬在了一起。
母亲走了,却把记忆永远地留在了她儿女的心上。
啊,我的母亲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深秋,我拖着疲倦的身子,漫步在这暮色苍茫的校园。
突然间,迎面向我走来一位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孩子,冒雨向医院方向奔去!
她走得是那样匆忙,竟然忘记带一把雨伞!啊,这就是母亲!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一
这情景勾起我多少回忆,多少遐想!童年有一次闹了急病,爸妈抱着我走了三十里路去求医!风雨兼程。
多少个黎明,母亲,闻鸡起舞!精心为我们打着干粮;一针一线,给我们缝补着衣衫。
多少个夜晚,母亲用她那长满老茧的双手,给熟睡中的孩子,捉拿衣服上的小精灵!
母亲进了一趟县城,发现城里有宽敞的街道,高高的大楼!母亲暗暗下了决心,要让自己的孩子往外面奔!
我们在母亲的抚养下,一天天长大!但是在母亲的目光里,我们始终还是个孩子!一次次从学校回家,还要亲手为我们洗那黑乎乎的脖子!
当我拔满猪草欣喜归来,当我拿着升学通知书扑进母亲的怀抱!她总是抚摸着我的头,眉梢挂着幸福的微笑!
有时候,母亲也非常严厉!我们做错了事,罚我们下跪,头上还顶着砖头!长大了我才明白,那是为我们这些小树苗,剪掉多余的枝条!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让我在全校介绍学习经验,我怕得要命!还是母亲的那句格言一辈子不剃头,是个连毛子!给我鼓起了勇气!
啊,母亲给我们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雷锋的故事!你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诚实、正直、善良、上进!
童年我们无论在外面干了什么事,回到家里母亲都知道!她仿佛是一位神仙,能够洞悉我们的心灵!
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殷勤感动帝王要知恩图报!母亲的教诲,已经铭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二
母亲心灵手巧,她剪的窗花栩栩如生!母亲是远近有名的裁缝,在村上缝纫厂几十年!在家里不知道给老乡们剪裁了多少衣服,分文不取!
母亲心底最善良,虽然自己的日子过得也不宽裕,经常还帮助和挂念生活困难的邻里!对乞丐们很是同情,让老人和孩子坐在炕头,吃上一顿热饭!
有一位甘肃老人,来陕西游历寺院,不幸身染疾病,母亲将老人领到家里,精心照料四十多天,等老人身体康复后,方才离去!
提起父亲,母亲曾经说,七尺高的墙,你爸一个箭步就能跨越!这时母亲的目光中有一种自豪!
父亲在中条山战役中,抗击日寇受过重伤!解放后担任了几十年大队党支部书记,管理几千人的村子,可是母亲从来也没有在乡亲面前炫耀,而是默默无闻承担了更多的家务!
文化革命中,父亲被打成走资派,戴着高帽子游街,母亲和孩子们的身心也受到摧残!可是母亲从不抱怨!
有一次来了一帮造反派,天不亮就在外面喊叫,要开父亲的批判会!母亲毫不留情,对那一帮年轻人说,官都让你们给罢了,你们还想怎么办?母亲威风凛凛!造反派灰溜溜走了。
我们没有资格参加红卫兵,心里很委屈!母亲说,这下好了,你们可以安心学习!真是因祸得福,子女都很有出息!
大哥参军去了新疆,母亲与父亲支撑着这个家,供养我们兄妹几个上学,忙完地里忙家里!披星戴月,含辛茹苦!
三
我们一个个在城里安了家,终于遂了母亲的愿!而母亲却割舍不下老家的土炕,那里有她孩子们的童年,还有与母亲一起唠叨的乡邻!
回到老家,只要喊一声妈!一切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小屋的灯光下,依偎在母亲的热炕头,在母亲的劝导下,什么委屈都可以化解!
母亲是信佛的,老年后更加虔诚!她原来是不识字的,但能认识儿女的名字!为了学习佛经,让孩子教她,竟然能够把《金刚经》、《大悲咒》背个滚瓜烂熟!神奇的是《大悲咒》竟然能够治头痛!
母亲虽然没有读过《周公解梦》一类的书,但是她却会圆梦!她自己或者我们做的梦,预示着会发生什么事,往往很准确!而她的梦多数是为我们做得!
天不亮母亲就起床吟诵佛经,几十年从不间断!儿女们有什么沟沟坎坎,母亲都会求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真是心诚则灵啊!
每次要离开家乡,父亲、母亲总是依依不舍的送到桥头,千叮咛、万嘱咐!汽车已经开走了,二老还在那里翘望!
啊,我魂牵梦萦的故乡,一山一水都留下我生命的烙印!现在父亲已经驾鹤西去,那乡间小屋里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还在无时无刻的牵挂着我们!
啊,母亲!你的爱就像这红河谷的溪流,带着故乡的泥土芳香,在我们的心头慢慢流淌!
啊,母亲!你依然在这细雨蒙蒙的黄昏中翘望,我们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走不出你那慈祥的目光!
追忆我的母亲
在这个春意昂然的季节里,百花盛开,生气蓬勃,人们心情的享受着这明媚的春光。可我的母亲却没有享受到一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我的母亲突然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走完了她87个春夏秋冬的人生旅程!
母亲走得很悲壮,走得很安详,也走得很从容,她似乎没有了一线挂念!
在她生病到离去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前来探望她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人数达百人,她的满堂儿孙、侄男侄女轮番守护在她病榻前,一直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她离去之后前来吊唁和为她送行的人更是成百上千人,葬礼如此热闹和简朴,这在我们那小山村里算是史无前例的。
俗话说:不痛不生、不痛不死。我母亲离开我们之前确也经历了一番痛苦,头痛欲裂,呼吸困难,不能言语,偶尔尚在微弱意识……
回想起母亲临死前那痛苦万状的情景,我才真正感到“生不如死”这个词语的含意,病魔其实是万恶之首,它要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折磨死,其手段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先让你不能进食、然后让你不能言语、再让让你丧失意志力让你一步步迈向死亡之路,其残酷无情程度无异于用利刀生吞活剥一个大活人,这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可以毫无夸张地说,世间最无情的东西莫过于病魔,人类与病魔是永远的天敌,而且人类在病魔面前是那样的束手无策。
一直以来,母亲给我们所有人的感觉都是健康乐观,身板硬朗,虽然生过几场大病,偶尔也买点药吃,可连打针输液都很少,尤其是她年近九旬仍然耳聪目明、思路敏捷,牙齿可以磕瓜子儿嚼胡豆儿,眼睛可以穿针引线缝缝补补,我们认为通过几次治疗她的身体已经是百病不染了,一定会长寿百岁的。
也许正是这些“假象”使我们凭经验办事,没有对母亲的身体作全面体检,更是忽略了对母亲身体进行全面的疗养。总认为只要平素间家里备点感冒药什么的,买点牛奶水果让她疗养一下,这样就可以使母亲健康长寿。然而事实证明,这次我们错了,而且是大错而特错,这也成为我们作为儿女永远的伤痛。可世间哪有后悔药卖啊!怎么也没有想到,为何如此硬朗身板的妈妈,说病就病倒了?而且突然的毫无预兆的就那么走了?让我们一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只有悲怆的面对现状,永远没有给我们补救的机会。
就在“五一”假前的一周我回家探望父母和哥嫂时,母亲还在山上采摘叶呢,还和我们有说有笑,她说:考虑到大哥收入微少,想把那微少的养老金交点给哥嫂作为生活费呢!我当时叫母亲用不着考虑这事,哥嫂不会接受的。
哪知仅仅在时隔一周的4月29日晚上,歌嫂就安排侄儿打电话告诉我:母亲头痛历害,病得不轻。30日又打电话说:经过打针服药,母亲病情似有所好转,我顿时宽心了许多。尽管如此,我还是慌里慌张的买了一些药物后赶往百里之外的老家,可是等到我们赶到她老人家身边时,她已经没有多少语言,不能饮食,左右手端碗也不平稳,我喂了她半瓶老酸奶是她的最后进食。打针服药全然无效,病情急转直下。我们束手无策,她年事已高,又不能送往大医院,只好请当地医生给母亲打吊针、肌肉注射、服药、喂葡萄糖,被动的等待着天塌下来时刻的来临!
果然,我母亲苦苦支撑到5日凌晨2点便灯枯油尽,盎然长世,得以善终!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节俭、善良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式传统型农村妇女的缩影。回想起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点滴时光,我的心里就禁不住一阵难受,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流个不停。
她出身在一个贫困家庭,4岁时我外婆去世,靠外公外出打短工维持家庭生计,后大舅舅被拉壮丁九死一生逃回来之后,母亲才有所依靠,在乡邻乡亲的关爱下度过童年,靠吃百家饭长大成人。母亲在童年的人生历经中,到底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正是因为这样,使她养成了一生勤劳、节俭、善良、明事理的性格。她虽然不识文断字,但她知道怎样乐善好施、知道怎样勤俭持家、知道怎样帮助弱势群体、知道怎样体恤穷苦人。
母亲是勤劳的。在大集体生产中是按强劳力分得工分的,从大伙食团开始母亲就是一把劳动的好手,曾经担任几百人吃饭的伙食团炊事员。后来,在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劳动中,为了争工分她常常是包上冷饭,早出晚归,叫大一点的我把妹妹背到山上喂奶,就这样用勤劳的双手把我们五兄妹拉扯成人。在困难重重的灾荒年里母亲总是和父亲、大哥等一起到大山中挖蕨根、采竹笋、找野菜来维持家庭生活。即便在条件好的时候,哪怕自己吃菜咽糠也要让我们几兄妹尽量吃好一点,而且她总是等我们吃了之后她自己才吃,这难道还不是最伟大的母爱吗?
记得也是在一个春天里母亲因操劳过度加之营养不良,在挖蕨根的路上晕倒了,被大哥背回来送到区人民医院抢救,经过2个月的治疗,母亲九死一生终于康复。后来条件好转了,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居住,虽然生活条件好多了,但她虽然保持了勤劳的习惯。80多岁高龄的她,经常到农贸市场买菜,亲自动手做饭,平时把地板拖得铮亮,早上很早起来为父亲和我端送热气腾腾的洗脸水,有客人到家里她还亲自为他们端茶送水。
我暗暗自责,母亲是不是因为劳累成疾,缩短了自己的生命呢!
母亲是很节俭的。由于母亲从小受苦,在吃、穿、用方面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吃了几顿的剩菜剩饭她舍不得倒掉,她经常为我们舀上新鲜饭菜,而自己悄悄吃剩菜剩饭,有几次我和姐姐妹妹怕她吃多天的剩菜剩饭不利于身体健康,偷偷倒掉了剩菜剩饭,惹得从不生气的她狠狠训斥了我们,几天不与我们说话。
平时她穿着也很节俭,她常说人老了买些衣服在那里穿不烂,多可惜。她总爱穿缝缝补补的旧衣服,我们给她买的新衣服她总舍不得穿,在清理她的遗物时装了一箱子衣物,有些已经是我们在八九年前为她买衣服,还从来没下水呢。为了节约,母亲趁空闲时间把家里的废纸块、废瓶子和其他废旧东西收集起来,扎成捆拿到废旧回收店变卖,她说我有孩子读书,又要结交朋友,家庭开支大,这样可以添凑起来买小菜。每周我给她买菜的钱,她总是节约着用;每次为她们准备在冰箱里的肉和鸡蛋,平时她也舍不得吃,总要等我回来一起吃。
我母亲平素有心里话最爱对我说:什么要少买点衣服免得穿不烂被烧掉,什么老人百年之后不抬圆殇?这对扛拱的孝子不安全啊,什么她自己死后用石头垒个土坟就行了不要浪费钱财啊,当时我听了之后一笑了之,我说:母亲,我们当儿女的知道怎样做。
哪里知道母亲的这些平常的“聊天记录”竟然成了临终遗言,这次从她生病到“闭风”,母亲连半句关于后事的话也没有对我们五兄妹交待,她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离开了我们,这怎么不让我们痛断肝肠呢!
我暗暗自责,母亲是不是因为太节衣缩食,亏待了自己的身体而缩短了自己的生命呢!
母亲是善良的。在母亲的告别仪式上,哭得最伤心的除了我们五兄妹和她的孙曾之外,还有我的几个没有血缘关系义兄义嫂,他们诉说道:我们的命都是你老人家给的,你离去了让我们怎么活啊!原来我母亲在大伙食团任炊事员时,看见饿得快不行的那些可怜孩子时,哪怕是稀饭米汤她都宁愿自己少吃一口,也要分一点给那些孩子们,正是母亲的救济才使那些临近死亡的幼小生命起死回生,此情此景谁会忘记救命恩人的善举呢!尤其是一个为我母亲抬棺的不到20岁的年轻人,一边抬棺一边叨念:没有你老人家,哪有我爸爸,哪有我们一家啊!愿您老人家走好!
母亲的善良还表现在一些细小环节上。母亲每当看到叫花子,身上有钱就给点钱,有吃的东西就给点吃的东西,她常说叫花子也是一条命,他们真够好可怜的!
母亲一辈子从来不忍心看杀生,只要家里杀猪、杀鸡、杀鸭时,她总是避开走得远远的!
母亲是明事理的。为了生活儿女们都不得不在外边打拼,一家人自然是的聚少分多。尽管母亲非常思念我们这些在外的儿女,但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不影响我的工作和事情。母亲常说年轻的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养家湖口,不能老是为了我们这些老人就天天守在家里。当她生病时总是尽量不让叮嘱身边的人,不要轻易给外边工作的人打电话,他们在外边上班比较忙,不要经常耽误他们们的事情,老年人经常都是这样,只要吃点药就会好的。
我一直感到内疚的一件小事是:那是一个周一的凌晨,母亲知道我要赶早班车到主城上班,她怕我睡过了头,4点钟就来敲门,并说已经为我饭做好了饭菜。我睡得有些糊糊涂涂的,显得有些生气地说:我设好闹铃的,这才4点钟,您这样早就起来做这做那,既怕把你感冒了,又把我的瞌睡耽误了,这样早我哪里吃得下去饭呢。您今后还这样,我周末就不回来,免得给您增添麻烦,母亲默默无言的离开了我的房间。之后,母亲就转变了方式,第一晚上就为准备好开水、糕点之类吃的东西,叫我务必在早上吃了才走,她是怕我饿着啊!每当我走下楼下回眸一看,母亲还站在屋内的窗子前看我的背影呢,一直等到我消失在她的视线里,她才回去睡觉。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母亲预感到我们的这种母子情已经终久不会存续很久了。我也算个小知识分子,饱读诗书,明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千年的宴席总有散席”的道理,可我怎么就没有意识到和母亲的这些言行所包含的含义,她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母子即将分离呢!
母亲疼爱我们胜过疼爱她自己。母亲、父亲在我大哥家和我家轮流生活了近20年,通常是上半年在大哥家,下半年在我家,他们觉得这样生活起有情趣一些,更主要的是母亲觉得他们还可以为家里做点事情。今年2月初回到农村老家大哥家的。母亲从没有家长的架子,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先给每个人舀饭,好吃的尽管往我们碗里送,年近70的大哥说到这些总是泣不成声,大哥说:父母不但把我们抚养大,而且已经把我们抚养老了!
我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偶然发现在大柜门扣上吊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包草药干岩阡,这是我们专门为老人备用的,据说此药能包医百病,母亲暗暗给我留下的。
这虽然是件小事,可折射出母亲伟大的母爱,我时常有一个假设的命题:假设为了儿孙的幸福,我母亲一定会承载更多的痛苦,甚至她愿意为儿孙去赴汤蹈火。
歌词写得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而我们作为人子,为了生活,常年在外边奔波,扪心自问是不是随时随地想到了母亲呢?我们又给了母亲多少关爱呢?
我暗想,假使我没有这样的母亲,没有她那勤劳、节俭、善良、明事理的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还是现在这个我吗?我们这个大家庭还会是这个样子吗?
善有善报,苍天有眼,也许正是因为母亲的善良,才感动了这么多人为她送行、为她祝福呢!甚至感动了苍天发丧时天若有情天落泪,安葬后万丈阳光照子孙。
农历癸未年3月17日,这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日子,母亲
您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自此,再也没有人早早地做好早餐敲我的门了,我出门时再也没有母亲您那慈祥的目光目送我走向远方。我不用担心您有没有关好天然气开关,也不用担心你的脚气病是否还让你痛苦,更不用担心家里停气停电的时候您该咋办?
我知道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不管我怎么伤心难过,现实告诉我母亲您是真的不在了,是真的离开我们了,永远的离开我们了。
天堂里的母亲,您还好吗?此时此刻您的儿女们是那么的想念您!
想必此时此刻的您应该是驾返瑶池,仙女作伴,没有了往日不停劳作之苦,没有了病痛的折磨,没有了对儿孙的牵挂,只有幸福悠闲的快乐,只有修道成仙的微笑!
当然按照您以往的性格,或许您还在为如何保佑儿孙后代而集操劳吧,还在为父亲的生活发愁吧!
我可以告慰您的是,遵照您的遗愿,我们让您在风水宝地—梨树岗安居落泥,与我的奶奶、爷爷相伴而眠!
我还可以告慰您的是,我们已经安排好了父亲的生活,他会安度晚年的。
儿、女、孙、曾们都会永远记住和怀念您这个纯朴、善良、和蔼的长者!
母亲您还需要点什么,您就象以往那样在梦里告诉我吧!
谨用这篇短文告慰母亲在天之灵,作为儿子给您母亲节迟到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