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百科 > 导航 > 幼年与父母的心理情结是婚姻暗流

幼年与父母的心理情结是婚姻暗流

发表时间:2020-06-03

【www.qg13.com - 情感心理婚姻】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人在一起就要一起维护这段感情,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年与父母的心理情结是婚姻暗流",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在成年之后,与父母之间仍或多或少有些残存的心理情结。这些与父母间未得到解决的心理问题,常被带入婚姻之中。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这些残余的心理情结,好似婚姻之河中的漩涡暗流。带进婚姻中的残余情结愈多,要渡过婚姻之河的危险性也就愈高。

特殊的“心理按钮”

在婚姻中,我们常会莫名其妙地被配偶“激怒”。有时我们对配偶的某个表情、某个动作或某部分性情觉得特别忍无可忍。配偶无意间说了一句:“你真没用”,就可能使我们暴跳如雷、小题大做。顿时,我们似乎在配偶身上,又看到了父母严酷指责的影子;在情绪上,似乎又重新经历了童年被父母苛责讥讽的痛苦。

这些心理情结,又好似在成长过程中,被设定在自己心版上的“心理程式”。别人按了某个特定的“按钮”,说了某句话或做了某件事时,经过了自己心中程式的解释与处理,就产生了某些情绪或行为反应。

举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从小就有“怕被家人冤枉”的心理情结,有趣的是,我家的兄弟姊妹,每人也都跟我一样,最怕被人冤枉。长大后,当妻子或别人冤枉我时,常会在我心中引起过激的情绪反应,以致我会拼命地为自己辩护,想对人解释清楚,不许别人冤枉我。因为我心中有“怕被冤枉”的程式,当别人冤枉我时(按了我怕被冤枉的按钮),我就产生了负面的情绪反应。相反地,若别人笑我矮(按另一个按钮),却无法使我生气,这是因为我的个子高,从来不怕别人笑我矮。心中没这个程式,别人无论怎样按这个按钮,都无法使我有反应。

在先前提到的例子中,配偶的那句“你真没用”,若能使你勃然大怒,是因配偶正好按中我们的“按钮”之故。如果我们不是早有那个心理程式(心理情结),我们就不会小题大做。

可惜,没有多少人明白,我们之所以会生气,其实是与自己相关,别人只不过是按了按钮。使我们产生反应的,是自己心中的“情结”与“程式”,以及我们自己所戴的有色眼镜。而这一部分,应是我们自己该负起责任改变的。

心理情结会恶性循环

不幸的是,这种不检讨自己的心理情结(程式),只怪别人按了自己的按钮,使自己生气的现象,在婚姻中比比皆是。婚前与父母间的旧情结尚未解决,现在又与配偶彼此伤害,制造新情结,使冲突愈演愈烈。新仇加上旧恨,严重破坏夫妻之间的感情。

一个人不论到了何处,与何人结婚,心中的新旧“情结”(程式)永远会跟着他。这些情结若得不到解决,同样的错误可能一犯再犯。

择偶真是一个神秘而奇妙的过程。有位妇女,父亲是个酒鬼,她长大后,结了三次婚,三位前夫竟然都是酒鬼。

后来,她的心理治疗者发现,这位女性心中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必须照顾她父亲那一型的“弱者”。唯有当她去照顾酒鬼丈夫时,她才觉得自己有用,得到成就感。她不知不觉中受酗酒者吸引,嫁给他们,可是,她同时也痛恨酒鬼,因而离了三次婚。她心中的程式是:“照顾酒鬼,是让我觉得自己有价值、被人需要的唯一方式。”如果这个程式不改变,我们可以预测,她的第四任丈夫,将又是一位醉仙。

另外有位女士,生平最讨厌被人指使,也最恨好用权威的男人。她有位专横暴躁的父亲,使她和母亲尝尽苦头。长大离家之后,她结婚了。然而,由于对男人的权威过度敏感,婚后,她连自己丈夫正常程度的差遣都受不了。离婚之后,她发誓要找个与自己父亲和前夫完全不一样的伴侣。于是,当她认识一位温文儒雅的男士后,便立刻坠入爱河。婚后,她开始憎恨丈夫的柔弱、没主见。而当她越想去改变他,要他主动而自然地变得强势一点时,他却因失去自我而被压迫得越加柔弱。恶性循环的结果,他们的婚姻产生了极大的困难。

很显然地,这位女士与父亲之间未解决的心理包袱(她的心理情结是“权威问题”),深深地影响了她的两次婚姻,虽然影响的方式不同,然而,都同样是“权威问题”在作祟。这位女士必须学习以成熟的态度,去面对父亲与其他好用权威的男人,重新学习如何与他们相处,从新的经验中教育自己,解决心中残存的旧帐。否则,权威问题将持续影响她的婚姻,也会妨碍她与男性间建立正常的关系。

先察觉,再改变思想模式

人心中的这些“心理程式”或“心理情结”都是可以改变的。举我自己“怕被冤枉”的例子来说,要改变这个程式的第一步,是警觉到它的存在。

这些年来,我常从自己待人接物的一些情绪反应,发现自己极容易因为被冤枉而激动,并有过分为自己辩护的行为倾向。由观察中,我发现了自己有“怕被冤枉”的程式。我很不喜欢这些幼稚的行为倾向,因而下定决心去改变它。

自此以后,每当我感觉到别人冤枉我时(可以感觉到身体开始有冲动的反应),我立时在心中亮起红灯,开始“自我对话”,告诉自己:“先不要发作,再等一下,你不是知道,因此而冲动是幼稚又愚笨吗……”或是“心理程式又在作怪了,自己心安理得的话,没必要努力对别人解释……别人要怎么看我,那是他们的事,我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与对我的评价,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评价……我应该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负责,如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需多做辩护……”

改变了思想,就可以改变情绪反应。在改变我“怕被冤枉”的过程中,我失败了许多次。但是,失败后所产生对自己不满与羞愧的情绪,就变成我改善自己的动力,使我愈来愈想改掉这个程式。要改变一个从小养成的“心理程式”,需要花很多工夫,并且需要经过许多次“尝试错误”的过程。

我很幸运,后来有一段时间再与家人同住,那是改变自己心理程式最有效,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环境,我相信那一次的机会,帮助我节省了很多改变心理程式所需的时间。

现在,我仍不敢说我已完全改变了“怕被冤枉”的心理程式,但我知道这个程式对我的影响已大为降低。别人偶尔按中我“怕被冤枉”的按钮时,这个程式已不能如以前一般地操纵我的情绪了。

改变自己心中的程式

在结束这一点之前,我要强调,人永远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行,不能强求别人不按心理按钮来激怒自己,也无法不许别人使自己难受。即使自己有办法使天下人都对我好,世上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能触动我们的心理程式。要使自己快乐的惟一方法是改变自己心中的程式,使自己变得更健全、更快乐。

每个人心版上的程式,应由自己负责改变,不该把过错推给父母,或其他在童年时曾伤害我们的人。许多时候,别人伤害我们是无意的,有些时候,别人伤我们的心,是因为他们不够成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何况我们在不成熟时,也伤了许多人的心。

心理程式的形成,很难说是谁的错。这本不是个完美的世界,诿过与报复,均于事无补,只会消耗本来可用来成长的精力,反而延迟了我们适应的时间。

相关阅读

“恋父情结”心理分析


这是一位近不惑之年的女士,一张清秀的长脸,布着过多的皱纹,忧郁的眼睛吐露着她内心的苦楚。咨询师给她沏了一杯茶。她出于礼貌,微微地呷了一口,便奏起她的心曲:
“我的女儿今年12岁,小学就要毕业,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好,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老师说她很懂事,可是,她在家里却不时出现一些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就拿上星期她爸出门的事来说吧,她不让她爸离家,她爸刚一走,她就丧魂落魄,坐立不宁,茶饭不喝。我关心她,她冲我喊‘讨厌’。她爸一回来,她一切恢复正常。她爸给她买了东西,她高兴地跳了起来,搂着她爸亲个没完。当她发现她爸爸也给我买了东西,而且比给她的贵重时,她竟歇斯底里般地哭嚷,弄得我们夫妻俩目瞪口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精神上出问题了?我们想带她到精神病院去看一下,又怕影响不好,所以先来心理咨询。”
在咨询师的启发与诱导下,这位女士又理出如下三条线索:
其一,亲父。对父亲言听计从,甚至违心地讨好父亲。“小时,她爸给她洗澡,她爸洗澡时也带她一道洗;后来,一年大一岁,仍坚持要她爸给她洗澡,她爸洗澡时她非进去不可。弄得现在她爸怎么也不敢在家洗澡,到她洗澡时她爸就得躲开。”
其二,反母。对母亲不怀好意,甚至贬而后快。“一次,家里来了朋友,她对朋友的小孩不够礼貌。客人走后,我批评她几句,她竟冲口而出:‘你有什么了不起,除了眼睛比我大,还有哪儿比我强?’你说这是什么话!”
其三,幸灾乐祸。“当我们夫妻争执,特别是她爸责斥我时,她就幸灾乐祸,扮鬼脸。”
问题至此,和盘托出,咨询师指出:
第一,该女的行为是“恋父情结”,与精神病风马牛不相干。所谓“恋父情结”,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第二,“恋父情结”的机制,《心理学大词典》释义“恋父情结”时指出:“……在性器期,她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因而埋怨母亲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性心理的发展,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腔期。从出生到l.5岁,动欲区是口,婴儿从吮吸吞咽中感
到快感和满足。
第二阶段:肛门期。从1.5-3岁,动欲区是肛门,幼儿从排泄中得到快感和满足。
第三阶段:性器期。从3-6岁,动欲区是外生殖器,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
第四阶段:潜伏期。从6-12岁,幼儿的性欲潜伏下来,避开异性,以同性为伍。
第五阶段:成熟期。与青春发育同步,男女均从与异性接触中寻求乐趣。
个性发展到“性器期”,混沌初开,开始注意起两性的差异。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雀雀,站着小便,像只骄傲的公鸡,说有多神气就有多神气,而自己小便必须蹲着,无比委屈,感到矮人一等。从而埋怨起生她的母亲来;而母亲又是父亲的疼爱对象,于是,在埋怨的基础上又添了一层妒忌。据研究,女孩这种对母亲的埋怨与妒忌的交织情绪,发展成为反母亲父的“恋父情结”,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家庭里阳盛阴衰;二是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的亲近;三是女孩个性内向,心理稚嫩,富含“嗲”气。
“恋父情结”是性心理障碍,亦称性心理倒错,即生理上已进人“潜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仍停留在“性器期”,犹若蝌蚪变青蛙,变成了青蛙却仍留下蝌蚪时代的尾巴,不成熟。
“恋父情结”的要害,是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困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实现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
“恋父情结”的对策:
第一,性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性的补课教育,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教育孩子从依恋父亲中解脱出来;二是帮助孩子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垫铺。
第二,行为配合。孩子的“恋父情结”,既源于其婴幼儿期父爱的过溢与母爱的不足,因此,矫枉时必须过正:一方面,作为父亲,应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则应急起直追,行为上亲近。再亲近女儿,满足女儿的爱欲依附。

婚姻出轨心理与感情重建


我们注意到社会上不忠的人的数量一直在迅速增长,形成了一股持续的潮流。根据婚姻问题研究机构公布的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约有50%以上的已婚妇女和70%以上的已婚男子至少有一次不忠的意愿。那么造成“婚姻出轨”主要源于哪些心理因素呢?本文从婚姻生活的心理因素方面谈一谈婚姻出轨的心理因素与感情重建问题。
1、产生婚外恋三个主因
经验告诉我们,婚外恋的受害者如能及早发现危险的恋像,大多都能在事情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我们总结出产生婚外恋的三个主要原因,如果在你的婚姻生活中也存在诸如此类的危险迹象。那么不管你的配偶是否事实上有了外遇,你们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了。
单调
有一位男子说道,“11年来虽然我一直记想着别的女友,但却从未想要真的去寻找外遇。一天晚上,因为妻子外出,我独自参加一个聚会,一位妇女邀我到她的住处喝上一两杯。起初我感到震惊和紧张,告诉她我去不了。可那种念头一直刺激着我,两天后我给她挂了个电话,事情就发生了。”
外来刺激的诱惑是造成夫妻间不忠的第二位常见原因。结婚五六年后热情开始冷却,日常生活陷入固定的方式,曾经自由自在的夫妇也有了孩子,而性生活总是在同样的时间里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婚外恋则相反,它提供了许多冒险的因素:调戏、追逐、危险、释放了的情欲和担心被发现的惊颤。
孤独
一位妻子对我们说:“我丈夫张一到家就没完没了地摆弄他的计算机。有一天我去书店,当我想取我的皮夹子时手上的书和杂货都掉到了地上。一位好心的男子帮我拾起书问道:‘哦,你挺喜欢古典小说吗?’一星期后我到那家书店,恰巧又遇见了他。第二天我们交谈了三个多小时。事情总是由此及彼,但说实在的,促成我们关系发展的不是性而是交谈。对张来说,我只不过是生殖机器,我们之间只此而已。这种孤独让人难以忍受。”
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缺少了亲密的感情,要是找不到人与之分担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这种孤独感恰恰是造成婚外恋的主要因素。
缺乏交流
我们听到一次关于夫妻争吵的描述:“我对丈夫刘从来不帮着照管孩子感到非常气愤。我也有我的工作,令人生气的是料理家务成了我一个人的事。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他问我晚饭吃什么,我回答道:‘吃西北风去!’听后他大发雷霆,我的火气更大。他跑到屋外喊道:‘我没必要忍受这个!’后来他告诉我,那天夜里他和他的女朋友第一次上了床。”
许多夫妇对婚姻生活中具有损害意义的交流方式缺乏认识,他们互相指责,结果愤怒和挫伤的情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性生活。夫妻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是通过思想感情的交流来实现的,而性生活则是感情交流最主要的一种亲密方式。
2、摧毁婚姻比重建感情容易
欲挽救濒于崩溃的婚姻要比摧毁它、结束它要困难得多,也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如果你执意要做重建感情的尝试的话,不管是否已出现婚外恋,下列的建议对你也许会有所帮助:
树立配偶优先的观念
一位妇女医生在长达11个月的时间里专心致力于一项课题研究,忽略了她的丈夫和家庭生活。一天晚上她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到夜里12点半才上床。她丈夫发火了:“我已经受够了!我连你的工作都不如。”
在你关心的一切事物中,―――工作、孩子、家庭等―――你与你配偶的关系必须置于首位,必须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夫妻关系上,其次才是生活的其他方面。如果你不能这样摆正主次关系,还不如趁早和你的配偶分手。
树立现实的目标
如果你执意要重温新婚时的鸳鸯梦,你必将大失所望。当然这并不是说性生活不再激动人心,浪漫的爱情也一去不复返了。但新婚时共享的欢乐不能作为夫妻间新的关系的标准。夫妻双方都在变化,双方的关系也变得与以往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许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避免易引起争吵的问题
交流既可以损伤感情也可以培养感情,既可以挫伤也可以建立人的自尊心。交流不当很容易陷入具有损害性的方式。这种方式会侵蚀人的自我价值,最终会破坏人们所珍爱的夫妻感情。费尔说:“我们一吵起来总是那样。她因为某事对我非常愤怒,然后就跑出去乱买衣服,我对此也很生气。我们为了钱而争吵、责骂,钱成了我们争吵的导火索。”
人们常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中。打破这个循环,留点心避免那些容易引起争吵的问题,例如经济开支这类容易引起配偶不快的话题。如果你能够认识到这些问题并用折衷的办法处理它们,那么双方感情将得到进一步交融,夫妻关系也更加和谐。
3、幸福婚姻需要几成坦白
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人,对婚姻生活的向往和热望,都会在每一个寂寞的时刻如野火般燎原,长相守是对爱情和婚姻完美的诠释,可是,要怎样的婚姻模式才可能让你和他真正为爱情而长相守?让婚姻完全赤裸起来,也许是最值得一试的方式。
一个认识很久的朋友,当他的婚姻进入第五年,对修满学分就有些失去兴趣了,他是个很奇怪的人,于是他将婚后5年的日记本都交由老婆保存,并且鼓励那个被委以重任的女人,仔细翻阅他的日记。于是,女人终于得知老公曾经的轻度出轨,现在对“齐人之福”的妄想,内心的挣扎,还有对她和儿子的责任与牵绊……女人当然也哭,也吵闹,但最后,她选择了沉静,宁愿相信这一切是因为,这个她在高中就认识的男人到现在还没有没有真正成熟,她决心帮助他长大。后来他们离开生活了30年的城市,带着孩子去了深圳,一切新天新地,她仍然是他的妻,他仍然把日记、文稿和工资卡尽数交给她保存,她留在家里相夫教子,欣慰地看着他一天天离成熟越来越近。
不知道这算不算赤裸婚姻的好例子,但事情的关键是,赤裸婚姻中的双方,都要有足够的胸襟和智慧,否则,肯定适得其反。那个朋友在出轨和责任的分裂中饱尝痛苦挣扎,实在撑不下去,所以选择了“赤裸”,这实在是一招险棋,很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但也许他对老婆足够了解,所以敢落这一粒棋子,而她也不负他望,引领他踏上了正确的方向。
你的婚姻究竟需要几成裸?这实在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有的婚姻给彼此的自由空间足够,看上去也挺美。但赤裸婚姻比自由度婚姻更能让人看清婚姻的本质。
4、婚姻的默契在于求变
男女双方在相爱中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契约,这种契约通常是夫妻双方的默契―――两个人是一个整体,它早在结婚誓言之前就形成。夫妻的结合具有排他性,而这种排他性是以两性结合的亲密程度为标志的。夫妻的世界建立在包含孩子、房屋、共同的友情的契约之中。这种相互理解成为夫妻关系不遭破坏的基础。
在这结尾的分析中,我们也不能确定是什么原因使某个具体的人破坏这种契约,舍弃他的配偶投入他人的怀抱。然而我们却能够说,如果你消除了婚姻生活中某些具有破坏性的因素,你就可以养活不忠的机会,增进夫妻感情,进而创造一种为夫妻双方共享并充满趣味和幸福的天伦之乐。
寻求变化
有人抱怨说:“我一直想让我的妻子知道我需要更多关照和亲热。有时我几乎是请求她抚摸我,可她总是把话题岔开。”夫妻双方都应有寻求变化的意愿,应从彼此间无微不至的关心开始,留心对方的需要,爱意便会油然而升,性生活也逐渐变成有意义的示爱行为。重建良好的夫妻关系需要时间,相亲相爱的夫妻经验表明这个过程的继续是不确实的。他们从不将其配偶的配合视作自然而然的事。

男人处女情结的心理解读


处女情结,这个对于中国广大男性同胞来说,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即使社会变得多么开放,男人依然在乎自己的女人是否是处女。正如我们常常听说的一样:“男人总是渴望成为女人的第一个男人,而女人则希望成为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正反映出男女在爱情理想上的差异。
事实也的确如此,男人的确渴望成为女人的第一个男人。而这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处女情结。在传统的结婚仪式上,新娘身披洁白无瑕的婚纱,便象征着她将自己纯洁无瑕的心灵和肉体一同奉献给爱人。这种尊崇处女的思想在男人中根深蒂固,沿袭至今。
难道男人的处女情结仅仅是那一层膜的问题吗?男人苛求对方是处女,在这种心结深处,除了希冀对方不曾被人染指之外,还潜藏着将喜爱的女人只打上自己一个人的烙印的独占欲望。具体来说,在他心里暗暗抱着这样一种期待:同处女之身的女子交往,或许便能够按照自己的期许来开发、塑造她。但换一个角度看,按照自己的期许改造或者认为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女人,这无疑带有一种将女人视为玩物的不正常心态。说视为玩物或许过分,但至少是一种希望自己处于支配地位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在作崇。
而这种过分尊崇,并将“处女性”夸大的现象,包括男人可以随心所欲的改造女人的想法,仅仅在中世纪随着武士地位的确立才出现的。镰仓时代以后尤其盛行,可以说它完全是男子中心社会的产物。关于这一点,参加过女性解放运动的诗人与谢野晶子曾指出:“对处女性的尊崇,很明显是男人们强加于女性头上的。”她还总结道,所谓的贞操及处女情结只不过是男人单方面的愿望而已。她的观点显然是正确的,没有丝毫反驳的余地。然而,当我们探究男人的内心世界时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向往处女,是因为心中隐藏着一种不安。担心对方若不是处女,也就是同其他男人有过性关系,她与前男友的性体验很有可能形成惯性,深深地印刻在身上。
但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无法忍受女人在性方面将其与前任进行比较。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导致男人对性爱失去自信。因此,在男人追求纯洁、憧憬无瑕无垢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男人对于性爱的不安和幼稚。故而不能简单地将处女情结等同于对纯情的向往。
即使男人有着非常严重的处女情结,但当今社会在婚前必须坚守处女之身的女人已大为减少。结婚前数度恋爱、同多个男人发生过关系的女人也并不少见。另一方面,虽然许多男人仍然希望交往的女人最好是处女,但他们已然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这样的女子越来越困难。
即使是这样,依然无法打消男人的处女情结。男人还是对女人的处女性非常执著,总想确认对方是不是处女。然而这并非易事,除非是经验老到的男人,经验较少的男人想分辨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女人中一部分会有意识地假扮处女。于是乎,虽然大部分男人实际上仍然希望对方是处女,但万一不能如愿,他们也能够接受现实,因为本已不抱太大的希望了。
无论处女情结是怎样的,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愿意自己的恋人或配偶脑海里仍然留有之前的恋人的影子,尤其无法忍受对方保留着与昔日另一半的真切性爱记忆。对男人来说,不管对方多么美丽聪慧,单凭这一点多半也不会宽宥她。男人本来就是一种偏执于性爱的动物,若是在性爱方面输给别人,他会感到无颜立足于世。

什么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随之社会心理学愈来愈通俗化,大伙儿也刚开始对某些社会心理学定义有一定的掌握。那麼,你了解什么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吗?恋了爸爸妈妈,确实一切正常吗?下边给大伙儿科谱一下下。

一、什么是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别称“俄狄浦斯情结”,指的是男士依赖妈妈,敌视爸爸的心理状态。明确提出这一定义的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办人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里边的角色。古罗马三大悲剧作家其一的索福克勒斯也写作了知名的戏剧表演《俄狄浦斯王》。在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是忒拜(Thebe)君王拉伊俄斯(Laius)和皇后伊俄卡斯忒(Jocasta)的孩子。因为拉伊俄斯遭受仇人的詛咒,因此俄狄浦斯出世时,神谕暗示着俄狄浦斯长大以后将弑父娶母。拉伊俄斯为了防止甚于的灵验,就要牧民把俄狄浦斯弃于郊外。牧民心存不忍心,将宝宝交给科林斯(Corinth)的君王波吕波斯(Polybus)养育。没想到俄狄浦斯长大以后也获知了这一神谕,为了防止不幸产生,错把波吕波斯当亲生父亲的他走了科林斯。旅途中中,他与亲爸拉伊俄斯发生争执并杀掉了他。那时候的忒拜为人面狮身的妖怪斯芬克斯(Sphinx)困苦。俄狄浦斯取得成功地破译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拯救了忒拜。因此忒拜人拥立俄狄浦斯为君王,并他会娶前君王的老婆伊俄卡斯忒为妻。可之后,忒拜产生瘟疫,神谕标示,只能把残害拉伊俄斯的凶犯抓出,忒拜能够修复宁静。最后,俄狄浦斯察觉旅途中中残害的老年人更是拉伊俄斯——自身的亲爸,而老婆伊俄卡斯忒就是说自身的母亲。伊俄卡斯忒在惭愧中自缢身亡,俄狄浦斯也刺瞎了自身的眼睛。拉伊俄斯和俄狄浦斯愿意抵抗运势,却掉入了运势的陷阱。依据这一经典故事,弗洛伊德用“恋母情结”来代指孩子心里对妈妈的恋情和对爸爸的敌对这一心理状态趋向。这一情怀产生在“性器期”(phallic stage),也就是说3—7岁这一段时间。倘若男孩儿幼时时的这种情怀沒有获得妥当的处理,就非常容易引起神经症和精神实质难题。

二、什么是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别称“厄勒克特拉情怀”,都是与希腊神话相关。厄勒克特拉是迈锡尼(Mycenae)君王阿伽门农(Agamemnon)的闺女。阿伽门农带领部队战役特洛伊,十年后凯旋而归却被其妻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与奸夫埃奎斯托(Aegisthus)残害。喜爱爸爸的厄勒克特拉誓词会为爸爸复仇。吕泰涅斯特拉和埃奎斯托执政了迈锡尼,而且把厄勒克特拉嫁到远方。厄勒克特拉的侄子欧瑞斯忒斯(Orestes)则被善心的佣人密秘送出国留学。最后厄勒克特拉和欧瑞斯忒斯取得成功地杀掉了妈妈和谋反者埃奎斯托,替爸爸报了仇。恋父情结指的是女生恋父仇母的内心趋向,都是产生在3—7岁上下。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叫法,女生在性器期观念到自身沒有男性器官,因此妒嫉妈妈占有爸爸,也由于恋了爸爸才会有这类心理状态。

做为社会心理学专业术语,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是不是真正地存有,尽管欠缺科学论证,但这并不是防碍他们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类赏析中充分发挥。例如,弗洛伊德强调哈姆雷特一拖再拖不肯动手能力杀掉叔父的缘故并不是是他欠缺统一行动工作能力,由于哈姆雷特在杀掉窃听他谈话内容的重臣时毫不手软。令哈姆雷特犹豫不定的是他秘密的恋母趋向,叔父做的但是是他想干又害怕做的事儿。因此,因为厌恶感作怪,哈姆雷特一拖再拖沒有报仇。英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在写作不幸《悲悼》时,也清醒地应用了这2个定义。

我与刘心武先生红楼情结


最近看了刘心武先生讲解的红楼梦,我有一种迫切心理想再去读读红楼梦!

清夜扪心,孩子熟睡,我的思绪仿佛也可以跟随我的心境一起去飘浮天涯。

我文笔有限以拙劣的文字来描述我对刘老先生的敬重之情及对其讲解红楼梦热爱之情。

讲坛中的刘心武老师慈眉善目,是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一个人。我听了刘老师他的讲解,心情都会舒缓很多。一语点醒梦中人,恍惚的心情一下子豁达开郎起来。

刘心武先生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他以他独到的表达方式,激发我们这些普通人去学习红楼梦,让我们深入了解红楼梦。

他在讲到妙玉那一段的时候,妙玉是个保持人格尊严的一个人,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当贾府要请她的时候,她不忘了要贾府下贴子请她。她人带有一股傲气,这在当时那个社会是很难得的。

我本人其实也是个性格很孤傲的一个人,看到刘心武先生喜欢的人是妙玉,又读到刘心武先生的书籍,我很喜欢刘心武先生。感觉他是一个不难多得的人。

他刻画的人物和讲话的语气,无不让我叫好,我曾一度心里有种想法,有机会有时间我想去拜访拜访他,看看生活中的刘老师。

读了他的文章让我对他一度好感飙升,其实我一直自我感觉我还是个有点小头脑的人,我曾一直不跟风我身边的人,不盲目去追随别人眼中美好的东西。我曾保持我一贯思想独立的作风。

长大后的我们,都开始了各自新的生活,有人选择结婚生子,有人依旧高傲的单身,也有人为了工作不惜一切时间和努力,同样还有人选择到处游玩。

总看朋友圈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总是对此投去羡慕的神情,总感觉自己的生活和理想状态有落差,其实不然,我们不必去羡煞旁人,看的再多又怎样,那始终是别人的生活,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学会做个有深度有思想的女子,学会优雅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完美,也不枉在这人世走一遭!

我有时被人误认为我是一个怪人,不合群的人,但我深知我所做的事我不妨碍别人,对别人没有攻击性也没有侵略性,没有害人之心。

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都盲目跟风,偶尔被我震撼的,居然是当孤独悄然蔓延开来,还学不会坦然自若。

夜已沉寂,屋内寂静一片,想来,这是流浪人心底最深层的伤痛。

我想带着我的美梦去找刘心武老师,做他的学生,听他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