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g13.com - 另类情感美文】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围城里的另类情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灰色,是介于黑色与白色之间的颜色,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晦暗不明、模糊不清、混沌不堪。在我印象里,灰色一直是不讨人喜欢的,但不喜欢不等于就不存在。灰色也是人生不可回避的内容。灰色心情,灰色情感,灰色生活但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人生应该是黑白分明、五彩缤纷的。所以,人们一直都在追求着光明,追求快乐,追求鲜明的理想。黛莉
新欢有可能早就存在,只不过,刚开始都会有所侧重。在同一时间段,同时喜欢上多个人,现实生活中应该不多见。因为,在爱与喜欢的问题上必定要背负很多责任,首当其冲的是感情的责任,其次是社会的责任。如果是婚外的感情,必定还有对固有家庭的责任,其中包括对妻子(丈夫)的情感上的责任。
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再怎么精力充沛、手腕新颖,对人情世故深谙于心的人,也不可能同时扮演得了那么多的角色,承担那么多的责任,当然这里主要指感情方面。
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也只是人们嘴上说说罢了,你见过现实生活中有几个这样的情况的呢?家里红旗始终不倒,任由其外面彩旗飘飘的。即使有,也是暂时的。这样的婚姻势必不能长久。除非那些人格上堪称绝配的奇葩夫妻。除非两个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不过现实中还真有特殊的,比如在事业和工作的名义滋生的爱情,可能会略微长久一些,一方面它是以现实为土壤,在现实中早就做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尤其注意处理好与家庭的关系,剩下的就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者你耕田来,我织布。
夫妻双双把家还了。另一方面,这种感情是以现实为背景的,自然也能够融于现实,至少不会与现实格格不入,一旦发生枝节或是突发事件,还可以以现实为掩护,化险为夷。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会留下它的影子,在适当的时候,投射到人们的视野。人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都讳莫如深,保持沉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种现象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了,没准都形成一种习气了,当然造成这样的格局也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原因,想必这样的人现实中不占少数。少数服从多数,如此以来,那些本来不正常的现象也就被正常化了,只不过大家守口如瓶,不说而已。这便是世俗的力量。除非大家都在议论,都在说。
比如lover这个词汇,原本是盛传于西方,现在早已是街头巷尾、报纸杂志毫无避讳的流行语,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今又流行红颜知己蓝颜知己,在我看来,这些只是由情人衍生出来的另一种说辞,一种遮羞布而已,本质都差不多。
难道只有身体出轨才叫出轨吗?心灵的出轨有时比身体的背叛情形更为严重,前者有可能是后者的前奏和序幕,并且伴随着对灵魂的亵渎与不尊。我们不妨就叫它意淫好了。Qg13.com
如果说肉欲是对人的属性的践踏,与动物无异,那么意淫则是被精神升华了的欲,把握在最为恰当的范围之内。这种被控制过的有情的欲无疑更加情味深长、缠绵悱恻、销魂夺魄,只不过这淫只在意间,恰到好处。
红颜如此,蓝颜亦如此。这不是一般人所能驾驭得了的高难度的情爱,故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一般在知识层次和精神境界比较高的人群当中较为多见,情性够真,感情也到了一定程度,无奈承担的社会责任比较多,自然受到的清规戒律、道德礼法的约束也就多,故只能发乎情、止乎礼,适可而止。
至此意淫的定义就有了。意是对情的迷恋,淫是对色的爱慕与迷醉。简而言之,意淫就是对异性情的极致,是对异性最深挚的体贴。这在贾宝玉身上体现的最为显着。他不只是对林妹妹用情至深,对身边所有美好的女性都很痴情包括那些丫鬟,故有人说他是泛美主义者。他的痴情是情种里的情圣,是女人们的情感归宿,也才有了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的名号,好色即淫,知情更淫由此得来。
当然,贾宝玉只是情感的特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如书里说的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二。但是,从贾宝玉身上,我们不难窥探到古往今来诸多男人的影子,摸清他们潜意识中的劣根性。潜意识里面有几个人不渴望拥有三妻四妾,只因生活中道德法律不允许,唯有望洋兴叹。
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即使不能妻妾成群,身边美女如云,生活里有一两个红颜知己也是不错的啊,最好是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助力就更完美了。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各取所取,何乐而不为呢?故有的已经付诸了行动,有的尚且停留在知己的阶段,有的尚且在路上,介于两者之间。
有人不禁要问:男女之间有没有纯友谊呢?有,除非你对那个人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明明有那种感觉却还硬是往朋友的字眼上扯,就显得矫情了不是?爱情就是爱情,友情就是友情,没有中间地带,根本没那么多花花道道。
多情也好,好色也罢,放到过去可能没什么,古代皇帝不都如此?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天下男人纷纷效尤,也是自然的了。在此有人可能就有些疑惑:如此说来,贾宝玉和天下男人无异,甚至更坏了?非也。
刚才我已经说的很清了,贾宝玉的痴情是对身边所有美好异性最深的同情,是无私的奉献,也可以说是意淫,当然不同于单纯的欲望。在这点上,世俗中的男人与贾宝玉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如此看来贾宝玉非但不坏,而且是好到极点。
他是基于对女性的贴心尊重,故就连生性多疑、自尊心占有欲极强的林黛玉也能体谅他的心意,不但不怪罪,还由衷的理解。我想这就是贾宝玉喜欢林黛玉的主要原因吧,即所谓的信任,相信他不会胡来,相信他对她是真心的,而事实上贾宝玉也确实配得上这份信任,他一直都在让她放心。
贾宝玉曾对林黛玉说过三个字你放心。一个你放心不知包含多少痴情与真情,也不知牵扯多少日日夜夜的缠绵悱恻,这是基于对林黛玉在贾府处境的由衷理解,是最真挚的体贴。
这种心情有时确实浓的化解不开,就只能凝聚为这一句话,仅仅三个字,就足以感人肺腑。当然林黛玉也有不信任贾宝玉的时候,为什么,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出来。大观园那么多女的,为什么唯独不放心薛宝钗呢?这只能问她自己了。
在此还有一个疑点便是,前面提到贾宝玉的痴情实为一种意淫,这里只对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袭人。在红楼梦第六回中有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的介绍。我想作者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只是为了说明贾宝玉的性取向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后面提到过他与秦钟、柳湘莲、蒋玉菡的暧昧关系,多少给人同性恋的感觉。
而贾宝玉和林黛玉不仅是恋人,还是知己。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这些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简直就是另类,故很快受到封建家长的反对,他们的爱却越挫越勇,难怪有红学评论家们说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封建主义的斗士、革新者,甚至说他们都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的基因。据此《红楼梦》就有了革命的性质,矛头直指封建礼教,革的就是它的命。据此不难得出,贾林二人不单是恋人知己,似乎还有战友的关系。
说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观念,我们不妨还回到刚才的情人的话题。既然它和蓝颜知己、红颜知己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一层窗户纸而已。如果把红楼梦搬到现实社会中来的话,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我想贾宝玉无疑将成为问题青年,那些小姐丫鬟自然也会被人们视为不良少女。现代社会怎么了?现代社会也应有它的底线。可能不比封建社会受到的束缚要少。除非你根本就不想好好地活。小说就是小说。它和现实是两码事。在此我并非对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或是反叛精神持任何的怀疑和否定。我只是希望大家认清楚我们这个现实,认清自我。
至于蓝颜、红颜知己,我并非有否定他们的意思。相反,我觉得他们很有必要,还是那句话存在即是合理,只要是不破坏别人的家庭,把感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未尝不可。说句不中听的,意淫一下就算了。
社会竞争这么激烈,社会压力这么大,夫妻之间也难免有情感短路、心理倦怠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讲,知己的存在似乎起到了一种感情润滑剂的作用。尽管人们还是不看好他们,对他们持有偏见。
意淫也是一种情欲的表现,较之肉体的欲望对生活的影响力,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被一些华丽虚无的表象掩盖住了而已。然而一触及到情人这个字眼,人们大都避讳不言,挥手走人,仿佛碰触到了神经的某个敏感部位。正是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认为那是不齿的行为,故不会放到桌面上来讲,人们只会嗤之以鼻。因此人们看到的都是生活中堪为光明的一面。
然而回避不等于不存在。越是光明的地方,越是隐藏着黑暗。这句话一点不假。一方面防护措施做的比较好,另一方面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又怎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都是抱着这种生活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混沌沌的在过日子。与其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不如说人们在某种事情上面已经达成一种心灵的共识。群众的默契在此简直达到了心有灵犀不点也通的地步,你不说,我也不说,彼此心照不宣。沉默有时候就代表了纵容,对欲望的纵容。当然不排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可能性。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以事业与工作为名滋生起来的爱情可以走很远,与其说是对群众目光的忽视,不如说是事先麻痹了群众,事后又利用了群众,还以为群众都是瞎子和傻子呢。让爱情和事业同时兼顾,除非,爱情能够为事业服务,爱情充其量不过是事业的附属物。
爱情的动机一旦受到质疑,那么这份感情的纯度自然也会打折扣。现实有些爱情无非就是如此,两个人为着同一个目标,不管是理想中的目标还是现实赋予他们的,最后都是要携起手来,两个人共同努力。
这与夫妻搭伙过日子貌似很相像,只不过是换了对象而已。虽谈不上什么同甘苦、共患难,事实上这只是个未知数,但这种战斗中培养起来的感情,即使不甚牢靠,在将来也是一种不错的回忆。这恰恰遵守了一条生活法则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然而结果真的不重要吗?
没准这就是为今后感情能够细水长流做的有意铺垫,是智力和情感的双向参与。种下情感的种子,好好地培养,给它浇浇水,施点肥料,日后好乘凉。
幸福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幸福更是需要经营,用心和大脑。这是别人教我的。而事实上,那个时候,我只需要一副解药而已。时间?新欢?现在不需要了。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幸福就在路上
相关推荐
小城里的旧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的城市很小,就像内蒙古高原上的一粒沙,静静地晒在阳光底下。
一座小小城市,只有三条街道,方圆不过几十里,骑上自行车,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从城南到城北,将小城逛遍。街道不宽,两边的房屋,一律青砖砌墙,青瓦扣顶。房顶有高高的斗拱,房脊的两侧常常镶着砖刻的兽或者鸟,显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多的房子还会探出长长的屋檐,虽然不是什么恢弘的建筑,却也有一种斗拱飞檐的气势。街道两边的房屋很整齐,都用高高的墙围着。院墙也是清一色的青砖砌成,白灰勾缝,墙上还戴上帽子.顺着街道看过去,古朴典雅,像舞台上的布景,具有鲜明的清代建筑风格。
街道很整洁,行人不多,车辆更少,见不到摩托车,偶有人骑自行车从身边经过,感觉那是一种很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足以令人羡慕。地处塞外,交通不是很便利,虽然大小算是一座城市,但仍然显得很闭塞,几十年来没有什么变化。建筑老了,街道逐渐有了沧桑古老的意韵。这里的人,居住了几十年或者几代,已经熟悉了整个小城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就像熟悉自己手掌心里的纹路。这里的人和这座塞外小城,已经融为一个整体,在这蒙古高原上,繁衍生息,经历沧桑。
一座坐落在蒙古高原上的小城,好像不曾受到草原文化的熏陶,房舍建筑,街道布局,典型中原文化的风貌。行走在小城里的街道上,觉不出自己就行走在塞外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边缘,虽然城外的山野里到处是成群的牛羊,虽然不时有蒙古牧民牵着骆驼进出小城,感觉城里的气息还是中原的。杨柳依依的时候,断断续续的羌笛声,从城外传来,冲淡了从那些雕镂的窗子传出的圆润的京剧唱腔,才恍惚觉得,这是塞外的小城,这里的土地,与那辽阔的草原有割舍不断的联系。
这里离北京不远,离草原更近,应该是多种文化交汇之地。
城市的东边,是一座通体赤褐色的大山,当地人叫做红山,是小城的象征。小城因此而命名为赤峰.后来,在这一地区发掘出来的史前文化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这座塞外小城,也因此名扬海内外。据史料记载,红山文化所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境内被国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类文化类型有距今8150--7350年的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7150--6420年的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6660--4870年的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300年的新石器晚期的富河文化;距今5000--4870年新石器晚期的小河沿文化等,从考古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8千余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原始农耕、渔猎和畜牧的定居生活。20世纪70年代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距今5000余年前的大型玉龙,更在全国引起轰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证明赤峰地区的古文化和中原地区一样,是远古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
城市的南边,也有一座山,相比红山而言,就普通多了。算不上雄伟,却也连绵不断,多土,少山石,因此生长有许多树木。现在已经被开辟为生态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去处。那条着名的西拉木伦河从城西逶迤而来,沿着城市的北边缓缓流过,在红山脚下与北边过来的阴河相交汇,形成一条更大的河流,叫做老哈河,从红山脚下出发,滚滚东去。流向了辽阔的辽沈大地。
两条河流从蒙古高原而来,带着历史的沧桑,带着草原风情,在红山脚下交汇。千百年来,日夜不息地流淌,孕育了这座塞外小城,也孕育了悠久的红山文化。
在我的记忆中,小城就是一幅老照片,古色古香的建筑,古色古香的人,生活在旧时光里,过一种与世无争的悠闲日子。
小城里的日子好像永远那么宁静,悠闲。就像西拉木伦河的流水,每天都潺潺流动,却从来没有掀起过什么大风大浪。
三条街由北向南依次排开,最北边的,靠着西拉木伦河,人们叫它头道街.是小城里最古老的的街道,街道上标志性建筑是一座清真寺。也是青砖青瓦,高高的围墙,高高的台阶,整日里紧闭的大门,给人一种很神秘、很神圣的感觉。街上居住的大多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男人们头戴白色小帽,颇具明显的标志,来来往往,寒暄致意。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社交圈子,与汉人交往不是很密切,更不允许与汉族通婚,所以,感觉这是一个很神秘的民族。每到春节,这条街就不如其他地方热闹,虽然他们也燃放烟花鞭炮,但家家户户大门口缺少了红红的春联,就缺少了许多喜庆的气氛。
大桥头是一个农贸市场,因为紧靠桥头,城外的农民过河就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城里的人也可以不用出城,就可以买到所需的农产品。因此,这里算是一个很繁华的场所了。每天大清早,城外的农民就会肩挑背抗,条件好的,就会赶着马车,将自家的农产品送到市场叫卖。大桥上、通往农村的路上很热闹,熙熙攘攘的行人,鸡飞狗跳的喧闹,与城里的安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是每天上午城市节奏最快的地方。一个上午,进城的农民把货物卖出去,多多少少都有了些收人。农民们就草草吃过午饭,有的踏上归程,有的则消散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小城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城市的中心是三道街中段,有一家三层的百货大楼,是全市最高也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买比较贵重的商品,无论是城里的人,还是城外的人都一定会到这里来。在百货大楼不远处,耸立着一座高高的铁塔,当地人称它为望火楼,应该比城东的红山还要高。据说这座望火楼是伪满时期日本人修建的,铁塔的顶部修有观测点,是用来观察了望的,日本人自然是用作军事目的。解放以后,就改做消防队用来观察火警的哨所。离铁塔不远处有一排平房,是消防车的车库,现在已经改建为商铺,还是老样子,估计是为了增加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吧。
小城不够繁华,不够活跃,但小城自有小城的妙处。城里城外的人都过着简单宁静的生活,没有过多的需求与奢望,所以,小城里的商铺很少,每条街不过三两家,大都开在街道的交叉处或中心地段。街道两旁几乎都是一水的青砖围墙,在那些古朴的围墙上,极有规律地开着一个个大门口。差不多一样的门楼,每个门楼的两边,不是建有简单的拴马桩,就是建有青石雕刻的石头狮子,守护着这些古朴而安静的门户。门楼间两扇大门,大都漆成黑色,呈现庄严肃穆的色彩。两侧的人行道上,都栽种着排排的行道树。每条街栽种一个树种,有梧桐、槐树,柳树等等。这些树木年头都不短,年轮里记载着小城的故事。每到夏季,苍翠的树木就洒下一片浓荫,三三两两的行人,悠闲地行走在绿荫青砖间,行走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
最美的当属秋季来临,树叶泛黄的时节。那一排一排高高矮矮,疏疏密密的行道树,被塞外的风霜过早地染黄了,在灰色调的底色上,涂抹上了明亮的笔触。夜里一阵秋风,早晨起来,就看见青色的房顶,院子里青砖漫地的地面,大街那长长的街道,到处都是飘落的树叶。树叶稀稀落落地铺满了一地,深绿浅黄,形状不一,疏密有致,那是秋风在作画。有三三两两早起的行人,踏在刚刚飘落的树叶上,发出轻柔细微的声响。
小城越发显得安详、宁静了。
小城就在这样奇妙的声音里张开惺忪的睡眼,慢慢醒来。
我们一家就居住在三道街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院子里有几间正房,左右各有一排厢房,住着四五户人家。我们住在正房西边的两间,另外一家住在东边的两间。正房有长长的屋檐,高高的台阶,台阶下面是青色方砖铺地。每一排的屋子前面都栽有很多的花草树木,每到夏季,小院子里姹紫嫣红,浓荫匝地,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的乐园。那个时候,每家几乎都有四五个孩子,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块上学,一块玩耍。谁家的生活都不太宽裕,如果谁家改善生活了,那一定是全院子里孩子们的节日,大人们会把各家的孩子叫到一起,把好吃的全拿出来,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好好吃上一顿。虽然那个时候的生活远比现在困难得多,艰辛得多,但人们的友善、友爱却远胜于现在。孩子们你尊我让,不争不抢,不会因为好东西是我家或者是他家的就不愿意与别人共享,那种互助友爱是极其自然的,是发自内心的,是那种淳朴民风熏陶的结果。每当回忆起这些,看看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免不了感叹,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城市虽然很小,但因为所处的位置重要,这座不起眼的小城,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赤峰市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年以前,赤峰地区就有人类生存。新时期时代,繁衍生息在这一带的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红山文化,是天下第一龙--玉龙的故乡,是辽朝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
是的,这里正是塞外与中原相连接的重镇,是历朝历代塞外少数民族向中原进军的跳板。据历史记载,赤峰地区曾是商族、东胡族、匈奴族、鲜卑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周至春秋时期,活动在这一带的主要是商族和东胡族,行政区划属传说中古代中国九州中之冀州。战国初期,全境属东胡。秦初,南部属燕国和辽西、右北平郡,北部属东胡,后属乌桓。东汉中期到三国前期,全境悉属鲜卑。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属鲜卑、后属北朝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燕和后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时期分别设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辽时,契丹族建立了强大的辽王朝,设上京临湟府、中京大定府。如今在小城的周边,还会不时发现历史上某个少数民族遗留下的遗迹,似乎在提醒小城的人们,这里有过曾经的辉煌,草原民族曾经从这里走向中原大地,建立过中国历史上两个极为显赫的王朝--元朝与清朝。
建国以后,这座小城因为地理的原因,曾几次变更行政区划,最初,因为与河北相邻,就划归为热河省管辖,1969年,划归辽宁省,后来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一直到现在。一座小小的塞外小城,历经岁月沧桑,在塞外这块土地上几经归属,几番波折,一直难以改变的是那种古朴与安静。
小城里的人代代相承,繁衍生息,有人从这里走出去,有人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出去、归来的人,都怀有共同的情感,就是对一座小城的不舍。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代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小城也不会永远以旧时光面对世人。随岁月变迁,塞外之城已不是旧有小模样,.但对于我们这些小城的人们,无论世事如何沧桑变幻,唯一不变的,恐怕就是我们对小城的眷恋,对小城旧时光的记忆吧。
你的城里住着谁
一个人,一座城。
分不清春夏交替的时日,衣衫在增增减减中,日子就走到了短衫短裙的当口。不热,也不冷。温温火火的天,照在古老的城墙上,倒像是成熟的少妇,性子已是温顺。
我的城市里,有一些古老的城墙。城墙上的青苔,诉说着曾经的过往。当年的烽火里,演绎着很多典故和传奇。我时常会走在城墙根下,寻觅过去的痕迹。也会倚在城墙上,眺望远方,想起某些人。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那个人。
我不知道,爱上一个人的滋味,到底是何等的忧伤。我想,爱应该是快乐的吧。当你被一个人当成手心里的宝,怎么会有忧伤呢,那应该是笑的最开心的年岁啊。
如果被一个人爱着,却那样痛苦,倒还不如一个人来的坦然和悠闲。只是在很多深入骨髓的爱情里,痛苦的总是被记住,那些欢笑的就会被遗忘。
每个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城,在城里做着自己的王。
那用心铺成的菊花台上,在等待着谁的归来,为你挽起披肩,为你抵御寒凉。
有时候,一句问候,就暖了心肠。有时候,一点关怀,就醉了心香。是因为,来的那个人刚好符合了你的幻想。就算不是灰姑娘,也要穿着水晶鞋等待,让那个路过的人,回眸驻留。
城墙边四季都有长青的树木,小路上有金色的野菊花。
在你的城里,是否种植着这些多情的因子。也许,你会在清晨里,摘一捧花香。在落日下,迎着光芒。也会诗意的去刻画出日子的明亮,还会在雨季里,做那个走在青石板上的丁香。
那一日,相遇成了最美的契约。
爱了就爱了吧,执着中你的柔情渗透着每一个白天黑夜的渴望。最初里全是美好,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里,彼此都会含笑。这时候的心城里,到处都是风景。
走着走着,就变了模样。曾经很清纯的,曾经很俊朗的,都不如以往。在生活的点滴里,才知道爱情都是不完美的。太熟悉的时候,就少了很多吸引。人是喜欢好奇与探索的,在爱里,忽然就索然无味了。
分离,是一曲歌谣。休止符永远很重要。
这时候的心成了一座空城,空荡荡的回首走过的路,一切都释然。放下的是回不去的溪水流淌。一个人继续上路,边走边唱。
那个听曲儿的人,早就成了别人的新郎新娘。
唯一陪伴自己的还是自己。
那就再筑一道城墙,从一砖一瓦一点一滴间,埋下过去的伤。
会有一天,你又有了爱的能力,打开城门的一刻,有人骑着白马而来,有人戴着花环再现。这时候,你会发现,新城里比老城区更加辉煌,因为经过凤凰涅盘之后的爱,多了太多的懂得和包容。
我依然会在自己的城市里的城墙根下行走。想着别人的故事,写着一些散漫的文字,打发一段闲适的时光。
仍然会想:路过的这些人的心城里住着谁呢,一定会有一个最爱的人吧,在彼此的城里,敞开心扉的来来往往。(网 )
写着这些与爱情有关的文字,指尖下就顿然生出了一缕香。
缠绕着心头的蝴蝶结,一个一个在自己的城里翻飞,起舞,弄墨,点亮。
留在空城里的眼光
秋冬,天空昏暗。冷风,一阵一阵的簇拥着,悄无声息,扑面而来。
一个人的晚上,关了灯的房间。我静静地将自己放置在黑暗里,一台寂寞的电脑,一杯淡淡的清茶,一曲悲凉的萧音,一排冰冷的文字。心绪黯然,思绪飘然。
窗外,灯光暧昧,穿透了我孤寂的灵魂。我的灵魂里裹着故事,关于浮华,关于爱恨,关于思念,关于别离
思念,若是一场两个人的盛宴。那千里万里赴约的人,要么太早,要么太迟。不然,何来那么多空城,以及空城里的望眼欲穿。
秋去冬来,生命仿佛已经历了一个轮回,这个城市已难觅到一丝可以感到熟悉的东西。那一年,那个秋,已随着一张熟悉的面容渐渐隐去,再也无迹可寻。
只在某一时刻,记忆的年轮仍然会辗开坚固的防线,让几许影像在睡梦里缥缈着,一并牵扯出几抹淡淡的愁绪,拖累午夜的梦,也徒添了些许黯然神伤。
如今,我们躲在各自的世界里回头望,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怕来世的缘,今生强求,只会教人更断肠。
其实,想要的爱简单彻底:一个人的信仰,两个人的天堂。
宿命,让一切产生假象,很多事情都出自偶然,很多结局都是我们凭空想象。一路徘徊一路挣扎,走到今天,两个人的天长地久,终于沦落为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听说,在死去的灵魂轮回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忘川,死去的灵魂喝下忘川的水,就能忘掉前世的哀乐情愁,获得新生。今生,也许放逐的灵魂来去太匆匆,忘了行程,迷恋于一些幻象,驻足不前。
只是,时光荏苒,一切假象终会幻灭,一切繁花终须落尽,一切云烟终将散尽。待到看穿时,也就该饮这忘川的水了。
思念,就像低头赶路的两个人,悄然邂逅,难分难舍。只是终须离别。可能潜意识里彼此都知道,对于漫长的一生来说相守却是如此的短暂吧,因而不惜粉身碎骨,去尽力挽留,这一点一滴的时光。
只是,在面对现实时像个孩子,没有抗争的力气。面对迈步便是天涯后退便是悬崖时,没有往前一步的勇气,也没有后退一步的决心。于是,只得任自己黯然戚然,呆在原地。
就是这样啊,宁愿在悬崖伫立千年,却没有勇气跨前一步,相拥着在彼此的肩头痛哭一场。情还未断,心却成灰,纵使饮尽了这忘川之水,有些影像,有些片断,有些过往,仍然会在记忆里不断浮现。所以,不知所措。
很久以来,对于一些阴差阳错的结果都习惯于用这种解释自我安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态度。若继续,又该以什么样的势态?习惯了漂泊的光阴,惶惑在流年里疯长,却也渐渐学会了打发光阴。长此以往,便沉寂在不被人所知的角落里,自欺欺人地自娱自乐着。
写到这里,不知怎么却突然想流泪了。心的疼痛,如决堤的海,一波一波撞击开来。随着潮起,随着潮落。
传说世上有一种蝴蝶叫情蝶。它初生时只是一只丑陋的虫蛹。为了能和心爱的人双宿双飞,穷其一生,飞越崇山峻岭,只为了蜕变出最美丽的纯紫色,来赢得爱人惊鸿的一瞥。而它的生命,也得到了最完美的终结。而爱情是一只华丽的蝴蝶,炫目而空洞,带来的是一场海市蜃楼的美丽。
蝴蝶飞不过苍海,没有谁忍心责怪。守望一生,找到了什么?
一场人生,无论华丽或黯然,到了最终,也不过是海面掠过的鸟影。得失只在眼底,心上不应留痕迹。惊回首,又是百年身,世事不过是一场梦,世间无物能永恒。
守望着心田,等到风景都看透,谁陪我一起看细水长流?
难道浮生若梦,梦里梦外,尘世一切,独独与自己无关么?
立在命运的掌中,看尘世男女,为爱嗔,怒,悲,喜。不禁失笑。生命原只是上帝的道具,结局早已写在他的手心里,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
一直都想用文字细细诉说这个季节的心情,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文字,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的记忆确实有限,仰或是太过于疲惫,在悲欢离合交错的流年里,自己已力不从心。已不想再去追究这个疑惑。只是在无数个偶然串起昨天时,心里还会涌动出一种疼痛,隐隐约约,不缓不急,冲撞着这颗心。
窗外的风,很冷。忽然想起,这个季节的你。你在做什么?你,可安好?可留意那留在空城里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