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姑父和他的宝物《一》

情感故事她和他的故事

发表时间:2020-08-10

姑父和他的宝物《一》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姑父和他的宝物《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天表姐结婚,迎亲的人来了,新郎官带着一众年轻小伙,大家闹腾着要撞门抢新娘子。谁也没想到,姑父往房门口一站呜呜地哭得像个孩子,像是被抢走了宝物的孩子。一时间大家都愣住了,没等把姑父劝慰好,只听房里的新娘也哭闹起来说是:不嫁了!想起那日的事,谁都难以忘却,谁也无法忘却。 很多人都认为男人的心比女人的心要硬,我不那么想,他们只是不想让人知道或看见罢了。我的姑父是个例外中的例外。他从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他只管用心地去做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哪怕别人说他做得像个女人,像个孩子。 表姐小时候有一次让村里不知道是谁的狗追了一路,跑回家后哭得稀里哗啦。姑父就抱了表姐骑在肩上,然后挨家挨户去找那条狗,最后在村边上的人家找着了。姑父硬生生地用自己的拳头把那只狗狠揍了一顿,一边打,还一边吼:让你欺负我姑娘,看你还敢欺负我姑娘!大家都笑姑父,怎么还跟狗较真呢!我却是为那条狗觉得疼,真疼! 我跟表姐同龄,常到她家去玩,同学朋友也都爱扎一块儿。可我们都发现,要是女孩子去表姐家,姑父就乐呵呵的,谁要看上他种的一两盆花啊草的,他都乐意大方地送人。可要是换了男孩子上他们家去,他铁定是阴了脸的,谁都像是个贼,都是想来盗他宝贝的,任谁他都不待见,客气地递你杯水吧,你想喝都得担心被噎着!谁都知道,表姐就是姑父的宝物,是他比命还要贵重的宝物物!

相关知识

老姑父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姑父,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起老姑父只是相对于我的小时候而言。他第一次进入我的印象中还不老,应该只有40多岁。当今,许多场合都在提倡勤俭节约,这使我常常更是念起我的老姑父。当年他在我们晚辈面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勤俭建国,那时对这句话是懵懵懂懂,直到后来才知道是一句全国上下都在践行的伟人名言。姑父是一个普通的人,记忆中他是煤矿上的一名小领导。后来长大了知道他是那时的李二矿供应科干部,在今天用时髦的话说是企业的白领。姑父皮肤黝黑,一幅漫长脸,前额宽宽的。永远都是梳的整整齐齐的后梳头,穿着整整洁洁的中山装。姑父幼儿时在老家私塾念过书,是我儿时见过的第一个带着眼镜看书写字的人。在那人们识文断字困难的年代,姑父的同龄人对学问有着根深地固的神秘感和神圣感,总认为肚里有墨水的人,是受人尊敬知书达理的人。而姑父让我感兴趣的却是他肚子中总也道不完的故事。他遇到事情从不发火,常常是循循善诱的说理,就是看到我们已不耐烦时他也不厌其烦、不急不躁,而是把道理穿插在小故事里面吸引我们,直到我们听的点头称是。这使我在今天每每看到年轻父母大声呵斥孩子或动辄皮肉之苦时,眼前总是浮现出姑父哪和蔼可亲的样子来。而面对姑父和和善善的脾气个性,谁曾想到他却是一个生性严谨,遇事从不放弃原则的人。
在我们孩提时代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都不好,能吃点荤菜都被称之为打牙祭,只有来了亲戚朋友才会多炒上几个菜佐餐。而在大人们饮酒待客时,总是把孩子撵走不让沾边。生怕孩子们一人一口的先尝为快后,盘中羞涩菜不够客人吃丢了颜面。也担心孩子们围在旁边眼巴巴地盯着餐桌,会显得没有家教。遇到此等情况,我们的父母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是姑父来时,就肯定会破例。姑父总是微笑着招手,让我们围坐在一起,把菜分给孩子们。其乐融融、亲情倍增。可由于我们的加盟,姑父却少了下酒菜少了许多口福。他会因酒已尽兴而小啜几口撂下杯子,三杯通大海,可能因为酒精的作用,每当这时姑父的话最多。说到高兴时姑父会欣慰的仰起头大笑。他总是说菜虽然很合口味,但他不爱吃荤,端起酒抿上一口也就挟上一点菜。他说最爱吃的就是花生米,这可能是淮南话说的此菜经叨吧。当时我们那里知道他的苦心,只知道你不吃正好我们吃,大快朵颐的吃肉,听着姑父讲着妙趣横生的的故事。特别给力的是冬天,一大家子人像逢年过节一样围坐在一起。那时还没有什么客厅,就在靠门近点的外屋里把平时摆放保温瓶、茶具的大桌子拉到屋中间,摆上菜。孩子们也能混上个背朝门腿肚子朝外的一席之地。由于旁边有个生火的炉子,菜凉可以放上热一热,这种家庭会餐能延续长一点,我们也能更多的享受姑父谈古论今的精神大餐。但这时姑父在动筷子往往就仅限他最爱的油炸花生米。今天想想才领会到,哪是姑父为了我们能一饱口福而演出的苦肉计。
姑父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也是在饭桌上他对我们的教诲。别看他生性和善,但看到有谁浪费粮食他就会不客气。他看不得在桌上撒饭粒,也看不得碗里剩有饭粒,只有这时我们孩子们才感到姑父的严厉。就是我们在他家,姑父也会毫不顾忌孩子们是走亲戚,担心责怪他吝啬。总是让我们把碗里的饭吃的一粒不剩,还亲自监督看谁吃的最干净。七粒米一条命的故事就是那时候他在饭桌上说给我们听的。
我们大一点稍谙世事后,姑父总是说不管你穷富贵贱,做人都要勤俭、不要浪费,他的口头禅就是可吃不可脏。可能是出于对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加之儿时受到的熏陶,也使我看不得浪费。以至于今天在餐桌上,我总是无意识的碗底朝天,从不剩一口饭、一粒米。无论在何等场合吃饭从不浅尝则止,不会象征性地扒两口作罢。节约闹革命已经不是我刻意这么做而是成了习惯。虽然姑父那时只讲节约,还没有打包一词的说法,但我在饭店用餐后如果剩菜可观,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让服务员拿来包装袋子,因此常常被讥讽为穷命。为此,我出差到外地在朋友家做客时还闹过笑话。当地的风俗流行扣饭,就是不能看到客人吃饭露出碗底。当时主人见我刚快吃完就又扣上一碗,一连两碗大米饭,可想而知我的肚皮遭了多大的罪。
现在姑父离开我们已经数个年头,但他的教诲已经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勤俭持家也成为我人生的信条。姑父认真做人、以理服人、善待他人、平平淡淡、草根一生的形象让我难以忘怀,时时记忆犹新。
淮南市公安局顾北派出所宗维波

姑父的“礼物”


姑父的礼物,对于我来说是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在幼年的心灵中就对勤劳节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现今,到处都在提倡勤俭节约,这使我更是常常念起我的姑父。当年他在我们晚辈面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勤俭建国,那时对这句话是懵懵懂懂,直到后来才知道是一句全国上下都在践行的伟人名言。姑父是一个普通的人,记忆中他是煤矿上的一名小领导。后来长大了知道他是那时矿上的供应科干部,在今天用时髦的话说是企业的白领。姑父皮肤黝黑,一幅漫长脸,前额宽宽的。永远都是梳的整整齐齐的后梳头,穿着整整洁洁的中山装。姑父幼儿时在老家私塾念过书,是我儿时见过的第一个带着眼镜看书写字的人。在那人们识文断字困难的年代,姑父的同龄人对学问有着根深地固的神秘感和神圣感,总认为肚里有墨水的人,是受人尊敬知书达理的人。而姑父让我感兴趣的却是他肚子中总也道不完的故事。他遇到事情从不发火,常常是循循善诱的说理,就是看到我们已不耐烦时他也不厌其烦、不急不躁,而是把道理穿插在小故事里面吸引我们,直到我们听的点头称是。这使我在今天每每看到年轻父母大声呵斥孩子或动辄皮肉之苦时,眼前总是浮现出姑父哪和蔼可亲的样子来。而面对姑父和和善善的脾气个性,谁曾想到他却是一个生性严谨,遇事从不放弃原则的人。
在我们孩提时代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都不好,能吃点荤菜都被称之为打牙祭,只有来了亲戚朋友才会多炒上几个菜佐餐。而在大人们饮酒待客时,总是把孩子撵走不让沾边。生怕孩子们一人一口的先尝为快后,盘中羞涩菜不够客人吃丢了颜面。也担心孩子们围在旁边眼巴巴地盯着餐桌,会显得没有家教。
遇到此等情况,我们的父母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是姑父来时,就肯定会破例。姑父总是微笑着招手,让我们围坐在一起,把菜分给孩子们。其乐融融、亲情倍增。可由于我们的加盟,姑父却少了下酒菜少了许多口福。他会因酒已尽兴而小啜几口撂下杯子,三杯通大海,可能因为酒精的作用,每当这时姑父的话最多。说到高兴时姑父会欣慰的仰起头大笑。他总是说菜虽然很合口味,但他不爱吃荤,端起酒抿上一口也就挟上一点菜。他说最爱吃的就是花生米,这可能是淮南话说的此菜经叨吧。当时我们那里知道他的苦心,只知道你不吃正好我们吃,大快朵颐的吃肉,听着姑父讲着妙趣横生的的故事。特别给力的是冬天,一大家子人像逢年过节一样围坐在一起。那时还没有什么客厅,就在靠门近点的外屋里把平时摆放保温瓶、茶具的大桌子拉到屋中间,摆上菜。孩子们也能混上个背朝门腿肚子朝外的一席之地。由于旁边有个生火的炉子,菜凉可以放上热一热,这种家庭会餐能延续长一点,我们也能更多的享受姑父谈古论今的精神大餐。但这时姑父在动筷子往往就仅限他最爱的油炸花生米。今天想想才领会到,哪是姑父为了我们能一饱口福而演出的苦肉计。
姑父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也是在饭桌上他对我们的教诲。别看他生性和善,但看到有谁浪费粮食他就会不客气。他看不得在桌上撒饭粒,也看不得碗里剩有饭粒,只有这时我们孩子们才感到姑父的严厉。就是我们在他家,姑父也会毫不顾忌孩子们是走亲戚,担心责怪他吝啬。总是让我们把碗里的饭吃的一粒不剩,还亲自监督看谁吃的最干净。七粒米一条命的故事就是那时候他在饭桌上说给我们听的。
我们大一点稍谙世事后,姑父总是说不管你穷富贵贱,做人都要勤俭、不要浪费,他的口头禅就是可吃不可脏。可能是出于对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加之儿时受到的熏陶,也使我看不得浪费。以至于今天在餐桌上,我总是无意识的碗底朝天,从不剩一口饭、一粒米。无论在何等场合吃饭从不浅尝则止,不会象征性地扒两口作罢。节约闹革命已经不是我刻意这么做而是成了习惯。虽然姑父那时只讲节约,还没有打包一词的说法,但我在饭店用餐后如果剩菜可观,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让服务员拿来包装袋子,因此常常被讥讽为穷命。为此,我出差到外地在朋友家做客时还闹过笑话。当地的风俗流行扣饭,就是不能看到客人吃饭露出碗底。当时主人见我刚快吃完就又扣上一碗,一连两碗大米饭,可想而知我的肚皮遭了多大的罪。
现在姑父离开我们已经数个年头,但他的教诲已经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勤俭持家也成为姑父送给我的人生的特殊礼物。姑父认真做人、以理服人、善待他人、平平淡淡、草根一生的形象让我难以忘怀,时时记忆犹新。
淮南市公安局顾北派出所宗维波

回忆姑父


思绪凝聚到原子核,进入睡眠的境界;思绪漫游至浩淼的电流层,哪里是停靠的灵魂驿站?想摇上岁月的车窗,偏偏难关。

你们在我面前愈来愈清晰,大姑父身材高大,在镇里中镇做会计工作,口碑廉洁。农忙时节开车来我家帮忙,却很少在我家吃饭,有时还带着水果给我们,我也很乐意接近他。小学初中时经常去他家里玩,头发长了,理发的事都得劳驾他,他的手艺还不错。表弟带着长长的玩具枪闪闪发光,我干活时他经常捣乱,不过买的5分钱一根的橘黄色冰棍很是爽冷。大姑父爱养鸽子,在猪圈旁边有个大的鸽舍,有一百多只,一旦放出来,鸽声嘹亮,很是吸引眼球。他的脾气较大,经常嫌我大姑笨手笨脚,很多事都亲力亲为。高中毕业,那个年代算是高材生,如果家里兄弟少,不用挣工分就考大学了,这也是他的一大遗憾。如今,斯人已逝多年,我还是偶尔想念,他的一米八多的身高,他的长长的脸,他的浓浓的眉毛,他的不吸烟的习惯,他的雷厉风行,他的刚正不阿。

二姑父身材中等偏胖,在乡镇办做过职员,解散后做过石棉瓦生意也在村里包地。精打细算,干起活来属于拼命三郎的作风,中午饭都不吃,记得有一次我蹲在耙上耙地,过了中午饭点,竟然睡着了,是大人把我叫醒才挣开眼,幸好没有出事,事后很感谢我睡梦中这双有力的小手。因为长期劳累透支,二姑父四十岁就去世了,可惜了壮年。深凹的双眼,风尘仆仆的脸,急躁的脾气也是历历在目,当然二姑的脾气也不小。

难忘你们,回忆你们,不仅仅是夜的黑,更是为了明天的白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