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g13.com - 红豆红情感美文】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花镜、红围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花镜,红围巾
文╱红灯花
不知不觉的,眼睛看文字模糊了,该是散光老眼昏花了。
母亲竟然不相信,让我戴上她的老花镜试试,问我头昏不昏,眼睛看不看得清楚。当得知我头不昏眼不花时,母亲悻悻的长叹了一声,都是看书看坏的!一脸的怜惜愁容。而我妻子倒是笑哈哈的调侃我,马上抱孙子了,还能像小伙子啊!嘿嘿,也是啊,年近半百了,岂能再现当年风华?两眼昏花也算正常了吧!
今年上半年,妻子就帮我配了副老花镜。戴着看文件资料和上网浏览闲聊,倒是清晰焕然,目明而神清气爽。不过,我也只是在室内戴戴,在外面众目睽睽之下,我俨然是不会兀自戴上的。这也许是孤影自怜,不愿服老的心理表现吧,虽然明知这也是徒然。呵呵,不服老不行啊!看烦了灯红酒绿,喜欢回忆和恋旧,对什么都抱有了一份宽容。时时怀揣一种淡然的心境,这该是日暮心老的表现吧!
妻子说我现在的状态最好,从容怡然,有陈年红酒的绵绵醇味。并说这样的年龄气质,倒是比年轻时更有了感染力。戏言今后更加要管住我了,否则,一不留神,让哪个风流小女子给勾去了。哈哈哈
儿子在西安创业,谈了女朋友。西安的初冬比我们这里寒冷。儿子知道我们这里也渐渐寒冷了,顾及我经常要到室外奔波,感受风寒,前几天快递来了一根红围巾。
我嫌这红颜色围巾太艳丽扎眼,不适合我这样的年龄所用。儿子说,这条围巾是他和女朋友一起帮我挑选的。他知道我一直喜欢咖啡色,本来想选一条咖啡色的,结果女朋友非要挑红颜色的,说五十岁的男人围红色长围巾,更具有洒脱魅力。儿子觉得也对,希望我能依然年轻活跃,做一个不老的父亲。儿辈的心意我懂,心里一热,昏花的老眼不免有点湿润
试着围上这大红围巾,柔软软的,脖子很温暖惬意,心里倒是有几分诚惶诚恐,觉得有点别扭,唯恐外人说我为老不尊,老不着调。女儿和妻子觉得好,说我围上这红围巾,显得年轻活力了许多,而且别有一番儒雅的文艺风,范儿实足!嘿嘿,这奉承话,说得我心里豁然释然开来,觉得飘飘然,暖阳阳的了!
老花镜、红围巾,这两样迥异混搭,有点怪异另类吧!不过,这普通的东西,因为有了亲情的渲染浸润,仿佛一下子就有了温馨和谐的生命力了
延伸阅读
母亲的老花镜
母亲老了,不太做劳神费眼的事情,也不太看电视。本来总是随身携带从不离手的老花镜,也不再放在身边。一段时间她老人家的老花镜已被她束之高阁,仿佛成为收藏品。
近来,因为一件小事老人家的花镜又被她找了出来重新派上了用场。我正上小学的儿子顽皮、活拨好动,正处在人们常说的属猴的年龄段。一身新衣服上身用不了几天就会挂彩成为花衣。由于我们公安工作值班、执勤、节假日安保停休一直连轴转的繁忙无暇顾及儿子身上的细节,再则已经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一般只是等看不下去时才让儿子脱下来一扔了之,实在烂得太勤了,就劈头盖脸的训一通。
不知是哪一天我们夫妻忽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发现儿子的衣服穿新如新了。是儿子长大了知道爱惜衣服了还是衣服的质量提高了。带着困惑我注意观察了一番,终于有一天谜底被揭开。母亲坐在阳台上带着老花镜掂着儿子挂破的衣服正在一针一针的缝着衣服的伤口。
看到母亲这么专心致志的样子我都不忍心惊动她,特别是她纫针时眼睛几乎贴在针孔上的样子深深的震撼了我。还是在晚上的饭桌上我才说小孩子的衣服不贵,他又这么皮,天天烂。你跟着补不值得,费心劳神的不如买一件。母亲就说这衣服除了挂烂的一点,都还十成新,补一补就得了,扔衣服就是扔钱,这样下去怎么了得。何况自己在家没啥事干,缝缝补补也算找点事做。
看到母亲如此固执,我也只好作罢。说真的母亲缝补的衣服,不细心还真看不出有缝补的痕迹。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经常在我们一个个钻进被窝躺在床上时,她就独自一人坐在黄澄澄昏暗得灯光下,一件一件的将破旧的衣服缝补好,有时我都睡醒一个囫囵觉,她还坐在那里像一座雕像。那时我们小还不懂得大人的辛劳,为什么总是夜里干活。殊不知母亲白天工作,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更何况因为家里贫穷,孩子们的衣服少,这件洗了没干,那件又烂了,只有利用夜间衣服下身的机会来补。不然第二天缺少换洗的衣服我们就没有衣服可穿。
母亲当然也有难得的歇班,但在整个休息日也可能是她更繁忙的日子。几乎整天忙个不停,收拾房间、整理杂物、擦洗物品、浆洗被褥。好容易有半点坐下来的闲暇,她就又掂起我们穿破旧的衣服,大得改成小得,实在不能改得就几件拼凑成一件。
如果时间允许她还会在挂破的衣服上描花绣朵,特别是姐妹们的衣服她更是如此。经过她手工缝补的衣服,仿佛变成了一套新衣。母亲在缝补衣服时会根据衣服挂破处的样子缝补出图案,小洞就绣上一朵花,长条状得索性缝上枝条,再缀上花朵。巧夺天工的创意,真是天衣无缝。
多少年养成的观念使母亲不能容忍浪费,看不惯糟蹋东西的人。看到今天我们大手大脚的生活习惯,她也没少唠叨过。别的方面她无法全程跟踪,但当着她面将挂破的新衣服一扔了之,她是不会愿意肯定要管一管的,你扔了她就拣起来。没想到我们出差住旅馆时不经意带回的针线包,成了老人家得心应手的好工具。
每当儿子挂破了衣服,母亲就会让他脱下来,交给她缝补浆洗。看到母亲循循善诱讲道理的样子,我们仿佛也感到了她们祖孙间的那种融融的亲情。母亲的举止也教育了我们,对儿子我们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动不动就大声呵斥。少了训斥儿子反而乖巧了许多,挂破衣服的次数也明显的减少。可能是他也不忍看到奶奶那辛苦的样子,也可能是他内心真正深处体会到了节俭的真谛。总之,母亲不但教会了我们节俭,而且让我们懂得珍惜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针针总关情,这真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淮南市公安局顾北派出所宗维波
母亲的白围巾
那天早上上班时,母亲出来关门。在我转身离去时,忽然看到母亲脖子上围着那条熟悉的白围巾,像冬日的一团白雪。一时间,我的记忆也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几年前。
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因受电视剧《几度夕阳红》中男主角何慕天的影响,我们老家流行织围巾,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会给自己的男人织一条漂亮的围巾,颜色与造型各式各样。也是在那时,母亲也给父亲织了一条白色的围巾。父亲喜欢穿一身白色运动衣,再围上母亲织的白围巾,看起来也是风度翩翩、潇洒过人。
1989年,父母离开老家,南下打工挣钱,以养家糊口。那时的我,还在上小学,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母亲把二妹送到我外婆家,然后带走了小妹妹,她才刚满一岁。他们走的头一天夜里,父亲把我叫到房里,声色俱厉地对我说,一定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不要给他脸上抹黑。我含着泪,不停地点头。之后,母亲叫我的小名,我过去后,她拿起那条白色的围巾说:儿子,这条围巾以后就归你了。在家里,要听话,想爸爸妈妈了,就给我们写信。都说人世间最难忍受的是生离死别,确实不假,那一刻,我感觉心脏像被针扎一般,疼痛难忍。但是,父亲和母亲还是离开我,去南边了
于是,我就经常围着母亲给我的那条白围巾,那条已经被父亲围过两三年的围巾。没想到,这条围巾一下子陪伴我到初中。等我上初中时,父母就回来了,他们担心爷爷奶奶没法管教我的学习,怕我考不上高中,上不了大学。他们一回来,我就把那条围巾给了母亲,并骄傲地说:你看,这围巾一点都没弄脏。不过,我现在已经上初中了,要穿校服的,围着这围巾,很不好看的。母亲没作声,接过围巾,转身去了房间。
如果不是母亲说,我是不会想到,那条围巾后来又被二妹、小妹围过。一上初中,我基本上是一周回家一次;再到上高中时,因为是在县城里,我几乎是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那时候,两个妹妹都已上初中了,我也很少能和她们见面,也就很难记住她们是否围着那条白围巾了。等我上大学时,父亲又去南方打工,挣钱供我们兄妹三人上学。2003年冬天,我去父亲租住的地方,在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那里。那间房子非常简陋,大概有三十平方,里面摆满了各种杂物和一张拼凑的硬板床:上面是两张门板,下面是用砖头垒的四条腿。现在回想起来,泪水竟忍不住落下来。那个冬天,我见母亲天天围着那条白围巾,便问她:光围着这条围巾能保暖吗?母亲笑着说,她皮糙肉厚,不精贵,冻不着的。
还有一年冬天,我又去杭州看望父母。他们非常高兴,一改以往的节俭作风,非得带着我去杭州市动物园参观。我想着动物园是不收费的,怎知一张门票几十元。到猴山景点时,父亲让我给他和母亲拍一张合影照,我欣然应允。为了这次旅行,父亲专门花了近两百元钱买了一台卡片机,想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在按快门的一瞬间,我忽然看到母亲又围着那条白围巾。等拍完照之后,我问母亲,怎么刚才没围这条围巾,母亲笑了,说刚在父亲的手提袋里装着,忘记围了。一说要和父亲拍合影照,她才想起来要围一下。
时光一去不复返,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那条白围巾还被母亲留着,还经常围在她的脖子上,我有些不解。那天,我快到单位时,给母亲拨通了电话,问她怎么还围着那条白围巾。电话那头,母亲笑着说:这是给你爸爸织的,你围过,你两个妹妹也围过,非常有价值啊!我迟疑了一下,回了一句:那行,等你孙子上学了,也让他围一下。良久,我才听到母亲笑了出来。但是,那笑,分明和刚才的笑声不一样
我突然明白,这条白围巾不仅是母亲和父亲爱情的见证者,更是我们一家人团结和睦、其乐融融的粘合剂
砚田耕老花自香
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教书,兢兢业业创作,正正堂堂做人,不假虚荣,不粉黛争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样的人有,但不很多,闫宗辉老师是这类人。
宗辉老师出生在苍溪,家乡的山山水水赋予了他灵气,中师毕业后就走上讲台从事美术教育,而立之年考入高等院校深造后再回家乡,先后在师范和高中执教,传道授业解惑,几十年如一日,培育桃李满天下,深受社会敬重和学生爱戴。从教之余,宗辉老师躬耕砚田,乐此不疲,于诗、书、画诸方面造诣步步登高,其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画展并获奖,艺术境界非常人可及。先生还酷爱诗词歌赋,兴趣浓厚,山水田园、学教心得、人生感悟以诗言之,歌之咏之,创作了大量作品。
宗辉老师今年年届六十,在退休之前,打算搞一场个人书画展,并将自己几十年来创作的诗歌汇集出版。听了先生的想法,我和周和平等一帮学生极力支持。他的诗词作品很多,后来他决定只精选五言、七言绝句出版。这些作品包括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创作,共500余首。从2012年有这个打算以来,先生花了大量心血对以前的诗稿进行修改和整理,终于在2012年12月份拉出书稿。老师很客气地征求我的意见。读了先生的诗稿后,我建议增加一部分书画插页,选择十至二十首诗,用水墨画把诗的意境画出来,或者先生用书法写下来,一来让诗集有图文并茂的效果,二来可以让读者欣赏先生书画方面的艺术造诣。很高兴,我的意见得到了老师的采纳。在诗集付印期间,宗辉老师又着手筹办个人书画展。2013年春节之前,选定并谈妥了个展的地方。此后的四个多月,先生一直废寝忘食地忙于筹备。先生翻出几十年来的得意之作,按原先创作的构思,结合展室的具体情况,全部重新创作,施以精工装裱。2013年4月中旬,宗辉老师的《苍老拙个人书画展》在苍溪文体中心展出,他的诗歌专集《养拙斋绝句选》也出版面世。那天,文联给他的书画展举行了隆重的开展仪式,川北片区的很多书画同道赶来参观书画展并致祝贺,先生的弟子们闻讯前来参观,展出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参观完先生的个人书画展,又得到了先生赠送的亲笔签名的《养拙斋绝句选》,心里非常高兴。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师范学校读书,宗辉老师在我们读二年级的时候调来学校任教,教授美术课程。师范一年级音乐和美术是必修课程,进入二年级后,为了让学生学有所长,也为了将来能胜任工作需要,音乐和美术只能选学一科。我当时选学音乐课,无缘聆听宗辉老师的教诲。因为是班级的任课老师,接触还是相当多的。后来学校搞书法比赛,我在这次比赛中获了奖。宗辉老师是评委,比赛后宗辉老师找到我,说我的书法有一些功底,只要用心练习,必有进步。在那个心地单纯的学生时代,受了老师的一番鼓励,热情顿时高涨起来。于是坚持七、八天不吃肉,用省下的菜票买来柳公权的玄秘塔,课余时间对着字帖一笔一划地写起来。人们常说字无百日之功,我大约照着字帖时断时续地练了有半年多的时间,后来因为接近毕业了,要迎接各种各样的考试,只得放下。在那半年的练习中确实培养了对于书法的喜好。学生时代从牙缝里省下肉钱买的那本字帖现在还放在书柜里,参加工作后有了收入,虽不富裕,买字帖是不成问题的。每次碰见自己喜欢的字帖就买,现在各种字帖集了不少,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观赏展玩。也无数次预备好笔墨纸砚,内心下了决心要好好练习,却总是龙头蛇尾,就那么几天的热情一过就放下了。毕业后好多年了,宗辉老师对于我的期望和鼓励始终一如当初,十多年前,宗辉老师在雪梨山下买了一套新房,搬迁到新居后先生邀我去家中看看。晚饭后,到先生家,各个房间简单地看了看就被老师叫到了书房。没谈几句又说到书画上来,先生鼓励我一定要多练习,边说边展纸磨墨,在纸上示范起来。临走时老师又将与人合著出版的画册和刊载先生的文章《砚边杂记》的报纸送我。宗辉老师酷爱书画,舍得吃苦,又善于思考总结,特别是书法方面花了很多功夫来苦练和探索,先是在学习临募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个性,前十年又潜心学习启功书法,进一步融会贯通,终成自己风格。宗辉老师身教胜于言传,以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勤奋致学的好榜样。
宗辉老师几十年来孜孜以求,手不释卷,浑身上下流溢着书卷气。《砚边杂记》是宗辉老师探索书道画意的心得,先生写道:作画首先要胆大,无胆识永远成不了画家。胆识怎样获得,无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唯一途径。只有多读书,广见博识,才能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胆识自然就会有的。岂止作画如此,其他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
宗辉老师几十年潜心学问,恬淡静远,独守内心澄澈,不求名不逐利,不被纷杂的世事所扰,自号苍老拙,称自己是苍溪的一拙夫,他的书斋命名养拙斋,我理解大致有两方面的涵意:一是先生自谦自勉,取勤能补拙、业精于勤之喻意;二是取道家善于养拙之意,勉励自己保持内心清静,潜心研究学问,先生在《砚边杂记》写道:庄子在《达生》篇中写有梓庆削木为琴的故事。大意是说梓庆雕刻的琴精美绝伦,是在无利害得失的情况下雕成的。搞书画创作更是这样,要舍去功利,潜心研究,方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此一段话可以佐证。
从宗辉老师身上我再次体会到勤奋与努力、自强与不息是成就一切的不二法门。关键是要立说立行,马上行动,早学早出成绩,晚学晚见成效,空有一腔热情就是不动手,则会一事无成。
值宗辉老师《苍老拙书画展》开展之时,作此小文,祝贺展览成功,并祝先生砚田耕老,再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