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写给父亲的回信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这封写给父亲的回信,欢迎阅读与收藏。
那一年春节前夕,父亲寄给我一封沉甸甸的家书,满满的叮咛与嘱咐。因为一件人命关天的事,我的一位中学校友,刚刚工作在长春,又是大婚不久,却夫妻双双陨落与一氧化碳中毒。父亲是触景生情,或者是怕对号入座,才把这惊人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内告知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我。
我能理解父亲此时的心情,他这么多年独自拉扯我们姐弟几个不容易,如今儿子长大了,却不在自己身边,不允许有半点闪失,否则他将没有勇气再活下去。我必须立刻给父亲写封回信,不让父亲那难眠的长夜里再亮起一盏灯。
爸:你好!
见字如面!
来信收到了。得知家中一切都好,我很高兴。就是你睡不着觉的老毛病让我很担心。你是想问题太多了,才导致自己整日忧心匆匆,难以入睡。就像惦记我是否会煤气中毒一样,惦记又不能解决问题,白白浪费脑细胞,得不偿失。
爸呀!说真的,我知道这个季节,火炕都不太好烧,可也没见过像我家这样不好烧的。一日三餐都在上演烟雾战。也怪我太懒,在家时你总是惯着我,没有让我亲手扒过火炕,对火炕的原理一窍不通,似乎只会望着断了气得烟囱束手无策。
就在几天前,有位收废品的老人从我家门前路过,还主动与我打招呼。孩子!烟囱不出烟啊?接着他用厚厚的棉手套子捂住自己的脸,弯下腰向厨房内望去。孩子!这屋可咋住人啊!快来到年了,千万要加小心啊!
我带着请求的语气。大爷!你有啥绝招没有?
孩子!先别着急,大爷帮你瞅瞅。说着,老人先来到了阳面的窗外,隔着窗户察看室内的究竟。我如同深陷沼泽的牲灵,紧紧地抓住了岸边那惟一的一棵稻草。
老人思索了一下,吩咐我用煤油炉烧上一锅开水,搬一块冻土墙捣碎了,和成泥备用。他得回一趟家,取一些改造烟道所需的工具及物品。
泥和好了,老人也回来了。他带来了几节旧炉筒子,一把斧子,一根铁钎子,外加几块砖。我急忙把车上的物品搬进屋去。可老人顾不上休息一会儿,就开始动工了。
施工结束了,并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我赶紧端来热水让老人洗手,又搬来了椅子,请老人坐下来歇一会儿,唠唠家常。
原来老人是退休工人,住在一公里以外的平房。儿子在市内工作,劝他搬过去同住,老人不肯。称人老了,腿脚不利索,每天晚上躺在热乎乎的火炕上烙一烙会舒服些。另外老人会砌火炕,谁家的灶坑不好烧了,找到他,定是药到病除。为此他每天登着三轮车,在平房转一转,见到谁家的炉灶不好烧,就过去帮忙给弄弄,再收点废品,一举两得。
老人起身要走,我给他钱他不收。我留他吃饭,他也不肯。他称老伴儿早该把饭菜给做好了,等得时间久了,老伴该着急了。
我只好送他出门,途径小卖店时,我快速钻了进去,买了一瓶老白干揣在了老人大衣兜里。老人这次没有推辞,笑着说:收下了,大爷就得意这一口啊!
爸!目送老人的那一刻,一种温暖笼罩在我的全身。仿佛你的牵挂正在这里延伸,家的温暖在这里弥漫。
爸呀!你真的不用牵挂我,我会小心的。更何况现在社会上好心人多,什么事你都不用惦记,你就放心吧!
此致
儿:成功敬上
草于1991年1月24日
几天前,在整理物品时偶然翻到了这封泛黄的手稿。不禁思绪万千。如今,牵挂我的父亲早已过世了。那位雪中送炭的老人自那日离别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慈祥的老人啊!你现在过得还好吗?我相信好人一生平安。
相关推荐
父亲的生日-写给父亲
7月31日,是父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我记住了这个日子。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生日总是过的很简单,最多是按家乡风俗的习惯,煮上一碗面,再加上两个鸡蛋就算是过了。如果不知道这天是他的生日,可能都不会觉得这是在过生日。小时候的我总会不解的问他:爸爸,你过生日怎么会没有好吃的呢?父亲总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爸爸爱吃这个呢1我却觉得父亲笨笨的,竟然不知道什么更好吃。然而,长大后的我渐渐明白了,他那是不舍得。
父亲对我和姐姐却是大方的很,每到我们过生日,他总会特意从县城买一些我们爱吃的东西,坐在一旁着看我们高兴的、大口的吃着,脸上挂满了笑。
日子飞快地旋转着,转眼间我已毕业开始参加工作了,自从上了大学后,连着几年没能在家陪着父亲过生日了,所以想趁着这次机会好好陪父亲过次生日,给他个惊喜。今年夏天,雨水出奇的多,再加上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水量大的原因,开封市某项工程出现了险情。父亲所在公司根据上级的要求,派出水上抢险队前去支援抢险,因父亲是带队领导,一直没能回家。我怕给父亲惊喜的计划落空,在父亲生日前好几天我就开始给他打电话,让他在那天一定回来一趟,父亲只是说尽量。
到了父亲生日那天,还不确定他能不能回来,带着一份渴望,我早早的就起来着手准备。去蛋糕房拿了预订好的蛋糕,去菜市街买了一堆他最喜欢吃的菜,并亲自掌勺,为父亲做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等着他回来。那天,由于水势大,任务紧,父亲最终还是没能回来,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告诉他:生日快乐,还有儿子长大了。电话那边伴着忙碌的机器嘈杂声,传来了父亲激动的哽咽声。
当时的我哭了,也许是觉得父亲的不易,也许是觉得自己年轻的不成熟,总之,在那天,我知道我长大了,更知道,父亲是我的骄傲,我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黄河人(张兴胜)
写给父亲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给父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里的相册和手机里有许多照片,十年前的,二十年前的,甚至更久的。翻来翻去,竟没有一张父亲的照片,是的,没有。 老父亲已退休十余年了,他自幼家贫,兄弟姐妹众多,一生的光荣就是用励志改变了家境,他曾经是一个家族的骄傲。 父亲不吸烟不喝酒,无任何不良嗜好,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勤俭持家。童年记忆里,父亲总是那一套行装,似乎没有第二套衣服。他在离家十几里的乡镇工作,很少有时间专程陪伴我们。 每次天黑回家,提包里都有好吃的带给我们姐弟二人,也因此每当放学回家看到院里的自行车,我和弟弟便会欣喜若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与同龄人相比,并没有吃太多苦。外婆活着的时候常常说,因为我和弟弟小时体弱多病,所以父亲无比娇惯,再贵的东西都舍得买给我们。 时光荏苒,渐渐地我们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如飞翔的蒲公英一样脱离了父母。即便这样,无论寒冷的冬日还是炎炎暑夏,父亲还是会骑着车赶几十里把家里种的时鲜蔬菜送上门,搁下就走,总说地里的活儿没有忙完。其实,父亲满可以住进小城,下下棋散散步颐养天年。他却老说,年纪大了又有起夜的毛病,怕是影响到别人休息,住在老家就很好。 去年腊八节,母亲在城里接送侄子,只有父亲一人在老家。爱人出差回来,说天寒地冻的回老家看看吧。车停在家门口,父亲应声而出,眼前的父亲蓬着头,胡子拉碴,又黑又瘦。身上薄的厚的裹了好几层,佝偻着腰迎过来。那一瞬间,泪毫无征兆的涌上眼眶。父亲忙说没事,只是感冒了几天,等好了就去理发。不容父亲推辞,拉了他就去购衣理发。一路上碰到人,父亲便说闺女回来看他。看着他笑皱的脸,有些心酸,父亲老了! 今天,父亲节,父亲依然在老家,也许正在地里忙碌。不愿距离疏远了亲情,只想对他老人家说一声:爸,儿女已长大,您该歇歇了!
写给父亲的思念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给父亲的思念,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有多长。有五个春夏秋冬,有五个叶落水流,开心快乐过,愁苦绝望过,唯一不变的,是这五年,我再难见父亲一面,他去往另一个世界,和我母亲、大姐在一起,偶尔也到我梦里来,不喜,不悲,不说话。
我不是细心人,没有好好珍藏父亲用过的物品,碗筷、衣服,或者堪作纪念的其他东西。本来喜欢那件老式松木柜子,深凹凹的,摞满了父亲一年四季的换洗穿戴,柜子太深,要拿到底层的东西,差不多要屁股朝天了,丫丫常脱了鞋跳进去。三十年前,这是我家最奢华的东西,不单是件像样的家具,也是我家金库,钱就塞在红布包袱的中间,蓝底蓝道蓝塑料,还有被面、床单、布料,点心藏在掌盘里,一把小锁就够了。我没强调要这个,柜子太大,一时找不到放它的地方。这是极后悔的事。后来问起,燕已经送了人。
坐在父亲的木板床上,脚一晃,咣当一声,踢到他的尿壶,搪瓷尿壶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电话也在枕边,还有电视遥控,茶杯。有段时间电视旁摞了一厚沓旧报纸,我强迫父亲练字,怕他脑梗加重,怕他瘫痪,自己受罪,我们也跟着辛苦。
父亲的房子不到十五平方,吃饭睡觉厨房会客都在这间,屋小严捂暖和。父亲怕冷,不是一般的怕,刚入秋,棉袄上身,火炉昼夜不息,父亲没事就捅炉子,生怕火灭。炉子也不是别人家那样靠墙角而立,我家的杵在屋中央,无限靠近父亲的专属沙发,即便如此,父亲还说冷。冬天他穿上所有具备防寒功能的衣服,通常大于六层,背心,保暖衣,羔羊毛背心,毛衣,棉袄和羽绒衣,有时候穿两层毛衣。父亲说雪落在他脊背上脖子里,腾不掉。我装作没听见,不理会。直到有一天自己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晕倒在马桶上,浑身上下犹被风刀霜剑,抖若筛糠,仲夏天,仿佛跌入雪窖。那会儿,我想我要死了,我想到了父亲。冷暖,不由外界温度决定,它来自自身的能量,来自生命本身蓬勃的生机。
想到父亲也是因了余华。
通宵夜读余华那晚,我开了卧室所有的灯,不敢看墙角,不敢看窗外,心惊胆战每个细微的响动。我以为余华是个枯瘦的老老头,须发灰白,穿白袍或者黑袍,伸长舌头,摇一招魂幡,勾魂引魄。绝无污蔑之意,我一向敬佩余大作家,是他的《第七天》吓人半死,把个正值华年的壮汉误读了。
故事梗概:杨父年轻的时候,在铁道上捡到一个血淋淋的婴儿,他刚从娘肚子里出来,直接从火车便坑滑漏到铁道上不知道这样的情形符不符合实际,且不管他。二十三岁的杨父含辛茹苦的把这个从天而降的孩子养大,为此舍弃了爱情、婚姻、家庭和正常人无忧的生活。杨父慈悲。慈悲,是慈,也是悲,是苦,是痛,是重厄蹒跚的艰难。好在杨飞懂事孝顺,父慈子孝,非骨肉而情深。骨肉是用什么做的?骨?肉?血?基因?有种骨肉是用时光和爱垒起来的,一粥一饭,一丝一缕,艰难,困苦,快乐,知足,一针一线缀纳成一段血肉之躯。
好人多舛,杨父身患绝症,杨飞救父,辞职卖屋,父亲不忍牵累,独自出走,命丧异乡。三年后,杨飞死了,死于餐厅爆炸。故事从刚刚死掉的杨飞开始。游魂在现实和冥界游移,他遇到一个又一个的亡灵、魂魄和骨骸,遇到一个又一个令人垂泪扼腕喟叹的故事。冥界在余华的笔下迥异于红尘。生死是一场决绝的交割,一边是功名利禄尔虞吾诈是是非非,一边是无欲无求淡泊宁静美好善良,跨过那道门槛,书里的冥界仿佛天堂,没有仇恨,没有嫉妒,没有虚伪阴霾,只留存美好的记忆。只有生前草根、没有墓地,没有骨灰盒,死无葬身之地的魂灵才会在这里栖息、永生。
快看完的时候,脑子里忽然想到了绝对值。绝对值就像一间隔断,这边进去的可能是负数,那边走出来,绝对是正的。
我不写读后感,余华的新作并没让我有读书的温暖和满足,他吓着了我,吓出几身冷汗,他让我想到了逝去的父亲。
杨父思念儿子,没有留恋永生之地,而是在殡仪馆作了杂役,期望若干年后,等到寿终的儿子。
掩卷,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