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g13.com - 讨好我的方法】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忆我的祖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年总会多次想起我的祖母,特别是春节、清明和她的忌日。
时间过得真快,她老人家离开我们已有四年之久了。四年来,回老家的次数很少,但每次回家,每每想起她和她的往事,总有一种沉重在心头,仿佛她时时就在我们身边,难以拂去,难以忘怀,难以平静。
想起亲人,特别是已故的亲人,不会是无时无刻,也不会是随时随地,而往往是由于某一个时刻的某一件事,或触景生情,或见物思人。有时候简单的一件事,甚至一下子会把你的思绪带到很小的时候,就像电影里那些蒙太奇式的回忆场景,一幕幕在脑海里重现,这种触及的往往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而且往往是小时候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看似很小,也很平凡,但却令人凝思,让人感动。
记得小时候,大约是七八岁的光景,我是属于那种贪玩出名的档儿。那时老家农村是没有幼儿园的,平时父母都忙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时间来管我,吃穿住行都是祖母在照料,印象中她尽管比较严厉,但似乎不很苛刻,尽量给我玩的自由和空间,只要不是时间玩得太久,或是玩得不是很疯,她都不怎么说我,倒是我却常常惹她生气,有时还在众人面前让其难堪。
老家农村属于山区,现在每次有客人去那里,总夸这里风景好、空气好、水也好,小的时候也倒并不觉得,因为在我们这些孩子看来,这个本来应该是这样的,而且也不算什么稀奇的,倒是对大城市却怀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和期待想象着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和那些好吃的好玩的。记得我们邻居的阿婆原来在上海给人家做娘姨(保姆)的,每年只回来一两次,可能是因为与我的祖母关系比较好,有时带些糖果给我们吃是那种在农村很少吃到的奶糖,那时候我们不关心阿婆什么时候走,也不在乎她做什么的,我们请她给我们讲城里人的生活和故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讨得我们心爱的奶糖,并想象着城里人是怎么样生活的
前些日子回老家,带着几个朋友去田间地头转了一圈,确实感触很深,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那些地方现在都变了样了,以前在这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也仿佛就在眼前浮动一般。印象最深的要算是那些小池塘了,这是我们儿时最爱去的地方,别看这些池塘不是很大,但大多比较深,四周用石料砌墙,长满青苔和野藤,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有些池塘还有木莲,算是一种美味了。夏天,因为热,我们似被什么迷住一般,约上几个小伙伴,在小小的池塘里捉迷藏,比水下谁呆得久,比打水谁推得远,比跳水谁高又飘玩累了就上岸去,在草地上躺会儿,打几个滚,挖些常吃的毛毛针,快乐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当然,我们村里也经常会有人溺水,所以我们不敢在水下呆得太久,都怕河鬼什么时候把我们叫去,大人们也常跟我们讲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也许他们也是为了警示我们。我的祖母对我去池塘里玩,每每都会规定时间,而且过会便会在那边叫几声,而我则在这边大声的回音,也算是一种安全的提醒和报告吧。
小时候祖母带我外出比较多,最多去的要算是大姨妈家了,我也喜欢去那里,曾经结识了好多小伙伴,有些经常还在碰到,讲起小时候的事情,大家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想肯定是因为我们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吧。去大姨妈家约有十五里路,那时都是走着去的,记得每次去的时候,祖母都给我煮几个鸡蛋,用手帕包起来,然后四个角拧在一起,再放在我的衣兜里,说是叫我路上饿的时候吃,但每每走不到一半,这几个鸡蛋早已成为我们肚中之物了。记得有一回,可能是因为上窜下跳的,一次是从两米多高的田埂上滑了一去,还好只是脚上擦破了点皮,可第二次就没那么幸运了,我连人掉进了泥田里,当我爬起来时人都成为泥人了,那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鸡蛋也不知去向了,祖母一边问我:疼不疼,脚有没有事一边责怪着不好好走路,真不该带你来说是埋怨我,又像是在埋怨她自己
与祖母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有许多都是点滴小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尽管那时还小,但印象深刻,尽管非常平淡,但时时让我记起,久久难以忘怀,尤其是现在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种想念变得更是一种难得的回忆,这种回忆也时刻提醒我怎样去面对这个世界,怎样去老老实实地做人,学会懂得感恩,学会珍惜生活,学会以做人做事的道理去认真地、踏实地做人做事。
扩展阅读
我怀念的祖母
清明前夕,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买来一束青插在祖母坟前。想多作逗留,却无事做,不愿去说一些上坟时该说的话,或许我们这辈人都不爱做这样的事,哪怕是静静地多站一会儿。突然一份念想使我扒拉起坟上干枯的杂草来,心想:祖母生前都比较爱利索,一定不希望她安睡的地方生出一些杂乱,或许就我这样一打理,不久后便能是一簇簇无杂色的新绿呢!
在坟周围清理着干枯的枝叶,自然就回忆起祖母生前的点点滴滴睹物思人呢,往事渐渐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稍略佝偻的身躯,习惯着一身青色的老式外套,叫围腰儿,是用青布缝制的衣服,略显大,穿法也不一样,胸前部分是一边压住另一边,布扣子在肩前一侧,直下腋下腰间。头上也时常裹一圈白布,因年长日久,布色常显晦暗,往后的几年我们给她换成了一条围巾,看起来好了一些,但衣服的颜色、样式,她是不让换的,称:习惯了,这样穿着紧实、利索些,也不花俏!走起路来略显蹒跚,或许是因为裹小脚的缘故,步伐上总有一些不自然,加之人上了年纪,腿脚沉重些,不那么灵活,行走上自是稍慢些,毕竟,这双脚是从民国时期的动乱中历经艰辛走过来的。
在我上小学之前,祖母总是陪伴我最多的。每次饿了,先找祖母去,拉着她的手,确切地说是拉着她的一根粗糙的手指,让她给我找吃的。无论她在做什么,都要先停下来哄我,一块饼干或是一个鸡蛋,总之,随时可取的零食,她总是预备得妥妥的。若是困了,就躺在祖母怀里或趴在背上睡去,虽然每次醒来都是一个人躺在床上,但我的哭闹声总也能让她很快地赶来,为我穿衣,抱我下床。后来渐大了些,我自己也能穿好衣服,但床实在是太高了,一次不小心从床上摔下来,我在祖母的怀里哭了很久,在各种零食都不止疼痛的情况下,祖母便找来打狗的竹鞭,当着我的面恶狠狠地敲打着床檐,一边惩罚它一边说:叫你摔着我的小孙孙,叫你摔着我的小孙孙!
在繁星映空的夏夜,她也喜欢拉着我坐在屋外的大石头上讲一些她的故事:我像你父母那样的年纪,哪有时间专意营务庄稼啊!我和你祖父除了要种点糊口的粮食以外,还得时时防着那山头的毛贼。那些人手里有枪,来时一群少则七八个,多则二十几个,他们大白天都敢闯家入户,杀人越货。他们有山寨,搜到哪家有好东西就拿走了,遇着年轻男人还要抓壮丁,方圆几十里没人敢惹,所以我们见他们来,远远的躲起来,主要是男人不能让他们发现。记得有一次,我们忙着收玉米没注意到他们已经在不远处来了,我立马叫你祖父藏起来,在家里可不行!于是他从后门出去,只见他两步纵上屋后的田坎,豹子般蹿进玉米地里,眨眼功夫又到了山梁上,我就知道他去了山梁那边的山洞里,我长出了一口气。但我是不能跑的,堂屋堆的玉米棒子是我们这一年的主粮啊,我随即转身抓住我家里唯一的母鸡杀掉,将鸡血屋里屋外撒了一地,又在堂屋堆放玉米处置一灰盆,插上燃香,将鸡敬在神龛上。待那些人踹开门时,我心里一紧,但依然跪在神龛前专心地祷告:大慈大悲的王母娘娘啊,你救了我这个善良的人啊,我杀鸡焚香敬您呐!您赐的五谷您的恩呐!。那些人见状也只是看了看,其中一个领头的说:快把枪放下!随后出了门,脚步声也越来越远,我才出了一口长气沉下心来。
后来,我进了学堂,每周回家的路上,她总是笑盈盈地来接我。一路上总喜欢问:你今天学了些什么?学校的饭能吃饱吗?有没有和哪家娃娃打架?我也饶有兴致地讲我在学校的趣事,拿起在小吃店买来的吃的和她分享。虽然不远一段路,我们总能走很长时间,有时候到家了还讲说得津津有味,她也能听得哈哈大笑,咧开的嘴没了一颗牙齿。有时候,我也问:祖母,你看我的牙齿也开始掉了一颗,以后会不会和你一样掉光了呀?,怎么会呢,乱说话!我这是老了,牙齿掉了就不长了,你那是换牙齿,还要长出来的,只是别吃糖,吃了糖也要像我一样,牙齿早早掉光了。
就在祖母去世的前几年,我们的家境也渐好了些,买了彩色电视,对于这个她倒是特别喜欢,没事的时候总喜欢看会儿电视。虽然她腿脚不好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分担一些家务,但她依然耳聪目明,所以我们也就将就她看一些她喜欢的节目,什么西游记、穆桂英、杨家将她看过后甚至能复述出来,有时还这样说:我那些时候就听过别人讲过这些故事,也怪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有书也看不懂,哪想着活到老了还见到了这些活人!真是怪事!
此时,站在坟前,她的身影似未远去,她的声音言犹在耳,我亦怀一些感伤与眷恋。望向那坟后不远处高大的杨树上的花絮随风飘荡,我似嗅到了思念里的一缕芬芳!
我的外祖母【一】
每逢大节尤其是春节,家里总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节前的一天把家中已故的老人,牌位和遗像小心翼翼地从柜里拿出,放在桌上摆好然后放上供品,供奉已逝去的亲人。招呼他们回家过节,以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风和日丽,碧波蓝天。市区,喧闹的街道,随处便可望见人们提着礼盒,大包小包的礼品穿越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人群中,哦我恍然想起今天已是中秋佳节。
在自己的家中关了好些日子,只顾自己养了身体,看些闲书竟然不知中秋悄然来临。今天诺不是出得门来买些食品充饥,还真是让这中秋节在指缝间溜走了自己自责了几声又忽然暗自笑了起来,嘿嘿,把自己的日子过成啥啦,只记得白天太阳出来,晚上月亮出来,不看人日历不看表,真成了懒猪一个啦。把自己完全和外界彻底的隔离了,竟然把一切全然忘记
于是,赶忙回到自己的家中,洗了脸刮净胡须,出门下楼到了超市慌忙买了几盒礼品,乘了辆出租车急忙向父亲家中的方向急驶而去
父亲现在身体很好,虽已年过古稀,八十来岁的人了上下五楼不弯腰不气喘。有时还能拎着一二十斤的东西上下自如。
上了五楼按下门铃,门开处,只见姐姐的孩子,看来好久不见又长高了许多,但雅气仍存留在脸上,见到我咧嘴笑了笑:舅舅,你来了,声音里仍透着童音,我笑笑应了声,又看看他说道:时间长不见,成了大小伙子了,你妈妈来了吗?话音未落只听见姐姐在里屋喊道:你咋现在才来呀?看看几点了,是不是还要派人去接你呀?声音又大又高。
我知道姐姐话语里多少带着讽刺,但我向来尊敬她从不跟她顶嘴。
我边进房子边说;路上人多车多耽误了时间,要不然早来啦。
我不敢说我把过节一事全忘记了,我怕说出会闹出更大的讽刺和笑话。搞不好还会挨父亲的责怪。我陪着笑脸进了房子,先向父亲问了好,然后把礼品放下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这时屋内正中间放着大圆桌,桌上早摆好了凉菜,啤酒,饮料
环顾一下,圆桌周围已经坐了好多人,正中坐着父亲,两边依次坐着大哥,二哥,弟弟,这边是姐姐和妹妹,再下来就是姐姐的孩子,妹妹的孩子,哥哥弟弟的孩子,把个特大的圆桌围的实实在在,姐夫独自一人在厨房忙碌着。,因为他做饭菜从不让别人帮忙,他做得一手好菜也是我全家认可的好味道。所以只要是逢年过节,饭菜都是姐夫一人包办。他责无旁贷
今天,全家人欢聚一堂,有说有笑真是开心快乐,在座的每个人都轻松自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全心全意的过好这个团圆的中秋佳节,唯独我心不在焉暗自神伤,却又不敢表露出一丝一毫
父亲这时笑着开了腔,腔调中有着他这一生都无法改换的河南腔;今天你们姊妹都来齐了,我真的很开心很高兴,也很激动,我想说的是除了逢年过节咱们家的人才能聚齐,说来也是不容易,因为你们平时要工作也要生活,难得有时间,我只是希望在不过节的时候,你们也能常回来,我不需要你们给我拿什么来,我啥都不缺,因为平时能见到你们我高兴呀。
说着话父亲有点激动,此时一阵沉默过后姊妹们先后都说保证以后只要有空,定会回家看望父亲。我见父亲真的是老了说话间不但激动还带有一丝颤抖。父亲见儿女都一一表了态,高兴的像个孩子似得歪着嘴笑,手里拿着筷子指着桌上的菜连连说着;吃吧,开始吃吧
兄弟姐妹一起笑着动起了筷子。欢度佳节
姐姐转过脸看着我说;你看你是吃完饭去跪拜老人呢还是先跪拜完了再过来吃?
我急忙接口说;我现在去吧,我最近总是没有食欲。说着我站起身子向着另一间有着供奉老人照片的房子走去
一股香烛气味扑面而来,一张桌子上摆放了好多供品,有水果,糕点,还有他们生前钟爱的食品。正前方摆放着已逝老人的遗像,相片前有他们各自的牌位,灵位。牌位上刻着老人各自的名字
目光停留在那张既熟悉又亲切,面容慈祥带着微笑而又掉了颜色已经微微泛黄的照片面前。注视良久,她就是我的外祖母姥姥'。照片上已是七十多岁,戴着一顶黑色的直筒帽子,帽子的右边上镶着一朵黑色的小花。她看着你永远面带着微笑。看着姥姥这和蔼可敬可亲的笑容,不由得让我想起这微笑的背后透着多少辛酸
那年,文化革命正是如火如荼,我的家当时在市区里居住,儿时的我还很小,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判刑二十年,母亲因受连累也被下放劳动,哥哥姐姐在二叔家寄住,家里只有我和姥姥在一起相依为命
哥哥上了中学,姐姐也是才上小学,虽在二叔家寄住,但是白天放学后总是在家吃了饭才去二叔家里。由于我还不到上学的年龄,姥姥在家一边看护着我,一边烧火做饭,那时候因为烧不起煤,我常常和姥姥一起出去拾煤渣,捡柴禾
虽然日子过得很穷,但是姥姥是个及爱干净之人,每天几乎不见她闲着,总是忙里忙外忙个不停。尤其是锅台灶上,擦了两遍之后还是不放心,总是还要再擦一遍,有时她边干活边对我说;这吃饭的地方一定要干净卫生,要不然呢人就会被细菌侵入就会生病,等生了病自己难过受罪还要花钱去医院看病,这是多么不值呀,所以啊平时多注意卫生,就不容易生病了。
姥姥讲起故事总是有声有色,我极爱听她讲故事给我听,我觉得姥姥很了不起,懂得多,经历多。阅历广。故事也多,姥姥的故事总是讲不完
每当姥姥看我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在听她讲故事时,她立时高兴的合不拢嘴,如果不是三寸金莲缠着脚她真会兴奋的蹦起来。有时候我在姥姥的怀里睡上一觉,醒来时她还在喃喃自语讲着故事里的人物
我的外祖母【二】
姥姥本是个有钱人家的千金,在家里过着公主般的生活,身边有贴身丫鬟,一日三餐自有人服侍。这么富有的生活她不爱,这么好的福分她不享
她偏偏和学堂里穷人家的孩子相爱在一起,她们相互恩爱,经常相约聚会,信誓旦旦相爱白头虽然他们一直背着家里,可是后来还是被家里人发现,家里长辈认为姥姥做了丢人现眼伤风败俗的丑事。【那时的婚姻必须媒妁之言,三聘九礼,门当户对】于是乎,招来家人的责骂和惩罚。骂她是富贵人家之女却胆大妄为竟敢为自己私定终身,而且对方还是穷人家的孩子,门不当户不对,损害了家门门风和声誉。给人以笑柄。姥姥据理力争再三争辩,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家人看她态度坚决,没有一丝悔过之意,随即长辈下令将姥姥房门锁死不得外出。自那天之后,姥姥失学了,房门再没有出去过。就连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晚上睡觉有专门的丫鬟陪着
日子久了,姥姥一天天的消瘦下去,起初,她在家里天天哭闹,呼喊,砸桌子,摔东西。可是几天过去了根本无人理她。那时毕竟年轻,头脑不够冷静,见此情景无计可施。整日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吃开始绝食
又是几天过去,姥姥已是躺在床上不能坐起,面容憔悴苍白没有血色。一时间,吓坏了家人和长辈,平日里家人视她为掌上明珠,非常疼爱她。知道她性格倔强。家人这样做也真是情非得已。
在生命攸关的时候,姥姥的父母不得已出面和她再次谈心,父母看着她悲情的面容,又是爱又是恨
再次交谈无果,父母望着她流着眼泪狠下心咬紧牙;以后再也不管你了,是死是活你自己决定吧,你要是出了门继续跟那个穷小子来往,别怪父母心狠,那咱们的父女情母女情从此恩断义绝。永不相认
姥姥的父母本来也是拿这个话恐吓她,不是本意,实指望她能回心转意,不再和穷小子往来。
谁知,姥姥在恢复身体的几天后,竟和那穷小子一起私奔【那穷小子就是我后来的姥爷】他们双双来到河南开封,用他们来时带的钱买了两间土胚房,就这样他们算是定居下来了
在后来的几年中,先后有了我大姨,二姨,我的母亲
姥爷走的早,我和他无缘见面。
姥姥能放弃荣华富贵毅然和姥爷双飞双宿,她宁愿过着清贫如水的生活而从不叫苦喊冤,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姥姥这伟大,真实,令人激动的爱情故事是母亲后来在一次和我闲聊中告诉我的。关于姥爷的事情母亲讲得却是很少
母亲和父亲是在去延安的途中相识,再后来他们成了家,【在另一篇我的母亲中详细说】因工作调动来到西安,几年后谁知家里发生了特大的变故,姥姥特意从河南开封只身来到西安,来照顾我们这个破碎的家
母亲姊妹三人,除母亲在西安工作外,大姨,二姨都在开封安了家,姥姥不放心母亲,来西安也是为了给母亲减轻点负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