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绿光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中的绿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下美好,攒动不安的记忆
走过阡陌,烙在桌上成一张又旧又黄的照片
我们头破血流,闯过玻璃的监狱那叫高中
碎片碾在脚底流出的血,是眼中酸涩透明的液体
走到了大学是一个新的生活,没有了严苛的班主任
可以随意的烫染头发,抽烟爱抽几包就几包
课程爱上不上,谈恋爱也不会成同学间所讨论的对象
放肆与浪荡交错的世界,崭新又陌生的摆在面前
有人说那叫自由, 解放了那禁锢了整个童年与青春期的年纪
却渴望回到被囚禁的日子,曾经的我们。
有欢笑,有争吵,有十指相扣走过的校园时光,
还有月光下相拥的许诺,而当有一天我们走向我们向往的成熟,
我们有各自的种种,曾经的青涩早已涅灭,
我们的爱情渐渐冷清,凄美了本该属于我们的季节
重拾往事,
教室里自习的身影,一起逃课去市区看的三十块一场的电影,
漫无目的的逛街,每次都唱着各类情歌的ktv,
曾经的栀子花香一卷一卷的捆绑心底的苦涩,
也许爱情的最后,剥落了天长地久的只剩下稚嫩无知的誓言,
一切的一切,因为有你,因为爱情,我不曾流下后悔的眼泪,
最后的吻别,清冷了泪光,流下的四行泪痕,能否逃离被时光洗涤的命运?
垂暮的夕阳,我们的爱情安静的由黄昏落入黑暗,一阵死寂,
泪打在心里溅起涟漪,早已稀疏的清春,是否还可以窥见我们的曾经?
毕业季断了我们所有的回忆,饮下零落化作一盏清酒,痛了相思,斩了愁肠。
编辑推荐
心中的女神
翩翩少年同窗七八年,一别三十多个春秋,天隔一方,各有家室,弹指挥间,两挂染银丝,已为人父、为人母。分别轻易、相聚难得。我们60后这一代人是时代的宠幸儿,科技发达的年代并没有把我们遗弃,前一段时间经过几位同学的努力,以微信的方式把家拉到了一块儿,欢聚在网络的同学群里。仿佛又回到了遥远的学生时代。在此,我见到了我常挂念的那个她......我的同桌、我心中的那个女神。我们之间虽没有山誓海盟、却有着一种牵挂、一种思念、更有那份亲情。
我们的学生时代,尽管生活艰苦,校舍简陋,并没有困扰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在朗朗读书声中、在欢声笑语中、在互帮互爱中、在胸前红领巾飘扬中,度过无忧无虑、天真好奇的小学时代。隐约记得她是个活泼爱笑的女娃。在我们走五七道路参加义务劳动课时,我对她加深了印象,那时候学校有一片实验田,是村里废弃的河湾地,每班级都分有地块,由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参与。为培训又红又专的新一代,劳动课是一门生动的教育课,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是我们那个年代学生的标志,三好模范学生是在学习劳动中产生的。那片河湾地高低不平,土壤贫瘠,改造这片土地的付出,只有我们和我们的老师知道。在平整土地时,工具都是学生自动从家里带来的,我们班级的两辆平车一辆是我、另一辆是她从家里带来的,在同学们和老师的努力下,一个劳动课就平整好了。老师和同学们都赞扬说是我俩带来的平车起到了作用。土地平整好了,贫瘠的土地需要肥料,那时候化肥很缺的,上的多是土杂肥。我们的班主任说需要二十方土杂肥,学习功课不能缺,这项任务要在一周内完成。同学们就利用放学时间和星期天,扛上箩筐,拿着铁钎和扫把到处拾粪,有老师专人验收和过斤称。爱学习爱劳动是我们这一代学生们的真实体现。一周的时间超额完成了任务。在评比中,她得了第一名。由于她在学习劳动中表现的积极主动,吃苦耐劳,总被评为三好模范学生,我也总在三好模范学生之列。三好生在同学们之间很受羡慕和关注的。我们也引以为豪。
我们升入初中时,班上100多号人经过考试赛选剩下54位同学,男女各半。班主任安排一个课桌坐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四个男同学、四个女同学为一个小组。我们很尊重我们的老师,服从老师的安排。就这样,我和她成了同桌。那时,我们已经是大孩子了,男女同学之间袖手不亲,一旦两人说个话,就会遭到散言碎语,男女很少说话,上课时都十分注意听老师讲课,或许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运用的心理术,有意编排座位,让我们这帮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都能取得学习好成绩的缘由吧。然而,严肃紧张的学习,并没有阻扰住男孩子们本性的俏皮,课余和自习课时间是他们搞恶作剧的最佳时机。虚掩的教室门头上放上一把短把扫帚,从外面走进来的人多数都会中招,就连我们的老师也中过这一招。中招的多数会骂骂咧咧的。我的同桌她中招后,笑着跑到座位上,趴在桌上,把脸埋在两手间笑着。我一边写着作业,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问她疼吗?她扭过脸看了我一眼,温婉地说:以后就砸不到我了!。当时我仅觉得她是那种温柔聪明型的女孩。入冬后的一个夜自习那次恶作剧,让我对她有了重新的看法,那时候的冬天是比较冷的,我们身上穿的棉袄都是母亲用弹好的棉花,外层是耐磨的染色粗布、内衬是便宜买来的华洋布,用一针一线缝成的,穿在身上十分暖和。棉袄在这里成为恶作剧的道具。我的一位要好的男同学把棉袄翻过来,内衬朝外穿着,不知拿哪位女同学的花头巾裹在头上,在阴暗的灯光中(那时候,上夜自习都是学生们自带的煤油灯或者是蜡烛,偌大的教室里不太明亮)一副女同学的打扮,他就站在教室门口,进来的男同学被他一抱,都会吓得甩开他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引起同学们一阵子的哈哈大笑。他听到外边又有人进来的脚步声,又上前去抱住来人,这次抱住的人没有受到惊吓,也没甩开他跑。他一看抱着的人是位女同学,甩开怀中那女同学拔腿就跑,可笑的滑稽动作,大家憋着笑装着看书、写字,当作没看见一样。那女同学就是我的同桌,当时她很镇定、很胆大。当她意识到抱她的是位男同学扮演的恶作剧时,她羞涩的笑着走到座位上,她看着我想笑的样子,轻轻给了我一拳头,柔声地嗔怪道:让你笑,以后不给你好了,也不准超过中间线。她生气的样子叫人可爱。我知道她在拿我煞气,其实她想说我不但不安慰她,反而在看她笑话。她把话题转移到我俩桌子中间的分界线上,我心里别扭起来:我算你什么人,我俩只不过是同桌而已,你画的,你规定的三八线,我啥时候越过雷池半寸,你都没遵守,整个一张桌你占了几乎一大半,我都让着你。看书读书时还可以,写字的时候在无奈何的情况下,我才用右胳膊肘拥拥你的左胳膊肘,你回报给我一个甜蜜的微笑,你才退出三八线。时间长了,我发现她是故意给我玩俏皮的。为这中间分界线,我俩之间从没有跟其他同学们一样进行楚汉相争,嘈嘈闹闹弄得翻脸不和。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有一种默契感,一切都在不言中。在每次考试的时候,我俩挨的比较近,便于相互照应,如果那个字或那道题错了,她会用很轻微的声音,那声音不是从口中发出,而是用鼻孔发出来的,这声音只有我俩能听到,其他人是听不到的,也是看不到的,或者在演草纸上写出那个字或那道题错了,她的提醒我会随时修正过来。
十五、六岁正是人一生中的花季,是步入成熟的开始,理想追求在朦胧中产生,异性之间爱的种子也在朦胧中播下。命运之神也悄悄来临,在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命运。我们60后一代生活在和平、民主的年代,经历了社会沧桑变革。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的理想追求就是要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不再象老一辈人面对黄土背朝天那样辛勤劳作,土头土脑,洋气不起,仍过着贫穷的曰子。初一暑假开学的第一天,她很兴奋地告述我,她去了在ts市工作的父亲那里,等到十八岁时,她就要接替父亲的班参加工作,她就是城市人、正式工了。我为她高兴,高兴之佘,我内心里感到纠结:我心里的那个她就要高飞了,我们两人会像《天仙配》的董永与七仙女一样吗?当时我勉强回应她说:我有两个舅舅也在TS市,有机会去看他们的时候,一定去看你的!她会心地笑笑。从此,我寡言少语,只管埋头读书,看看是否像我的父亲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久,恢复了高考制度,老师根据学习成绩把我们同学分成快慢班,我的同桌也换了几个也都是异性的,相处的都没有我和她那样默契。我时不时都要去偷偷看她两眼,生怕她会从我的记忆中抹去。后来,一位要好的男同学告诉我,她在打探我家的情况,我清楚的明白她的心意,我也知道只有用心读书考取功名,才能配得上她。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她。我考到县立一中读书、后又进入省立大学,再后来参加了工作,成为了国企干部。一个农村孩子的奋力拼搏,虽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当回首时,似乎失去了许多,就四方打听身在异乡、杳无音信、多年不见的她的消息时,说是她在TS市考上大学后,分配在一个单位工作,是单位里一位领导,已有了家室。岁月的流逝、机会的错过、留下的只是遗憾和对往事的美好的记忆,这就是有得必有失,有缘无份的理论吧。我以她的模样和性格选择了一位农村户口的配偶,结了婚。在微信单聊时,她说她没有上大学,初中毕业后,她在老家呆了两年,那时我正读高中,后才去Ts市接父亲班的,由于工作中认真负责,被提拔为领导。那个时候,每年都要回老家一二次,我们没有见过一次面,因为我还是在上学。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她再也没回老家。她为了安定工作,维持生活,拼命地工作。她说她比我晚结婚了三年,不可想象的三年。消息的误导失去了什么?遗憾!冥冥之中度过了三十多年。
这三十多年来,她一个女人家在他乡异土是如何生活的?我在微信中问她时,她给我讲了她扛过的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我为她的伤痛而揪心,为她的坚强而放心,为她的幸福而慰心;这三十多年来,她的容貌变的富态,身姿变的丰腴,可她那品行、她那性格、她那坚强的意志没有变,还是那么温柔、聪明、大方、宽容、善良、憨厚、诚信......。在微信中她给我发了许多她的生活照,还有她的全家福。她说:过的很幸福。我从内心感到慰籍。我为她和她的家人祝福!我们虽为同龄,但她比我长一个月,她让我称她为姐姐。我发自内心的亲切叫了声:姐姐!从视频里,我看到她在两眼热泪涌动着中应道:唉!我的好弟弟!霎时间,我们之间千言万语都融入在这一声姐姐、弟弟的呼唤亲情中。从此,我们就姐弟相称。姐弟亲情长存!姐姐在弟弟面前永远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高尚,姐姐就是弟弟心目中的那个女神。
我的同桌,我的姐姐,我心目中的女神!我在为您祈福!
心中的丰碑
父亲过世周年将至,总想为父亲写点东西,每一思之,比有所感,不忍先严终泯于世,乃追叙父亲生前琐事以记之,留予记念。
题记
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乡下农民,没多少文化,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迹。父亲虽然走了,但是,在儿子的心中,父亲仍然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时常浮现在儿子的脑海中。
先父讳在庚,谱名恢庚,民国廿七年(公元1938年)农历三月十二出生于益阳县牌口乡陈北塘村。时父亲的父母和祖父母均在堂。父亲的降生,无疑给家中高堂增添了无限的喜悦。
父母养育了我们四个儿女。我是长子先德,我之下还有三个妹妹:大妹四清、二妹新明、三妹小红。
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家民主大队依然是人民公社大集体,社员们统一出工,统一春播秋收,年底按工分分配口粮等物资。当时,我家就父亲一正劳力,所挣工分自然偏少,常常成为照顾户。先德六、七龄时,始发蒙,初晓世事。为了帮父亲减轻负担,每逢春耕、双抢时节,便下地插秧割稻。从那时起,我就亲身体验了农民的艰苦,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父亲就是家中的顶梁柱。所有一切事务,不论是脏活累活,还是其他生活重担,全凭父亲一肩承担。白天,父亲随大伙一起田间劳作,晚上还要守队屋,饲养集体的五、六条耕牛,每晚能挣得那可怜的几分工分。双抢时季,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别人都在午睡,父亲却要利用这个间隙,将集体分给的稻草挑回家、翻晒好,以保证一家人生火煮饭的需要。农闲时,父亲不能闲,常带队将生产队的耕牛赶到长沙等地放养长膘。冬季年关时,父亲和其他社员一起,用箩筐挑着集体池塘出产的鲜鱼,走20多华里的泥泞小道,再搭轮船,运到长沙城里贩卖,为生产队换回那数额不多的钞票,以作年终分配之用,或者换回一些来年用的农用物资。有一件小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我年幼时期的一个冬天,父亲和社员们一起到沅江市漉湖砍芦苇,为节省开支,大伙就买包子充饥,父亲没舍得多吃,特意留下几个给我们带了回来。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了肉包子,感觉那就是天下第一美味。父爱如山,让我终生难忘!此事过去几十年了,至今仍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好的美食!
父亲一生省吃俭用,把绵绵父爱用最朴素的方式给予我们兄妹,把殷殷厚望寄托在我们兄妹身上。我们的每一步成长与点滴进步,都成为父亲最大的幸福和欢乐。
在我的记忆中,有两件事最让父亲开心。一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生产大队在学校操坪上开大会,还搭了一人多高的戏台子,台下坐着全大队的好几百社员。大会结束前,班主任老师安排我上台作了批判孔老二的发言。这事给父亲长了脸,挣了光,他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就像吃了蜜糖一般。40多年前,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众乡亲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是先德有能耐,以后肯定有出息。乡亲们的眼光果然没有看错,先德真正出人头地的事情,在时隔十年后发生了。那就是令父亲最为高兴的第二件事:我考上了大学!1981年7月,我考上了湖南农学院,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段时间,父亲的脸上时时挂满了笑容,父亲高兴,全家人也喜气洋洋,忙于为我筹集学费,打点行装,缝制新衣。
1985年7月,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益阳县农业局工作,正式成为一名机关干部。这是老张家第一个吃国家粮的国家干部,也是父亲为之企盼的大喜事!
1980年前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的家乡,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我参加工作后,三个妹妹也相继出嫁,父亲总算嘘了口气,完成了对子女的应尽的义务。
妹妹出嫁后,家中就只有父母和年过八旬的祖母了。1988年正月,祖母病逝,老家惟有父母相依为命,依然耕种着那几亩责任田,过着悠闲的农家生活。
1995年7月,牌口乡遭遇特大洪水,堤垸溃决,老家房屋倒塌,早稻绝收,损失惨重。一向乐观的父亲,变得沉默寡言了,脸上也少了笑容。洪水退后,我和父亲一道想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和物资,于当年的中秋节前夕,终于在原地上建起了100平方米的房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妻子通过工作关系,从其单位所属企业,优惠购得红砖、钢材等一批建筑材料,运回老家,为重建家园作出了重要贡献!重建家园对父亲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父亲真正的快乐不是住上了新房,而是这期间我们夫妇和妹夫妹妹们帮他重建家园所作的努力。他平生的辛劳,得到了儿女们的回报,他能不乐吗?
父亲一生辛勤劳作,从不叫苦叫累。父亲年轻时,就跟着爷爷到大户人家放牛、车水、打短工。解放前,老家是洞庭湖区一个典型的渍水桶,年年有车不完的渍水,在连月车水的乡民中,少不了父亲的身影。父亲曾亲口告诉我,有一年的夏天,他还只有十多岁,为了赶季节,他晚上披星带月,克服虫叮蚊咬的困难,一人将一丘稻田中的禾蔸和稻草,全部踩入田泥中,等到干完这一农活时,他已经累得趴在田埂上久久不能动弹。
父亲一生生活清苦,农民本色从未舍弃。我家近世几代人均以种田为业,家境贫寒,生活清苦。大集体时代,家里人口多,劳力少,常常靠借贷度日。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后,家境有所好转,父亲最为奢侈的就是爱喝一杯自酿的谷酒。
父亲平等待人,乐于助人,与乡邻关系融洽。平时家中有乡邻串门,父亲均是笑脸相迎,烟酒招待。若遇有求之请,则是慷慨相助。2013年初,邻组两位村民找到父亲,请他出面和先德打招呼,他们那组新修了水泥公路,资金还有缺口,希望能够帮忙解决一部份。父亲满口应承,并当场和我打了电话。年底,我硬是想办法找有关单位给解决资金两千元,了却父亲乐于助人的心愿。
父亲没进过学堂门,却一向重视儿女们的读书之事,他深知没有文化知识的苦楚,经常鼓励我们要好好读书,要光宗耀祖,要争取做一个对社会、对张家有贡献的人!我们兄妹在父亲的教导下,都念到了初中或高中毕业,先德还考上了大学。步入晚年,父亲还十分关注家谱的事。曾两次亲自到湘阴县临资口镇寻祖寻谱。1995年以来,先德凭个人之力,默默坚持19载,最终寻谱成功。2014年,先德以舍我其谁之气概,独负修辑之责,终于成功主修了《牌口张氏族谱》!遗憾的是,父亲没能看到家谱的正式发谱。
父亲的身体一向硬朗,种地干活曾是一把好手。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高,身体素质慢慢的出现了问题。父亲晚年两次生病住院,都是我尽心陪护。第一次是2009年7月,酷暑高温,父亲因急性胆囊炎、消化性胃溃疡在乡卫生院住院打吊针,经过6天的治疗,父亲的病情明显好转,胸口也不疼了。三天之后,我再接父亲到益阳市中心医院检查:彩超、心电图、血常规,结果正常。第二次是2013年7月,也是酷热的夏天,父亲因冠心病、高血压和胃炎,又在乡卫生院住了4天。经过治疗,情况又明显好转。
我是家中独子,父母生病、家中有事,均归我负责。这是我的职责,也是乡下的习惯作法,我无怨无悔。三个妹妹,也尽心尽力给予协助,也算是尽了孝心。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亲生病,均得到了我们兄妹的悉心照料,这是我们对父亲养育之恩的回报,是我们对传统美德和感恩情怀的传承,同时也是对父亲的一种莫大慰藉!父亲两次生病,均与胃有关。最终父亲也是因为胃疾而弃世的。
2014年1月29日,为农历马年(2014年)春节前一天。在老家,我根据事前约定,主持召开了一个牌口乡贵文裔张氏家谱编纂筹备会议。会上,父亲谈笑自如,还忙着给到会的族人倒酒敬烟。但是,春节后,父亲即发病了:东西吃得少,有时好几天也不进食,偶尔还有呕吐。
3月16日,我岳父病逝。安葬岳父后,父亲病情加重。我即刻赶回老家,陪父亲诊所打针2天。我因工作关系回单位后,大妹四清继续陪父打针,但是病情无起色。26日,我打听到市老科协银杏门诊部有一位胃病专家、老中医钟教授,即上门求诊,并为父亲开了一周的中药,煎好后捎回老家。之后,连续四次为父亲捎药。经过钟教授4周共两个疗程的中药调治,父亲病情有所稳定。4月18日,母亲78岁生日,我在和平饭店要了一桌酒席招待亲友。当天下午,我们还开车和父亲一起到村委会看花鼓戏。父亲病情好了不少。曾自嘲的说:死不了!
然而,这只是父亲病情反复、首次出现的短暂好转。5月7日,三妹小红来电,父亲还是呕吐。8日,我再赶回家中,租车接父亲到益阳市中心医院检查。因父亲年过七旬,医院不敢插管胃镜,但可彩超。检查结果十分的不妙:胃下部十二指肠处大溃疡,怀疑是胃癌,建议住院并做进一步的确诊。万般无奈之下,我没能采纳医生的建议,自行到钟教授处开了针剂和中药,送父亲回家了。次日,二妹新明接父到她家打针服药。治疗后,病情又有好转。之后,为了增加治疗效果,我到市中心医院购买7支进口治疗胃溃疡的特效药:针剂奥美拉唑注射液,为父亲治病,并送父亲到大妹家打针、煎服中药。但是,进口药也没有多大效果了。父亲仍然吃不了东西,进食就呕吐,且很不舒服。6月2日,端午节,大妹接妈妈一起过节。中餐后,父亲坚决要求和母亲一起回老家,他害怕自己死在女儿家里。
父亲生命进入倒计时!
6月3日,我正式请假回老家,陪伴弥留之际的父亲。下午,我看到父亲只喝了几口开水冲泡的麦片,依旧呕得惊天动地!此时,父亲其实什么也吃不了,肚里还在发烧,后来喝点白开水也开始呕吐了。晚上,为了延续父亲的生命,我请来村里老医生为父亲打针(能量合剂)。病重期间,许多乡邻和亲友,都来探视父亲,安慰父亲。然而,在我回家陪伴父亲第十天(6月13日)的上午九时,一生忠厚、善良、质朴的父亲终于抛下他的亲人,到达了天堂!我最敬爱的父亲走了!
6月18日,父亲下葬,天空阴沉。我们全家都沉浸在极度的悲伤之中,仿佛老天爷也在为父亲的离去而伤悲!三天之后,我按照习俗,冒雨在父亲坟头培土。我要通过一锹锹的黄土,把对父亲的所有哀思和深切缅怀,化作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心中的风景
亲情是你内心深处的一渊泪泉,止不住,也流不完。
题记。
淅淅沥沥的雾雨,夹挟着淡淡的忧伤,撒满了泥泞的小院。
嘟嘟门口的大巴已不耐烦地鸣了好几声喇叭,我迅速地收拾好了衣物,准备上车。爷爷奶奶在门口为我送行。虽是离别之际,他们给我的还是那句我都快听腻了的话:到了那边要好好学习,听爸妈的话。
我不敢多想,爷爷虽有少许健壮,可他毕竟是一位老人,这沉重累人的农活,他能撑多久呢?奶奶体弱多病,却还是坚持每天和爷爷一起干活。想到这儿,我心酸了,冒着细雨冲进了车里。
上车时,司机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把车票给了他,然后迅速的往车后箱跑。却不知道撞掉了别人的物品,我连声道歉加鞠躬,并迅速的在最后一排找到了座位。我对窗子哈了一口气,然后用手擦了擦。此时两个消瘦的身影带着密密麻麻的雨映入眼帘。
在车启动的那刻,我的心随着车一起颤动了一下。随即便是泪水控制不住的往下流。朦朦胧胧的灯光下,是朦朦胧胧的不舍之情。朦朦胧胧中是他们呆呆站立的目送,朦朦胧胧中是我的思恋不断的加剧。车颠簸的开着,那朵朦朦胧胧的灯光在大雨的映衬下越发的耀眼。
最让我不舍的是奶奶。想起昨日我还在地里同你一起干活,当累了的时候,便和你一起坐在旁边阴凉的大树下,听你讲诉你小时候的故事。你总是要先回家做饭,而我只好收拾残局,慢慢地把地上的农具整理好,然后踱步回家。当我回到家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家的鸡又少了一只。我总会气冲冲的找你理论。但最后还是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结束。
车子开过泥泞的小路,离家是越来越远,我的泪水总是悄无声息的落下。透过泪水看村庄,我看见了村庄也有柔弱的一面。七年的孕育,七年的离去,如今刚回来不久而现在又要匆匆的离去。别说是你不舍,我又何尝不是呢?思乡之情根深蒂固,是无法被时间与空间的隔绝抹去的,反而会在其中发酵,越来越浓烈。日落西山还去来。可谁又能预测到明天的事呢?
车窗外那稀里哗啦的大雨,那正是家乡的眼泪啊!就让我打开车窗,用瓶子装满你,让我尝一下白眼泪能是怎样的味道。
那甜甜的白眼泪,是甜甜的期待,期待潜藏在内心已久的风景:
当我拎着东西在田坎上走着的时候,我会看见一位黑白苍颜的老妇人,伛偻着腰,背上背着一大背猪草。我会朝她跑过去,接下她背上的猪草。
奶奶,让我来背吧!
这不是朗娃儿嘛!你怎么回来了?
这不正是你和我日日夜夜所期盼的那一幕吗?
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