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g13.com - 女生恋爱温暖的小技巧】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乡才是我梦,温暖的小窝,欢迎阅读与收藏。
盛夏已过,转眼已是初秋,早晚都能感觉到一丝凉意。我在忙里偷闲,回了一趟老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给两位妈妈上坟,一位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一位是曾经的丈母娘,是她老人家知道我缺少母爱,给了我很多的关怀和温暖,她还一直帮助我们照顾儿子,儿子就是她一手带大的,如今儿子都上班了,她却走了,我从心里敬重她老人家,顺便看望一下家人,看看家乡的变化。
坐车北上,一路都是茂盛碧绿的庄稼,路边到处都是齐腰深的蒿草,还有排列整齐的杨柳树,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车离家乡越近越感觉到思乡之情浓烈,我到达家乡的小站时,已经是夜色正浓了,我这次回来之前谁也没告诉,我也想清静一下自己的心情,只有回到家乡,才会让我感觉到亲切,感觉到生活的宁静,感觉到那份真切和踏实。我逛了一会繁华的街道,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再者,我也感觉到了秋的凉意,我是穿着短袖衫,牛仔大裤头,凉鞋回来的,才知道气温差了好几度啊!
第二天早晨,我打电话告诉家人,我回来了,也就是一刻钟左右,车就已经站在门外等我了,我们一起买了很多的黄纸和金元宝,后备箱都装满了,到家打个转,亲人们都聚在一起了。早晨时还是阴天,渐渐地太阳从云缝中露出来了,感觉到了一丝暖意,我们出发去妈妈的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杂草,野蒿丛生,长满坟茔。才感觉到了岁月的无情,时光的快速,转眼已是三十多年了。妈妈啊!我来看你来了,你的儿子四处飘泊,很少有时间回来看看你,活着的时候我们走到哪里,你都牵挂着,叮咛着,可今天,你的儿子回来看你,你却已经在这片山岗长眠了三十多年。
我躺在用刀割过的杂草上,坐在妈妈的坟前,睁开眼睛就能看到,前面的清清小河,温暖的太阳,和煦的风,四周是茂盛的庄稼和树木。闭上眼睛,都能感觉到庄稼拔节的脆响,听到季节走过的声音。头上是蓝天白云,身下是蒿草的味道,家乡的生活就是一个静谧,除了风吹叶子的声音,再就是蛙鸣鸟叫,好像一切都已睡去,我才明白有一天,我也会来到这里,陪在妈妈你的身边。
在回来的路上,我才用心的浏览了草野的碧绿,牛群和羊群在游动着,小河没有了以前的宽阔,也不再是那样清澈见底了,放牧的人也不再是当年熟悉的面孔了,很多事物都有了改变,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wWw.qG13.com
躺在家里的火炕上睡觉,那个舒服啊,也没有城市的喧嚣嘈杂,让你的心总是安静不下来,在这里一觉睡到亮天啊。清晨,太阳挂在天上,窗外的李子树,杨树,松树在阳光中闪着光芒,是露珠挂在叶子上,小鸟唱着不太连贯的旋律。走到园子里想吃什么就摘什么,还带着露水,最快乐的是站在李子树下吃李子,哪个好。摘哪个也不用洗,就着露珠擦一下就吃,酸甜可口,还带着股清凉。一个字,爽。
再就是小狗乐乐,乐乐是一条纯白色的小狗,很聪明,也乖巧,还会站立作揖,是当年儿子在姥姥家时养的玩伴,也一直由儿子自己或者姥姥喂养,儿子念大学后就有姥姥喂养,姥姥走了,也就没人管它了,准备送人,可是它哪也不走,也不出院子,眼睛里还有泪珠,没办法只好由亲属照顾。听到我喊它的名字连蹦带跳的跑到我身边,用长长的毛蹭我的腿,像一个孩子见到了亲人,很让人感动。
从前感觉很宽阔的路,在看惯了城市的宽阔马路后,感觉到了它狭窄,从前随处都可以喝水的小河,也越来越少了,再就是熟悉的人,也走了不少,在岁月面前容颜都已逝去,皱纹写着沧桑。每一次回来,都感觉到家乡的变化。
但是,不管怎样变化,家乡都是我的根,我梦的温暖小窝,只有家才能让我无所畏惧,让我勇往直前,家是我的牵挂,家是我一路拼打的动力,岁月的一路酸甜苦辣,每一次都是从这里出发,无悔的青春才会更加坚定步伐。
qg13.com精选阅读
梦故乡
已有好些年没做关于故乡的梦了。飞逝的光阴拉开了我们的距离,心似乎离故乡越来越遥远了。可就在昨晚,我又一次梦回了故乡。
是在村里的某户人家,好像在办酒席,我在那儿帮忙。满屋子人,叽叽喳喳,忙忙碌碌,一片热闹。梦里的感觉很真实,仿佛回到了从前的故乡,在某个办喜事的人家玩耍,气氛温暖而又亲切。
梦里的场景就像电影的镜头,不停切换。我看到了通往初中学校的那个水塘,是很久以前的样子,岸坡高高的,斜斜的,呈弧形,有几棵婆娑的柳树。又见到了一个想见的人,心中满是惊喜飘忽的场景,飘忽的意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另一个世界,看到了一个电影的场景,而我自己,正是其中的主角。
而后,我又回了家,回的是老屋。在老屋的右前方,小巷的出口处,我往百米开外的新屋方向看了一眼。一片片绿色的高大的植物,生长在通往新屋的路旁。邻居家的屋子与我家的新屋旁,都长满了这样的植物。那不是草,是一种有着宽大圆形叶子的植物,密密麻麻,一片葱茏。
来到老屋门口,赫然看见了父亲,正和大弟一起抹平屋内地面的水泥。我抬头四下看了看,怎么老屋变了样?咦,门口陈旧斑驳的墙壁变成了新砌的水泥墙?好像要改造成门面的样子,难道要开店做生意?我又环视了一下老屋,天好亮好亮呀思绪跳跃,破碎而又凌乱
父亲还是老样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我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和惊讶,就像父亲真的还活在世上一样。
梦忽然就断了,醒了,回到了现实。头上蒙着被子,原来只是一场梦!可梦里的感受怎么那样真实,仿佛我是穿越了回去生活一样。有片刻的迷惑,分不清现实和梦境,哪一个才是真实。在清醒的刹那,有一种隔世的恍惚,一丝淡淡的悲凉从心底升起
回味着刚才梦里的场景,在梦境的最后,我看见了忙碌的父亲,正弯腰侍弄着水泥地面。我站在老屋门前四下环顾,忽然感到外面亮堂堂的,那异常明亮的光线猛地穿透了我的内心一种久违的熟悉的感觉忽然一下子攫住了我是从我出生后就生活在故乡的感觉,是真正生活在故乡的感觉。没有陌生,没有疏离,没有伤感。
只有温馨和安宁。
鼻尖触着软软的被褥,久久地闭着眼睛,不忍睁开,不舍,心酸五味杂陈。眼睛潮潮的。
故乡的家,才是我们的根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出来二十年了,昨天的你变成了今天的我,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你啊!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一个中年男人,从小弟弟变成了大哥哥,从大哥哥变成叔叔,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转变的,岁月催人老,青春太短暂,不知不觉中,脸上爬满了鱼尾纹,写着曾经的沧桑痕迹。在城市里待得太久了,感觉不到季节的变换是那样明显,还在睡意朦胧中。没清醒过来,节日的礼花以升上了天空,绽放盛开的花焰,灿烂了夜的星空。
每个春节不管自己在哪里,心早已飞回了梦开始的地方--家。那个有着很多故事的童年记忆,妈妈爸爸无私的,厚重的爱,兄弟姐妹相互温暖的情谊,虽然也吵也闹,可在困难面前,都是那样的团结,互相勉励。一个苹果分六瓣,每人一小口吃得还是那样的香甜,别人给的糖块也舍不得自己独享,回来咬碎相互分一小块,你想我,我想着你,谁让我们是兄弟!每一次有危险的时候,都是哥哥们用心的保护,才化险为夷。就是和别人打架,也都会说等着,回家找我哥哥,他们就是弟弟们心中的保护伞,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今年过年都回老家团聚,老家的很多东西,我都不认识了,在原来很多荒芜的地方,都盖起了厂房,牛舍,砖厂,家家都是自来水,也不见了当年的小压井,和辘轳把上缠满的井绳。傍晚出来走走,看到夕阳就好像在不远处,特别的大,感到很近很近,不像城市只能在楼的缝隙中看夕阳,感觉很远很远。站在家的土地,天是那样的蓝,山是那样的近,雪野白的无法再白了。早晨,树枝上就会在阳光里抖落万千的冰凌,闪着磷光,耀眼夺目,在炊烟的缭绕下,更像是一幅画。
一家三十三口人,欢聚一堂,上有八十七岁的老父亲,下有几个月的孩童,好几个孩子管我叫爷爷,姥爷,我才知道自己已经不在年轻了,从叔叔一下子变成了姥爷,爷爷了!给孩子们发完红包,看到孩子们嬉戏玩耍,真有一种承欢膝下的感觉。常回家看看,才知道季节的变换,常回家看看,才知道岁月的变迁,常回家看看,才会感觉到亲情的厚重,还带着深深的温暖。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高楼大厦只是我们休息的驿站,故乡的家,才是我们的根。
温暖才是情感的佳温度
爱如阳光,能让人感到柔和的温暖;爱如取暖器,能让人享受到刚好的温度,让人安心待在那个地方。爱很奇妙,发自于心,感受其人。一个被爱的人,总会有发自肺腑的幸福感表现在脸上,总会有来自内心的微笑写挂在面庞。所以,人说一个人的幸与不幸都写在了脸上,装不出来,掩饰不住,温暖才是情感的最佳温度。
每一个女孩子都憧憬过自己能遇到一份真实的情感,能遇到让自己感到温暖的那个人,都愿此生能将幸福写在脸上,静雅素淡的过着那个人带来的,有糖味的日子。这是我所期望的,也是对面的她所期望的。我看着她,曾经乐观阳光的她,此刻那心碎的一低头,我不知该安慰她的不如意,还是指责她把自己弄得如此不堪,更亦或我根本就没有发言权。我静静的等待着,等她先说话,等她说出在爱的路上,是否经历了风雨,是否看到过彩虹。
茶凉以后,她告诉我,她遇到了个好人,似乎对她很好,但又觉得遇到事她都是自己在抗。她心里老是有个结,因为她感觉不到因为有他的温暖,反而觉得比以前忙乱。她感觉不到对方用心的爱,没有那种很自然,轻松,暖暖的家的味道。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她,我能理解她,也能感受她想要的那种真实的存在感,有,只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的遇到了。我努力去想,在情感之中,我们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情感才是最适合我们的感情?
在爱情里,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想,最想要的不过就是能用心交流,能真心陪伴,能开心出去走走,能安心待在家里,能因为对方的存在而让自己感到温暖。这些看似简单的寻常,却是很多人一直在寻找的,或者已经错过了只能怀念的。比如她,比如我,比如更多人。
一个下午的时间,我就这么静静的听她说,茶越来越淡,温度越来越轻,就如遇到的那份情感,由浓变淡,由热变冷,最后水尽茶干,只剩下了一个失落的自己。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期待,期待善良的人,能遇到善良的感情,温暖自己,感染别人。
春光灿烂依旧,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蜂儿飞,蝶儿舞,很是热闹。而她却寂寞依旧,就因为没能得到那份让她感到温暖的情感。我只能祈祷,祈祷有一天如她所愿,日子过得幸福温暖。
布偶小馨的梦
雨,停在敞开的窗前,温柔的安抚它浮躁的心,深怕一个错误的决定,迫使它陷入万劫不复,从此后悔一生。静谧的夜,一段零奇的故事,在慢慢的发展,只是没有预定的结局。
它是一只可爱的布偶,短小的四肢,垂直的双耳,无不透露惹人着迷的神态,安静的挂在窗上,陪夜色熬过寂寞的光阴。那是一个偶然,不经意间入了眼,就此留下深深的情缘。
那是从女生宿舍捡回来的,那天刚好帮同班同学搬行李, 空荡荡的房间,唯有它摇摆的身影,单调的谱写毕业的气息。那里曾是摆放拖鞋的地方,那里曾有满架的书籍,那里曾有打闹的声音,那里曾有幽怨的表情,哀叹青春的歌声。此间却唯有它的存在,安静的分享着红尘间,几个女子曾走过的故事。
或许,它也曾是那个女子最真实的玩伴,沾染了青春浓雾的气息。从此开始变得多愁善感,终于在某天,爱上了一场温润的细雨,结下了不忘的回忆。雨仍然是雨,惹了情,就此多愁。于是,那一夜它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小馨。
它们静静的望着彼此,唯有不安好心的风,捡起几点雨滴,走向它的身旁,盼望一出完美的故事开始,那么它就可以带着这样的消息,叫醒沉睡的花,呼唤飞走的燕。雨声缠绵,带它归家的人儿,卷写诗化的句子,眼神不曾停落在逐步上演的故事。
你从哪里来呀,可否带上我?,小馨腼腆羞红了脸,挤出了那么两句话。
雨绕开风的阻挡,动了动嘴唇,告诉它:我的来处,即是归处。
它简单的脑袋,怎能理解如此深刻的话语,只是多了几分崇拜,暗暗打定,一定要随同雨先生浪迹天涯。
雨仍旧静静的下着,它悄悄地说着,没人刻意打听她们的谈话。夜如此安详,却可以看见,它总低头微笑,该有太多的故事,惹了它的好心情。
雨停了,只是它不知道,它带着甜蜜的笑容,入了久违的梦乡。那里的土壤开满了花,蝴蝶围着它飞舞,还有绚丽的烟花在云层绽放,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赶着一群羊,安静的瞭望天空。可惜梦总归熬不过岁月,不论疼悲,尽要醒来。
它绝望的望着天空,只愿辽阔的世界,留住了雨的痕迹,留住它一丝浅浅的梦。可惜,世界不相信童话,它的期盼终究还是成了泡影。
那个着以笔墨的男子,轻轻的安抚着它的悲伤,告诉她说:雨的归处,在不可抵到的世界,所以,他不能带她离开。
它含着泪,望了望他的眼神,似乎看见了雨的悲伤,还有写给她的情书。
那是一个梦,永恒的梦!
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支时常干涸的小河,一片贫脊的土地上, 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多么熟悉的旋律,多么亲切的字眼故乡。 不由得我想到了故乡。如果我唱这首歌,会歌词全部的改掉。
我的故乡她很美。明亮的瓦房,甘甜的泉水,一座写满烽火的古城,一片古迹的大地上,流传着悠久的文化
故乡,位于闻名遐迩的雁门关脚下。名副其实的古城,闭着眼,在我的灵魂处,都会浮现出她栩栩如生的面目来。
一座刻满了狼烟、风尘、青台围砌的古城。里面是一户户挂满了辣椒和蒜瓣的人家,村前是一片白杨树,成片的鸟雀在那里落脚步。一位赤足的少女,戴一顶绿色的草帽,从林间走出,走向那咿呀而开的城门。村后是一片大水塘,挤满面了饮牧的农人和光着屁股戏耍的小孩。远处是碧绿的田野,巍峨的大山。山上是岩跌宕的长城,剥落了的青砖暗示着已远去的号角。遥遥对立的平川上,是一溜溜、一丘丘高高堆起的汉墓坟冢。
故乡的古城,始修于辽代,城高约十米宽两米,南北长城500米,东西宽45 0米。上面分别布着残缺的望台和垛口,而整座城却保存较为完整。
最为奇特的是她唯独没有北门。据传说曾在修建北门时,掘出一只被尊为神灵的千年巨鳖,因怕触恼神灵,故而没有再修,便建庙供养,以佑城池完整,不被敌人攻破。
后又听说故乡的古城,曾做过宋朝名将杨延昭即杨六郎的后花园与军备库。城南四百米处则是杨六郎屯兵的营地,至今仍有残垣断壁的遗迹留给了后人穿越时空的遐想。
然而古城所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不光是战史遗留的证物和厚土文化的写实,更别具一格的反映出了一种边塞凄婉的古韵风情。
在晨风遍野、鸟啼蝶舞绿肥花瘦的妩绕城墙时,在农人倍忙,川流不息的出入城门时,朔北大地上,这座苍然而立的古城,便睁开了它浑浊的双眼,展望着世纪年轮前行的足痕,岁月交替的容颜它是有生命的,它的躯体是先祖的血汗所凝结而成;它的灵魂是先人一辈辈智慧的给予,它的气脉是集日月风霜与山河万里结织成的暖流和柔息。
在午后,烈日炎炎的普照下,滚滚的热浪滑过羊群的脊背,漫天而来。绿意翠然的庄稼,便搔首弄资的起舞起来。蝈蝈 也鼓足了劲的配音鸣奏。于是炽热的绿浪愈加的猖狂了,翻搅着向古城扑来,像海浪拥着一首古老的舰船。城门口赤胸、露脚、乡音满唇的农人;旁边的老榆树下,鸡抖着翅膀刨食堂就餐狗慵懒的卧着打盹;一辆载满了干草的牛车吱呀而去
登时,呈出一副古韵慰然,声情并茂的图画来。阐露出千古一辙纯扑的边塞古城的情韵来,嫣然一片宕迹市井的桃源胜地。
在凉风习习,鸟儿暮归之后,拾阶而上古城,抚着古扑气息的榆树,侧耳细听牧人甩着鞭子高亢,低沉、浅徊的乡土小调;母亲唤儿归来,悠长、婉然的情调;农人互相盘问劳作成果,关心、暖人的话语;孩童的要闹声;女孩的银铃声,和着羊儿咩咩、牛儿哞哞、鸡鸣狗叫的沸然声混杂在一起,回荡在古城四壁、砖缝的风影处,形成久久不落的余音,在云烟飘游的夜空中,荡着一曲令人消魂蚀骨,世代沿袭的歌谣。
俯首观望,灯火明暗交替的古城,尽收眼底。溟朦的夜幕烟尘中,先浅显出红、白黑三色相染、相融的屋顶来,蛛网似的电线,隐隐的凌架于上面。定眼细看,近可窥到一两户人家。光亮中,从紫色的窗棂望进去,角张着光华碧影的油布、灯具、衣柜、电器,辉映着读书写字的少年、悠然品茗的老人、忙碌着做饭的妇人,现出现代家居的温馨与祥和。远处右看到街衢上缓行的汽车、急驶的摩托、豆寇少女翩然而踏的彩车,这些双皆在悬挂于翘角立兽的戏台上的电影屏幕,之色彩的照耀下,镀上银灰的梦色
而古城却在城南脚下那两颗已经五百岁的庇荫下与黑暗的包裹下,入睡了。合围的四壁,就像揽儿入睡的怀抱,又像一位发出指令人的老人,倒悬于万家灯火、苍穹如海的夜幕中
古城的美丽,给人一种新旧交合的凄艳之感,就像一位遥远的娇媚女子,穿越了时空面生活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既有轻纱长袖的装束又有手机的配饰。
与之相衬,故乡汉墓群的怡人,就如听夜雨的淅沥、感情风吹香,是一种低唱浅吟的美。
风景秀丽的美自然是基一,其二历史的面貌也深能拨动人的心弦。二者结合,更能托浮而出一种超凡绝致、忘归留连的竟境来。
汉墓群的历史背景,大致是汉朝英武的将士为了捍卫山河不被蹂躏,而洒热血的忠魂。朝廷为了安抚烈士之亡灵,以官职大小所堆起高矮不一近三百座的坟冢来,流传至今。
置身其间,听松涛阵阵,若虎啸龙喧;若青浪击石;若少女低泣看松林竦然、苍荫飘摇,如绿波轻荡;如沧海沉浮;又似摇旗列队的征人。听风吹绿草的打叶声,如空谷足音;如籁之声;如鹤唳之鸣看萋萋草木拂然而动,如轻丝在舞;如草蛇互斗;如草木皆兵踏青而行,穿林而入,寻古觅今,清风拂面,别有一番意趣在心头。
峰回路转如入迷宫。群英之墓,断而相逢,连延不断。触景生情,思悠悠千古,壮士凛然不惧,披挂出征,洒热血献忠魂,何等的豪气干云
登故乡的长城,亦如欣赏一副古意苍茫,秀丽奇绝的名画。据载,长城重修于明朝,至于更久远的年代已无详记之史录。
当爬上山顶走近它时,心跳骤然加速,就像即将走进童话世界的小人国王子的城堡女巫的黑房子一样的充满了神秘的憧憬。
脚下的残废砾间挤满了浓密的蒿草和菁菁的狗尾巴草,在蜿蜒崎岖的城墙上铺洒。悠然前行,倒坍的城垛,零散的蓦的冒出那么一截来,凄凄瑟瑟,参差不齐。而砖缝间的纹络却是清晰的,虽然包着厚厚的青苔,但依稀可寻得一两处,大约是刀剑刻印的轻痕怎能不让人联想到刀光剑影,尔来我往的厮杀混战,血泪满襟的场面。俯首而望,长城脚下怪石陡然而立,有峰皆奇,有草皆盛,有林皆幽,有鸟皆脆,既呈地势之险,又呈山清景明。整个的透出峥嵘、清秀的高遁之风,绝尘之致。眺目而望,隐隐中伫立着一两座已被岁月的尖刀削的千疮百孔的烽火台与城楼就像一位守望着时空的老僧,穿着灰旧的袈裟闭目垂首。
走进城楼时很是吓人,就像小孩堆起的积木,摇摇欲坠,给人一种毛骨悚然,似乎要倒掉的危险之感。这一面正恰恰的彰显出它古旧的历史,昭示着昨天,今天,明天日月运转的过程和人类文化辗侧进化的诧然。细辩其躯体,它的建造艺术也是令人称奇的。不经意中,一群群的乌鸦和蝙蝠从露天的墙缝中飞出来,叫声嘎然消失在森幽的空寂中,激起了田野荒旷的凄凉隐然中又似在诉说说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悲壮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而那些惨鸣的乌鸦和蝙蝠,谁又不曾想是征人寄宿的魂灵呢?
一缕轻薄的晚霞,从拱形的望口处飘了进来,为古扑残碎的城堡,镀上了一层绛色的更为古老神秘的幻想之色彩,尘迹斑驳的方砖上便写满了烽火峥嵘的历史。探身出去,迷离的晚霞遍洒山间的林野,长城的栈道,岂不显雄宏、绮丽、凄然的壮景!更幻出一种恍如梦宇的美绝。潇潇的风儿,又似在聆听着征人夜语的苦诉
故乡,独特的风景和文化所融合成的美,造就了我多愁善感、粗犷的性情, 又给我成长的年轮里留下了不灭的香醇的色彩。
儿时,是我游玩的乐园、童话的王国,成长的襁褓,少时便是一张薄薄的光盘,一景一物,浓重乡音一幕幕的放映心田青年时,在古迹文化和山水田园的熏染中,多了几分感慨,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旷,有边塞烽火成一梦,独留秦砖风影处的沉思,有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
源源流长的故乡魂,永永远远的故乡人,在我心中,故乡是一缕剪不断的思念。那里的山水,古成,那里的长城,汉墓,那里的文化风情她的美丽就像一位古朴的典雅的少女,让我幻想中憧憬,让我倾心相恋,让我魂牵梦绕
一日回故乡,才看到故乡在发展的变化,旧的容貌正在改换新颜。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决策下,许多被岁月削去的外貌正在修缮,许多旷迹的地方,正在植树种花、修桥拓路,真可谓绿树成林,花尽发,拓路交通万千条。
发展中的故乡,已由物 质经济领域推向精神文化领域,带给我们这个民族和时代的将是一种荣耀和福祉。
今夜望月沉思,不觉又搅动阵阵心潮,于是又直抒胸意挥豪而发青月满情离骚,无言幽古览今。往矣,狠烟烽火漫古城,今朝,国富民强谱春秋。厚土文化流万世,看我故乡展雄风。
小萍的房子梦
小萍是没想到过房子的。结婚时,她没想过要男方买房,她认为结婚就是两个人合在一起过日子,与房子无关。同时她也知道,就是找男方要,也是白要,因为婆家拿不出来。小萍那时还没有那么势利,单纯着呢。
可房子问题是个现实问题,不是你不想它,它就不存在。结婚需要房子,没有房子结了婚住哪?公公是纺织厂的职工,住的是厂里的老房,一室一厅,厂子嘛,早就垮了,工人都下岗了。婆婆娘一直没有工作,又加之老俩口年纪大了,弄的钱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不要子女负担就很不错了,哪有能力去买房?公公婆婆都是老实巴交的人,为了能让儿子结婚,他们把单位分的一室一厅的老房子让出来,在这栋楼下面的马路边搭了个棚子住着。
用现在一句很时髦的话来说,小萍是“裸婚”。
小萍也不是能干的人,读书时成绩不太好,考不上大学,好在是非农业户口,属于厂矿子弟,高中毕业后考了个技校,分在厂里工作。哪知没工作几年,工人面临下岗,他俩不得不买断工龄,另谋职业。他们开过小粉馆,也开过麻将馆,惨淡经营,劳心劳力,可算来算去,基本上收支平衡,只能维持基本的开支,没赚到什么钱。他们想,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开的,赚钱不容易;替别人打工还能早涝保收,所以他们放弃开店,打个小工,图个轻松。
打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成家有小孩了,不能南下,也不能北上,只能在自己居住的小城里打工,工资低得可怜,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好在小萍没有什么远大的想法,也没有什么远大的计划,她身边没有富得流油的人,平时交往的都是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属于“屌丝”级别的人。她不会不切实际,想入非非,只要解决了柴米油盐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开支问题就行。她在这又老又旧拥挤不堪的房子,一住就是十多年。
小萍对钱认识不足,有钱就用,从没想到要存点钱备用。她是个洒脱的月光族(工资低,不得不月光)。
小萍是哪时候开始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到一同学的家里。她发现:原来住宅区有住宅区的不同,房子有房子的不同,别人住的才叫“住房”,自己住的只能叫“窝”。从此以后,她就有梦想了。她发誓一定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她开始省吃俭用,开始精打细算,开始一个子掰成两个子用,节省又节省,缩小又缩小,存钱,存钱,存钱!
有人说,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一个平方。当房价只要几百块一个平方时,小萍还只存有几千块钱,她买不起房;等她存有万把块钱时,房价提高到了一千多一个平方,她还是买不起房。房子对她好象一直是可望不可及。
小萍到处看房,可每看一次,羡慕一次,向往一次,也一次又一次粉碎着她的梦。
小萍最大的心愿,是买房,她做梦都梦到自己住上了一套宽敞漂亮的新房。她现在倒羡慕农村里的人了,还是农业户口好,家里有田有地,还可进城打工赚钱。在城里买一套房,在农村可以修一栋楼房。
现在的房价涨到三四千多一个平方了,而小萍的工资一个月还只有一两千多点。一个月的工资买不到一个平方了。看来小萍的房子梦是实现不了了。小孩慢慢长大,读高中,读大学,开支更大。也许这辈子与房无缘了。
何时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幸好,幸好,政府有了新政策……
今年,小萍拿到了一套住房的钥匙,搬进了新房———廉租房。
小萍的房子梦圆了。
我美丽的故乡
我的故乡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射洪。
我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
故乡群山起伏,山水相连。一年四季树木葱笼,翠绿欲滴。春天,山花烂漫,布谷声声,风景如画;夏天,浓荫蔽日,稻香百里,蛙声连连;秋天,层林尽染,天高云淡,鹰击长空;冬天,翠绿不改,鸟语花香,风景依旧。
故乡之美,美在山青。数十万亩森林如天然氧吧。当大都市的人们在为雾霾发愁时,我们却可以肆无忌惮地享受大自然馈赠我们的清新空气;当《穹顶之下》纠结于大都市的空气重度污染时,可曾想到我们拥有如此美丽的家园。
而这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实属来之不易。故乡也曾历经浩劫变得穷山恶水而几成千山鸟飞绝,万水鱼绝迹。1981年夏天,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几乎将县城全部淹没,涪江两岸数万亩良田被毁。人们饱尝了破坏自然的苦果。痛定思痛,当时的县委县府审时度势,向全县人民发出了绿化荒山、美化家园的号召。全县人民积极响应,从有限的土地中挤出最肥沃一万多亩良田精心培育树苗。1983年秋天,秋收刚刚过去,全县数十万男女老少纷纷上山打树窝,每个树窝要求直径30公分大,20公分深,以备来年秋天植树。憧憬更美好未来的人们无怨无悔。整个秋冬全县所有的荒山都提前打好了标准的树窝。经过近一年的日晒雨淋,树窝里的土更细更肥了,水分更足了。1984年9月,全县数十万男女老少开始上山植树。那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天天和老百姓上山植树,并检查植树质量。也许是上天眷顾家乡勤劳的人们,植树刚刚开始不久,就阴雨绵绵,植上的树成活率极高。整个秋天完成了四十多万亩的植树任务。随即县委县府又发出了封山育林的号召。第二年春天,小树苗就迫不及待地长出了嫩芽,光秃秃的荒山点缀着一抹抹嫩绿。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每到一个地方工作都要植上几棵树的习惯。如今,当年参加工作时栽植的楠木、云南梧桐、垂柳已长成参天大树。每每回去我都会去和当年亲手栽植的树默默地对视。30多年过了,当年栽植的小树全都长成了参天大树,昔日的荒山秃岭全都变成了绿色的聚宝盆。与其说我爱故乡的青山,毋宁说我更爱故乡勤劳善良的人们。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故乡青山连绵,沟壑纵横,沟壑间是清澈的溪流。无数清澈的小溪汇入滔滔的涪江,滋润着两岸的沃土,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故乡亲人。滔滔不绝的涪江水婉延而下,终于汇聚到柳树沱,在这个古翁城国人生息之地,形成沱泉。智慧的先民们取沱泉之水,用沃土上种出的粮,酿成美酒,难怪诗圣杜甫饮而赞不绝口,称射洪春酒寒仍绿。而今天的故乡人精酿的舍得美酒更是享誉大江南北,人们在品尝舍得美酒时,更会感悟智慧人生。舍与得是儒、道文化的精髓,智慧的故乡人把儒、道文化的精髓同天地精华酿成的美酒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故乡特有的诗酒文化,那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今天的射洪人不仅改变了山,也改变了水。人们在涪江上建起了四座堤坝,拦江蓄水,形成了金湖、螺湖、太湖、柳湖。不仅发电,还更好地灌溉两岸的农田。江上还修建了六座桥梁,千百年来涪江两岸人们翘首期盼的天堑变成了通途。
故乡的山水养育了故乡的亲人,孕育了故乡特有的文化。培养了无数杰出的优秀人才。他们当中古有大唐诗人陈子昂,近有知名作家吴因易;他们当中既有大器晚成的国画大师孙竹篱,著名书法家赵敬庭,也有著名军旅画家敬庭尧;既有风洞专家刘长秀,更有无数航空航天保家卫国的青年才俊。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故乡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故乡的山---青;故乡的水---绿;故乡的酒---醇;故乡的人---勤。
我的故乡山水为骨,诗酒为魂。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故乡。
我思念的故乡
家乡带给我的气息,不论每时每刻我都会嗅到。一种最朴素但最真最亲切的气息。有谁,能拒绝得了这种家乡的气息呢?我不能!因为我的家乡无时无刻不珍藏在我的心里。每个夜晚我会走到它的身边我能感受得到家乡带给我的喜悦。那个小村庄在我心中环绕着;一幕幕的景象在眼前滑过,我常想那是一幅幅刻在我心灵深处最美的图画!更是我梦中的桃花源!
我家乡的清晨天空湛蓝而悠远,阳光温暖而明亮。叽叽喳喳,小鸟的歌声从天上而来,从云端唱到绿意朦胧的村庄,从如烟的村落唱入村前的那湾小河,又唱在河边郁郁青青的庄稼地里。太阳把迷人的微笑,撒在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有的背着框去小菜园里摘菜,有的拿着各种工具去地里干活。脸上带着喜悦的神情,大家见了面相互打着招呼问候。那些妇女们到菜园里摘了菜回来都会拿出来分给乡亲们点,因为不论谁家都不会种的那么齐全。
我的家乡,清晨的村庄炊烟袅袅,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每栋房屋的屋顶上都会冒着缕缕白烟,似云、似雾、袅袅炊烟一直向空中飘去,远远的飘向远方。我喜欢家乡的炊烟;那种美让我无法释怀。记得有一次我们单位去旅游,一个清晨坐在大巴车上看到远方有袅袅炊烟升起我不由的想起我的家乡,一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心中一种微微的疼痛。车依然向前开着,袅袅炊烟被落的很远很远了。我依然在向远方遥望着。这时一阵笑声传来,一个大花球传到我的手里。我该表演节目了;于是,我就唱了一首:又见炊烟;唱完后,大家都热烈的鼓掌。我喜欢这首歌,曾经多次的唱过,可是我感觉唯独这次是我有生以来唱的最好的。因为最有感情、最投入。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犹如回到了我的家乡,又看到了家家户户烟囱中徐徐上升的炊烟。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村的人们吃罢早饭,村里的女人们总是会一群一伙的坐在墙边,有的逗着小孩玩耍,有的纳着鞋底说说笑笑。城市的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农村小孩玩法和城市大不一样,他们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只是借用大自然给予的天然玩具;他们很会玩土。挖个坑,找一些小棍棍;或者是把土堆成一个个小山包;看起来玩的很开心。一会你追我赶的跑到远处去了,那些大人虽然在做针线活和聊天可是眼睛总是跟着那些孩子们的身影。哪家的孩子跑远了,大人连忙把自己的孩子喊回来。
早饭后,还有一些人到村头河边的沙滩去筛煤。沙子里为什么会有煤炭?以前我也很奇怪;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据说,高大的树木倒下以后,就会被水淹没了,这就造成了倒木和氧隔绝的情况。在缺氧的环境里,植物体不会很快地分解、腐烂。随着倒木数量的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了植物遗体的堆积层。这些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被分解,又不断地化合,渐渐形成了泥炭层,因此沙子里有煤也就不奇怪了。
到沙滩筛煤的人们大多是家里比较贫困的。为了节省开支就到沙滩去筛煤。她们坐在沙滩上,身旁放一个麻袋;聚精会神的筛着。不时的用毛巾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在沙滩上可以看到不远一个不远一个筛煤人的身影。这些沙滩上的身影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那是一幅唯美的画卷;是一个世间少有的画卷,无意间刻画出我家乡人吃苦耐劳的品格。
在今晚入夜的时候,想起那些旧事,难免的伤怀了!太多的东西离我而去。我思念的还有那条家乡的小河。每当想起那条小河就很伤感,因为那是我会老家时的必经之路。回去时看到她感觉温暖,因为家就在眼前。离开的时候向她挥手告别;心中念得是:再见了我的家乡,等着我回来!因此,那条河留给我太多的记忆;其实,那条河不太宽,河上只有一条船,但是过河的人群络绎不绝。有的推着自行车,有的带着自己的孩子到河的对面去走亲戚,还有的背着框到城里去买日用品。
家乡那条小河的上空一片湛蓝,像水洗过一样。偶尔,有几缕云飘过。云轻盈,那是罗衣初索,流光过隙随风轻舞的霓裳;云闲适,那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的牛羊;云缭绕,那是游子心头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的那缕乡情!
家乡的景色似盈盈的梦,不曾摇落。每一景都会开启一扇窗;窗外就是乡音、乡情。你看:那不是村外的庄稼地吗?一条小路的两旁都是成片的玉米,一片翠绿,叶子在风中摆动沙沙作响;生命是美的,自然也是美的,一切都包容生机、活力的创造和发现,荒野中的小花也会开的漫山遍野,也会奉献出一份浓浓的情意。
仿佛此时的我依然走在那条小路上。是在和小伙伴玩耍?还是在和表哥一起在回姑姑家的路上?我又看到奶奶在小路上孤独的身影。因为喜欢热闹,在很少回老家的时间里,依然愿意到姑姑家里住;时常是奶奶去叫我;我才肯回来。有时就是奶奶去叫都不愿意回来。那条小路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小路了。一切景象都深深的印在了心里!一幕幕的往事在眼前闪现,在心中浮动!
这个初冬的夜晚,有风吹过,借着月光可以看见树叶儿飘,看见灯光儿摇;有风吹过,心里泛起一种凄凉之感,心种留有家乡的温柔。轻轻的吸一口气,仿佛没有了城市烟火的味道,没有往日喧扰吵闹的烦忧。似青草才冒出蕊儿的清新,似花儿才舒展瓣儿的芳香,似上弦月悬挂半空的清凉
如今,家乡已经离我远去。但是,时光如昨;我好像依然在岸边等候那个小船,依然看到船夫吃力的摇着双桨。我好像依然行走在沙滩上看着那些筛煤的人们。看到村子里那些带孩子的女子们在墙角聊天,看到那些奔跑的孩子嬉戏打闹。也许有一天,我会重返我的故乡,心中依然盛开着那朵思乡的花!那时的我会站在早已消失的小村前,用一生的思念来唱响那首赞美家乡的歌!
故乡寻“我”
欣闻故乡直达动车的喜讯,又适逢佳节将临,便早早的网购了车票。屈指几天的等待后,行色匆匆地,挤入了重阳节的流俗里
千百里之遥!和谐号竟以不足六小时的爽快,便丈量了一次申城到襄江老家的时空!簇拥出站,换乘班车,过河争渡!约莫一小时光景,就到我的故乡五岭了。
一
终于踏上了故乡的木板桥!亲情如斯,牵缀着眼前这片眷念的故土!我下意识地敲击脚下的桥板,求证着感觉的真实。真的回家了!飘回的,甚似那一片满怀疲惫故乡的云。卸下行装信步桥头,回忆起曾经无数次过往里春的绚烂,夏的赤热,秋的天籁,冬的澄明四季销魂都化为了乡愁。眼前,修葺一新的板桥,在往来担负的乡民脚下,吱吱呀呀哼着亲切而古老的歌
桥头不远处,就是村里的墓地。故乡的厚土深葬了祖母的灵骨,没费多大周折,便寻觅到那丘不起眼的坟头,默默的过去,肃立垂首做无尽的凭吊
我命中多桀,幼时不幸传染了麻疹。起病时,家人误作流感延误了病情。及至数日高烧不退、茶饭不思,爹娘便急慌了手脚,四处打听,总算寻访到一位专科医治的吴姓郎中。咳嗽中的祖母便催促爹娘、顶着凛冽的风雪随行。雪夜路滑,老人一连摔倒几次,可父亲怎么也劝没法劝回!一行人火急踉跄地到得病坊,郎中在把脉、翻看了眼睑后摇起了头做过最后尝试,郎中撂下一句话:我已尽力了,看他造化了。
那夜,心急如焚的祖母守着我须臾不离,直到五更。揣摩着我平日有吃糖的嗜好,就亲偎我耳庞悄声细语,并试探性的呼唤我乳名:狗娃,吃冰糖啰!倏然间,一只稚嫩的小手,出乎意料地从襁褓中,颤悠悠地伸了出来!父亲立刻呼喊来郎中,都惊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祖母则喜极而涕,喃喃自语:有救了!我孙有救了!
之后很长一段时光,祖母守着从死亡线挣扎回来的小生命,按照医生开的调养药方,东村讨点这、西村谋点那,殷勤呵护含辛茹苦,帮我度过了灾难性的一劫!祖母却终因年岁已高积劳成疾弃而散手人寰。至今,记忆深处铭刻的那副天使般的慈祥与温良,时常在梦里浮现,间或感动得无法自恃而放4大哭!如今阴阳两界,只能托吊信化作冥烟万缕,向天国的亡灵,送去未孝之孙虔诚的祈祷。
二
行至村南一角,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一棵歪脖树飞身宽阔的水塘!蛟龙一般探至塘中央。是梦里常来造访的那一棵吗?我快步跟前打量,从熟悉的身形,苍劲虬根上寄生的苔癣断定:那列活的跳水台,十分确凿就在这里!每一曲折处,似乎都珍藏着儿时天蓝、水清、情真岁月里的无尚快乐!默然间,耳畔依稀听见与小伙伴们攀爬、激水、喧腾的阵阵声浪
老树的命运,似乎暗合着时政的暴风骤雨,在一夜的狂风侵袭过后,无数的大树惨遭摧折,倾覆在了风塘里,老树却倒伏搁在了那些乱树枝头。黎明到来的清场中,众人见其密而铰结的根系,钻延十数米护维着坡土,暴露的的盘根可兼做浣洗埠头便保留下来。细心的几位,还潜入水中,除去砸进水里的枝桠,砍掉过重的旁枝减去重负,最后用几个火炭木桩稳稳地撑托起来。
劫后的日子,老树坚韧地扎根故土,执着地舒展根脉,岁岁年年,树身向上生长,渐渐龙抬头才成今天的模样。日久生情,村民似乎再没当她是颗树,俨然一位尊敬的长老爱护着。只是那老朽的枝结年久剥落,留下众多大小不等的树洞,却甚似一位洞悉世态炎凉的白发耄耋,睥睨着塘边几年就参天的白杨新贵。
三
外人也许无法解读,老家对水塘的俗称:风的(di)风水之塘也。那是明末清初,迁徙到此的先辈,慎选栖息地址时,恭请风水先生挖塘取土,勘定过的缘故吧!风塘四周藤木参差蔽日,林中许多不名鸟的鸣啭婉转悠扬,宛然一副现实版的世外源!风塘在大兴水利的那段年月联通了襄江,变成了清澈潋滟一汪生命活水。站在悠静的塘前,心如止水又浮想联翩,时光仿佛一下子倒流到懵懂的童年。
细雨里,藤帘下,奋跃出水的野鱼,夺食着垂吊塘中的嫩枝甘叶;塘心的鱼阵定格在水面,个个张嘴闭腮吐纳着水花,煞是有趣!远观似微漪集锦,看得人痴迷!歇在浮木上成列晒壳的乌龟,见有人来,闻声而至就咚咚咚扎到水里去了。远处则间歇、慢一拍地传来浣衣女的碎语欢声。
然而,风塘在我却是水劫之地,风塘尽头那汪深不可测的潭水,曾一度几乎夺去我幼小地生命。也不知我命中犯了风水塘的那一条,在那个欢闹的周末,抵不住诱惑随伙伴斗胆试水,不知觉间就滑入了潭的深渊起初是天旋地转,不久就是幻觉,再后来,似隐约听到祖母声声深切的呼唤!一丝从生死的隧道飘过来的美妙之声,是那样的微弱但却温馨无比!后来得知,那声呼唤不是出自祖母,而是一个挺身而出小伙伴的仗义与勇敢,正是这一声对我生命的呼唤,让我从天国魂兮归来!在惊惧了生命付流水瞬间后的漫漫岁月,我灵魂的深处,便执拗着感恩济危的操守信念,无论处境贫富尊卑不曾有变!
四
客居老家数日,有意无意追踪着浓情的记忆
徽派故居:青瓦鱼脊马头墙,那青瓦色谱的记忆深入骨髓!一直就疑惑,有些书上怎么就谓之蓝了?所谓瓦蓝的描绘我一直不肖!虽然经年的瓦褪色成了黛黑,但在世俗的眼光里,青,让人联想着崭新等更贴近风水讲究气旺的夙愿,而瓦蓝之说,似乎只能解释为缺乏内涵的文学唯美词了。少时随大人田间劳作归来,远远瞧见青灰色的瓦脊上,袅袅升起又随晚风轻飏的炊烟,就能十分真切地嗅到撩发食欲的的几缕饭香!当走到能看清楚青瓦白墙的时候,心底便油然而生踏实亲切安稳的归家感!
西厢屋檐下是一樽石臼,没人能知道它的年轮,每至逢年过节,母亲必然坐于舂臼前,将银白滑溜细如白蚁的芝麻粒倒入臼内,然后,极有耐性的在那儿一举一舂。因舂捣中需要人协同翻拌臼凹内芝麻,我和弟便争抢起那份美差来,心里盘算的却是,伺机偷吮舂手上香喷喷的芝麻泥。母亲虽言语噌怒,手势却疼爱着饥荒年月里可怜的孩子。舂臼舂出的芝麻泥香气浓郁香味醇厚,母亲过世后,就再没能尝到那番别致的风味了亲情似酒,日久弥香,与小弟间隔仅只两岁,成年后才感悟到那份弥足珍贵的手足情!
抚着石臼,人却抬头张望起那副巨型旱碾来,那宽广的碾盘与硕大的圆台型碾磙,至今,仍然兀立于塘边的草垛旁。经年累月日灸风寒,表面已侵蚀的坑坑凹凹。
依稀记得:秋阳下,茅檐的碾房里,带着眼蒙的毛驴,拉着沉沉的倒台型碾磙,绕着结实的碾桩,不紧不慢地转悠;木质碾架则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节奏声响。与二姐一面照看着,一面就近摘取菜园篱笆上的细枝,断做棋子,蹲在碾旁的平地上,描画出对角或成三棋盘,对弈消磨起时光。每局战罢,输者要起身,用月牙形轩板,拢一拢挤到碾槽沿的毛粮。
最担心的是忙活着的驴,啥时懒劲上来了发倔,退脱格头,会急得人一阵手忙脚乱;你愈鞭赶它愈生张,拢身上套吧,又怕它尥蹶子。姐就喝住我,自个小大人似的利索训唤慎行,驴很快便安静下来,喂些水草稍息后,它又照常地转悠起来。事后告诫我驴通人性的,不可虐待它!只有猜准它的心思与它友好交流,才会听你的!'
慌忙中若碰破手指流血,她会迅疾翻转棉质衣兜,剥下缝沿的绒球小瓣,压住伤口,很神奇的血就止住了
旱碾已经很久荒废在哪里,派不上用场了,连同北塘外废弃的土窑一起,成了后来童稚们理想的游击战场,躲迷藏的绝佳处。
五
总算找到一件自己寄情的旧物,一盏陈年的煤油灯。发现她时,已满身尘垢的蜷缩在墙旮旯!我小心翼翼地用柔软的布擦净,再灌上酒精点亮。这正是亡命高考,夜夜相伴的那盏明灯啊!久违了,老伙计!你觉得委屈,我也是!静谧的夜晚,我仔细端详着、温馨地掌握着仿佛紧握着阔别又奇逢的挚友!正是她燃烧散发的黯淡的光明,关照我走向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忽明忽暗的光照里,恍惚着油灯忠实陪伴下逐梦苦读的孤影
已经很少人能想到油灯照明的情景了,从桐油灯到篦麻灯,再到西风东渐后的洋油灯照明,见证着科技文明愈来愈快的脚步。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故乡煤油灯也不鲜见。家里条件宽松些的,用着好点的煤油灯或马灯,拧开灯兜上的盖口灌上煤油,装上线绳灯捻儿,点着火再罩上挡风的玻璃罩,就可用来照明了。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家,就勤俭节约找一个墨水瓶或小口瓷盅儿,盛上煤油或食用的棉籽油菜籽油,油里放上线绳,点着火也可以用来将就着。静静的雨夜,点着油灯,一副有约不来过夜半的悠闲美境,如今反而已不可奢求。
岁月沧桑,故乡文物的遗存,大多是些抗暴力经风化的考古石器陶皿了,记载村子阅历与文明的那些脆弱珍迹,悉随政治风雨与穷则思变的举措而渺不可寻。在广阔的江汉大地,老家似乎再没藉以辨别的标志物:一样整齐划一的田舍,一样的速生树木,一样光鲜的平顶楼房,与他乡并无二致!一个经纬坐标罢了。
又踏上这座木板桥,携行凝望故乡,已全然没了来时的欢心!一丝挥之不去的忧怨驻留心头。看着迷失了自我的故乡,有些像猴急着发家而勾兑量产的酒,虽还称呼着故乡,却可能愈来愈不怎么惦记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