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婚姻坚韧的纽带是什么?

婚姻坚韧的纽带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0-12-24

【www.qg13.com - 婚姻平淡期是什么时候】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婚姻坚韧的纽带是什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天朋友告诉我,他要离婚了。很纠结,很郁闷,但又无可奈何,不是好好的吗?为什么要离婚呢?看似生活很平静,其实每天都感到波涛汹涌,两个人时常会感到无法理解对方,没有共同语言,交流越来越少。

是的,共同语言少了,思想上交流不畅通了,两个人的距离越拉越远,本来很和睦的夫妻,摩擦不断升级。

当初,他们学历相当,经历相当,感情不错,两个人很自然地结婚。婚后,他为了家庭更幸福,业余也在勤奋开展“副业”——由于自己文字基础不错,他开始学写作,一年不到,就在很多报刊上发表文章了,再磨炼,就能上各大名报名刊了。他逐渐在圈子里有了名气,交了很多同行的朋友,生活圈子就扩展了很多,远远超过了他当初的想象。自然而然地,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而她,还是老样子,工作一般般,生活一般般,没想过要学习什么,也没想过改进什么,还时常抱怨生活。她看不见他的努力和变化,反而觉得他对自己的关心少了很多;而他,看到了她更多的粗俗、落后、无趣。慢慢地,生活里开始出现鸡飞狗跳,情感开始降温,再后来,谈判离婚。

婚姻里,两个人就像天平的两端,任何一端质量有变化,就会失去平衡。这质量,就包括你的思想、能力、性情、态度等等,跟个人素质有关的一切。

某杂志做了一个婚恋调查,其中有一项是“分手缘由排行榜”,除了时间、距离和小三,紧随其后的就是“个人成长”。不要不承认爱情的“门当户对”,当爱情中的一方越来越优秀,而另一方却止步不前的时候,也往往是两人关系走向尽头的时候。杨澜也曾说:我认为婚姻最坚韧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情况上,这都是一条定律。

什么是个人成长?就是要看到两个人的差距,要懂得学习,要并肩前行。Www.Qg13.CoM

精选阅读

是什么维系着婚姻,又是什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生活中见过太多恋人,他们刚开始无一不是亲密无间,恩爱两不疑,但走着走着就散、爱着爱着就不爱了。

有些因为感情淡了;

有些因为三观不合;

还有些是因为生活的一地鸡毛……

的确,婚姻这条路谁走谁辛苦。

一路上,布满了各种崎岖坎坷、坑坑洼洼,两个人能一直携手走下去实属不易。

它需要我们经营、沟通、以及找对良人。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故事。

希望透过他们的婚姻历程,我们能觅得几分经验,好的借鉴、坏的避免,然后试着将自己的日子熬成甜蜜的糖。

1

说起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许多人都会想起这首诗——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地方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你。”

字里行间,深情款款。

哪怕现在读来,也依旧有触电般的心动。

恰如诗里说的,现实里两人初遇,张兆和也才18岁,恰恰是最风华正茂的年纪。

彼时的沈从文26岁,在中公教书,张兆和是她的学生。

有一天,张兆和在操场上边走路边吹口琴,走到操场尽头,她潇洒地将头发一甩,利落地转身回走,仍旧边走边吹。

整个动作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就那一瞬间,这个青春洋溢的女孩,一下子闯进了沈从文的心。

于是他提笔写下,“我不知怎么就突然爱上了你。”

可是张兆和的爱慕者众多,每天的情书收到手软,心气极高的她看不上任何人,甚至还为众多追求者编编号“青蛙一号”、“青蛙二号”……

为此二姐张允和曾取笑,若这样,沈从文只能排个“癞蛤蟆十三号”。

虽然没能得到心爱之人的回应,但沈从文没打退堂鼓,反倒越挫越勇,情书一份接着一份,情话一句接着一句,让人无力招架。

于是,厌烦的张兆和跑到校长胡适那告状。

没想到胡适爱才,更有意撮合两人,便劝她说:他顽固地爱着你。

张兆和则直接回了句:我顽固地不爱他。

后来胡适给沈从文写信说:

“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了情。你千万要坚强,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此人太年轻,生活经验少……故能拒人自喜。”

没想到这句“她不能了解你”一语成谶,成为未来漫长岁月里,两人婚姻的注脚。

2

沈从文的情书攻势持续了四年之久。

他虽是个文学青年,性格温和又腼腆,但骨子里却满是执拗与热血。

爱情面前更是如此。

再加上亲友“推波助澜”,张兆和坚如磐石的心日渐动摇。

她说:“他到如此地步,还处处为我着想,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

于是这次单恋以“步入婚姻殿堂”告结,婚后两人也有过一段幸福的日子。

一个在大学教书,一个在图书馆工作,日子虽简单,倒也和和美美。

期间沈从文回湘西老家,两人靠书信往来。

向来理智冷静的张兆和,平生第一次在信中露出了小女儿般的扭捏姿态:“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块冰。”

后世有人说,张兆和对沈从文的感情完全是感动。

由此可见也不尽然。

如果不爱对方,又怎么露出不寻常的一面,交付出自己的满腔柔情呢?

只是婚姻跟爱情不一样,相爱容易相守难。

他们俩是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是浪漫青年,活在理想里;一个是名门闺秀,活得现实里,想简单踏实地过日子。

日子越过,矛盾越明显。

比如沈从文喜爱收集古董瓷器,但张兆和却不明白这些瓶瓶罐罐有什么好。她在家为生活发愁,他却在外打肿脸充胖子、装绅士。

而沈从文也不懂,眼前的三三怎么跟他想象中不一样。

真正的分歧发生在时局动荡后,沈从文准备带家人一切南迁,但是张兆和却以“孩子上路不便、书稿要看管”为由拒绝了。

战火纷飞,一家人不是该聚在一起么?

或许她不是不愿来,只是不愿跟我一起,这么想着,心里积淀的卑微与惶惑一下被点燃。

他在信中质疑:

“说老实话,你爱我,与其说爱我为人,还不如说爱我写信。”

爱情的残忍之处在于它易碎。

如果爱不能扎进“一饭一蔬”的生活里,不生出“比肩而立”的义气与理解,就很容易像暮春的花朵,稍有风雨过境,便纷纷凋零。

3

廖一梅曾说:“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比起无情无爱、出轨变心,婚姻里最可怕的是“不懂得”。

其实无论是沈从文、还是张兆和,他们都是需要彼此弯下身去理解、去包容的人,但两个人都没有做到,而是任由这份沟壑越过越宽。

在长期积压的孤独、自卑、不悦下,沈从文开始向外寻求慰藉,于是他爱上了一个懂他的女生高青子。虽然他后来坦白并回归了家庭,缝隙却一直存在。

到了晚年,沈从文突逢变故,遭遇了人生中最冰冷的日子。

有段时间他与家人分居生活。每天晚上回张兆和那吃晚饭,然后带上第二天的早饭和午饭回到住处。他就着冷饭馒头,将无处安放的灵魂安顿在学术研究中。

而本该是避风港的婚姻没能给他温暖。哪怕是这段日子,他也一直坚持给张兆和写信。

1969年,沈从文被下放前夕,二姐张允和来看他,他从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信,面色温柔又羞赧:

“这是三姐(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

虽然嘴里说不必回信,但真的收到,这个快七十岁的老人哭得像个孩子。

4

出于道德也好,习惯也罢,他们终是走到了最后。

回望来路,有甜蜜、有矛盾、也有分离与冷战……如何去描述这段婚姻呢?其实这万不是我们后人能用只言片语去概括的。

也不能片面地去评判谁对谁错。

其间的滋味大概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1988年,沈从文逝世。

张兆和开始整理编选沈从文生前的遗稿,从前不理解的那个人,在字里行间理解了——他承受的压力、他内心的苦楚。

在《从文家书》后记中,她这样写到: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

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他遗稿的现在。

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

但若这份懂得能早点来,这段婚姻或许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纵观沈张两人,你会发现,两个人过日子,“我懂你”或许比“我爱你”重要多了。

相爱是激情;相守却需要相互理解、彼此扶持。

真正能够走得长久的爱,是两个在一起经历生活的挫折、争吵、痛苦、绝望之后,依然坚定地站在对方背后。

是我爱你的光芒夺目,也体谅你的平凡落魄。

人这一辈子,找个搭伙过日子的人不难,难得是找个懂你的人。他懂你的欲言又止、懂得你沉默无言、懂你心底偶尔的小浪漫、小心思。

总之,他能读懂你的一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故能不负。余生愿你遇到一个懂你的,陪你走马观花、陪你共立黄昏、陪你细水长流。

看完文章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对你的婚姻满意吗?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都是:不满意、不太满意,但你们不满意,但有人的满意度很高啊。

前段时间,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民众对婚姻的满意程度存在着严重的差异,男性的满意度远高于女性。

其实,根本不用调查,也没必要说的这么祥和,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婚姻相对于恋爱来说,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对爱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同时,它对每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又是一次改头换面的重新审视。

好婚姻的标配是什么?


早在一百多年前,托尔斯泰就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婚姻却大多相似。

因为家庭的主体是夫妻,幸福的家庭,都以和谐美满的婚姻为前提。

一男一女心动情起,想要终身相依,于是用法律形式将彼此固定为合法伴侣,携手走进烟火人间里去。从此柴米油盐鸡零狗碎,快乐和悲伤都异曲同工似的。

爱情异彩纷呈,婚姻却千篇一律。

好的人生或许不存在标配一说,但好婚姻却有规律与共性可总结示范。

深爱对方的真情

没有爱情的婚姻什么样?

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或许是最有资格的回答者。

这桩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二人缔结连理,并非因为两情相悦,而是源自传统意义上的门当户对。

鲁迅的母亲在选儿媳时,挑剔着性情品格、关注着女红厨艺、计算着家境条件……诸多考量因素,但爱情不在其中,它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

因为人们认为婚姻无非就是两个人过日子,“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其社会意义远远高过情感价值。

后来怎么样了呢?

鲁迅视朱安为“母亲送的礼物”,又与许广平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场。朱安却在有名无实里凄凉一生,丈夫去世后,只能把自己自嘲作“先生的遗物”。

从礼物到旧物,等了一辈子,熬了一辈子,毁了一辈子。

这种感觉,可能就像炒菜不放盐,没滋没味的,勉强能下口,却寻不到半分痛快和欢愉,倒还不如不炒这盘菜。

所以说,一男一女结合的最坚实基础,应当是至死不渝的爱情。

但总有人嗤之以鼻,嘲笑嫁给爱情的不切实际。但我认为,爱情这个抽象词汇,会折射到婚姻里的具体细节里,深刻影响婚姻质量和生活品质。

因为那种无法用语言来准确描述的内心感受,能够支配夫妻双方的言行举止。所以,鲁迅不会与朱安挽手而行,应该也很少相视而笑,更不要说在床榻上恩爱缠绵。

可婚姻乃至人生的幸福美好,正由这一个又一个的微妙瞬间构成,就好像王小波说的那样:

我觉得我们的爱情就像个糖果罐,我们呢,就像两个围着这个糖果罐的孩子,不时的从里面发现一些惊喜。

同甘共苦的决心

第一次看到梁家辉和江嘉年的故事时,猛地想起了这样一句话:

我佩服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

相识之初,梁家辉因在大陆参与电影拍摄而被台湾地区封杀,不得不靠着摆地摊艰难度日。彼时的江嘉年家境优越、年轻貌美,她钦佩梁家辉的勇气,也倾慕他的才华,便不顾封杀令,义无反顾地邀请他参与广播剧录制。

当时,江嘉年是香港唯一一个敢给梁家辉工作的人。

后来他们相爱了,在所有人的诧异目光中注册结婚,婚礼预算仅为八千港币,只够买一枚钻戒,订一间蜜月套房,再吃一顿豪华晚餐。

幸运的是婚后不久,封杀令解除,梁家辉四处奔波,拼了命去拍戏赚钱——为了不孤辜负低谷期陪伴左右的妻子江嘉年。

可就在他大获成功,名和利都滚滚而来时,妻子却得了重病,大量激素药物的应用使得江嘉年身材臃肿面容憔悴,再也不复往昔的娇美模样。

婚姻里最艰难的考验,是男人的穷困潦倒和女人的年老色衰。

因为财与色构成男女之间最原始简单的交易,梁家辉的穷与江嘉年的丑,都在挑战着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趋利避害。

好在,我们看到的是梁家辉始终牵着太太的手,一脸的温柔笑容,从不在乎旁人的异样眼光。就像十几年前,江嘉年不顾一切地嫁给了只有八千块港币的梁家辉。

婚姻的必要之处,在于它用法律形式将责任和义务固定下来。但在真心相爱的人眼里,不离不弃和同甘共苦本就是共识,无需法律约束,也不必道德捆绑。

好的婚姻,本就自带相濡以沫属性。

基本契合的观念

在《我的前半生》里,编剧安排了一个一位名叫“老金”的老好人出场,接送、做饭、擦油烟机、修花洒样样能干。

年纪是大了点,样子也老了点,但有车有房温柔体贴,倒也无可挑剔。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罗子君经历狂风暴雨后的温柔归宿,甚至罗子君自己,都将老金默认为了继任丈夫。

让人意外的是,这即将到来的水到渠成与瓜熟蒂落,会被一件衣服毁灭。

罗子君陪着老金去参加朋友聚餐,她精心装扮,穿了价格不菲的裙子和风衣。可老金觉得这样的打扮太过隆重,而自己的圈子不过是些普通人。他要求罗子君跟自己一样,以随意的衣着示人。

结果罗子君断然拒绝,两人不欢而散。

一夜思索之后,罗子君将老金移出了候选人之列,这段人人看好的关系就此落幕。

张爱玲有句名言: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衣服代表着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是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

吃饭穿衣处处不合拍的两个人,必将会在同吃同住后遭遇更大的不和谐。

许多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里,正潜伏着无数争吵、妥协、委屈与不甘,它们都有可能把婚姻推到万丈深渊里去。

三观不同,最好不强制相容,迁就与退让不该成为婚姻常态。毕竟我们结婚的初衷,是求好和向上。

各自独立的能力

朋友家有个妹妹,生得花容月貌,但不肯认真读书,也懒得辛苦工作,20岁出头便匆忙嫁作商人妇,生了孩子,便一心一意做全职太太。

丈夫是二婚,大她将近20岁,对小妻子百般纵容。她便吃喝享乐不问世事,满以为一辈子都能高枕无忧。想不到的是,好日子过了五六年,她就被新人取而代之,拿了一笔不多不少的遣散费,生活又陷入浑浑噩噩的状态里去。

中国有句老话: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长久以来,婚姻都被当作女性的衣食获取途径,无需亲手打拼,便能丰衣足食。

但这绝对不是一男一女相处的最佳状态,依附的一方看似得利,实则处于弱势地位,随时都有可能被驱逐出虚假的舒适区,沦为不被怜悯的受害者。

世间任何一种能够持续且优良发展的关系,都以各自的独立、相互的关爱为前提,夫妻关系也不例外。

而这种独立是全方位的,经济之外,还包含精神和心理,放在婚姻里,就是时下流行的“单身力”。

刘若英说:“最好的夫妻关系,就是在枝繁叶茂的同时也能保有完整的自我。”

她先生和一起出门,两人去的却是不同的电影院,看的也是不同的电影。回到家,各自向左走向右走,因为他们有各自独立的书房卧室,能共同交流,却互不干扰。

各自的根深埋在地下,枝叶却相触在云里,这种姿态,深情却不纠缠,双方都有做自己的空间,也有接纳对方的余地。

我们常常被灌输夫妻一体,便误以为不分彼此才是恩爱的最高境界。但事实上,婚姻是独立个体的吸引靠近,而非打碎自己嵌入对方的生命。

彼此包容的胸怀

当我和闺蜜都嫁作人妇后,我发现我们的聚会变成了吐槽大会,吐槽对象当然就是各自的老公。我们都讲得火冒三丈,只觉得自己瞎了眼。

想不到他有那么多缺点:打游戏、不洗脸、爱抽烟、家务做得毛毛躁躁……

更没想到的是,别人家的老公也有拖延症、也不解风情、也粗心大意马大哈……

想来围城里的风景也大同小异,被柴米油盐消磨掉的,是家家户户的举案齐眉。

可疯狂吐槽后,我们又都记起他的好。

高先生为我改良过红烧肉、番茄火锅、青椒肉片,把病弱的我照顾得妥妥帖帖。闺蜜的老公月月上交工资,带娃尽心尽力,从不做中国式隐形爸爸。

他并非一无是处,他像世间的任何一个普通男人,优点与缺点并存,长处与短处齐飞。

事实上,老公眼里的我们,大概也毁誉参半,时而像仙女下凡,时而如恶魔附身。

人性本就复杂,更何况是吃喝拉撒全都搅和在一起的饮食男女?日日相对夜夜相拥的亲密无间里,滋养着夫妻恩情和爱意,也滋生着嫌隙和龃龉。

而我们在婚姻里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渴望对方成为完美伴侣,却放纵着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毕竟谁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以法律形式认定彼此,便意味着接纳对方的全部。漫长的烟火日子过下去,需要爱情之外的智慧、耐心和容忍。

完美的婚姻,从来都是两个不完美之人的相互包容与成全。

婚姻的大“杀手”是什么?


上个月,闺蜜突然很郑重地跟我约时间,说要好好请我和先生吃顿饭,当时我还觉得她好玩,都这么熟了,还需要这么正儿八经的吗?

所以我在电话里打哈哈,说最近我好事比较多,还是我来请吧!

她说这次不一样,以后我们可能会很长时间见不到面了,我说你要去哪啊?她说来了你就知道了。

于是,很快敲定了时间。

席间,她告诉我,老公要派驻到国外呆几年,她打算带着宝宝过去陪他。

我心中不舍,却十分支持她的决定:无论在哪,希望一家三口都能守在一起。

上个星期,闺蜜辞别以前的同事、朋友,带着孩子随老公出国了。

前几天,看见她在朋友圈里晒的新居新生活,两人带着孩子在游乐园玩,一家三口,齐齐整整,我开玩笑说我也要来玩,闺蜜说快来吧,好想你们了。

看着闺蜜幸福的模样,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位朋友,乔。

乔五年前结婚,夫妻俩都是行政人员,薪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一家人吃喝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买房买车就有点困难了。

一年后,乔有了孩子,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到来,发生了变化。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有紧迫感,希望给孩子最好的。

好的幼儿园,好的衣服玩具,好的学区房,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乔发现,无论多么节俭,很多东西都达不到。

有一天,老公跟她说:公司有个机会,如果愿意被派到国外去,薪水福利会高很多,问她怎么看?

说实话,乔十分不愿意老公离开,可是看着孩子纯真稚嫩的脸,再看看那些事业有成的同学和朋友,看着她们的孩子,什么都用最好的,而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没有,她就忍不住心酸。

那时候,她也问我,如果是我,我会怎么选择,我的回答是:我宁愿过清贫的日子,也不愿意两地分居。

她笑了,有点苦涩:晚情,你回答得这么干脆,是因为你没有面临这种选择,所以你可以感情至上。

我明白她的感受,也不再多言,心里已经隐约知道她的选择。

没多久,她老公去了国外,她和孩子去送他,回来后,在朋友圈发了条很沉重的消息,她跟我说:我和宝宝送他去机场时,我真的有点后悔。

我说要么你也跟着出去?她说不太现实,艰苦几年吧,等日子好过了,买上学区房了,无论如何都要守在一起。

很多人总觉得,分隔两地,最大的威胁就是出轨,其实不是。

乔和我说,最开始的一个月,两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彼此的思念,对家的留恋,尤其是身在异国他乡,并没有那么多出轨的机会,那不过是被人渲染了而已。

可是,有些东西,却比出轨还可怕。

有一次,孩子半夜里发了高烧,她一个人抱着孩子打车去医院,又是挂号又是拿药,还要抱着孩子,看着别人都是一家人过来,心里的失落犹如潮水一般,顷刻袭来。

等一切忙完,精疲力竭,心力交瘁,但还是得带着孩子回家,路上,夜色蒙胧,树影斑驳,想到远在国外的老公,突然就泪流满面了。

老公知道后,也很是心疼,不断地安慰她,为自己没有陪在她们身边而自责。

还有一次,她自己生病,难受得起不了床,可孩子却很闹,一定要她带着去外面玩,她好声安慰无用,终于发了脾气,动手打了他。

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坏,妈妈坏,我要爸爸。

那一刻,她的心比身体难受一万倍,她向老公倾诉,老公也很无奈。

次数多了,老公渐渐不再是好生好气的哄她了,慢慢变成了:我有什么办法呢?你到底要我怎么做呢?

她问我,老公这样的表现是不是变心了?

我想了想说:未必,有时候当我们对一件事无能为力时,就会变得暴躁易怒,因为我们解决不了,也许,你老公就是这种心情,他对你的状况爱莫能助,但心里难受,唯有选择逃避。

上个月的一个晚上,乔哭着打电话给我说老公的电话打不通,她快崩溃了,我说你们有时差呀,这个时间人家正在睡觉,打不通也正常啊!

乔说:我知道,可是我就是想听听他的声音,今天我被领导骂了,说我偷溜出去,可是我没办法啊,孩子在学校里摔了,我当时着急,完全没想起来请假……

我说:你多往好的地方想想吧,其实我和我家那位,我们一个月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啊,他经常出差,我也经常出差,不出差大家也很忙……

她哽咽着打断我:不一样,不一样的,你们虽然不在一起的时候也多,可是如果你们有事,是叫得应彼此的,你们住在一起,就等于家在一起,心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三个字,重重地敲在我心上,我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住在一起,总归有一个共同的家,心有归属,不会孤独无依,我想,这就是她所说的区别吧!

后台经常有姑娘问我对异地恋的看法,要我写写两地分居的文章,我从来没有真正分居的经历,所以一直也不知道从何写起。

但是我知道,人生本就苦短,夫妻间能够相伴的岁月,更是不长,能在一起时,我是怎么也不愿分开的。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不得已,更有不得不分开的理由,可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不要异地,不要分居。

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要彼此在一起,这不仅仅是空间的问题,更是心灵的距离。

小别胜新婚,大别却易离婚,当心渐渐远去时,无须婚外情,便难再弥合到一处。

婚姻中,最大的杀手是空间的距离,当你情绪低落时,你需要的是一个怀抱,而不是一通电话的安慰;当你生病难受时,你需要的是端水递药,而不是隔空嘱咐;当你孤独寒冷时,你需要的是家的温软,而不是四处无人的房子。

爱是陪伴,是你我在红尘流年里的两两相望,是浮世岁月里的相依相偎。

是什么导致婚姻失去激情,又是什么在维系着婚姻?


每个人在步入婚姻之前,大概都是对婚姻生活抱有一定想象的,可是后来却发现,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长久恩爱的夫妻不是没有,但大部分夫妻都在婚后渐渐褪去了激情,关系越来越淡。

究竟是什么导致婚后的我们没了激情,又是什么在维系着婚姻?也许,这部名叫《幸福定格》的纪录片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片子的导演叫沈可尚,因为婚后自己和妻子聊天越来越少,他突然感到这样的生活很可怕,对婚姻也充满了困惑。

于是,他花了7年的时间,跟拍了8对平凡的夫妻。从为什么要与对方结婚,到不再有激情的婚姻生活;从一触即发的婆媳问题,到关于性、关于生孩子、关于受不了对方的点点滴滴……

01

其实你并没有

真正去了解你的伴侣

相比于有些夫妻直白地控诉:“你从来都不了解我!”现实中的大部分夫妻,其实很少去思考或者讨论——“我是不是足够了解我的伴侣?”

因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久,“老夫老妻”被挂在嘴边,我们其实都默认了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身边的那个人。但其实,我们并没有。

看《幸福定格》的时候,发现了有几个很小的细节。有个妻子觉得丈夫对自己从来都没激情,丈夫否认,妻子抱怨说,“你在外面路边你不抱我”。

对于丈夫来说,有些动作在公共场合做太放不开,可他并不知道对于妻子来说,爱情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一个拥抱可以让她感受到丈夫对自己的激情和在乎。

另外一对小夫妻在聊起“很在意的事情”时,丈夫一边说,一边偷偷瞄了眼对面的妻子,然后才说出口:

“其实我比较在意的事情,就是逛夜市你都自己走前面。”

听到丈夫这么说,妻子惊讶的又问了一遍:“所以你很在意这个?怎么会这样!”

从恋爱到结婚,相伴数年,我们都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对方。于是慢慢的,我们很少再像恋爱前那样,对彼此充满好奇。

在一起的时间越久,我们越少去关注对方的喜好变化,揣摩对方的心意,为对方花时间花心思。甚至到了后来,我们想当然的以为,“他/她这个人就是这个样子的。”

可是啊,人怎么可能一成不变?

更何况,结婚前我们认识的彼此,可能都只是一部分的彼此,一个人的另一面只有在距离近了之后继续关注才会知道。那一面,可能是过去的我们从来没有认识的另一面。

如果说婚后的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没有了激情,我想彼此习惯性地用主观认知来定义对方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因为太熟悉,我们反而停止了对彼此的探索和理解。当两个人在彼此的脑海中都逐渐“僵化”,那么婚姻又怎么会有持续的新鲜感和激情呢?

02

一段婚姻里

女人比你想象中付出更多

纪录片里有两个妻子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年轻妻子,在面对老公时,略显纠结无奈的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婚不好玩。”

在这个年轻女孩子看来,结婚带来的改变,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从前自己可以天天和妈妈,和家人在一起,而结婚后自己却要离开原本的家人,原本的生活......因为一段婚姻,自己付出了太大的成本。

而另外一位宝妈,相比前面这个年轻妻子的抱怨,显然积攒了更多的委屈与不满。

终于有一天,她爆发了,声嘶力竭地吼道:“我根本就是讨厌小孩!”

天底下其实哪有做妈妈的,真的会讨厌自己的孩子?一个歇斯底里的母亲抑制不住的控诉背后,必然是隐忍了许久的泪水与疲惫。

这对夫妻算是中产阶级,家庭条件在8对夫妻中并不算差,可是丈夫却每天早出晚归,经常喝酒。

曾经妻子也曾觉得自己的丈夫是喜爱小孩子的,可后来却发现,等孩子真的来了之后却仿佛被丈夫视作了“负担”。

自己一个人做完了所有的事情,从来没说过一个字,可在自己想让丈夫帮一次忙的时候,却根本没有得到该有的体贴和关怀。

关于“女人因为婚姻到底失去了什么?”这个问题,微博上有人曾用调侃的语气回答道:

女人因为婚姻,得抛下自己的父母、来照顾男人的父母,但是男人不用;

女人因为婚姻,得挺个又重又大的球十个月,只为了替男人生下一个跟男人姓的,还得承受生完小孩后的体质变差身材变形的后遗症,但是男人不用;

女人因为婚姻,得早上上班,晚上煮饭做家务带小孩,有工作也有家事的压力,但男人不用,反而多了个赚钱的人和不用给薪水的全职保姆。

要说女人在婚后到底失去些什么、放弃些什么,不是过来人,真的无法感同身受。

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婚前婚后的最大区别不过是多了一个人一起生活,但对女人来说,她要打破原本的生活轨迹,一切从头来经营。

不管是婆家,还是自己的小家,都需要女人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心力来维系。一个女人,从结婚到生孩子,到抚养孩子长大,照顾家人,她的付出远远超过男人的想象。

男人们,如果一个女人选择了嫁给你,为你侍奉公婆,为你生儿育女,为你操持家里家外,千万别太理所当然。

当一方付出太多却不被认可,婚姻难免会失衡。

03

多少中年夫妻

死于无话可说

纪录片里,有一个妻子问丈夫:“你每天和我讲话有一个小时吗?”“你都是一直对着手机。”现实中,多少夫妻也是如此。

人民网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对夫妻,80后的薛先生和妻子10年前是异地恋,因为网络不方便,两个人经常坐火车横跨大半个中国见面。

然而薛先生发现,10年过去了,两个也不再是异地恋,可即便每晚和老婆睡一个双人枕上,两个人却经常在微信里说晚安。

是曾经的习惯太难改,还是彼此都懒得转过身去给对方一个拥抱?薛先生自己也曾坦言:“这是件很小也很可悲的事情。”

有人总结现代男人的相处模式是:恋爱时无话不谈,结婚后无话可说;共处一室,却分床而睡;同桌吃饭,情愿在手机里聊天;朝夕相处,彼此相对无言。

明明结婚前,天南海北都可以聊得开,结婚后彼此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到最后只有在具体家庭琐事上才聊上两句。

作家桌子讲过一个故事:妻子在家里打扫卫生的时候,不小心捡到一个打开的录音笔。她好奇地打开录音笔,听了很久,也没听到有人说话,里面只有翻书的声音,走动的声音,开关电视的声音,椅子拖动的声音。

然后她才猛然意识到,这就是她和丈夫日常生活的全部:没有问候,没有对话,没有交流。多少中年夫妻,死于无话可说。

有人统计过:一个人每天说的话中,废话占的比重越大越幸福。能够放松说废话的人,才是真正在过闲适生活的人。如果可以,放下手机,多和彼此说一些“废话”。

04

激情绝对不是

维持婚姻的唯一方法

有几十年一直保持激情的夫妻吗?我相信肯定有。但对于凡尘俗世的大部分普通夫妻来说,却很难实现。那么究竟是什么在维系一段婚姻?

纪录片的导演沈可尚说,在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自己慢慢地开始有意识的去反省。

“一些可能从这些夫妻身上看到的问题在我身上也会出现。实际上我反省蛮多的。”

到了后来,他开始慢慢发现其实每一对夫妻,都有绝对不一样的相处模式。可是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应该最起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把伴侣当成自己的附属,也不要把伴侣的付出看出理所当然。

如果你真的需要对方为自己做什么事情,不妨把对方先想象成自己的朋友。

因为你不会希望朋友一定会要做什么,你不会觉得朋友非要做什么才是对的,你会觉得朋友需要什么,我会听,我能帮就帮。

2、多去了解你的伴侣,多去倾听你的伴侣,因为你其实可能并不明白对方的真实想法。

遇到问题了千万不要想当然,也不要不好意思,一次争吵好过一辈子相对无言,而一次有效的对话好过争吵十次。

3、这世间大部分夫妻其实都差不多,我们都会经历从激情到平淡的转折和过渡,但成为夫妻意味着我们要为了彼此,承担更多的责任。

婚姻后半场,道德和义气有时候比感情更重要,有些底线一定要守住。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倘若有一天,你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突然感到疲累,不妨多想一想当初的自己,为什么选择和他/她携手走进婚姻。

婚姻对女人的意义是什么?


前几天的一条明星八卦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女明星嫁豪门,月领11万生活费见不到老公,平日里的生活就是会友带娃。

不难想象,新闻发稿人的初衷大概是想要又一次探讨钱与爱的关系,以及当下女人们的难以抉择:深宅寂寞,珠宝压身,究竟是很多很多的钱,还是很多很多的爱更值得?

撰稿人大概是想说:看你们这些女人,叫你们要坐宝马,还不是坐在里面哭?

结果,已婚女网友的回复这次令人忍俊不禁大跌眼镜:

讨价还价:“你们这些女人太黑心了嘛!11万!给我一万就行,还不用看到老公,已婚女人的梦想啊!”

爽利甩卖:“别,不用给钱,不回来就行。”

豪气大姐:“倒贴两万,老公送你!”

我和几个女友在咖啡厅里共赏这条帖子,一个女友笑得前俯后仰:这以后,当小三的姑娘们可能都没有成就感了——敢情这是旧货大甩卖,环保再利用啊!

从深深的崇拜,到狠狠的不屑,果然是至远至近东西,至疏至亲夫妻。当下很多中国丈夫们到底是做了什么,让他们的妻子们如此嫌弃?

答案恰恰是:他们什么也没有做。

“他不回来更好啊,回来了还要给他做饭,洗衣服,让他陪孩子玩一下就是把孩子丢在一边自己玩手机——丈夫果然如山,山一动不动啊!”

很多妻子跟我说:“你以为我在婚姻里最大的委屈,是他出去泡小三吗?不,是我想离婚却连个离婚的理由都没有。”

“他不出轨但也不奋斗,他不家暴但也不经营,他说这就叫过日子,但在我看来这是混日子。”

如果说,有个十分得体的法律名词叫做:行政不作为;那么中国现有婚姻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就是处在“婚姻不作为”状态下的老公,和精神世界逐渐成长的中国妻子之间的矛盾。

我的朋友曾经问我:“为什么近几年,家庭妇女做微商这么流行?”

那是因为,这是唯一让她们能够顾及家庭,却又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的一个职业——毕竟对于很多中国丈夫而言,他觉得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就是:我又没有出轨!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你还想要得更多,大概真的只能得到一句话:你还想要怎么样啊!

从此,面对一个下班回家躺沙发玩手机的老公,你挑不出他的大错却也无力指责他的懒怠,想到家里的奥迪自己的迪奥孩子的奥利奥,一个稍有危机感的中国妻子,都不可避免地在刚刚结束了疲惫艰难的生产哺乳期之后,就迅速进入一种“挣钱养家”的模式里。

这个时候,有一个不指责你“折腾”的丈夫已经是万幸,更多的依然是“我的晚饭呢?我的内裤呢?我的袜子呢?”

很多妻子们在忙完一天之后,看着毫无精神交流,也无心分担家务的丈夫,心头大概都有这么一句:

你是不坏,但要你也没有什么用。

太多中国男人大概还没有意识到,婚姻这件事情对于当下的中国女人而言,客观来讲,着实性价比太低。

这不是中国女人的自主嫌弃,而是时代的便利。

如果说,婚姻的意义就是有人修灯泡修马桶,那么一个中国丈夫的作用可能还比不上一个五分钟保证上门的物业大叔。

如果说,婚姻的意义就是有人包接送,那么专车司机的服务可能比一个丈夫来得更体贴。

如果说,婚姻的意义是长期稳定的性生活。对此,很多中国妻子可能要“呵呵”。

如果说,婚姻的意义是有人承担物质压力——

我们看看数据:某知名招聘网站的调查结果,男方赚钱比女方多的家庭只有不到一半(43%);22%的家庭男女收入差不多;剩下35%的家庭,女方赚钱更多。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男性“力量感”的职场优势,在如今的经济领域,正在让位于知识,创新,体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经济模式。

女性的细腻,柔美,敏感,对美的感知和在繁杂家庭事务里锻炼出来的统筹能力,可能真的在这个时代将更容易得到它的价值呈现。

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在《天黑前的夏天》,写了这样一位女性凯特。她做足家庭妇女二十五年,丈夫是有名的医生,她从来不知道自己除了四个孩子的母亲还可以做些什么。

直到国际食品组织的一次翻译缺席,凯特因为从小在几个国家生活过通晓多门欧洲语言而被临时聘用,在这个各国精英汇集的职场上,凯特的情绪稳定,通晓多国语言,性格温和,善于同酬,乐于奉献,生活能力强,发挥了她极大的优势,被人称为“凯特妈妈”。

她一直往前走,从国际食品组织,又走向了更大的世界。

说人话就是:如果有天,你发现一个家庭妇女比一个男人更能挣钱,别慌,隔壁家可能也是一样。

这有可能真的是时代趋势。

其实中国妻子,并不想对立中国丈夫;没有人,真的完全不喜欢婚姻。

一个被出轨逼出家庭的妻子对我说:即使遭遇这样的狗血大战之后,她依然还是想结婚。

“我怀念我们还没有分裂之前的关系,那种家里的每一个抽屉都不上锁的关系,有这样的一个人,你跟他如此亲密而信任,哪怕后来他爱上了别人,但是在之前那段时光,我是婚姻的受益者。”

那么,对已经远远能在外部世界获取足够价值感的中国女性而言,现代婚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精神意义,将远远大于物质和纯粹的陪伴意义。只是对中国女性而言,旧式的“拿钱回家就行,不拿钱只要回家就行”的家庭模式,真的已经不足以应对这个时代她们对生活的向往。

这个模式,真的太不能够说服单身女孩抛弃“说走就走去旅行”的单身时光,投身一段长期捆绑关系。

婚姻对她们而言,唯一的价值,也是物质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想,是分享与合作。

就像余杰的香草山有这样一句话,是宁萱写给延生的第一封信中提到的:“我想,在这片已经不再蔚蓝、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吧。”

我曾问过一位年过四十的姐姐,婚姻保鲜的秘诀是什么,她说:“这些年,无话不谈。”

无话不谈,背后是家庭分工的合作,是精神扶持的分享,是共同成长的合作。

是那些疲惫过后,我想你懂我的追求,而不是“至于忙成那样吗。”

是那些深夜,你说:“我想出去走走”,另外一个人问你:“你最近是不是累了。”

是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没有留下来的眼泪,不想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疲惫,另一个人懂了。

此为战友,即使婚姻的意义。

而太多丈夫做了什么呢?

“洗洗睡吧。”

而且中国式的婚姻里往往有一个中国式的婆婆,她们在儿子结婚后,继续承担母亲的角色,在多少丈夫想要给孩子换第一张尿布的时候被婆婆拦下:你不会,让我来。

曾经有一个探讨家庭关系的老师对我说:中国旧式妻子真的是太能忍了。出轨能忍。无性能忍。家暴能忍。精神冷漠能忍。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维持家庭完整,一个中国丈夫所要付出的精神能量是微乎其微的,但地位又是相当稳固的。

其实,如果时代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她们推出了家庭;那么中国丈夫必然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如果还等着妻子一起还房贷,那么,你至少每天下楼之前,给家里的垃圾篓套个袋。

这也是合作。

如果一个男人无视妻子的精神世界,故意忽略他自己他得到的必然就是这样的结果:你回不回来不重要,拿不拿钱回来更不重要——在这个家里,你从此得不到尊重,得不到价值感,得不到需要感。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说,不要11万,老公也可以甩卖。

一个男人,妻子不需要你;孩子不需要你;家庭不需要你。

很遗憾,这一次,我们恐怕看到了中国丈夫们的集体挫败。

婚姻中真正的公平是什么?


01

没有不公平的婚姻

我的女朋友美美,特别能赚钱,抓住了前几年婚庆市场空白,整合了自己的资源,把自己从一个年薪20万的普通白领,生生变成了一个年薪7位数的小老板。

有一天,我约她喝下午茶,她说,直接到我们家吧。她家在近郊别墅,我想象中的画面是——她梳妆打扮好,在飘窗下的三层点心塔前,我们聊八卦、明星、新款衣服。

实际我去到的景象是——

点心是买好了,飘窗也是有的,但她一直在照顾有点感冒的儿子,给孩子做饭,喂药、哄睡,孩子睡了,她赶紧打开电脑,确认了明天一场重要婚礼安排,飞快写了一千字brief,还开了一个视频会议。

我们刚坐在飘窗前,聊了几句,儿子醒了,她看了看时间说抱歉,要带着儿子,去接女儿下幼儿园了。

我简直震惊了,我说,你很辛苦呀。

她笑着说,对啊,这是我的常态。

我小心地问,你老公呢?她说,他工作性质朝九晚五,还常常要加班。我开公司,自由一点,家庭只能我多照顾。

我感慨,太不容易。你又要赚钱,又要顾家,老公却只用顾好自己的事业。

她笑着反问我,你是想说,太不公平了吧?作为作家,你是不是觉得,我经历的,就是典型的“男人只用顾事业,毫无家庭观念”的中国式婚姻常态?

我一时竟然语塞。

我们的“下午茶”,是从那个时刻开始的,两个孩子都睡了,车外面车水马龙,车上光影斑驳,只有她的轻声倾诉。

女朋友说,她是一个非常懦弱的人,当初开公司的时候,是老公给了她鼓励——“追求你的梦想吧”;辞职的时候,老公帮她顶住整个家族压力——“谁说女人有了孩子,就必须稳定?”;创业初始,她就弄砸了一份大合同,天价赔偿,老公去借的钱,告诉她“天塌下来有老公”……

她说,如果没有老公的支持,她根本走不到今天。

她说,外人只看到她出类拔萃的成绩,那是冰山一角;下面深深的根基,滋养她幸福的,是老公对她的理解、宽容和爱。

她说,婚姻里,她就想要爱,要到了,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这很公平。

美美的故事让我很感慨,我意识到,只要一段婚姻能长期存在,一定有一个潜在的公平,双方都获得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只不过,这个公平,往往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来说,没有婚姻,是不公平的。

02

婚姻不是赤裸裸的竞争

以前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一个全职主妇,哭诉她在家庭里付出了很多,奉献了很多,但一次无意中发现,老公出轨了。

主持人问,你有没有问过他,为什么这么做,你们的关系是否还有改善的余地?

她咬牙切齿:他都出轨了,该千刀杀万刀剐!还谈什么改善?我付出了青春付出了一切,为什么最后享福的不是我?不公平,不公平!

主持人说,那你想离婚吗?让他支付赡养费?

她哭起来:钱买不到青春啊,太不公平了!

公平,当我们一味只强调这个原则的时候,其实,我们强调的是,自己的付出。

当我们只强调自我的付出,我们其实已经很难理性看待对方的付出,也无法理智,去寻找一个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从心理上失控了,我们放弃了求同存异,变得锱铢必较。

什么是公平?百度里解释,它指所有的参与者的各项属性(包括投入、获得等)的平均。这是一个绝对理性的概念。

想象一下,婚姻假如是一份付出和获取对等的合同。我们可不可以残忍地理解这个案例——

当全职主妇的时候,她获取了物质保障;现在,她不满意这个状况,又不愿意结束这个契约,那么最公平的做法就是,就只能是接受这个契约的附加条件——你还要获得物质,又离不开这份爱的依赖,那就接受分享爱的不完整。

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公平,婚姻就是赤裸裸的竞争,实力强者制定规则,实力弱者选择闭嘴。

可是婚姻,真的可以这么理性吗?婚姻,从来就是一件感性大于理性太多的事情啊。

婚姻不是讲公平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讲妥协和融合的地方。

我们在婚姻里计较那么多,却忘记了婚姻的本质,无非是让我们找一个闭上眼睛,依然可以信任的人;一个回到家,觉得放松的地方;一个可以盛放人生所有疲惫和失望的最后的退路。

所以,美美说得很对,外人大可以有看待婚姻的通用标准,但在你们两个人之间,过分强调公平,强调量化,强调回报——

这是无比愚蠢的事。

03

别谈公平,谈成全

我见过了很多,为了公平,把婚姻搞丢的人。

洁跟公婆住,工作很稳定,所以会比较多地照顾孩子。由于在家庭付出更多,她天然有一种道德优越感,觉得老公应该多补偿,才符合公平原则。

老公第一次面临重要升迁,她全力阻止了,原因,老公周末要值班,她要自己送孩子早教,不公平。

老公第二次面临重要升迁,她没拦住,老公去了,工作确实变得更忙碌。

她感到愤愤不平,各种挑剔老公,让老公不快乐,她会得到某种心理补偿。

老公晚回来了,给脸色;老公好容易请假陪孩子和她去动物园,她说,我平时很忙很累,今天你自己带去吧;对公婆也颇多怨言,总之,全世界都欠了她的。

她跟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凭什么?不公平。

两年后,他们离婚了,我可以理解,毕竟,充满怨气的婚姻太累了。

四年后,她老公变成了当地的核心职位者,还分了大房子。他老公非常仁义,居然选择把房子留给了洁和孩子——“我们不再是夫妻,但因为孩子,我们依然是亲人。”

可惜,住在这里面,再不能回到,当初幸福的三个人。

洁如果当初有些远见,看到老公本质是顾家的,付出几年艰辛,也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这算不算一种,长远的公平?

我常常在想,所有婚姻,都是合伙制的公司,但好的婚姻,却是优秀的品牌。

为什么前者无处不在,后者却寥寥无几?

因为后者,太考验人的气度、忍耐、眼界,最重要,不在乎一时得失,而在乎,长久的最终利益。

我曾经问过洁一句话,你有没有想过,从你老公第一次拒绝升迁开始,他就牺牲了作为自我的人生,若只强调公平,他是否该觉得——

真不公平,结婚居然是负担,让他跑得更慢。

但他没有,他选择了,你们共同的利益最大化。

强调公平,说到底,是更多地考虑自己,但真正的爱,是多考虑对方。

好的婚姻,应该让对方觉得,因为有了你,人生更美好,而不是,有了你,要失去太多人生的可能。

别谈太多公平,去谈成全。若对方是良人,你的每一个成全,都会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大大的回报你。

什么是婚姻里真正的公平?

它根本不存在,道理很简单,好的婚姻,从来不追求个体目标最大化;好的婚姻,永远都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婚姻若有公平,那就是——

选择我可以承受的;以及,承受我所选择的。

姑娘,你以为婚姻是什么?


前几天,表弟去领结婚证,回来跟我讲说,排队领证的人真多,最有趣的是,有一对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吵了起来,刚领的证还没捂热乎,那姑娘不依不饶硬要换离婚证,男孩儿气不过,来了句,“离就离,谁怕谁!”。工作人员借口马上要下班,周围人也都七嘴八舌的劝着,才把这一对哄了回去。

上面这种事儿,估计大家都听过,新闻也有报道,无非就是脾气上来,谁也不肯让谁,可是两个人在一起,不是开辩论赛,非得争个高下输赢,也不是打仗,非得争个你死我活。身边离婚的人也很多,同居以后觉得过不在一起,分开的也有很多,结婚多年一直幸福的也有很多,两个人在一起,还是得想明白才好,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儿。

-01-

每一个姑娘,都想找到一个能托付一生的良人。托付,怎样才算托付?怎样的人才可托付一生?年少时,总以为托付就是山无棱天地合,总以为托付就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直到现在,变成妇女,才明白托付真的不是闹着玩儿的,婚姻更不是儿戏。可能是你在产房昏迷不醒,他要抉择保大还是保小;可能是银行贷款无法归还,你要与他一起被加入黑名单,因为你们必须是共同贷款人;还可能是生意破产他失意跑路,你得独自面对银行以及逼债的恶主。

是不是觉得已婚妇女真是讨厌,明明托付一生,共赴婚姻殿堂,是多么浪漫美好的一件事,不沾染一点俗世灰尘,端的是甜蜜高雅。可是,姑娘啊,你得想明白,那一场盛大婚礼过后,你所要面临的就已经不是阳春白雪,而是柴米油盐,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见过太多恨嫁的姑娘,明明年华正好,待字闺中,不想等下去,却不得不等,然后告诉自己,岁月有足够的时间等到我遇见那个合适的人。父母开明的,尊重你,给你选择的权利;父母着急的,安排一场又一场的相亲,俨然害怕你成老姑娘,慢慢贬值,日后可怎么是好哟。

其实,既然想要结婚,想要嫁人,不妨把姿态放柔软一点,偶尔放低一点姿态,总有二两柔情在里面,低头总会换来抬头。同时,也该看清自己不是天仙美人儿,嫁不了首富,入不了豪门,踏踏实实的找个合适的人,谈一场恋爱,办一场婚礼,开始你的烟火人生。

不要总想着去考验,用闺蜜去色诱,用金钱去试探。人性,不是用来考验而是用来尊重的。如果遇到爱,请一定要努力,就像高考一样努力,认真的女人最美丽。张爱玲早就说过,哪个女人是因为灵魂而被爱。所以,请不要想你不美容不减肥,还要逼着他说就喜欢你蓬头垢面真实的模样,我想你也不会喜欢自己顶着黑眼圈穿着臃肿的睡衣窝在沙发上看韩剧那猥琐的模样吧。做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才能被别人喜欢。

-02-

樊胜美说,这年头,谁没遇见几个渣男。尽管这样,但是我依旧不希望任何一个好姑娘遇见渣男,也不希望你坚强的说,“我就是站在渣男肩膀上成长起来的好姑娘”。如果真的遇到呢?好姑娘就得拿得起放得下,视男人如衣服,渣男那种男人连地摊货都不如。

好姑娘,象牙塔出来这么些年,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你什么人没见过,领导的故意苛责,同事的当面一套背面一套,个别客户的刁钻为难,甚至动手动脚,男朋友说分手就分手的毅然决然,只因为那个她可以给他锦绣前程。你应该已经习惯了,遇见渣男有什么可怕,甩了就是,就当社会给你上了一课,以后总会遇见好的。

慢慢地,你就会明白,爱一个人,总要经历那些最初、错过、暧昧、回首心痛的、求而未得的,最后总得由缘分给你选一个终老。缘分是两个人的事,你情我愿,你欢我爱,才是有缘有份。

那个倔强的过于要强的好姑娘,愿你能遇见那个人,那个让你不用再咬着牙逞强,憋着眼泪独自倔强的人。

-03-

钱钟书先生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一语道破婚姻的本质,婚姻到底是爱情的坟墓,还是爱情的升华,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但我知道如果没有婚姻,那么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婚姻总是这样,一拍即合,合而成婚。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不相信爱情了,文章出轨了,林丹出轨了,何洁也要离婚了,既然婚姻总要出轨,为什么还要结婚呢?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是个什么心态,我等都是看戏吃瓜的人,却总要把自己代入其中,告诉自己且行且珍惜,要么就是谁谁在一起,我又相信爱情了。请搞清楚,说到底,那都是别人的人生。

婚姻是一场豪赌,在这一场赌博里,你甚至要无所不用其极的使用各种智慧,方能过五关斩六将,笑到最后。同时,你也得对对方有足够的信心,老板都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既然爱了,就得相信他,相信他如你一样深情,期许白头。

我与老公在一起五年,结婚四年。我记得有一年过情人节的时候,上班累了一天,回来只想睡觉,我知道老公上班也累,可他什么都没说,帮我热牛奶,脱了鞋袜盖好被子,亲吻额头,告诉我,安心睡,饭好了叫我。我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醒来的时候发现主卧全部都是粉色的气球,老公和儿子还在开心的吹气球,瞬间泪流满面,我知道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

婚姻里,总要有妥协的一方,两个人过日子,不是非得争个你死我活。在婚姻里也没有谁对谁错,好的婚姻不是一辈子不吵架,而是吵架以后还能一辈子。

我跟老公吵架的时候,他多半是沉默,吵的再厉害,也没人说过离婚,也没有一个人开门就走,留对方一个人,这是我们的底线。他会包容我所有的小脾气,我也明白他的脆弱,我会给他温暖的怀抱,他亦会给我一个坚实的肩膀依靠,我们可以共同走过一地鸡毛的苟且生活,也能一起憧憬属于我们的诗和远方。

婚姻的本质,应当是共同成长,而不是谁依附于谁,谁也承担不了谁的一生,但是我们可以共同前进。因为我如果爱你,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也不学痴情的鸟儿,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婚姻,应该是并肩而立,携手向前,共赴天荒地老。

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在最无助和软弱的时候,有他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

亲爱的,一直说要写一篇文给你,却一直没有写,这一篇权当是在20XX年来临之际送给我们的吧。

亲爱的王先森,最好的爱情来自你真的已经足够好。愿我们能走过青春年少,走过淡漠中年,行至老年,终得善终。

我知道父母会离我而去,孩子会长大成人,能与我相扶相携走到最后的,只有你,也只能是你。我予你一腔深情,你许我一世白头。

我爱你,初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