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g13.com - 婚姻里扎心的情感语录】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婚姻里,每个女人的必修课都要合格,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中奇缘》的莘月怀孕后,红姑教育莘月说,女人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老是盯着这个男人看,否则,他会为了逃避这无处不在的目光而到外面另筑小屋。如果他只盯着你一个人看,那你就应该偷着乐,因为他就没有时间去看别的女人。结婚前,男人的占有欲比女人强,结婚后,女人的占有欲比男人强。结婚前,男人想知道女人的过去,想占有女人的过去,结婚后女人想占有男人的未来,男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女人的眼光之下。
红姑说的话颇有道理,男人和女人的思维不一样,对爱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女人爱一个男人,会想无时无刻地呆在他身边,无时无刻地关注着他,哪怕没有个人时间和私人空间,哪怕和闺蜜渐渐疏远。但男人虽然也想着与女人相守在一起,但他们还想有自己独处的机会,还想有跟家人、跟兄弟相处的时间。在这无处不在的目光下,男人会感到有压力,觉得自己行动受限制,被束缚,被控制。一个想无时不刻地盯着对方,想要将对方牢牢地捆在自己身边,一个想要赶紧逃离,重获自由,这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就导致争吵、冷战,夫妻失和。所以,学会独处是每个女人的必修课。
其实,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每个人的通性,老公总是别人家的好,别人家的有本事。如果老公没有太多的工作要务,可以天天陪在你身边,和你说话,经常陪你逛街,和你走遍各处的风景名胜,你会觉得他窝囊,没有成功男人的风范和魅力。如果你老公天天饭局不断,应酬不断,今天开会明天出差,哪怕他风光无限,有着成功男士的光环,你又埋怨他只顾着工作,没有时间陪自己,把家当成旅馆,说回就回,说走就走。其实,甘蔗哪有两头甜的,又要有时间陪你,又要成功,这样的男人打着灯笼都难找。所以,女人一定要学会独处。
当你有独处的能力时,哪怕你嫌弃他天天和你在一起腻了烦了,但因为你有独处的能力,你的内心,你的精神还是独立的,独处的,你可以和闺蜜出去玩出去嗨,而不是被动地和老公黏在一起。如果你抱怨他天天忙于工作,不懂得陪你照顾你,但因为你有独处的能力,哪怕偌大的房子里只有自己一个人,你的内心还是明亮的,家还是温馨的,因为这是你享受独处的好机会。
我的一个朋友就经历了和老公天天黏在一起到经常见不到面的过程。当时他们在同一家单位当公务员,在单位里天天见,回到家里又在一起,一起工作,一起放假,身边的人都好羡慕她,说真的是厮守一辈子,永不分离了。工作稳定,收入稳定,放假节奏又一致,可以一起去旅游,去游玩,真是一对快活夫妻。而且,还可以防止老公出轨搞暧昧哦!可是,朋友却不这么认为,她不以为然地说,一开始我的确觉得自己挺幸福的,在家里可以守在一起,在单位里还可以相见,仿佛有共同的话题,但是这几年过去了,我感觉他越来越窝囊,跟他在一起越来越无趣,以前我们会为一点点的事情而高兴很久,可是现在,天天见面,没有半点新鲜,直到有一段时间婆婆住院了,我为了全程照顾她而请了假,去陪住了一阵子,才深刻明白什么叫小别胜新婚。
后来,她老公不想过着这一眼看到尽头的生活,决定辞职下海经商去了。基于之前累积的人脉关系网,她老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没几年就做大了。为了生意,为了公司,她老公经常去外地出差,时间都花在了饭局酒桌上,用在了拉生意扩大人脉关系网上。这几年,她们的家变大了,变华丽了,但人却少了,朋友经常自己和孩子一起吃饭,有时都已经烧好老公的菜了,结果老公来电话说公司临时有事,让他们先吃。
她又在跟朋友抱怨了,说老公只顾着生意,都不把家放在心里。朋友劝她知足吧,以前嫌弃他窝囊,抱怨天天腻在一起没意思,无趣枯燥,现在他事业成功了,你也成了成功男人的太太了,你又抱怨他不顾家,天天往外跑。女人啊,得学会独处。
当他能够天天与你在一起,陪你谈天说地的时候(当然,这是很多女人求之不得的事),当你嫌弃他每天下班就知道往家里窝,无用窝囊的时候,要学会独处,给自己独立思考、给自己独自相处的机会。当他忙于事业,忙于工作,没时间陪你的时候,更要有独处的能力,不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都依赖在了男人身上,学会独处,既是给自己机会,也是给老公机会。能依赖老公,是幸福,是甜蜜,能够独处,是一种精彩。
编辑推荐
年轻女孩们,谈恋爱是门必修课!
年轻女孩们,谈恋爱是门必修课!
天津大学的恋爱学理论与实践课开课了。
这是好事。我希望我因此可以收回一句话:“中国人缺失恋爱教育这门课程”。因为课程开始开设了!但同时这又是一件坏事,当恋爱被冠上“理论与学科”的帽子,它会不会失去了它原本的味道?
我忧心的是,这个课程会如何开设,由谁来教。
如何设置课程、谁来讲课非常重要。
为什么我会对这样的男孩一见钟情?我为什么会失恋?找什么样的男孩才是最合适自己的?怎么跟男友相处?什么时候该有第一次性经历?男友注重处女如果我不是该怎么办?进入婚姻最看重的是什么?未婚先孕怎么办……
我建议不是由高校教授来讲授学术式的课程,而是有很多咨询经验的情感、家庭婚姻咨询师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来讲授,而且一定要小班/男女分班授课,以达到最佳效果。
再查新闻媒体报道发现,“恋爱课”的授课者不是教师,而是天津大学学生社团“鹊桥会”。 该社团成立于2013年,举办过“缘来是你”见面会等恋爱交友活动。
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而非走过场。
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真的需要通过上课来学习如何恋爱、如何和异性相处,并学习相关性知识。
在正确的时间没有谈一场合适的恋爱,是很多已婚男女最大的遗憾。我们在结婚之前必须要学会了解,我们到底要一段什么样的婚姻,这跟我们的恋爱经历、感悟都是分不开的。很多女孩在读大学的时候不懂得如何谈恋爱,或者对爱情是非常迷茫的,不知道什么样的伴侣是合适自己的,不知道如何平衡父母和自己对爱情不同的观点。
在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平台上,我可以看到,婚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原生家庭、婚前对爱情的观念等等密切相关。不会谈恋爱,会在婚姻中遭遇更多挫败。因为中国人在婚姻中押注了太多的宝,尤其是女性。很多中国姑娘(哪怕读到硕士)还是会抱有一个并非正确的观念:我是女人,我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中国人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爱情婚姻的态度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越来越接近西方,但是在很多观念上又执著于陈旧,摆脱不了父母辈传统的观念。我常常说,中国在这三十多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走过的路。我们处于新旧价值观交替的时代,不仅仅在经济上,恋爱婚姻亦如是,我们是一路飞奔冲到世界前列的。
当下的中国男孩女孩,需要恋爱培训课程,来适应这样的发展变化。
中国男孩女孩相处最大的心理障碍
一是性别差异。二是贞操问题。三是责任问题。
从第一点来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约翰格雷这本书在中国流行不衰。性别差异客观存在。打个比方,女孩谈恋爱“作”,以你无条件陪我证明你爱我,男孩迎合女孩的作,却不会无限制迎合下去。这可能不仅仅是中国男孩女孩相处的最大障碍。性别差异导致的恋爱问题,放之全世界,可能都是通用的逻辑。
再谈第二点。
从中国女孩的角度出发——贞操这个问题,依然是构成男女恋爱的心理障碍。
很多人可能觉得,贞操怎么会是问题呢?现在男孩女孩发生第一次性关系的时间越来越早,高校女生也越来越开放。
很多年轻女孩子,不再一谈定终生,甚至把恋爱与婚姻剥离得特别清楚。但是,对于很多女性来讲,我可以用身体跟别人发生性关系,我可以毫无顾忌的跟人谈性爱过程,我可以非常赞同他人性行为,但是在对自我的评价中,却要保持矜持与闺秀气质。比如,我只是跟他睡在一起,我们是“干净”的,我们发生的只是边缘性关系。在潜意识里,依然把“没有进入这层膜”当成是一种守贞和骄傲的标志。很多女孩会觉得,如果你爱我,你就要等我,而男孩会觉得,你爱我,就应该允许我们发生关系。女孩们害怕,轻易和男孩发生性关系,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自重,或者觉得,得来太容易,同时失去也会相对容易。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对于贞操的看法,还有父母辈的教育观念,女性在“第一次”上给予的高度重视等等,都可能影响中国男女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所以才会有数据表明,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中国人要比欧洲人晚。无论早晚,尊重自己的选择就好。
至于第三点,多表现在男孩身上。
男孩害怕无法对女孩“负责”,有稳定工作和收入,买房买车见丈母娘结婚——在中国,这是“负责任”的要义。这也成了男孩非常沉重的负担。然而,非常值得深究的对比是,当男孩成长为男人,进入婚姻以后的他们,尤其在婚姻出现问题之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逃避责任。
如何解决上面出现的这些问题?
中国传统观念,无法一朝一夕改变,这需要时间;还有大学教育中恋爱课程的设置,社会教育中,类似我们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平台的普及教育,以及优质婚恋书籍的阅读,可以让每个人更加明晰恋爱婚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好的恋爱婚姻,可以增加人生的幸福感。当然一段失败的恋爱婚姻,也可以成为很好的“学校”。
走出自我麻醉,是女性一生的必修课
我没有选择了。
几乎所有到我的咨询室里的人都会这么说。我知道,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战斗。我的名字叫希望,她的名字叫绝望。
绝望试图用各种方法告诉我,前方只有墙、悬崖和熔岩或者极度深寒的所在,而她,则一无所有,她输不起了,她已经心如死灰了,唯一的力气只剩下来到我面前,花很多钱告诉我她的世界已经毁灭。
这不是很滑稽吗?
一个如此相信前方已然无路的人,为什么还要耗费自己的金钱和精力,让我再次确认她的人生已经到这里了,就到这里了?
她其实是希望我推翻她所有的关于她需要放手的证据,让她相信她还是有最后的希望的。
此时我会面临一个选择:
如果要认同她的痛苦,似乎要被她卷入毫无希望的世界里,最后她也会蔑视地说,其实卢老师你也没辙了不是?我也要不得不体会她强烈的受挫感,体验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小屋的恐怖;
如果要反证她其实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那似乎太残忍——她已经遍体鳞伤,男人已经伤她到这个地步,我怎么还能告诉她,她其实做得实在太不够了,她其实做得糟透了?
她会告诉我一切她都试过了,而我又凭什么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地告诉她是多么失败?如果我任由她的逻辑走到最后,她往往就会自动地得出一个结论:其实一切都是那个傻男人或者那个可恶的男人、残酷的男人、冷血的男人、幼稚的男人、不可理喻的男人搞的鬼,其实最该来做咨询的应该是他,可是他偏偏不来。
于是,我们就来到了她的世界的边界了。一开始,她会按照自己认为的爱一个人的方式,玩命努力着,去沟通、去隐忍,忍受着各种难以忍受的痛苦,直到所有的能量都用光,再也没有力量努力了,什么都不想做了。最后她得出结论,她就算是犯错,也没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而那个出轨的男人,妈宝式的男人,沉默的闷葫芦的男人,脾气粗暴的男人则做尽坏事。
她已经没有任何责任了。
可是她依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
在我们无力的时候,我们都最期待一件事:他人的改变。这是我们最原始的思维:当我们一出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哭,哭就是一种信号,告诉父母,你要改变了,你要照顾我了。
可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一个可怕的规律:即使是父母,也无法完全满足我们。事实上,无论我们如何哭喊,不情愿,不乐意,人生有些路,我们还是需要自己独自走过的。
人生最痛苦的第一道关卡是断奶期,第二道关卡是我们去幼儿园。第一道关卡宣告着,我们必须要靠自己的牙齿吃东西了,甚至我们居然要自己动手吃东西了;第二道关卡则告诉我们,父母不是我们唯一要争取的资源,因为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幼儿园阿姨和学校的老师就是我们的主宰者。
我们不得不从融合期来到分离期。
融合期,我们会和他人高度融合,他们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就是他们的一部分,我们和父母是不分彼此的。
而在分离期,我们开始模拟他人的行为,这意味着我们的自我开始出现,我们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协调一致,开始试图理解他人的存在。
我们大多数问题就出现这个时期。
比如那个一直都以牺牲来换取爱的女人,她在爱中的习惯模式是先发货,后结账。她会连合同都不签,就先为爱人服务,而她却选择了一个予取予求的男人,终于有一天她无法忍受下去了,可是又踌躇着,不知道该走该留。
她的困境在哪里?是什么让她不假思索地总是先为他人服务?是什么让她无法表达她想要什么?
此时她才能从悲情的世界停下来。
为什么她不能像她的那个无耻的丈夫那样,可以毫无内疚地公然展示他想要什么?她的死穴是什么?
其实她最害怕的不是短兵相接,而是失去连接。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会因为害怕玫瑰上有刺而不敢伸手;另一种人则因为害怕松手就失去玫瑰而宁可手掌被扎穿也要紧紧攥住。
我们基本上逃避的就是这两种伤害:有的人害怕丧失后所体验到的空虚和贫乏;有的人害怕被入侵和被替代后的失控和自我感的消亡。前者需要连接感而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后者需要自己的空间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需要,只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处境和经历不同,我们不得不偏重于一个方向,拥有了某个方向的独特技能。
所以不存在没有选择的人生,只存在我们无法跨越的海洋。
我们为什么不能跨越?
原因一,是因为种子没有足够好的环境,不能发芽。
原因二,是因为我们总是相信我们头脑中的世界,就是外在的世界。我们的所有痛苦都来自内在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无法严丝合缝地重合。
几乎所有的冲突者都在告诉我:他为什么这么对我?他简直就是一个疯子,就是个畜生,简直不可理喻。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其实有一种幻想:这个世界是以我们为中心建造的,我们期待他人都按照我们的内在世界的规则行事,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
比如女人们往往以为,有了孩子,男人会和自己更亲密;有了孩子,男人会喜欢做一个父亲。但她们可能发现,这个世界还居然有另外一些男人,对他们来说,首先要成为一个人,一个男人,然后才能成为一个父亲,他们更在乎的是二人的关系,而非三人关系。
比如男人往往以为,只要自己努力赚钱,老婆就会更爱自己,自己已经做到了养家糊口的任务,女人该感谢自己了。可是他会发现这恰恰是他的罪证……
而这个世界最糟糕的一件事可能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为何物。
之所以如此,是来自一个词:遗憾。
比如一个反复被入侵的孩子,可能最渴望的就是拥有一个可以温柔地对待自己的亲密关系;而一个总是被抛弃在精神的荒原的孩子,最需要的莫过于有人可以和他有所连接,有人给他回应,而不要离开他。于是在爱之中,他们都像一个孩子一样,不肯面对现实——他们已经永远地失去了那个可以被爱的童年。他们还渴望在爱中重新补偿曾经丧失的一切,希望时光可以重来,期待对方是自己的父母,重新给自己爱。
可惜我们已经长大,夫妻关系也不可能补偿你失去的那18年。是的,你无法重返曾经让你失去一切的生命的节点了。
这就是幻想和现实的边界,这就是你的内在和外在世界的临界点,这就是你作为孩子和作为成人的边境线。
所谓的成长,不是补偿,而是可以接受失去。如何接受失去?通过一次次温柔而坚决地触碰伤痛而接受。
对不起,没有那么多麻药来麻醉你自己了。
我们无法补偿那些不能补偿的,我们无法回到那些无法回到的时空,我们也必须要能驾驭那些难以驾驭的,最终才能来到现实的世界。
长大最痛苦的一点在于,童话结束了。泡泡破灭了,也就到了我们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时候了。
我们一生都要在这个矛盾中踯躅:到底是继续返回童话世界还是做一个成人?
是重返过去,创造一个幻境,还是面对现实,真正实现自己的幸福?
是用孩子的方式建立一个世界,还是接受成人的规则融入这个世界?
是不断跟自己的父母寻求爱,还是真正地和一个人发生连接,获得爱?
是告别过去的行为模式,进入冒险的世界,尝试着形成新的故事,还是继续父母流传下的老生常谈?
我们要努力消化父母留给我们的东西,无论好与坏,并且真正告别过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开始自己的人生。
当谈恋爱变成必修课程,大多数人都统考不过关
01
看了《奇葩说》第六季,有一期的辩题我印象很深,是这样的:大学该不该开设一门恋爱必修课。
正反两方都贡献了很多精彩的论点和金句,连蔡康永都对选手们的表现称赞不已,直言这是六季《奇葩说》最精彩的辩论之一。起初,我在看到这个辩题时,心里是赞成反方的,不同意在大学开展这样一门恋爱选修课。
但后来在听了各位选手们的发言后,我改变了想法,觉得在大学开设一门恋爱课,或许利大于弊,恋爱课的意义,并非只是赚学分,它与我们的心理、感情、生活有关。
作为一个非常普通的作者,我这些年却意外收到了很多读者、粉丝的私信,他们向我倾诉自己的烦恼和难题,有些是学业问题,有些是人生选择,而大部分都是情感问题。
“我男朋友和我冷战三天了,一直不回我消息,你说我该不该主动道歉?”
“我暗恋一个男生很久了,但是我不知道他喜不喜欢我,我该表白吗?”
“我喜欢上闺蜜的新男友了,很纠结……”
“我今天收到了一位男生的情书,我不喜欢他,却也不想直接拒绝他,后来他又去追了别的女生,我好气,心里有一点不爽……”
02
私信问我的读者,一部分是大学生,一部分是中学生,最多的是那些出了社会、年纪不大不小的女生,她们的情感问题,五花八门,复杂又奇葩,我看着她们的问题,有时感觉很好笑,觉得她们有点儿傻,爱得太天真,同时又心疼她们,为一些感情问题而郁郁寡欢,独自煎熬。
每回我都只能简单地安慰她们,毕竟我不是当事人,不了解他们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也不知道他们的问题根源,实在没法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我只能安慰那些失恋的女生,以后要擦亮眼睛,远离渣男,安慰那些看不开的女生,让她们放下过去,不再纠结于旧的感情,学会重新开始——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能做的不过是安慰她们,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感情问题最后还得靠自己解决。
有时,我也在想,为什么小到刚上初中的女孩和大到三十岁的女生都因感情问题困扰,不得已才向一位陌生的博主求助呢?
她们有的涉世未深,不懂人情世故,我可以理解她们的烦恼,可为什么有些人已经结了婚,年纪长于我,却还是为家庭、爱情、婚姻的事情发愁、感伤、纠结、痛苦?
后来我才知道,这世界上,很多人只是年纪大罢了,他们也不懂爱。
03
有谁说成年人就一定懂得爱?
十八岁之前,父母、老师紧紧盯着你,为了防止你早恋,他们想方设法,无所不用其极,可一等到大学毕业,父母、亲戚们就开始变着法地催你恋爱、相亲、谈对象、结婚、生子,仿佛恋爱可以速成,无师自通,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要会。
可事实上,很多人到了二三十岁,依旧不懂怎么谈恋爱,哪怕已经交过了男/女朋友,关于感情的问题,他们还是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无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好。
想想也是,毕竟学校没有哪一门课是专门教我们去恋爱的呀。
聪明的、有天赋的、情商高、性格有优势的人,或许不需要这一门枯燥乏味的课,他们会觉得谈恋爱比考试简单得多,随随便便就能赢一场。
而有一些人,敏感、孤僻、活得小心翼翼,向往爱,却不懂爱,不会爱,没有人能够教他们怎么恋爱,怎样去避免受到伤害,所以哪怕到了二三十岁甚至更大的年纪,依旧会为情所困。
如果恋爱成为一门必修课,我想很多人会考不及格。
04
大王在节目里的话挺戳心的,她说自己缺爱,从小就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喜欢自己,一直以来她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存在自我价值缺失的问题,她在爱情里跌跌撞撞,受过了很多伤。
她说:“我长大之后,但凡别人对我好那么一点点,我就以为这就是爱了,我就想付出全部去爱……如果我们都上了这堂恋爱课,我们都会珍惜,是不是还在一起?”
辩题反方的邱晨则说:“我们在恋爱中,遭了那么多那么多的罪,从来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上过恋爱课,是因为我们上了太多的课,而错过真正的人生啊。”
诚然,一门恋爱课或许没法让你真正掌握恋爱技巧,也不能保证你能谈一场完美的恋爱,你以后或许还是会遇见错的人,还是会被分手,会经历失恋,会遭遇情感危机——人生的弯路,有时候是你难以避开的,该踩的坑,一个都不会少。
但我认为,恋爱课有其存在的意义,或许它没法让你一辈子不再为情所困,却能教你辨别什么是不爱,什么是情感勒索,什么是占有欲,什么是情感冷暴力,教你如何保护自己,以及怎样走出一段失败的感情……
现实生活中,恋爱课可能没法成为必修,没办法,我们只能一步一步走,在爱情中成长,在疼痛中学会爱,在失败中得到教训,在爱里修炼自己渴望的爱情。
我们都要在爱情里不断受伤,跌跌撞撞,才能成长,懂得什么是爱,真是现实又残酷呀。
婚前的原则,每个女孩子都要谨记
不要彩礼,你觉得是真爱,婆家只觉得轻贱。
一些农村婚嫁的彩礼过高之风盛行,让很多男人打光棍,导致了买卖新娘的现象,这个畸形的婚嫁现象我们暂且不谈,回归到正常的婚嫁习俗上去讨论,女孩子要男方家出多少彩礼才能避免婆家觉得我们轻贱?
女孩子出嫁为什么要置办嫁妆?很大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被婆家轻视。嫁妆的价值,显示了女孩子娘家的实力和地位,显示了娘家对你这个女儿的重视程度,显示了你嫁到夫家若受委屈背后有多少力量来给你撑腰。一个自小被家人捧在手心里长大,享尽家人宠爱的女孩子,风风光光地嫁到夫家,和一个之所以没有送人,只是因为留下来养着能帮忙照顾弟妹,供她读书都嫌浪费钱的女孩子寒酸地嫁到夫家,谁更受重视,谁会更容易被轻视,这个不用脑子想都知道。
现在遑论是我们年轻一代,就是老一辈,思想都已经很开化,不会再纠结于三媒六聘、八抬大轿的习俗,但自古流传、沉淀下来的集体意识却不是轻易能改变的。很多女孩子觉得谈钱伤感情,觉得嫁女儿又不是卖女儿,自己是因为爱他才嫁给他的,又不是图他的钱。这种想法很值得称赞,但如果真的要一分彩礼都不要地嫁到婆家,为了日后着想,女孩子还是要慎重。
最近朋友聚会,聊着聊着就聊到彩礼上了,一个朋友说了她一个亲戚的遭遇,她这位亲戚就是吃了不要彩礼的苦头,我在这里就称她为曼曼吧。
曼曼当时27岁,是周围人眼中的大龄未婚女,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当时他丈夫已经30岁了,两人本着结婚的相同目标认识了。交往了一年后,两人觉得感情培养得差不多了,有了感情基础,又有了经济基础,双方也觉得很合适,就带着对方互见家长,双方家长都同意,这门婚事就敲定了。
婚前肯定少不了嫁妆、彩礼这些繁杂却又重要的事情。其实,如果单纯是两个人的结合,按照他们目前的经济条件,根本不需要这些礼节, 直接去民政局扯个证,另起小家就可以过得轻松舒适。但是,结婚是人生大事,父辈肯定会参与进来,尤其是婆家,毕竟女孩子嫁给丈夫后,即使不与婆婆同住,在传统意义上,就是婆家的人了,有着伺候公婆的义务。
其实他们两个家庭家境相当,女孩子工作能力很强,已经有自己名下的房子,男方也有自己的房子,但是男方要求女孩子嫁过去后与婆婆同住,因为婆婆身体不太好,虽然不需要特别照顾,但让她一个人住,请个保姆看着儿子觉得太无情无孝了。几经商量,曼曼同意了。
曼曼就这样嫁过去了,婚礼还是很体面的,婚纱也非常美,一辆辆婚车抢了很多路人的眼球。但是,曼曼就这样空手嫁进了婆家,男孩子就这样轻易地娶了曼曼,没有嫁妆没有彩礼,只有最基本的婚戒费和改口费。按照很多女孩子来说,两人相爱了就结婚,这样并没有多大的不妥,但是父辈就难说了。
结婚前,曼曼跟家人说嫁妆不需要置办,男方也不需要给彩礼,两家都省去繁琐的礼俗,轻轻松松简简单单,没必要在这方面搞得鸡飞狗跳,撕破了脸皮。一开始她家人不同意,尤其是母亲,总觉得女孩子出嫁就得风风光光,没有嫁妆,多寒碜。而且,虽然嫁女儿不是卖女儿,也没有所谓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女儿一旦嫁人,就是婆家的人了,很多事情还是要靠女儿自己,娘家又能帮多大的忙。虽说家里不稀罕那一点彩礼费,但养了二十几年、倾注了二十几年心血培养的女儿不能让男方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娶走。
纵使有再多的不同意,还是被曼曼说服了。曼曼家不用出钱置办嫁妆,男方家不用出彩礼,从经济上计算还是挺公平的,但婚嫁不是像钱这么一板一眼计算这么简单的。
嫁到婆家后,婆婆对曼曼还是很客气的,但同住的时间久了,矛盾就出来了,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婆婆给曼曼脸色看,说曼曼没有尽到媳妇的责任,说让媳妇儿子与自己同住就是为了照顾家庭,打理家务,现在倒好,不照顾自己就算了,还让自己的男人刷碗。男人在外面工作,回来还要做女人的活,做饭拖地的,像个男人吗,现在的媳妇真娇贵。
曼曼气得吃不下饭,都这个年代了还女方全包家务活,自己也每天上班,自己也很累。曼曼回到房里就数落丈夫,生气丈夫不为自己说句公道话。曼曼丈夫说,我妈一直不让我干家务活,现在你让我当着我妈的面拖地洗碗,她老人家当然不高兴。曼曼更生气了,我在家也很少干家务活,但嫁到你家后,哪一天的家务活不是我干的,我偶尔让你做做有什么不行。我当初什么都不要的就嫁给你,不是为了受气的。
这样的事情发生得越多,曼曼和婆婆就积了越大的怨,最难消解的怨恨往往不是一两件大事,而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小事。有一天,曼曼和婆婆又发生了争执,恰巧那天婆婆感冒了,咳嗽了几下,把曼曼丈夫吓得不轻,并且数落了曼曼,说曼曼不懂得孝敬婆婆,太过分了。
以前曼曼丈夫都是在一旁不吭声不表态的,只会在背后两边安慰,现在竟然当着婆婆的面呵斥自己,曼曼受不了了,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要回娘家。她丈夫要安慰她,劝阻她,她婆婆把丈夫拉到一边,说不用管她,她爱走随时可以走,反正这个媳妇讨来不用花钱,嫁进来的时候连一分嫁妆都看不到,让你干点事情就那么大意见,都不知道你当女儿的时候你妈是怎么教你做人家媳妇的。
骂曼曼也就算了,连妈也扯上,曼曼冲她吼道,我是嫁给你儿子不是嫁给你这个老太婆,我没办嫁妆你儿子也没出彩礼,我妈教我怎么过得好,不是教我给人家当受气的媳妇的!说完摔门离去。
当然,吵归吵,日子总要过的,曼曼丈夫到岳母家当一当孙子道歉后,把她接回家,继续这样的日子。
很多女孩子觉得钱这么功利的东西怎么能掺和到纯洁的爱情里,嫁人图的是爱,是人,不是钱。可婆家不这么认为,儿子永远比儿媳优秀,儿媳永远是高攀了自己的儿子,儿子不用一分钱就把人家养了二十几年的女儿娶进门,这样的女孩子,要么是自轻自贱,要么是图上自家什么东西了。还连个嫁妆都没有,娶这样的女人真是亏了,让她做点家务活还那么多意见,真是假金贵。
或许有一天我们由爱情走向婚姻时不用嫁妆彩礼这些世俗的礼节,但是,至少在当今,这些仍然少不了。我不是提倡男方多给彩礼,女方多办嫁妆,而是为了自身利益,向这个历经千年仍然存留下来并保有强大力量的礼俗低头。
作为女孩子,没必要让男方因为彩礼而倾家荡产,这不现实,而且嫁过去了还不是要和对方好好过日子,但一定要根据男方的经济实力,让他多出点彩礼,让他多出点血,让他心疼,让他知道娶你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代价的,让婆家知道你绝对不是为了将自己嫁掉而倒贴。我们只会珍惜让自己付出很大的东西,轻易得来的东西往往不懂得珍惜。
而嫁妆是显示自己娘家实力,显示自己身价的一种方式,我们也不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置办嫁妆,这样也很不现实,置办再多的嫁妆,也是送到男方家庭去。但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置办,不至于在婆家面前掉价,让婆家明白你人是嫁过去了,但背后有娘家作为坚实的靠山,你身为家中珍宝嫁做人妇,婆家不敢随意轻视你。
同样是婚礼,几辆的婚车和十几二十辆的婚车跑在大街上,路人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同样是把嫁妆运到婆家,两三个人就可以搬运完的嫁妆和需要七八个人才能运完的嫁妆,那些邻居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同样是收彩礼,一个收了五六万后出嫁的女孩和一个收十几万的女孩,别人看她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觉得这样很俗,但人总是很难免俗,自己能免俗,别人难说。
每个女人的血液里都藏有阿修罗
每个女人的血液里都藏有阿修罗
你若惹我,不要忘记,每个女人的血液里都一样藏有阿修罗。
人说阿修罗貌美、好战且善妒,不得她喜欢,必遭横祸。
亦舒的小说《阿修罗》就写到一个少女,自她少年起,凡她不喜欢的人,总会轻则负伤,重则横死。最后她终于从别人手中抢得佳婿,却终于失了那神秘的力量,再也感知不到任何祸事了。
其实这所谓的灵力,不过是,她早早明白了成年人的游戏规则,看破了成年人的那些各怀鬼胎,于是便成了异类。整整一部《阿修罗》,与其说是一个妖异少女的成长史,不如说是一个丑陋的成年人世界。
在孩子面前,成年人说起来真的都是各怀鬼胎的生物。一旦被孩子看出来,便恼羞成怒。其实,不过是掩耳盗铃,装腔作势。那些自以为威武的大人,干了多少掩耳盗铃、装腔作势的事,以为小孩们看不懂,其实最后骗的不过是他们自己。
小说里的成年人哪一个不是难以自圆其说,千疮百孔?不过成年人都是聪明的,所以无法解释的因由总要怪到某些地方,还振振有词,这是他们逃避现世和责任的最好方法。
只有少年人逃无可逃,只能接受大人们的编排。大人说你是乖小孩,于是努力演好乖孩子;大人说你最顽劣不堪,结果就真真的无可救药了;大人说你是阿修罗,于是只能以为自身是祸根。
你我都曾是孩子。少时一颗心被束缚在狭小身躯里,好不憋屈,一心想长大。等真的长大,却发现成年人的世界,原来不过如此。不过是可抱怨的事更多,而且逃无可逃。最后自己也渐渐成了装腔作势的成年人。
待到我们也成了中年人,才懂得老一辈在努力装腔作势——他们已做不得阿修罗,总归得拿点什么装门面以展现成熟阅历。
而如今的年轻人,上了场,不管是好战还是善妒,全然只是因为没有包袱没有底线,为着一个耍得开心,就磨拳擦掌,跟着“干爹”、“干叔叔”们走世界。
家中亲戚害怕女儿在大学错交男友,影响前程。我告诉她:“年轻人的感情都是包袱,不要了尽可马上丢了,最后鹿死谁手,都是未知数。最无需操心了。”
如今十几二十岁的阿修罗,已经有许许多多过去,许许多多故事。因为年轻,所以有肆无忌惮的权利与能力,因为替他们买单的是时间。
而中年女子的法力总归随青春逝去,被打落凡尘了。总有一天,成年女子的眼泪再动人也敌不过正青春的小萝莉。虽总有一些,到死都不甘心褪下阿修罗外衣的成年女子,但到底还是力不从心了。
敏感忧郁到妖异的少女,也会变成一个小妇人。然后和所有妇人一样发胖,一样憔悴,一样忘记从前的模样,一样对镜子里的自己感到陌生。有一天打开门,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美少女,剑眉星目,身段修长,开口问:“梁先生在吗?”
她说:“请问你是谁?”
“我叫阿修罗。”
她很讶异,又忽然失笑,想起来,若干年前,她也曾是阿修罗。关上门,她独坐其中,预备一战。
就是这样——你若惹我,不要忘记,每个女人的血液里都一样藏有阿修罗。
婚姻里,不管你多爱对方,都要守护自己的底线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脾气好不代表我没有底线,所以,请不要随意触碰我的底线。
那么,底线到底是什么?底线是某一件事情上,最低能够承受的范围;底线是一种道德的约束;底线是一种不丧失自我,坚守原则的信念……
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了某件事,触碰到自己的底线,甚至打破自己的底线,而底线一旦被打破,必然会相应的失去做人的原则。
特别是婚姻里,让步的太多,可能会适得其反,委屈自己。
前几天,听朋友讲了一个真实故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茜慧和涛子是一所大学毕业的,两个人都是贫苦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恋爱的时候,从没有奢华的礼物互相讨人欢心。两个人经常书信交往,表达对彼此梦想的追求。毕业之后,两个人互相见了家长。
涛子的父母十分喜爱这个未过门的媳妇,并提出过年结婚的想法。然而,矛盾却出在了彩礼上。茜慧的父母要求男方拿出五万的彩礼,涛子拿不出来,特别情绪化,抱怨茜慧的爸妈见钱眼开,是卖闺女。
气的茜慧找她父母理论,她父母大骂她不孝顺,不懂礼节,将来受委屈哭都没地方。陷入爱情中的女生,智商几乎为零,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话。偷了户口本,和涛子跑到民政局把证给领了。
为此,茜慧的爸爸一口气没提上来,晕了过去。尽管茜慧各种道歉,她爸爸再也不认这个女儿。
就这样,没有父母的祝福,她和涛子结婚了。
结婚后,她随着涛子来到了大城市里生活,两个人租了一个十平方的民房单间,公用的洗手间和水池,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他们来说,这点苦还不算什么。
奋斗了三年,攒了一个房子首付,买了一个九十平的房子。这时茜慧怀孕了,没办法上班,就跟着涛子在出租屋里生活。
这期间,涛子把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放放味道,等茜慧生产之后,可以住进去。那时候的他们,真的很好,涛子时时刻刻为茜慧考虑着,他心里明白,茜慧跟着他图的是他这个人。
孩子出生后,茜慧在老家新房子里住,公婆也搬进来了,一起帮忙带孩子。茜慧的妈妈心疼女儿,偶尔来看一下茜慧,爸爸始终不肯露面。
原本想着等孩子大点了,跟着涛子还过以前的打工日子,多攒点钱,将来回家发展做点小生意。可孩子养大了有感情,公婆带孩子的生活习惯她接受不了,特别是为孩子吃饭,竟然直接在自己嘴里嚼碎,给孩子吃……
茜慧选择不工作,在家照顾孩子,等孩子上幼儿园懂事点儿,她再出去工作,涛子没意见,可婆婆不同意,甚至跟茜慧吵了一架,说:“哪有一个大学生,在家带孩子不上班的,白喝那么多墨水……”
茜慧气的跟涛子打电话倾诉,一开始涛子还安慰他,后来渐渐的没耐心了,说:“别烦我,我这工作忙死了,就不能体谅我?”
那一天,茜慧躲在房间里抱着孩子哭,她第一次感觉到无助,委屈,从那之后,她和公婆的矛盾,再也没跟涛子说半个字。
婚姻一晃七年过去了,孩子上了小学,涛子赚了点小钱,回家做起生意,茜慧跟着打下手。
一开始生意还好,后来越做越大,管理方面不得当,导致亏损,欠了很多债,涛子还是一股脑的借钱,他过怕了穷日子,就想着发大财。尽管茜慧劝他脚踏实地,他依旧是不听劝。
最后生意败了,各种欠条席卷而来。此时的涛子,似乎有点神经质,竟然要求茜慧跟自己的父母张嘴借钱。
当初结婚,闹得那么尴尬,茜慧的父亲一直对女儿不冷不热,这已经让她够心寒的,如今的情况迫在眉睫,她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冲。
这天底下,哪有父母不心疼孩子的,她父母把“棺材本”都拿给了他们,茜慧内疚的跪在父母面前哭。为了省钱,她对自己很苛刻,不买新衣服,鞋子穿烂了才仍,护肤品换成了孩子的面霜,只要保持脸部不干燥就行……
她这么多,只是希望涛子看到她对他的支持,能够挺过去,东山再起。然而并不是,创业失败的打击,让涛子的性情大变,不仅没有奋斗的激情,而是天天酗酒,抽烟,赌博,颓废的让人不敢认,公婆也是一点办法没有。
他喝醉的时候,就爆发情绪,茜慧的一个眼神他就大发雷霆,觉得茜慧嫌弃他,更过分的是还动手打茜慧。
她忍了,两口子过日子,哪有一帆风顺的。茜慧开导涛子从头再来,反正还年轻。可涛子情绪反复无常,自从打了一次茜慧后,后面就形成了习惯,喝不喝酒,只要情绪不稳定,就想着找茜慧发泄。
他们感情走到第十年的时候,茜慧忍不住了,看着镜子里那个饱经沧桑的女人,很难想象当年是怎样的勇气,让她抛弃父母,跟着这个男人一起走。她一步步的退让,只是为了他能够振作,而今天看来,她的心意对方根本体会不到。
她想离开,可看到孩子她又纠结。她放弃了尊严与面子,同涛子共同面对困难,然而,得到的却是伤痕累累的身体,还有那一颗凉透了的心。
婚姻里,一切都要向对方坦白吗?
大多真相,都是一把匕首
读者M在邮件中说了一件难以启齿的事:
她曾经是位小城姑娘,初恋也发生在那座依山傍水总人口不超过50万的南方城镇,对方清俊痴情,对她一往情深,相恋两年她一度认为自己幸运,初恋就找到了幸福。
但是,幸运与不幸却是一张牌的正反面。
两人很快谈婚论嫁,此刻,她才发现,男友是个彻头彻尾的妈宝男,男方全家提出海量不合理要求,甚至包括婚后必须生出男孩。M和家人坚决拒绝,婚事也告吹,这本来是一桩普通的恋爱未遂,可是,男方却将之演变成“艳照门”:前男友在网络公开了M的不雅照片。
小城沸腾了。即便事情得到法律公正处理,对M的名誉,依旧影响巨大。
然而,坏事也有可能成为好事的起点。
M被迫离开家乡来到上海,父母也搬到城市的另一个区域。多年过去,再翻滚的开水终有冷却的时候,世易时移,M在上海发展顺利,做到公司销售总监的职位,嫁了体贴周到的上海丈夫,有房有车,有笑有爱,准备在合适的时候要个孩子。
一切看上去圆满极了。
不过,月满则亏,生活最风平浪静时,往往是暴风雨的前端。
M和丈夫无意中看到一条帖子,关于亲密照片被前男友恶意泄露造成女孩谈婚论嫁的现男友当即分手,夫妻俩异口同声谴责渣男,M的丈夫甚至拿自己做比方:在女人最脆弱最需要声援的时候,是个男人哪能做这么不义气的事?谢霆锋都没有在张柏芝艳照门风口浪尖的时候提离婚。M非常非常感动,觉得是时候把压抑在心底的秘密和盘托出了——她对丈夫坦白了自己的艳照门。
在M想象中,丈夫应该像刚才那样,张开双臂,紧紧拥抱住受过伤害的自己,用长着青青胡子茬的下巴宠溺的抵住她的长发,口气柔和而愤怒的说:天啊,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从此,再也不会让你遭受这样的侵犯。
或者,他激动地冲进厨房,掂起一把菜刀,一定要把那个渣男找出来单挑。
这些反应,才符合丈夫刚刚听到别人的故事时表现的义愤填膺,才对得住夫妻间的一往情深。
可是,丈夫并没有这样。
他松开了搂紧M的手,平静的问了些当时的细节:照片都是什么内容?网络当年怎么说?M怎么会答应前男友拍下那种照片?后来前男友有没有再联系和勒索?是否知道M的现状?
然后,他背向M,呼吸均匀地睡着了。
此前,夫妻俩连睡觉,都要手拉手。这场坦白却成为夫妻关系的转折,此后半年来,丈夫变得冷淡、心不在焉,有一次甚至说:你不应该告诉我细节,我心里过不去。
邮件的结尾,M问我:筱懿姐,难道我做错了吗?夫妻之间不应该坦诚相告吗?为什么体谅别人却不能体谅自己的妻子?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那些和美的夫妻,除了情感相投,都十分了解对方的喜好和底线。
都说帝王家难得有真爱,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却是一对例外,长孙皇后13岁出嫁,26岁当上皇后,36岁去世,脾气冲动的李世民没有对她说过一句重话,《新唐书》和《旧唐书》里反而记载了铁血直男的几度落泪,尤其妻子去世后,李世民常常登上宫中能眺望到皇后墓地昭陵的高楼,寄托哀思,悲恸大哭。
抛却夫妻情深,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的感情,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妻子善解人意,明白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知道哪些话用怎样的方式说才真正有效果。
愤怒Boy李世民,很容易暴躁。
有一次,他非常喜欢的一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他大发雷霆,当即要处死养马的宫人,现场没人敢劝。
长孙皇后听说之后对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齐景公和您一样因为马被养死了,要杀养马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三大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不可赦的大罪;你养死了马,还惹得国君大怒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一定痛恨国君残暴,这是第二条大罪;其他诸侯国听说后,觉得我们国君凶暴残忍不被爱戴,看不起齐国,影响齐国的名声,这是第三条大罪。
齐景公听晏子说了这三条所谓的大罪,就饶恕了养马人,而陛下您也读过这个故事,难道忘了吗?
唐太宗听完皇后的话,怒火很快平息,宽恕了养马的宫人,还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故事劝我,润物无声,我很容易接受。
长孙皇后有一套独特的处理丈夫情绪的方法,最重要的原则是绝不在对方愤怒时火上浇油,劝说争辩,她善于避开风口,平静后再讲道理。
同样,对于唐太宗的心理,她了如指掌,从不说假话,但是,也不会把所有真相和盘托出,生活琐碎,太多真相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情商高的人,能准确识别他人情绪
正常人的情绪,都有个逐渐过渡的过程,极少瞬间从平静直接升级成爆发,别人情绪转变的经过,考验着我们察言观色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既能把握他人情绪转变的高点和低点,清楚对方承受的底线,也能准确识别出情绪的绿灯、黄灯和红灯,从而控制自己谈话的内容。
看到对方兴致勃勃,轻松继续;感到别人情绪波动很大,迅速转换话题;遇到他人承受极限,果断停止自己的描述。
生活中,我们都遇到过伤害,打上封条静默就好,没有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身边人造成二次影响。
每个人标准不同,不能指望别人具备同理心,自己却先要练就“换位思考”。
对于开篇的读者M,谁没遇到过个把渣男,何况现在并无瓜葛,她早已走到对方射程之外,这段往事不用选择撒谎,但可以考虑不说。
尤其,人们对待“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大多双重标准,M丈夫的反应,无论是一心护妻,还是内心翻江倒海很难翻篇,都可以理解。
关键在于M本人,对丈夫的承受力有没有准确的判断,以及,发现丈夫情绪波动之后,有没有及时中断。
高情商的人,懂得敬畏人性复杂的真实。
亲密关系中,杀伤力最大的,往往是纤如毫发的细节和多余的坦诚,前者让人避无可避深入骨髓,后者犹如匕首,刺穿心扉。
祝M能处理好自己的这个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