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g13.com - 关于英雄的情感说说】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抗日英雄王铭章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
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20XX年9月,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王铭章1893年7月4日生。自幼由叔祖父王心田资助,就学于新都县高等小学,1909年毕业后,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
辛亥秋,四川保路运动兴起,王铭章激于义愤,参加了保路同志军的反清作战。一九一二年,王与陆小第四、五两期同学百余人反对四川政府改组陆军小学堂,愤然离故赴南京。二次革命时,王铭章与同学参加了上海讨袁军总司令陈英士指挥的进攻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后返川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14年毕业,分发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任排长。
1914年军校毕业后派任四川陆军第2师(师长刘存厚)第4旅(旅长刘成勋)第7团(团长汪可权)少尉排
王铭章
长。
1917年7月升任第2师直属混成旅(旅长汪可权)第2团(团长陈国栋)中尉连长。
1918年1月所部改称第23混成旅(旅长汪可权)第2团(团长陈国栋),升任上尉连长。5月第2团扩编为第4师(师长刘成勋)第7旅(旅长陈国栋),升任第13团(团长段荣宗)第1营少校营长。
1920年8月所部改称四川陆军第3军(军长刘成勋)独立旅(旅长陈国栋)第1团(团长段荣宗),升任第1营少校营长。9月所部扩编为第7师(师长陈国栋)第13旅(旅长段荣宗)第25团,升任中校团长。
1924年4月第13旅扩编为第13师(师长段荣宗)第25旅(辖两团),升任上校旅长。同月16日加陆军少将衔。
1925年4月代理第13师师长。9月实任第13师(辖两旅)少将师长。
1926年,川西北屯殖军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副军长孙震,王铭章任第四师师长。
1927年4月第13师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田颂尧)第1路(司令孙震)第3混成旅(辖两团),降任少将旅长。
1928年10月混3旅扩编为第29军第2路(辖两旅),升任中将司令。
1931年9月所部改编为第29军第4师(辖三旅),改任中将师长。
1933年,四川军阀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发起三路围攻,王铭章任左纵队总指挥,担任主攻,为红四方面军击败。此后,曾数次与红军交战。
1935年10月,二十九军改编为四十一军,孙震任军长,王铭章任一二二师师长,授陆军少将,辖三六四、三六六两个旅共四个团。
1936年2月26日叙任陆军少将。10月28日晋任陆军中将。11月12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
1938年3月17日在山东滕县与日军作战时阵亡。4月6日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主要事迹
出川抗日
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浪潮,川军爱国将领纷纷请缨抗战。当时任一二二师师长的王铭章将军亦请求率部开赴前线作战,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二日,他在德阳驻地慷慨誓师,表示要用热血报国的具体行动,来赎回他二十年来参与内战危害人民的罪愆。当时,王铭章所在之第四十一军与四十五军、四十七军编为第一纵队(后改称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为邓锡侯)。经川陕公路开赴抗日前线。
部队到达宝鸡后,因晋北忻口与晋东娘子关受日军猛攻,战况紧急,西安行营奉转蒋介石命令,要二十二集团军立即由宝鸡乘火车直开潼关渡河,归第二战区战斗序列,驰援晋东。王铭章将军之一二二师为前卫部队,十月十四日到风陵渡,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十五日,王铭章在赵村车站号召三六四旅全体官兵要受命不辱,临危不苟,负伤不退,被俘不屈。十九日,三六四旅到达太原后,接到负责指挥正太线作战的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的命令,东行至岩全镇。二十四日又接到黄绍竑命令即刻出发迎击西进之敌。由于情况不明,二十五日拂晓,三六四旅在东回村与日军遭遇,三六四旅尚未部署完毕即遭日军炮火袭击,敌机轰炸扫射,各部伤亡很大,但该旅官兵士气高昂,以简陋装备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激战一日,伤亡近二千人,当日夜晚撤退。由于黄绍竑直接指挥师、旅、团,部队建制被分割,以至于被敌各个击破。当王铭章到达前线时,一二二师已处于混乱状态。经过两个星期的作战,四十一军伤亡近半,为利于今后作战,军长孙震整编部队,每旅两个团并为一个团,一二二师二个旅四个团缩编为二个团(旅番号继续保留),整编后,即开到平遥、张兰一带继续与敌作战。
浴血台儿庄
一九三七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以后,为了沟通南北战场,遂沿津浦路南北对攻,企图攻取徐州,徐州会战开始。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津浦路南段的日军进攻势头被阻,两军形成隔淮河对峙的局面。津浦路北段因韩复矩在日军进攻面前不战而退,济南、泰安、曲阜等地弃守;形势万分危急。第二十二集团军奉令急赴鲁南,增援北线作战。
一九三八年一月上旬,第二十二集团军抵达临城(今薛城),以四十五军为第一线部队,四十一军为第二线部队,均部署于滕县以北。一二二师为集团军预备队,准备扼守滕县。三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并以小部队及飞机向四十五军阵地反复进行侦察,准备发动大规模攻势。十日,孙震为加强守备,
重新调整部署,将预备队一二二师师部调进滕县城内,任命王铭章为第四十一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一二二、一二四师。王铭章令三六四旅张宣武团进驻滕县以北的北沙河,部署第二道防线;三六六旅王文振团进驻滕县东北的平邑城前,以掩护第四十五军阵地的右侧背,并防备临沂方向之日军第五师团的侧击。三月十四日,日军第十师团在航空兵的掩护下向滕县外围四十五军第一线阵地展开全线攻击。经一日激战,界河一线的守军正面阵地屹然未动。十五日晨,日军继续猛攻界河四十五军阵地未能得逞。同日,另一股日军约三千人由济宁东南的石墙出动,向东防深井的一二四师三七零〇旅进攻,该旅伤亡惨重。王铭章为防止敌人由深井向滕县左后方迂回包围,急调在滕县担任城防的一二四师三七二旅驰援三七〇旅,经激烈战斗,终于稳定了防线。十五日午,王铭章为防敌人乘隙渗入滕县左侧,命令在北沙河的七二七团抽出一营兵力,到滕县西北的洪町、高庙布防。
十五日下午,日军以界河正面守军阵地仍未被突破,遂遣兵力万余,由龙山以东向滕县方向右翼迂回,下午五时许,其先头部队已分别进至滕县东北十余里的冯河、龙阳店一带。日军的企图是撇开正面阵地,直接攻击滕县县城,迫我正面阵地不战自弃。此时,滕县城关仅有一二二、一二四、一二七三个师部和三六四旅旅部,每个师部只有一个警卫连、一个通信连和一个卫生队,还有滕县县长周同率领的警察和保安队四、五百人,滕县形势十分危急。四十一军、四十五军的大部兵力均胶着于第一线,只有在平邑方向的一二二师三六六旅王文振团尚未与敌接触。王铭章急令该团火速回援,但该团远在百里之外,缓不济急,且难保途中不被敌阻拦。王铭章向集团军总部请求援兵,而二十二集团军总部掌握的唯一支机动部队是四十一军直属特务营,孙震只留一个手枪连担任总部的警卫,令营长刘止戎率三个步兵连星夜乘火车开赴滕县。王铭章再命三六四旅张宣武团长从北沙河阵地抽出一个营,跑步回救。截止十五日夜,滕县城关的战斗部队,共为一个团部,三个营部,十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另有师、旅部的四个警卫连,还有临时来城领运弹药的一二四师一个步兵连。加上警察和保安队,合计三千人;但真正的战斗部队不满二千人。王铭章命从平邑赶到的三六六旅一个营扼守县城东关,三六旅一个营担负东西两面城防,军特务营担负南北两面城防。自率师部在西关指挥。当夜,部队急筑工事,搬运弹药。
对于敌强己弱的形势,王铭章心中十分清楚,但他抱定以死报国之心,他曾说过。以川军薄弱的兵力和破败的武器,担当了津浦线上保卫徐州的第一线的重大任务,力量已不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愆了!
十六日黎明,日军继续向界河一带四十五军阵地猛攻;迂回至冯河、龙阳店一带之日军开始向守备滕县东关的警戒部队进攻。八时许,敌集中炮兵火力向滕县东关、城内和西关火车站射击。同时,敌飞机十余架飞临滕县轰炸、扫射。驻在西关的玉铭章在敌开始轰炸后,通过电话询问情况,随后跑步进城,与同僚、部属协商判断东郊之敌即将大举进攻,大战迫在眉睫,作战应变方案有两个,一是死守孤城;二是出城机动作战。会后,王铭章立即向集团军总司令孙震报告,孙震答复说:委员长来电话要我们死守滕县,等待汤恩伯集团前来解围,汤部的先头部队昨日已到临城,其后续部队亦正陆续赶到。我当催促王廉仲军赶紧北上,你应确保滕县以待援军。你的指挥部应立即移到城内,以便亲自指挥守城,如兵力不够,可把城外所有的四十一军部队调回城内,固守待援!王铭章下定了决心,昭告全城官兵,决心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他还命令将南北城门堵死,东西城门暂留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师部和直属部队也由西关移进城内.
日军自八时开始,持续炮击了两个小时,十时许停止射击,沉寂了约三十分钟,突然集中炮火猛轰东关南半部寨墙的突出部炸开了十余米宽的一个缺口。敌集中数十挺机枪对准缺口扫射,以掩护步兵进攻。守军官兵毫不畏惧,沉着应战,隐蔽在缺口两侧,当敌兵约五、六十人刚下到寨壕将要向缺口冲锋时,向敌猛投手榴弹,将敌大部歼灭。就这样,担负缺口段守备的一连,接连打退敌军三次冲锋,而自己也伤亡近百,由预备队替换下来。当午二时,日军再向东关东北角猛攻;五时,又猛攻东关门,均被守城部队击退。日军遗尸累累,守军亦伤亡惨重。当晚,战斗停止。
滕县正面四十五军部队经三天浴血奋战,伤亡过半。十六日午,正面阵地被敌突破。四十五军从滕县两侧撤退。当晚,四十一军一二四师和一二二师七二七团奉命陆续进入滕县。三六六旅中途遇故,绕道到达临城。王铭章根据兵力变化情况,重新调整部署。同时,命令各部抓紧补充弹药,构筑工事;在城墙下隐蔽的部队,每班扎一架云梯,随时准备登城反击。
援军汤恩伯部王仲廉军十五、十六日陆续到达临城,先头部队一个团刚下火车,孙震以滕县情况紧急,令其前往增援。该团在南沙河遭围攻滕县日军一部攻击,不支溃退,其它各部仅在南沙河警戒,其军部到达后,得知滕县正受强大敌军围攻,便借口机动作战,将部队迂回向滕县东北峰山以东地区开去。于是南沙河之敌向前推进,二十二集团军总部不能抵抗,遂后撤至运河南岸利国驿,从此与滕县守军失去联络,滕县完全陷入日军四面包围之中。
壮烈殉国
日军在滕县碰上硬钉子,出乎意料,遂于当夜,调集精锐部队,配属数十辆装甲战车和大量炮兵,十七日六时许,敌集中炮兵火力,猛烈射击滕县城区,敌机二十余架疯狂投弹扫射,整个滕县城硝烟弥漫,房倒屋塌,顿成一片火海。两个多小时的轰炸之后,敌开始向东关进攻,以十余辆坦克为先导,掩护步兵从东寨墙的缺口冲锋。东关守军冒着敌人炮火,在近距离与敌展开殊死搏斗,伤亡惨重。另一部日军向被轰塌的东南角城墙进攻,守军一个连,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战车两辆,在敌密集火力射击下,该连伤亡殆尽。敌步兵四十余人冲上城角,守军另遣一个连向突入之敌反击,经激烈肉搏,全歼突入之敌,该连官兵仅剩十四人。此时,王铭章急电孙震:敌以炮火猛轰我城内及东南角城墙,东关附近又被冲毁数段,敌兵登城,经我反击,毙敌无数,已将其击退,若友军深夜无消息,则孤城危矣。
蒋介石为王铭章题词
午二时,日军以重炮猛轰南城墙下街道,同时,敌机二十余架轰炸南关。随后,敌步兵在坦克掩护下进攻南城。守军英勇战斗,伤亡殆尽,敌军攻占南城墙。此时东面日军集中兵力猛攻东关,敌步兵在坦克掩护下突入东关。王铭章见援军无望,再给孙震一电,表示:决心死拼,以报国家。
王铭章在敌军攻占南城墙和东关后,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此时,占领南城墙之敌在机枪火力掩护下,从西南城角向西城墙逼进,敌炮兵集中火力射击西门城楼。西门、火车站,守军失去城墙等工事掩护,暴露在敌火力之下,伤亡极大,仍坚持抵抗。下午五时,敌占领西城墙和西门,王铭章命令城内各部与敌巷战,西关守军死战待援,自己登上西北城墙,亲自指挥警卫连一个排进攻西门城楼。因敌火力猛烈,城墙上毫无掩蔽,该排全部阵亡。此时,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壮烈殉国。同时殉难的还有参谋长赵渭滨及一二四师参谋长邹绍孟等人。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除少数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滕县之战,王铭章将军指挥第四十一军,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为徐州一带中国军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也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较大损失,为尔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徐州会战的指挥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高度评价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家庭成员
王铭章有正侧二妻,大夫人周华裕,二夫人叶亚华,育有多名子女,后共长成三子一女。长子王道鸿,次子王道义,三子王道纲,小女儿王道洁。1949年王道鸿,王道义,王道洁留在大陆,历经诸多磨难。三子王道纲与母亲叶亚华前往台湾生活多年,2005年,年近百岁的叶亚华女士和儿子王道纲(黄埔军校25期)叶落归根,定居四川成都。嫡长子王道鸿在1940年代与原国民革命军24军参谋长陆军少将汪云翔(号紫渊)长女汪慧仙成亲,1948年诞下一子王德明。王道鸿50年代下放阿坝州南坪县教书。1950年代汪慧仙因伤寒不治去世后,幼子王德明孤苦无依,由外婆汪云翔遗孀樊镜容女士抚养成人。70年代王道鸿结束下放返回成都,后去世。
2009年16日是滕县保卫战71周年,王铭章的子孙以及儿媳一行14人来到大邑县建川博物馆,代表王铭章98岁高龄的遗孀叶亚华向博物馆捐赠了7块刚从台湾带回来的词匾,其中3块有蒋介石的亲笔题词,分别书写民族光荣、死重泰山、烈比睢阳。
20XX年12月6日,民革枣庄市滕州支部主委张宪依代表支部向鲁南人民抗日纪念馆转赠了由王铭章将军后人赠送的原国民政府纪念王铭章将军的匾牌。
民族光荣、烈比雎阳、死重泰山是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滕县保卫战中阵亡后,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38年分别在武汉、重庆、成都为其题的词,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王将军后人在今年清明节来滕祭奠王铭章将军时,看到民革滕州支部捐资为将军雕塑的石像,甚为感动,一致决定向支部捐赠从台湾带回的纪念匾牌。为缅怀英雄,激励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民革滕州支部委员会决定将其转赠鲁南人民抗日纪念馆展出。
人物纪念
国民政府对王铭章将军奋勇抗战给予高度评价,并追赠为陆军上将;王将军灵枢经武汉、重庆、成都运回其家乡新都,沿途各地纷纷隆重举行悼念、祭奠仪式。在武汉举行迎灵公祭仪式时中共中央代表吴玉章、董必武,八路军代表罗炳辉、齐光、《新华日报》代表吴克坚等前往参加。吴克坚致悼词说:王师长等殉国烈士的鲜血,不仅洗涤了他们在川军二十年的罪愆,而且更加振奋了全国军民枪口一致对外的民族精神。他们是对得起四川的父老、对得起国家的。王师长是我们炎黄的优秀子孙,是保国卫民的英勇战士,是中国的模范军人,他的死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中国人民,他的勋名将永垂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不死!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还联名撰赠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2005年,王铭章将军的遗孀、年近百岁的叶亚华女士和儿子王道纲(黄埔军校25期)叶落归根,定居四川成都。
王铭章将军在奔赴抗日战场的前夕,曾有:誓以必死报国,将积年薪俸所得酌留赡家及子女教育之用,余以建立公用事业、我很有决心在新都办一所学校,为家长谋利的夙愿,为缅怀先烈,秉承王将军的遗志,王将军夫人遂将其所收租谷和1.2万元抚恤金作办学经费,拨出王铭章将军墓园对面的田业40余亩(后又增加20亩)作校址,于1941年9月创建私立铭章中学(解放后更名为四川省新都中学,后又改为四川省成都市新都第一中学并沿用至今)。
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对其遗属颁发了烈士证书。20XX年月7日,时值台儿庄大捷75周年之际,王铭章将军塑像揭幕仪式在滕州国防科技教育基地隆重举行。为铭记王铭章将军的不朽功绩,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革滕州支部在民革中央、民革山东省委和民革枣庄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决定为王铭章将军捐资塑像。塑像总高2.5米,红色花岗岩材质,上半身采用写实手法,下半身采用写意手法,以王铭章将军日常生活状态为原型,面部方正,胸部挺拔,目光深邃,充满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再现了将军坚毅果敢、英勇无畏、身系家国的伟岸形象。山东滕州塑像揭幕仪式
王铭章墓
王铭章铜像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侧森林广场内,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王铭章的墓园,在新都区西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始建于1938年,落成于1942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2003年修葺一新;坟冢前立有王铭章掣马奔腾铜像,墓地环境优美,临近公园湖泊、城墙,为新都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场所。
20XX年4月初,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将军塑像在滕州市国防科技教育基地隆重揭幕。为铭记王铭章将军的不朽功绩,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革滕州支部在民革中央、民革山东省委和民革枣庄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决定为王铭章将军捐资塑像。
王铭章墓园
新都区王铭章墓园。纪念抗日爱国将领王铭章的墓园,在新都区西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始建于1938年,落成于1942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书》之后,新都区政府于1985年重建王铭章烈士墓园。碑文题:抗日阵亡将领122师师长上将王铭章英烈之墓。2003年,新都区政府为爱国将领王铭章铸造王铭章铜像,落座于桂湖公园饮马河畔.
影视形象qg13.COM
王铭章
1.由陈宝国、陈数、姚刚、修宗迪、米学东等主演的军事悬疑精品大剧《正者无敌》20XX年3月在各大卫视上映,其中由著名演员陈宝国饰演的冯天魁一角其原型即为王铭章将军。
2.电影《血战台儿庄》中,饰演王铭章将军的,则是该电影的导演翟俊杰。
3.电视剧由王韦智饰演的《壮士出川》中的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将军。
情感编辑推荐
抗日英雄王祯祥的故事
王祯祥(1901~1938)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2军20师副师长。20XX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和滇桂军阀叛乱,以及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排、连长,第十八师五十二团一营少校营长,中央教导第二师中校作战科长,暂编第二十师参谋长、少将副师长。1938年在武汉会战中殉国。
主要事迹
1938年7月30日,因九江被日军攻陷,瑞昌成为阻击日军西进的重要关隘。第9战区命令12军固守瑞昌及附近,掩护主力开进德安、瑞昌之间地带。8月13日,王祯祥所部进驻天子山、陈家山防守阵地。8月22日,日军第6旅团对王祯祥所部阵地发动猛攻,王祯祥协助师长指挥20师坚守阵地,击退日军多次进攻。次日,日军第6旅团除了对王祯祥所部阵地进行重炮轰击、飞机轰炸,还施放毒气。20师官兵猝不及防,因没有防毒面具和防毒手段,王祯祥和阵地上的官兵全部牺牲。
抗日英雄王克山的故事
王克山(1919~1944),男,山东省寿光市人。1944年4月,牺牲,时任八路军胶东军区第5旅13团2营4连2班副班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1940年10月参加八路军,在胶东军区十三团当战士。194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编入八路军胶东军区5旅13团2营4连2班,后任副班长。入伍3年来,历经50多次战斗,每次战斗都猛打猛冲,曾5次负伤,全身留下9处伤疤。1941年3月16日,王克山所在的13团参加奇袭栖霞牙山的战斗,他主动请战,担任爆破手,用炸药包炸毁敌人一个坚固工事,为部队清除进攻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这次战斗,全团共歼灭伪军一个营。
1943年,在掖县驿道战斗中,他只身一人追敌3里多路,击毙伪军1人,俘虏伪军1人,缴获机枪1挺。1944年春,胶东军区开展春季战役攻势,决定拔除伪军赵保原设在莱阳河源西沟的据点。驻守据点的敌人有近2000人,筑有9座长方形大碉堡。2月18日,战斗打响,王克山他所在的4连仅用15分钟,就突破敌人两道壕沟、两道围墙,并率先将村北的一座大碉堡爆破。他头部虽负伤,但仍然坚持战斗,连续炸毁敌人3个大碉堡,全连共炸掉敌人5个大碉堡。王克山用他的神勇和智慧,为13团创造白天连续爆破成功的战例。河源西沟攻坚战的胜利,得到胶东军区和山东军区首长高度评价,13团得到通令嘉奖,4连获得河源西沟第一连的称号,王克山被评为胶东军区爆炸大王。
主要事迹
1944年4月,王克山所在4连驻防地王家夼突遭日、伪军袭击,王克山率2班勇猛出击,将敌人截为两段,吸引敌人兵力,为主力迂回敌后赢得时间,最终将偷袭敌人击溃。战斗中,王克山中弹牺牲。1944年7月,胶东军区召开首届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追认他为胶东军区战斗英雄。
抗日英雄王少奇的故事
王少奇(19121944),男,原名王玉昆,字季如,曾化名王英、黄忠、李广。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1944年10月17日牺牲,时任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卫生部部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王少奇
一九一二处四月二十六日,生于河北省香河县城,一九二门年毕业于通县师范,一九三三年考入北平医学院,在此期间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一九三五年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干事,一九三六年三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蓟县人民救国会宣传部长,宣汤怀联合县救国会主任,蓟遵兴游击队政委,蓟平密联合县县长,蓟宝三联合县县长,冀东军分区卫生部长兼政委,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被誉为八路军的好县长。
王少奇同志在学校就读期间,虚心好学,积极寻求革命真理,九一八事变后,先后到香县渠口、刘宋、大河各庄进行抗日宣传,号召群众团结抗日,一九三五年在学校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后选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学生南下请愿团,向蒋介石政府请愿抗日。
一九三六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抗日烽火燃遍全国,王少奇同志按照党组织的批示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发动抗日游击战争,他利用所学的知识在蓟县板桥村开设了一个诊所掩护,他从事革命工作。由于没有资金,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将自己家中仅有的四亩稻田卖掉,购置了器械,并用所得的收入充实了党的活动经费,他先后在二十多个村组织建立健全抗日救国会宣传我党的主张,号召群众拿起武器,抗击日本侵略者。一九三八年先后任蓟县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长,宣怀联合县宣传部长等职。
一九三九年六月间,奉晋察冀军区指示,将各县抗联队伍组成蓟县、遵化、兴隆(蓟遵兴)游击支队到冀东坚持游击战,王少奇调任支队政委,七月率部向冀东插进,途中遭日伪军数路围攻堵截,与上级失去了联系,然而王少奇同志毅然决定就地开展游击战争,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学生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经过一个多月地转战,于九月二十六到达盘山,为扩大游击区范围,他率部到兴隆南部山区在很短的时间开创干涧、黄涯子、天平沟等游击区,扩大了游击活动区域。
一九四零年春季,包森同志率二支队到达盘山抗日根据地,期间王少奇同志积极配合开展工作,首先建立健全机构,制定了一整套制度。一建立两面政权,利用伪保甲长为我军提供情报,二建立财粮制度,实行统一征收,统一开支,实行粮票制度,三建立军用代办所,军需品均由代办所负责办理。
一九四零年夏季,王少奇同志任蓟平密联合县县长,为有地配合包森领导的二支队开展平原地区抗日活动,先后组织战士连克数十处伪据点,群众抗日激情日益高涨,为稳定局面巩固成果,王少奇同志带领地方干部又建立了区本政权,广泛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召开了知识分子及地方上层人士座谈会,宣传持久战的战略意义和党的各项政策,他以开阔的视野、出色的口才、丰实的知识深深地打动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享有很高的威望,并把他们吸收进了抗日救国工作这中,为平谷、密云、兴隆等地的抗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九四零年冬季,王少奇调任蓟宝三联合县县长,在盘山根据地开展建设工作,成立了村政委员会,为保卫根据地,提高战斗素质,王少奇同志经常进行军事政治教育,讲解游击战术,著名的盘山联合村民兵班(后称盘山班)就是他在一时期亲手培养组建的。敌人扫荡时,他就组织当地群众一起藏山洞、睡山沟,没有被子就全衣而睡,他常常教育民兵说:搞革命就不能怕死,怕吃苦,不客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到底,打死一个日本鬼子够本,打死二个赚一个,要给自己留一颗子弹不能让敌人捉活的,到任何时候不能泄露党的秘密。王少奇的教诲使盘山班的同志至今还记忆犹新。
一九四二年王少奇任丁部行政办事处主任地分委委员,主管西部数县的政府工作,四三年底调任冀东军区卫生部长兼政委。
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七日,在丰润县杨家铺参加区党委扩大会议时,遭数路日伪军包围,在突围中与卜荣久同志夫妇一起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三岁。遗骨葬于蓟县盘山烈士陵园。
主要事迹
1943年2月的一天,王少奇正和几个暂时撤回盘山的区干部研究工作,突然来了大批日伪军,吼叫着从四面八方向盘山包围上来,企图将抗日干部们一网打尽。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王少奇指挥大家边打边撤。在盘山武装班的掩护下,他和其余4名干部隐蔽在盘山旋风岩下的一个山洞里。几百名日伪军驻在周围,白天三番两次地搜山,夜间布下侦探,整整围剿了15个昼夜。在这异常艰苦紧张的情况下,王少奇坚定自若,指挥大家沉着应战。当时正值数九寒冬,5个人只有两条毯子,大家身挨身,心贴心地挤在一起,腿部都冻成了紫色,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吃的东西只靠盘山武装班副班长于连海冒着生命危险,夜间偶尔潜入山中送来一点凉水和炒米来维持。就这样,王少奇率领大家一直在山中坚持了半个月,最后终于突出包围,安全转移了。在王少奇从事抗日斗争的艰苦年月里,他的家属、亲人们也在忍辱负重,担受风险,但却千方百计地支持他的工作,支援根据地的斗争。
王松儒老先生是个很有学识的人,懂得外虏不除,国无宁日,民无宁日的道理。他积极支持儿子从事救国救民的斗争,直到逝世前,他还谆谆教导家人,要像王少奇那样有民族的硬骨,做正直的国人。王少奇的妻子薄玉秀虽然文化不高,但既贤惠又明理,积极支持丈夫的革命活动,不止一次地对丈夫说:国难当头,忠孝不能两全,你放心地在外为国尽忠,我在家中侍奉老人,替你尽孝。她还为革命事业做了许多工作。王少奇和其他地下工作人员到香河城里活动,都由薄玉秀进行巧妙的安排,任务完成,再秘密地找人将他们乔装送出城。她还为进香河县城的同志们筹措资金、衣服、地图、药品等必需品,使他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同志们回到根据地,总是赞不绝口地说:我们能胜利完成任务,多亏了王大嫂!
那时候,敌人风闻薄玉秀的丈夫是八路军,可又一时抓不到把柄,便三天两头地来王家寻衅生事,以便发现线索。设在白云寺的伪警察一分所,因靠近王家,经常借机诈取钱财。有一次,敌人得到北山根据地派人进了城,很可能潜入了王家的消息,于是,大批的宪兵、特务突然闯进王家来搜捕。王少奇的母亲上前拦阻,遭到一顿毒打。由于薄玉秀等人的巧妙安排,敌人扑了空。敌人气急败坏,要抓走王少奇的妻子和孩子,但薄玉秀提前带着孩子越墙逃了出去,敌人一无所获,就将王家乱砸了一通才离去。事后,敌人几次抓捕,但由于她不断地隐蔽和转移,再加上王少奇二兄王毓奇(为了便于王少奇的工作,他出任了伪城关镇长)从中周旋,敌人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1944年10月16日,冀热边特委在丰润县张庄子召开特委扩大会议。时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卫生部部长兼政委的王少奇,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正在进行时,情况突变,敌人从四面向这一带包围过来。在紧急的情况下,领导干部们和警卫部队转移到了南面的李庄子。
17日一大早,大雾蒙蒙,大批日伪军又乘着浓雾从李庄子村西摸了上来。特委组织部长周文彬当机立断,警卫部队扼守阵地掩护,机关干部速向杨家铺村转移。
谁知他们刚到杨家铺又遭到了5000多名日伪军的包围合击,敌人这次投入血本,要将我特委机关一网打尽。情况万分危急,继续转移已不可能,周文彬坚定地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在这危急的情况下,王少奇沉着坚定,指挥身边的同志们边打边撤,并照顾受伤的同志。当他们退到半山坡的时候,卜荣久不幸腹部中弹,王少奇见了,不顾迎面纷飞的子弹,马上扑上去为战友包扎。正在这时,一颗子弹呼啸飞来,穿透了王少奇的胸部,伤势非常严重。他意识到自己突围已不可能,为了严守党的秘密,他挣扎着把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点燃焚毁。随着火光的升起,顿时吸引过来数十名敌军。王少奇仅有十来发子弹了。他强忍剧痛,将一颗颗仇恨的子弹准确地射向了敌人。
当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时,王少奇停止了射击。这时,敌人阵地上传来了一个熟悉刺耳的声音:老同学,快投降吧!皇军非常赏识你的才干,只要你能归顺,保证你能连升三级,每月薪俸三百大洋。原来王少奇的一位同学已投靠日寇,做了汉奸,现在正在为主子卖命,向他劝降。
投降,帮日本强盗杀中国同胞?你们真是瞎了狗眼!王少奇轻蔑地回答道。
敌人见劝降不成,就又试探着进攻,待证实王少奇确实已无子弹时,才嚎叫着又冲了上来,大叫:抓活的,皇军有重赏。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王少奇从容地举起了手枪,向自己的头部射出了最后一颗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