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g13.com - 方也情感语录】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真金也怕火炼,真情也怕检验",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真金也怕火炼,真情也怕检验
跟女友在咖啡馆里聚会。女人之间的话题,说来说去大都围绕着爱情跟男人。女友安彩是个在感情里曾经沧海的女子,爱情是她惟一的信仰,可她一直无法坚信男友对爱情的执著能及得上她一半,于是,爱之深,试之切。
上次聚会,安彩曾经得意地向大家炫耀,她为了确定男友的爱真假浓烈,用尽阴谋阳谋明说暗夺等手腕去试探去检验:她会在男友外出应酬时打去电话说自己胃不舒服,然后掐着表计算着男友推门而入的时间,用以计算他爱她的浓淡;若是他身边稍稍有姿色女子的靠近,她就哭,就闹,把最刁蛮的话抛向他,用来试探他爱她的真假;他出差回来,刚推开家门,她就剥去他外衣,用身体检验他身心的忠诚与否……所幸,他一一照单全收,摇头苦笑之余,说她爱得走火入魔。
安彩笑,是幸福的笑,说男友是块千足纯金,经得起她一而再的检验,对她的爱不掺杂一丝杂质。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次聚会上,安彩肿着眼睛说,男友跟她分手了,虽然能留下的物质都给了她,但是态度异常坚决,任凭她怎么苦苦挽留都不肯回头。惟一的理由是,这么相爱,太受罪,他想逃,且越远越好。
安彩说这些话时,还在习惯性地摆弄中指上的周大福足金戒指,那赤灿的光芒还在,只是物是人非。
我突然脱口而出,真金不怕火炼,真是骗人的鬼话,只是没达到它所能承受的熔点热度而已。
比如,安彩对男友的一次次变本加厉的检验,她以为真爱无敌,承受这些理所当然,可她忽略了一点,没有无底线的包容,没有无疆界的真爱。她在一次次自以为是的进攻中,把男友的宽容当成了真爱的成绩单,所以,一次次冲击他的极限,直到他从最初的隐忍到后来的无法承受,乃至绝望离开。
女人最怕的是情伤,在经历过一次或N次情伤后,从中吸取的最大教训就是,爱他,也要他百分百地真爱。可从何鉴定呢?就从一次次冲击他的极限开始。女人费尽思量的试探检验,如果男人百般配合,她便以为这就是爱。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男人宽容隐忍的背后是在无形无声的后退一步,再一步。直至有一天,她的试探超出他能接纳的底线,于是,转身就成了必然。女人只看到他转身的这一步,从不去深究他是在自己一次次的检验过程中渐退渐远的。
女人大抵都爱犯这个本末倒置的错误。爱上了才去检验,不如,爱上某某之前,深呼吸三秒,告诉自己,先过了安检这一关,再义无反顾的去爱,才是上上签。
比如,孙俪跟邓超,合作过两部剧集,共事同处半年有余,冷眼旁观良久,言语试探交锋,深思熟虑过后确定对方就是自己的爱情目标,才开始坦坦荡荡相爱,并且一路爱到了婚姻里,如今是一家三口甜蜜三人行。自从他们决定相爱的那天起,就爱得情真意切,爱得深信不疑,媒体前大方牵手,私底下平淡是真的相处,现如今一路爱得天下皆知,人人祝福。
对于女人而言,情路上最大的劫难并非爱上的不是良人,而是在爱上之前,要慧眼兰心辨别他的优劣,确定能爱的指数;爱上了,顺其自然很重要,拿得起就应该放得下,爱从来就不是女人的全部,爱他之外更应该多爱自己。别第三者没出现,自己先在忐忑中折腾彼此,把爱折腾得面目全非。
至于拿自己身体当成试探的砝码,光是听来都够薄凉,若是爱的初衷已改,若是能丈量出从身体到心底的距离,爱情这劳什子怕是如假包换的破铜烂铁而已,别说真金,镀金都谈不上。
事到如今,应该信奉,真金也怕火炼,真爱也怕检验。
别为难自己,别为难爱情,是真爱,不火炼也光彩烁人,不检验也花好月圆。是虚情假意,赶紧把他有多远扔多远,然后庆幸,幸亏发现得早,还能优雅转身,还能赶快忘记,成全自己最重要。
编辑推荐
爱情怕有要求
周日与朋友一起去游乐场,其间一位女友一定要逼男朋友陪自己坐过山车。那男人天生胆儿小,从不敢玩刺激项目,大家都帮他说情。可女友像吃了秤砣似的,甚至以“如果你爱我,就陪我坐过山车”来逼男友就范。男人万般无奈地坐了上去,下来时小脸煞白,呕吐不止。
事后,一位刚刚结束恋情的男人感叹:“太可怕了,为什么感情一旦深入,女人的要求总是特别多?”
不止一位男性朋友对我说,爱情到一定时候,自己就会厌倦。女人常常误以为这是男人花心的表现,其实不过是因为男人爱逃避。逃避什么?名目繁多的要求。
有要求有错吗?没有。当你对一个人有要求,一定是因为有亲近感。对于路上遇到的行人、隔壁办公室的大哥,我们才懒得要求什么呢。然而,亲近与要求又不可完全对等。有要求,只能说明还未亲近到相知的地步,所以需要不断地看到对方满足自己的要求,以证实爱并不虚无。
要求不断被满足的一方想当然地认为,如果他爱我,一定会以满足我的要求为乐,其实是高估了爱情的力量。没听说“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再说了,被不断要求的一方也可以想,如果你爱我,就不要对我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的要求。
如果把男人与女人比作大学,男人是中国的大学,奉行严进宽出,而女人是美国的大学,奉行的是宽进严出。
在爱情中,男人并非没有要求。比如恋爱之前,他会在意女孩的三围、职业、性情等等。一旦木已成舟,大多数男人即使发现对方不尽如人意,也懒得再提什么要求。而女人在感情最初往往会美化一切。一个害怕看恐怖片的男人,女人觉得他很可爱;一个不喜欢吹捧上司的男人,女人觉得他有气节;一个从不说我爱你的男人,女人认为他很酷;一个收入不高的男人,女人认为他是潜力股。随着恋爱深入,男人变得简单,女人则变得复杂。当初,因为他特别,所以她爱他,而现在,却千万百计地想要抹杀他的特别之处,因为有特点、有个性的男人让她感到不安全。
她会要求不喜欢跟上司套近乎的男人去领导家拜年,理由是如果你总这么清高,何时才能升职?她会要求害怕蟑螂的男人去打蟑螂,理由是如果你这么胆小,以后家里进了强盗谁来保护我?她甚至要求不喜欢看电视的男人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理由是关心国家大事,要从看电视抓起。
无论男女,如果每天都处于被要求中,满足了一些要求,会有更多要求排队等候,满足不了一些要求,就要受到责难与惩罚,那么除了在不明真相之前踏入婚姻围城,逃跑起来比较困难的,任谁都会心生厌倦、落荒而逃吧?
“因为爱,所以我不再要求你什么”与“因为爱,所以我才可以要求你什么”,两种境界,其实都有道理。只是,前者往往存在于浪漫爱情小说中,而后者很容易在生活里泛滥成灾。
杨绛与钱钟书曾经是一位朋友眼中的爱情楷模。然而,当她深入研究了偶像的情感世界后,忍不住感叹,杨绛简直是个“没关系小姐”,钱钟书把台布弄脏却不会洗,把台灯弄坏却不会修,她统统回答没关系。她从不要求他做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宁愿自己去做。
无论名人楷模还是身边的幸福伴侣,“对自己有要求,对别人少要求”几乎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因为对自己提要求不容易失控,身体力行之时,知道达到要求不易,自然会量力而为,适可而止,而对别人提要求,总觉得人家很容易就能做到,于是不知不觉失了底线,最终导致感情破裂还责怪人家不求上进,承受能力太差。
如果对你来说,做杨绛那种“没关系小姐”实在太难,至少应该把握一点:你所提的要求绝不能像博客一样包罗万象,日日更新。你当然永远觉得自己的要求不过分,然而,那些鸡毛蒜皮的要求,更容易吓跑男人。因为那基本已经不是什么要求了,而是束缚——极严重、极不人道、极没必要的束缚。
婚姻,怕男人不行
1
一个朋友跟我讲述:
我老公在家排行老二,有个哥哥,哥哥先结婚四年,已有一儿一女。哥哥高中没有念完就辍学了,之后在镇上跟着一个老师傅,学做铝合金生意。当然,我老公能顺利读完大学,也多亏了哥哥的支持。
他们家里条件并不好,爸妈都是农民,妈妈身体不好,不能下地干活,所以家里的重担一直都是落在他爸身上。可以说,家里举步维艰。
我家住在城里,跟父母住在一起,结婚后,就一直住在我父母家里。有时候因为锅碗瓢盆的事情,经常跟我父母闹意见,我们就租房子搬了出来。
我父母非要他家买房子。前年,我父母出了一部分钱,他家里出了少部分钱,买了一套小型住房。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家里出的那几万,是他父亲偷盗来的3万。
2
我父母给他家四处找人,还是被判刑了一年。我妈妈哭的几乎快晕厥过去了,没有想到我嫁给这样的人家。
等公公从监狱里出来,继续跟哥哥嫂子住在一起,但嫂子知道他为了给在城里的弟弟买房子竟然偷盗,把公公跟婆婆虐待的不成人样,经常让公公婆婆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嫂子要把公公婆婆赶到我们家住,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房子本身就小,两室一厅,很憋屈。
而且,我这个人爱干净,总是把家里收拾的比较文艺。喜欢采摘一些花放在茶几啊,桌子上,可打从公公婆婆来了,她们说这样占地方,不要把家里弄的满满的。
我喜欢每天晚上都洗澡才能睡觉,可公公婆婆几乎几个星期都不洗澡,把被子盖得脏兮兮的才去洗澡。我跟老公说了这事,让老公转告他父母要爱干净,可老公说:随她们吧,都一把年纪了。
最糟心的是,公公居然在我上班的时候,把鼻涕抹在墙上,那天我换鞋子手托着墙壁抹了一手,这事成了我们家的导火线,我就朝公公吼道:从此以后,这家我说了算,你们不洗手就不要吃饭,不洗澡就不要睡觉。
谁知道,老公从卧室出来朝我吼叫:你有病吧,一大清早的。
因为当时迟到了,我也没有跟他们多言。
3
可是生活越来越令我看不下去了。
有一次正在吃饭,公公喉咙咳嗽了几下,竟然把一口痰活活的咽下去了。
当时,我正在吃饭,当即就把筷子甩在桌子上说:爸,妈,不是我不孝顺你们,你们既然来我这里住,你们能不能讲究点,这饭还能不能吃了。
婆婆说:是啊,我们老了,走到哪里都有人嫌弃了。说着就两眼泪汪汪的往下掉。
老公看到非常不舒服就朝我吼:不就是一口痰么,至于么,小时候,我不是就着我妈妈的口水吃饭长大的么,你毛病多着呢。
我当时真的很委屈,就甩门而出了,去了我妈妈那里。我妈能说什么啊,她只能劝我,也没有老人愿意看着孩子们离婚的。
我跟我妈妈讲:随口吐痰不说,到处擤鼻涕不说,臭袜子就放在枕头下面,黑乎乎的一团。我一个星期也就歇两天,我哪里有功夫经常去洗啊。还有常年吃饭不洗手,说了好多次,都无济于事。老公还说我养了一身臭毛病。
我妈妈劝我:谁家过日子都是磕磕绊绊,我跟你爸爸也是磕磕绊绊走到几天,不要遇事就想离婚。
听妈妈的劝我回去了。
可当我进家门的时候,公公婆婆刚吃完饭,拿了一块餐巾纸擦拭了一下自己的嘴,还擦了桌子,把餐巾纸折叠回来去给我闺女擦嘴。当时,我就火冒三丈,指着他的手:嘛呢,嘛呢,别动,你这是在干嘛呢。
公公一脸懵逼的看着我:给娃擦擦嘴啊。
当时,我就想把纸巾扔他脸上,我把纸巾踩在地上,剁了剁:你纸巾擦过一个嘴之后,滋生多少细菌么,还在擦了桌子,再给我女儿擦嘴。
公公婆婆没有吱声,我想他们可能知道自己错了,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谁知道晚上,他们跟回来的儿子讲了此事,还闹着要回老家。
老公说:家里还有住的地方吗,都被哥哥嫂子占了房子,回去都是遭罪,就在这里住下。
公公婆婆说:在这里住不下去了。
老公当时指着我的鼻子说到:以后再给我妈妈脸色看,你瞧瞧。
我离家出走,他没有去接我也就算了,还朝着我吼,我当时也朝着他吼:你想怎样,不就是离婚么,谁怕谁,我看谁离开谁不能过。
谁知道他当时就把桌子上的碗筷摔在地上。我又一次抱着孩子去了我妈妈家,这样的婚姻真的维持的很难。
4
听朋友讲到这里,真的挺闹心的,生活啊,真的是一地鸡毛。
村上春树写过一篇《女人发火时,男人该怎么办》。
萨默塞特·毛姆的短篇小说中,有一个骗婚惯犯的故事。这是个专门在海滨疗养地诱惑老处女,重婚达十一次之多的家伙,为此还被送进了监狱。关于这家伙的外表,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他用惆怅莫名的眼神望着自己的鞋子,这玩意儿也需要好好修理一番。他长着瘦削的长鼻子、淡蓝色的眼睛,是个干瘪的小个子。肤色很差,满是皱纹,根本看不出多大年纪。既像是三十来岁,又像是六十来岁。这是个除了不引人注意,便没有值得一提之处的家伙。一个穷光蛋,这一点明白无误,不过衣着倒还算整洁。
这么一个寒酸潦倒的家伙,怎么能迷倒那么多女人呢?身为叙述者的作家百思不解,把这疑问说出口来。那家伙说道:女人的确迷恋仪表堂堂的男子,可一说到结婚,外貌之类就无所谓了。亏你还是个作家,根本就不懂女人嘛。想必是因为只娶过一个女人的缘故喽。一辈子“只见过牛头梗犬的话,怎么能算懂得狗呢?”
我也只娶过一个女人,算是个“只见过牛头梗犬”的蒙昧无知的人,却也脸皮颇厚,对广大女性有自己的一家之言。那就是“女人并不是有事想发火才发火,而是有时想发火才发火”。
男人发火时,来龙去脉基本都很清楚:因为如此这般,所以发火(姑且不问是否合适)。然而据我所见,女人多数情况下却不是这样。平日里也没怎么见她横眉立目,反倒是得过且过的事情,不凑巧赶上了发火期,她就会发火,而且是大发雷霆,就是俗话所说的“踩上地雷了”。
刚结婚那阵子,我根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番五次地经历种种折腾,我渐渐明白了个中缘由:“呵呵,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对方大光其火时,我只能严防死守,老老实实地充当沙袋。面对自然灾害,正面迎战是不会有胜算的。我就像一个聪明的水手,只管缩紧脑袋,心中想些不相干的事情,等待那蛮横的台风过去。
风停后,再慢慢地抬起脑袋,小心观察周围的情况。断定事态已经告一段落,再回归自己平时的节奏,一边哼着小曲儿,该干啥还干啥。可过上一段时间,头顶上又暗云密布了:咦,情况不妙啊……
假如有人单刀直入,问道:这样周而复始之间,人生是否有所进步?那可就叫人尴尬喽。但不管怎样,我通过牛头梗犬学到了这种实用的智慧,才得以维持大致相安无事的共同生活。
5
其实现代社会怕离婚的不是女人,是男人。除非你经济条件十分雄厚,你不怕离了一任又一任,不怕娶了一任又一任,可人生在世,就为了换着女人玩的么。
多数人是玩不起的。向朋友老公这种情况,女人愿意把老人带过来一起生活,那是你娶女人娶对了,要惜福,现代年轻人多是愿意自个出来生活的。因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睡觉习惯,各方面的习惯都不一样。你没有能力出来单独过,你就得扮演强力粘合剂的角色。
在这种情况下,男人还在中间不断挑起烟火,我只能说你是正宗老字号傻逼。
这种婚姻,只能女人执政坐庄,才能糊牌,要是让给男人,这个婚姻真的会输个精光。
遇到这种婚姻,男人就得如村上说的,等待大风过去,慢慢抬头。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忍受公公往墙上擤鼻涕,拿擦桌子的纸巾擦嘴,有句话说的好:嫌货的才是买货的。遇到那种有心计的女人,住都不让公公婆婆住进来。有的女人只是嗓门大,内心很柔软。
婚姻里,怕这种男人
前一段时间,我们出差,坐动车,有一对夫妻坐在我对面,感觉百无聊赖,对面几个人就喊这个男人去玩双升。
过不一会,女人就开始头上出缜密的汗,一颗一颗往头上掉下来,后来,她就抱着肚子,开始在那痉挛。她可能是来大姨妈身上不舒服。
我就去给她接了一杯热水,让她喝下。
这个时候,她的男人还在那无动于衷打扑克,女人嘴唇开始苍白,我就问她:你平时来大姨妈就这样痛吗?
她连回答的力气都没有,蜷缩成一团。咬着嘴唇,她实在难受跑到卫生间呕吐。不大一会过来。她前额的发髻已经稀稀拉拉掉在唇边,顾不上打理。眼睛微眯着。依然蜷缩成一团。
我就用手指桶了一下她的男人“喂,你媳妇不舒服”
那男人瞟了我一眼,继续玩扑克。
因为我常年写作,会偶尔头痛,常年出门随身携带阿咖酚散,于是我从包里拿出一包递给她,我说这是止头痛的,不知道止不止其它痛。要不你先喝上,这车程还要这么远,你坚持下来会很难受。
女人听了我的话,喝了一包。
不一会,她的汗珠慢慢的退去,精神稍微好起来。喝了几杯水看着窗外,道:暑期我们回去看儿子,我们在外面打工,儿子留守在家里上学。
在这整个过程中,她的爱人看都没有看一眼,一直在对面玩扑克,扑克重要,还是媳妇重要。也许对于一个中年大叔来说,媳妇已经不重要了,痛不痛,自己都能照顾得了自己了,又不是新婚燕尔。
可,一个女人,在这样的状态下,她需要的是关爱。这是一个男人最基本的教养。
下车的时候,女人拿了行李,男人还嘴里在嘟哝:真倒霉,输惨了。
2
前一段时间,我一个朋友的亲戚,一女的,住院了。
朋友去医院看亲戚,她跟我讲这家亲戚真是倒霉,她嫁了一个男人,成天的好高骛远,想着自己这辈子娶了这个女的是倒霉了,没有旺夫,所以他一直没有神官发财的机会。
她们开了一家早餐店,买油条,买豆浆,买小笼包,生意还算不错。需要人手。
她就喊她老公回来帮忙。他老公成天游手好闲,还说:这能赚几个钱。
生意忙的时候,上厕所都顾不上,而这个哥们还在外面玩。
买了几年早餐,也在城里买了一套小型住房,也还算不错,女的就打算扩大店面,把对面一个小店也承包了下来。跟娘家人借了一些钱。
做了两年,生意不错,借的钱还给了母亲,还攒下一小笔。
她这老公就心心念念想着攒下的一笔钱,可以先买个车子。这些年,这个男的就一直在外面,东走走,西走走,说是联系个大业务,找个团队,干一番大事业。
3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只鸿鹄,落在了燕雀的窝里。
因为媳妇忙生意的事情,也顾不上每天和他斗嘴吵架,心想,任他去瞎忙吧,在身边呆着还嫌烦,生意帮不上忙,还在游手好闲,来回穿梭,看着就心烦。
谁知道,人老公把家里仅剩下的几万块钱,买了一个小车,还玩起了成天不回家的游戏。
因为每次一吵架,媳妇就睡不好,要早起,还晚睡。所以,她为了息事宁人,很少管老公。
前几天,她居然听说,老公带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回过家,而且前后两个小时,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门。
媳妇就留了个心眼,第二天,7--9早餐店生意最忙的时候,她回了家,正巧赶上老公带着另外的女人赤身裸体的躺在自己的床上。
那刻,她真是傻眼了。
事后,她提出了离婚,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老公居然说:离婚就离婚,谁怕谁,他这辈子本来能干大事业,结果她这个扫把星档了他的发财之路,一点都不旺夫。
女的一听这话,跟男的大吵了一顿,后来,身体就一直不舒服,住院了。
所以,找男人,找家世,找品质,找修养,找人品。不是找相貌。
这个事情,谁听谁炸毛。我现在听了都炸毛的想提刀,好高骛远的男人很多,总觉得不得志,没有机会赚钱,可生活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身边的小事做不了,大事也干不了,就连帮媳妇在外面赚钱,都不稀罕打理家务,觉得委屈自己。
一说让他去玩女人,浑身打了鸡血似的,觉得是自己事业中最风光的一步。
都说婚姻就是个祭坛,我们唯一看到的祭品,就是别的女人。
4
近年来,生意不景气,我一个干床上用品生意的伙计最近关门大吉了。前些年生意好,他赚了钱。
由于网上商城把实体商城挤兑的没法干,他的生意越来越不好,甚至赔着干了半年,最后,他终于决定不干了,实在干不下去了。
关门之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一直待在家里。
刚巧赶上老婆生了二胎,家里跟丈母娘住一起,生活起居很是不便。
当初两家人家庭都不好,就都凑合过在一起了,女方家里是农村的,后来做生意赚了钱,就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
现在丈母娘过来伺候月子,男人就嫌丈母娘不方便,有一次,丈母娘在上厕所,没有锁门,也没有开灯,男人迷迷糊糊睁开双眼一进厕所,看到有人蹲在马桶上,就大吼一声:你干嘛不开灯啊,你钟馗捉鬼呢。
可能由于嗓门大,丈母娘就也吼道:我不是为了节约吗。
男人气不打一处来的吼道:你节约了个啥,你跟我说说你节约了个啥。这房子,这住的,都是我拼死拼活赚来的,不是你节约来的。
老人就说:你嫌我住不惯,我明天就走人。
老人走了之后,媳妇跟老公吵了几天,剩下的活就都归了男人,给娃换尿布,给娃冲奶,给娃冲水,给娃洗尿布。
干了几天,男人就嫌烦了,把尿布扔了一地,骂骂咧咧的跟媳妇说:你不就是做个月子吗,怎么就跟太上黄一般,有那么娇吗?
女人说:好多病,都是月子里烙下的,我生老大那会,没有照顾好自己,现在都身体不舒服呢。你把我妈撵走了,你就得伺候我。
男人不伺候,并跟一帮哥们出去喝酒。
他就不知道,这些年,他忙生意,家里大大小小,小到芝麻大的事情,都是女人在做,尤其是生了二胎的女人,很是不容易。他以为饭就该是到点准备好的,他就以为沙发铺一次,就一年都不用动。他就以为马桶常年都是干净的,他就以为孩子顺着长就长大了。他以为茶几不动就一直会一尘不染。
他永远不知道,一切都是一个人在默默的付出。觉得自己在外面有压力了,可以肆无忌惮的向女人发火。觉得生意不景气,有闷气,就朝家人发。
都说,在婚姻里,女人也不能丧失自我,可面对这样的男人,丧失自己已经是在所难免的。这样的男人,就是有本事让你一秒变泼妇。
5
我曾经无数次的以为,好女人,永远不会在婚姻里丧失自我。
可你不得不承认,有的婚姻里,对方不断的从你身上拔掉最后一根光洁的羽毛,剩下光秃秃的你,是无法耐心一片一片的捡拾羽毛的。
就像我的一个离婚 朋友跟我说:你是没有碰到这样的男人,碰到这样的男人,你也没有办法。
遇到这样的男人,如果你是个喷泉,他就是个塞。
叔本华说过监狱里最大的坏处就是监狱里的其他犯人。很多不幸的婚姻正是这样一个双人牢房,在这种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相互成为对方的刑具,他们之间除了永无休止的相互折磨和内耗之外,别无其他。
都说鲜花插在牛粪上才香,可鲜花陷进牛粪,还香吗?
男人怕女人太认真
周星驰与莫文蔚拍拖的时候,总是找些最丑的角色让她演,为她装上夸张的龅牙,画上很土的红脸蛋,某位影评家由此分析星爷有大男子主义及虐待狂倾向。我觉得星爷很正常,倒是影评家颇有些不解风情。
青春年少时,我们就经历过某类故事的洗礼:一个男生热衷于嘲讽捉弄某女生,把毛毛虫偷偷放在她书包里,吓得她梨花带雨,人人都以为他讨厌死她了,可不久,让人大跌眼镜的消息传来——两人竟然“好上了”。
倘若一个男人总是有事无事地跟你过不去,你吃个必胜客,他讽刺你热爱洋烧饼,你穿件红裙子,他嘲讽你整个一红衣主教。千万别因此妄自菲薄,以为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定然不堪,而是要扎扎实实做好迎接桃花运的准备。
女人容易崇拜自己喜欢的男人,男人则大刀阔斧地嘲讽自己喜欢的女人。起因或许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女人负责采果,自然是看到个大的就要赞叹一番然后据为己有。男人负责打猎,通常希望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老弱病残的那一个,不仅成功的几率比较高,而且很容易显示自己的强大与无所不能。
女人用“在尘埃里开出花”的方式吸引男人的注意,男人则以先把你用沙尘暴埋了的方式成就自己的英雄救美。也有一见面就夸女孩长得像李嘉欣,对其百依百顺,恨不得手臂长得像豌豆藤能为其摘星揽月的,在泡妞秘籍中,这是相当低端的武功,成功率低不说,一旦失败,贻害无穷——字字血泪地总结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恐怕就是这样一位老兄。
在男人看来,嘲讽除了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情调。闺蜜见面,常常嘘寒问暖,而哥们相见,通常是在彼此讽刺挖苦、斗智斗勇中让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女人很少关注男人嘲讽下的隐喻,不过,至少在感情浓烈时,她们还能够容忍对方以此为乐,并且佯装无知地积极配合他们玩这种“男人很强大,女人很温顺”的浪漫游戏。我的一位女友就在邮件中跟我重复讲到,她去美国的电影院里看电影,别人笑的时候,她总是反应不过来,于是遭到男友的“无情”挖苦,从此她便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与男友一起看影碟。倘若不较真不引申,被一个十分了解自己的异性,直抵痛处却又毫无恶意地讽刺一番,终究是个挺温暖的场景,至少能够证明你们的关系非同一般。更何况,在很轻松的状态下与异性插科打诨往往能够激发男人最强大的智慧,君不见,即使平日里十分木讷的男人,与女网友聊天时也往往能够妙语连珠,智慧的火花闪得比镭射灯还快。
可惜的是,往往感情关系发展得越深入,这种心照不宣的莺歌燕舞式唇枪舌剑便越稀有,盖因被讽刺挖苦的一方终于揭竿而起,较真起来。
如果票选男人最怕的事,恐怕女人太认真排第二,别的都不敢排第一。女人为什么会随着岁月流逝变得越来越认真?这实在是件令人费解的难题。如果勉强说理由,多半是因为自信心日益匮乏。比如一个梨形身材的女人,恋爱时,男友笑她上半身与下半身似上帝不小心捏错位,她多半会一笑置之,最多娇嗔地回一句:谁叫你就喜欢捏错位的呢。同样的话,放到三五年或七八年后,她就会毫不示弱地暴怒回应:你自己还不是胖得像水桶,有本事就去找年轻漂亮的。
把爱人的讽刺当甜蜜,是一定要有点莫文蔚式自毁形象的勇气,而这种勇气,又一定要建立在“无论毁成啥样都还有形象”的自信上。
男人本意是调情,却被女人抢白一通,慢慢地越来越觉得跟女人没话说。抱怨男人跟自己没话说的女人实在太多,其实不是男人不想跟她说话,而是她总想跟男人说正经话,吓坏了男人。在男人看来,跟过分相熟的女人是没多少正经话可说的,更何况连开玩笑都没默契,说起正经话来,还不是鸡同鸭讲,累死人不偿命。退一步讲,即使有一句正经话,也应该夹杂在十句玩笑话里面,以防女人好奇心作怪,刨根究底。
男人在办公室说了太多正经话,回家只想开玩笑,女人在逛街时说了太多玩笑话,回家只想正经说话。这大约是男人与女人最大的区别。
所以,当尝试某件新衣服时,如果他说,怎么穿得跟只土豆似的,你一定要一笑置之,心里把自己想成一只人见人爱的小土豆,而不必板起脸来,跟他讨论哪里像土豆,明明是你不爱我了等等。如果不较真、够可爱,他根本不介意你是不是真的像一只土豆。
怕我没有准备好,怕我太早爱上你。
后台里有个姑娘问我:
腿子,我喜欢上了一个人,他比我大4岁,今年刚刚升了主管,能力很强,私下里也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我今年刚刚大学毕业,跟他比起来感觉自己特别幼稚特别傻,有时候不开心,他会耐心地开导我、我遇到问题他也会帮我,腿子我觉得他真的特别特别好,前几天他跟我表白了,但是我没有答应。我怕我自己还不行,配不上他。我想再等几年,等我成熟一点,那样就可以和有更多共同语言了。你觉得我这样做对吗?
我回复她:“两情相悦就在一起,不要犹豫、更不要退缩。”
她又说:“可是我觉得自己现在不够好,配不上他。”
我回她:“爱,要及时,难道你要等着错过遗憾吗?”
不知道这个姑娘答应他了没有,也不知道后台里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姑娘:喜欢上一个人以后,担心自己不够好,觉得时机早了点,想再等等。想再瘦一点,成熟一点,想再变得好一点。
可是啊,心动这种东西,在没被时间悄悄刻在两个人生活之前,说变就变,说没就没。
错过了,比当时妄自菲薄以为的“配不上”,难受一万倍。
爱情是有出场顺序的,早一分太早,晚一秒迟到。就是刚刚好的那一个瞬间,我喜欢上了你,而你也恰好喜欢我,所以,我们在一起走一段吧。
等一等,等你真的变得更瘦了、更美了、更好了,在他等你的这段时间里,会不会有一个她呢?
要知道,当初他喜欢上你的时候,你就是当时的你,你也是他眼里最好的你。如果他觉得你配不上他,他会是真的喜欢你吗?
喜欢一个人,是我们的本能,是生来就会的。喜欢一个人,也是情不自禁,不由自主,甚至是难以控制的。
可是我们女孩子啊,喜欢上一个人之后,很容易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还应该花时间把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变好这件事,两个人一起不是更有意义吗?
男生说:“为什么那么不自信呢?”真的不是一个关于“自信”的问题,是太喜欢了,喜欢得一下子就想到了以后,喜欢得突然就患得患失了。
感情的一开始,不需要提前假设任何条件。你喜欢上那个人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那个人特别好?他的优点是光环,他的小小缺点也是你觉得可爱又真实的地方,我们喜欢那个人的时候,也没有觉得:想等他更好一点再喜欢他啊。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戳心的故事:
有一个姑娘,喜欢上了自己的学长,学长毕业了,留在了她们大学的城市,一直和姑娘保持联系,姑娘也承学长的意,毕业后留校读研。这时候学长刚刚升职,按揭了一套小房子,向姑娘表白,姑娘说:“我觉得你条件太好了,我想等研究生毕业后找到工作,成熟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你在一起。”
听起来也没什么不对的,学长就答应了姑娘。姑娘研究生毕业了,找到了工作,学长这时候已经有自己的公司了,向姑娘求婚,姑娘说:“你现在这么优秀,我不想一个平凡的自己嫁给你。想和你一样闪闪发光。”
学长没法反驳姑娘,又等了几年。
几年后,姑娘升职了,加薪了,学长再也不提结婚的事儿了,姑娘问学长,学长说:“其实我一开始,就从来没有用我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过你,我喜欢你是一回事,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另外一回事,我升职加薪,并不意味着你也必须和我一样啊,我就是喜欢你,想和你在一起。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越努力,好像你离我越远,等了这么多年,我累了,也倦了。”
本来两情相悦久不厌,终成一场空欢喜。
不要等那个:“自以为可以配得上对方的时刻”,不要怕“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就已经爱上他了。”喜欢是一个脆弱的情感,真的不堪一击,如果你幸运地遇上了那个两情相悦的人,一定要全力抓紧,不要放开。
哪怕我此刻就是配不上你,因为我爱你,也不能放过你。至少没有错过,无怨无悔。
中国妈妈的痛与怕
人人想要一个完美妈妈
看友邻Daisy写的专栏《必须完美的妈妈,和必须完美的弱者》中讲到大家看《爸爸去哪儿》,只要看到爸爸为孩子做一点事情,稍费一点心,都很容易得到很好的正面反馈,被认为是个好爸爸。而当妈妈的可就没有那么走运了。社会对妈妈的要求则完全不是同样的标准。类似的亲子娱乐节目,一个离婚独自带着孩子的妈妈要接受一群以孩子组成的陪审团的打分检阅,被各种质问,“你为什么不多陪陪你的孩子?你想过孩子会留心理阴影吗?我妈妈也是离婚了,为什么她就能整天陪着我?此类等等,这位可怜的母亲不得不一一解释自己为什么要上班,上班时间如何,忙碌程度如何,主持人也帮了几句腔,但依然压不住孩子们的讨伐之心,最后一个孩子问道:你为什么要离婚?你这个离婚就是错的!你不离婚不就没事儿了么?离婚后你为什么要出去干这份很忙的工作?你不能找份月薪几百万又不干活儿的工作,就有时间陪孩子了么?”这些孩子的提问表达了他们内在的需求——要一个完美的妈妈,一个全知全能,能化解自己所有生活难题的妈妈,一个能够满足自己所有需求的妈妈。
我自己常发广播,说一个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的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一个强势凶悍,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有些网友说我黑母亲,对母亲的要求很高,也不看看这个母亲为什么情绪不稳定,为什么强势,极可能她们自己也遭受了很多的童年创伤,极可能她们的丈夫软弱无能,婚姻生活令她无望。我承认网友说的大多是对的,但我并不是黑妈妈,因为妈妈对一个孩子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巨大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每一个人一出生时都渴望有一个完美的妈妈,得到妈妈的爱,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与妈妈有一个情感上的链接,然后在这样的爱中逐渐成长,学习探索自己和世界,最后渐渐地离开妈妈,身体和心理上都与妈妈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过自己独立的生活。但是,我发现我身边无数成年的男男女女其实还在不停地找妈,还在寻找和渴望一个完美的妈妈。
中国人为什么要找妈妈,为什么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却一直无法放下对完美妈妈的要求和期待?因为中国人缺爱,在爱上不满足,我们的内心充满爱的匮乏、不安和绝望。那什么叫爱呢?
心理学上的爱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我给你吃,给你穿,照顾好你一日三餐,让你不生病,能够健康的成长就是爱。单单这样的爱是不够的。0岁—2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在个体刚出生的一年中,十分弱小,孤立无援,几乎完全依赖成人的照顾。通常婴儿的主要照看者是母亲。如果在这一时期母亲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孩子感觉慈爱温暖,幼儿觉得自己有所依赖,不必担心母亲会离开自己,失去照顾,他就会形成埃里克森所说的“基本信任感”。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的原因就是婴幼儿时期没有形成“基本信任感”。
那怎样叫“恰到好处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呢?我饿了,妈妈的乳房就过来喂我。我尿湿了,妈妈马上就给我换尿布。我一笑,妈妈也跟着我一起笑。我把小手伸向妈妈,去握她的手,妈妈也把她的手伸向我,来握我的手。在这个母婴共同体阶段(0-6个月),孩子的感觉是:我和妈妈是一体的,我和妈妈是一个人。妈妈是婴儿的镜子,孩子从妈妈的眼睛里看见自己的存在,孩子被真正看见了——妈妈看见他生理、情感上的需要并且及时满足,带着爱的呼应。孩子与妈妈就有一种情感的链接和互动,一种关系呼应与映照。妈妈充满爱和关注地看着我,我就觉得我存在,并且我的存在是充满价值的。这就是客体关系理论代表人物温尼科特所提的“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mother)。“足够好母亲”是指:在婴儿出生后数周内处于一种“原始母性专注”的心理状态,母亲越来越淡化自己的主体性、个人兴趣和生活节奏等,越来越关注婴儿的活动,这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状态,能适应婴儿的愿望和需要。这种原始母性专注为婴儿塑造了主观全能感和持续存在感。有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孩子就不容易有爱的匮乏感。反之,如果在这个母婴共同体阶段,婴儿和妈妈老不在一起,妈妈经常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亲子关系非常不稳固,那对孩子的影响就很大,爱的匮乏感便很严重。一个人如果内心充满爱的匮乏感,如果没有获得疗愈,那无论他长到多大都在找妈妈的爱。
除了母婴关系出了问题,中国人一心寻找完美妈妈还与人格中的无能、无责任感、不独立、依赖感有关。
我遇到不少年轻人给我写信,抱怨父母没有帮助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买房,不帮自己还房贷,以及抱怨父母不帮助自己养孩子。在他们的逻辑里,父母就是应该为自己找工作、买房、养孩子的,如果父母不这样做他们就不是好父母,对自己不够好。他们无视父母的衰老,自己也早已成年这一现实,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父母不死,付出就不止。他们一方面高喊着要自由,另一方面却又不愿意为这个自由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肯独立过自己的生活,寄生在父母身上。如果这时父母限制他们的自由选择,比如恋爱的自由,消费的自由,他们会又委屈又愤怒。可是,不独立,不愿意承担责任,你怎么能够享有真正的自由呢?不过,这一问题的责任还在父母的教育。
心理学上强调,孩子2岁之前是怎么爱都不过分。2岁之后则要注重培养孩子自主与独立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逐渐长大,一个“足够好母亲”应该逐渐减少关注,给孩子空间让其学会根据自己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应付失败和挫折。母亲在被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同样关键的是,母亲在不被需要的时候,适时退开,逐渐减少婴儿对母亲的依赖。即孩子越小的时候越要重视亲子关系,越大越应该放手给他自由。可是我们中国人的问题是正相反,该给孩子爱的时候不给,不该给的时候又拼命给。在他脆弱幼小的时候对他忽视,他越长大反而看得越紧。就像《赵氏孤儿》中的父亲,孩子都长到十几岁了,当父亲的葛优还寸步都不离开孩子。我们的亲子教育中始终没有处理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有的孩子成长过程中,事事都由父母包办,长到十五六岁既不会自己洗衣服,也无法自己独自上下学,完全处理不好与身边同学、老师的人际关系,很多事情都无法自己做决定。因为父母太过溺爱,让孩子太过依赖父母,没有发展出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孩子带着这样的无能,和无能产生的自卑以及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社会,渴望有个完美的爸妈来爱自己,帮自己搞定一切麻烦。他们希望父母能够照顾自己一辈子,能够让自己依靠一辈子。如果父母不行,就找个妻子/丈夫照顾自己一辈子。所以,当你问他们的择偶标准时,常常得到答案是一个“好妈妈”的标准——温柔体贴,时刻关注我的感受,一辈子给我无私的爱和照顾,无论发生什么都对我不离不弃。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就一定被收服了。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我很赞同他的观点。现在流行的“暖男”,在我看来,也还是满足无数女性心理那个完美“妈妈”的需要,希望得到一个能给出“妈妈”那样爱的丈夫。
带着婴儿期的不安与爱的匮乏,也带着青春期的无能、依赖和不独立,我们更加渴望有个完美妈妈,全能的妈妈来照顾我们,爱我们,满足我们的需求,承担我们人生的诸多难题。这是大多数中国人想要完美妈妈的两大心理原因。
破除完美妈妈的幻想,看见妈妈是个普通人,我们的内心才开始独立与成长
说回母婴关系,如果说中国人普遍缺爱,一直期待有个完美妈妈来爱我,是因为我们的母婴关系普遍出了问题。那为什么会出问题呢?我们的妈妈为什么没有办法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这个问题必然会牵涉到更深的文化与社会问题。是在中国几千年重男轻女,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下,妈妈们的潜意识中都含有不安与恐惧的因子?是受传宗接代思想的毒害,婆婆和丈夫只把女人当生育的工具,对妈妈轻视,尤其生的是女儿时遭到忽视甚至虐待?是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婆婆从妈妈身边抢走,不让妈妈照顾孩子?是国家针对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女性生产之后没有得到足够的产假?是一位新生儿的母亲又要工作又要忙家务没时间好好照顾孩子?是丈夫对她不够好,不关心她,甚至虐待她,没有给她养育孩子需要的安全环境?还是父母们为了生存都进城工作,孩子一生下来就留在农村,让老人抚养……?
有趣的是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浆糊逻辑,这些问题统统看不见也不去面对和解决,就会质问女性:你为什么不能当一个完美的妈妈,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就像前段时间讨论的哺乳期女性当众喂奶问题,被很多人指责是没有羞耻心和道德感。提的建议多是让妈妈拼命找厕所,在厕所里忍住恶臭哺乳,带瓶奶粉出来,带件大衣服挡着诸如此类的,却不看看中国妈妈面临的多么艰难的处境,内心和外部环境都面临着无数的创伤、压力与不公。内部的创伤和压力有:自己小时候母婴关系不良导致的缺爱、无安全感;也有重男轻女思想下产生的自卑与无价值感。外部的压力与不公有:男女不平等下对妈妈的双重标准,职业女人常常被问到你怎么兼顾事业和家庭,男性就从来不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社会体系缺乏保障,单亲妈妈养育孩子无法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产后抑郁的妇女得不到社会提供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全职太太离婚后没有赡养费,中国的公共场所缺乏哺乳室……
这是中国人大多数时候在面对有关女性问题所采取的态度,不去看到身为弱者的女性所处的环境,也不去帮助和支持弱者,而是指责弱者,将所有的责任和问题推卸到弱者的身上。即弱者遭受到的困境都是弱者自己的错。如果将整个中国社会看成一个人,那他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任性的小孩一样,怪妈妈为什么不够完美。
有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日本电影叫《爱犬的奇迹》,故事的主角是一条名叫玛丽的母狗和一个叫彩的小女孩。小女孩对自己的母亲没有记忆,因为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病过世了。她常常在夜晚,让哥哥亮太给自己念母亲写的信,然后让哥哥描述母亲的样子、声音。发生地震那天,彩和腿脚不便的爷爷以及玛丽和三条幼犬在家里。彩和爷爷被压在了橱柜下面不能动弹,是玛丽一直在刨废墟,一直在拉扯爷爷的衣袖,最后还找来救援人员,才将爷孙两人一起救下。整个村子的房屋都坍塌了,彩和爷爷以及村民们全部乘直升机撤离,因无法带上玛丽和她的孩子,她们被迫留守在地震灾区,彩坐在直升机里哭得伤心欲绝。
在临时避难所里,彩和哥哥一直牵挂着玛丽,不想让玛丽像自己的妈妈那样死去,两个小孩重返山村去救玛丽,但是因为环境恶劣没有成功,彩在路上还发起了高烧。两兄妹被爸爸带回,好心的村民安慰彩:相信玛丽能坚强的活下去,因为玛丽是一个妈妈。于是,彩抱着这样的信念耐心等待着。玛丽独自留在了空无一人的废墟村子里,在食物,饮水匮乏的情况下,并且环境恶劣,不断面临着余震和暴雨的侵袭,她努力照顾新生的三只幼犬。最后,等到彩一家人再次乘直升机回来,将其带离地震灾区。
这部感人的电影除了讲述宠物对主人的忠诚,另一个主题便是:母亲/母爱的坚强和伟大。小女孩彩和狗妈妈玛丽之间的情感互动疗愈了她在幼儿期便丧失母亲的这一内心创伤。这不是我想讲的重点,我想讲的重点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把母亲或者母爱神化、理想化、完美化。连狗妈妈也是如此。电影里面用了很多镜头讲述玛丽是如何伟大,如何坚强勇敢,如何自我牺牲——在冰箱里寻找食物,将食物留给孩子,自己却忍受着饥饿;从废墟下扯出被子给孩子做一个临时的窝;在大雨里,在摇摇欲坠的屋檐下守护安睡的孩子;过桥时,遇到桥面坍塌,孩子落水,奋力挣扎去救孩子……影片中有个认知:因为玛丽是一个妈妈,所以她能坚强的活下去,也因为她是一个妈妈,所以她能保护好她的三个幼儿。其实这是人类集体对妈妈要求的一个体现。你是母亲你就必须尽心尽力照顾你的孩子,为了孩子牺牲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一切,不管你的处境多么艰难你都要表现得很完美,很伟大。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思考要是在地震灾区,玛丽没有把自己的三个幼犬保护好,有一只死了,或者三只都死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因为我看到在不少中国家庭中,如果孩子生个小病,比如肺炎、感冒发烧什么的,丈夫和婆婆常常会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责怪妈妈没有把孩子照顾好。总之,看完电影之后,我非常担心自己以后不能胜任妈妈的角色,因为社会对妈妈的要求实在太高了,社会对好妈妈的衡量标准是如此苛刻,让人难以企及。
最近每周我都会追两集韩剧《没关系,是爱情啊》,这是一部讲“大家都有病“的心理医学剧。女主角池海秀是个精神科医生,因为在小的时候看到母亲和一个不是自己爸爸的男人接吻而遭受创伤,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使她患有人际交往洁癖症和焦虑症。焦虑症主要表现在性上,一跟人接吻就想起妈妈和别人接吻的画面,焦虑得全身紧张,头晕,汗流浃背,她和别人谈恋爱都要尽量避免身体接触。前男友崔浩跟她好了300天都没和她成功上床,于是出轨了!虽然她一直在自我疗愈,但是三十岁的她还是因有严重的性心理障碍,没有办法顺利恋爱结婚。她的母亲虽然很关心也很担忧自己女儿未来的婚姻幸福,但是母女关系一直非常紧张,两个人在一起没说几句话就要大声争吵起来,池海秀心中一直怀有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
直到女主角重新获得一份爱情,并且成功与心爱的男人睡了之后,在自己的焦虑症有所缓解的情况下,她才开始理解母亲。医院里的前辈问她接吻的时候是否有再次想起母亲,她哭着说:“笑着跟金社长接吻的妈妈,以前觉得那个很肮脏,讨厌,难看的妈妈的脸,那天却觉得很好看。跟全身瘫痪,智商只有三四岁的丈夫,在贫困的家庭里,养育两个女儿,我又很自私地要考医大,对那样的妈妈,只有金社长是她唯一的安慰,想到我妈妈该有多孤单。”
看到这里的时候,深受触动的我想起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我的母亲一生都在为家庭操劳和付出,但是她深受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偏爱我的哥哥,同时她又自卑软弱,凡是我父亲和哥哥提出的要求,即便不合理,她都无条件顺从和接受。记得去年的除夕,母亲烧好一大桌菜,大家都准备开始吃年夜饭。父亲忽然问,他买了一袋虾怎么没煮,今天不煮了,冰冻起来就不好吃了。于是让母亲下桌去烧虾。其实我们的年夜菜已经非常丰富了,吃几顿都吃不完,何必再去烧一盘虾呢?冰冻起来好啦。但是母亲却放下碗筷去煮一盘虾,而其他的人都坐在桌子上吃饭。作为一个追求男女平等的职业女性,我对母亲的软弱与无能气愤难忍,又碍于除夕夜一家团圆,没有发作,只是自己起身去帮母亲烧菜,但我又恨这样做的自己。
几个月前,母亲打电话来和我诉苦,因为她独自帮哥哥带年幼的孩子,天天睡不了一个整觉,辛苦劳累不说,不仅得不到哥嫂关怀和爱戴,还被他们嫌没将孩子带好,我在电话里告诉她,你有你的自由,带孙子又不是你的人生责任,可以对哥嫂说你们有本事自己带,再啰嗦我就不带。做人有的时候要强硬一点。现在想来,这番话还真是可笑。因为我完全没有理解母亲这个人。我母亲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大家庭里,童年和少女时期都生活在贫困、饥饿与不安的历史环境中。初中没毕业就出来打工,后来远嫁他乡,又遇到一个厉害的婆婆,受够了婆婆的欺辱。作为一个农村劳动妇女,她没有自己的职业,全部的人生希望只能寄托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受重男轻女思考的影响,偏心儿子,也担心自己老了儿子不肯赡养自己,所以趁着自己还干得动,不停地为儿子付出,希望什么保障都没有的晚年能有一点依靠。这样的母亲内心该有多少的不安、恐惧、痛苦和无可奈何啊!
在我心中有一个完美妈妈的形象:受过高等教育,对子女关爱民主且一视同仁,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独立、坚强、自由、自信……然后我用自己幻想和期待中的完美妈妈去衡量现实里这个真实的妈妈,她不符合我对完美妈妈的要求,不符合我内心对妈妈的理想,我就失望、痛苦和怨恨,殊不知这样做是多么自私且不公,完全没有看到她是妈妈,同时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虽然她偏心,给我的爱没有给哥哥的多,但她供我上了大学,尊重我的全部意愿和个人选择,她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爱我。
我对母亲的理解是随着自己的成熟一点点多起来的,而今虽然谈不上完全理解,但是我知道自己已经破除了之前的对她的诸多完美的期待和幻想,更愿意把她看成一个与我以及和所有其他人一样平凡真实的普通人,她有人之为人的困境、局限与痛苦。正是因为破除了对完美母亲的幻想,开始理解了母亲,我的内心才开始获得疗愈,内心才真正开始与母亲分离,成为更独立的我自己。
在《没关系,是爱情啊》中,听到海秀哭着讲出对母亲的理解,她的前辈说:“一直让你不能呼吸,妈妈得像个妈妈的这一大成见被打破了呀。有人说过,世上最暴力的语言是像个男人,像个女人,像个妈妈,像个医生,像个学生这样的话。就觉得人生在世吧,大家都是头一遭,都会生疏、笨拙、不安,所以也会觉得蛮可怜的,所以犯点错也都是可以的。”
中国妈妈所处的外部环境非常苛刻,不仅不可以犯错,还必须完美。你身为一个妈妈,若把孩子带好那是应该的,带不好那就是你的问题。如果你做全职主妇不工作不接触社会,家庭破裂了也是你的错。如果你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又会有人说你绑架了孩子,失去了自己,尤其是孩子还出问题时,那你就更惨了。如果你忙于事业,想更好地发展自己又会被指责忽略家庭。所以,在中国当妈妈真是非常艰难,你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具备三头六臂,还得小心翼翼应对外界各种各样评判的声音。
如果中国的男性不能给女性更多的爱、理解与尊重,我们的社会环境不能给女性更多的关爱、公平和社会保障,中国人内心安全感的匮乏,爱的匮乏就会一代代恶性循环下去。要打破这一循环先要打破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对完美妈妈的要求和期待,要让我们的内心与人格更独立,允许妈妈的不完美,开始去理解并接纳妈妈的不完美。而我们的外部环境,社会价值观也要打破对完美妈妈的这一个成见,先给妈妈们松绑,让她们能够更放松地做她们自己,然后给她更多的社会支持和保障,让她们能够安心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因为她们首先是个普通人,其次才是妈妈。她们有了安全感,有了爱,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有爱。而这一切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离不开我们的社会为女性提供更多的保障、支持与关爱。
怕老是没有用的
怕老是没有用的
一生的事,原来几分钟已经说尽。
五位平均年龄超过81岁的台湾老人,一个重听,一个癌症,三个心脏病,却组团骑着摩托车挑战环岛旅行。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拍成广告短片,片名为《梦骑士》。当他们坐在餐厅里,垂垂老矣的模样,大概连医生都不会相信他们还能再跨上摩托车。
是在家中等死,还是死在路上?想想几十年前,他们在海边一起拍摄的照片,那个时候个个英姿勃发、青春洋溢,如今死的死,只剩下他们五个……拍着桌子站起来:“我们去骑摩托车吧!”
就这样。上路!
片尾有一幕定格的画面:他们站在多年前去的那个海边,带着与老友的旧合照,带着妻子的遗照。短短几分钟回顾,从青春年少,到扔掉药丸、扔掉医生诊断书、扔掉拐杖,然后站起来,骑着摩托车穿越黑夜白昼。
一生的事,原来几分钟已经说尽。但他们已无憾,因为找回了自己的“梦”,变身为梦骑士,鼓舞了多少还握着青春的芸芸众生。
关于老去的梦,2011年的夏天国内也有一部电影上映——几度抑郁寻求自杀的老人,被重新点燃起生命火光,于是,一起上路。片中老人的勇敢和执着,刺激了无数中国人的泪腺。
我们好似从未需要这样郑重地去面对一个问题:这个国家的老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多,老龄化成为无法逾越的社会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将老去,你将老去,无人幸免!
殷勤侍奉、吃喝不愁,就能安然地、健康地度过那短暂的余生吗?含饴弄孙,伴随着奶瓶灶台,继而伴随着药瓶,频繁进出医院,这样的生活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吗?恐怕是,即便身体康健,心灵却日益荒芜。
寂寞才是最无形的冰雪,当你老去之后,更是雪上加霜。任凭时光在前半生如何优待你,到得最后,没有人再获豁免。疾病、衰颓、孤独、脱离尘世的边缘感,那么轻而易举地击溃每一颗曾经坚强的心脏。没有人再愿意听他们唠叨那些前尘往事,没有人再有耐心陪着他们细数时光,亦没有人相信他们还有梦!
想象一下,当你老去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你会不会恐慌?
时常觉得人生干脆就定格在四五十岁就好,再活下去已是多余。难道美人迟暮真就是世上最辛酸惨痛的事情吗?
一对老夫妻,年龄加起来超过一百岁,当别人都在家含饴弄孙的时候,他们却背起行囊上路,开始穷游世界之旅。睡沙发,睡机场,全副身家扛在身上:不懂外语,交流全靠简单英文字句和手脚并用的比划。这样的事,在多年前听起来一定像虚构的。但如今,却是真实的故事。
许许多多有待完成的心愿,环游世界、梦回故乡,以及找到曾经那个爱到灵魂里的人,你完全可以把这些梦想重新提上日程。
电影《给朱丽叶的信》讲述了一个寻回旧爱的故事。五十年前,一位懦弱的英国姑娘在意大利的乡村邂逅了一位热情的男孩,他向她描述着这片土地的美好以及热诚,她深深迷醉,相约在某一天,携手回家乡生活。然而,姑娘没有赴那个私奔之约。她把这遗憾与纠结写成一封信,压在石头缝里。后来他们各自结婚生子,将彼此遗失在了茫茫人海。
五十年后,一位年轻的姑娘在石缝里发现了这封信,并且回复了她,鼓励她寻回真爱。满头银发的老人,千里飞来寻找当年的恋人。一次次失望之后,在那个日光之城,葡萄园农庄,他们终于相会,一笑泯前事,结为夫妻相伴终老。
如果人生的遗憾与悔恨,都在五十年之后重新找回勇气去拾起、去告解、去圆满,并且获得命运最终的答案与宽宥。那么,老去,是不是也不再变得那么面目可憎,甚至会令人心生希冀与感动?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有太多理由要面对,总有太多包袱要背负,总有太多选择可以选择。到了最后,路越走越窄,好像往前再走一步,就是死胡同。到得那天,却发现,你拥有最多的是时间,拥有最少的却也是时间。掰开手指一算,那样的时间也只得去做那么一两件事了。
也只有在那样的时刻,才是真真正正明了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是什么了吧,才知道此生做过那么多梦却只有一两个梦如鲠在喉,做了或许会死,不做却一定会死。
也只有在那样的时刻,才是真真正正明了有什么梦是从未被遗忘的,才知道这些被抛弃的旧梦从未被抛弃,做了或许会死,不做却一定会死。
偶尔我也会想,我这样的人,几十年之后,会是怎样?然而会是怎样,如今怕是怎么想也想不出的了。总有一天,你会得到那个答案。你将选择抱着那个答案沉沉睡去,再去醒来的日子?或者抱着那个答案上路,再也不要午夜梦回,而是呆呆坐着,谁也不知道你的悲伤来自何处?
人世间的事,残忍却又可笑,精力无穷的时候不知道要做什么,等真正想到的时候又垂垂老矣。前半辈子为自己活太自私;后半辈子为自己活太奢侈。
所以,当你身边的老人想要活出光与热的时候,请不要拦阻他们。因为,我将老去,你将老去,无人幸免!
毕竟,只有他们活出光与热,这个世界的梦才得以真正的完整,这个世界的梦才永远不嫌迟,这个世界的死亡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