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这年头,女人不结婚?

这年头,女人不结婚?

发表时间:2021-04-12

【www.qg13.com - 结婚后】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这年头,女人不结婚?,欢迎阅读与收藏。

这年头,女人不结婚?

虽然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葬身坟墓总比暴尸街头好。

有个朋友,是绝对的不婚主义,恋爱多年,他所有的同学,朋友,哥们都结婚生子了,只有他还依然不肯迈进婚姻殿堂。他说,没有结婚的冲动,为父母?他出生在都市,父母都很开明,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为人生完整?难道没有婚姻人生就不完整了吗?这年头女人都可以不要婚姻,何况一个一向自由惯了的中产阶级男?

不仅他是这样,他的女朋友也是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他女友在福州开着一家小店,平时给电视台做嘉宾主持,也给女性杂志写点时尚文字,因为看过太多的爱情因为各种原因而分崩离析,因为对男人看得太透,所以,始终无法糊涂,无法大脑发昏,无法像许多女性一样一冲动就把自己嫁了。更何况,她还是个女权主义者,所以,这样的两个人,想要结婚,还真不容易。

但两个人对爱情倒是忠诚的,多年来,他们都始终是对方的唯一恋人,这一点,是他们彼此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老这样拖着,一年两年还可以,拖个五年六年,七年八载的,估计别人都觉得他们没戏了。可是,就当大家都觉得他们可能会分的时候,他们却忽然结婚了。问起为什么结婚?他说,他生病的时候,感觉一个人要死掉了,那时候忽然觉得很脆弱,想要是一个人真出了问题,那估计都没人知道吧。而他女友之所以想结婚,也是因为生病,同病房的其他女子,都有男人端茶倒水,而她却要由年迈的母亲喂药送汤,而母亲本来身体就不好,如果结婚,有一个人在身边,是不是就不用让母亲这么辛苦了呢?所以,你看,只要想结婚,理由总能找得到。哪怕那个理由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但只要能走进婚姻殿堂,有什么不可以?

事实上,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以为自己可以解决一切麻烦,比如,家里的一根钉子都是自己钉的,这听起来似乎很伟大,其实,像钉钉子这么小的事,还需要自己做吗?还有人说,我生孩子都可以不靠男人。是的,你完全可以借精生子,可是,当你的孩子长大,当他问,他的爸爸是谁,你到时要怎样跟他说呢?难不成要解释一大堆,你当时不想结婚,所以就用试管生了他?为了不这么麻烦,你还是跟你的爱人正常生吧。

很多不婚的人,最后都会义无返顾地结婚,这期间,除了很多外在的因素,其实更多的还是自己想通了,终于明白,两个人,即使有千般不好,也都比一个人好。我有个朋友最近说了一句话,虽然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葬身坟墓总比暴尸街头好。这话有点偏激,未必就对,但用来送给那些不婚的人,却多少有些启发意义。

如何毁掉一段关系?

如何毁掉一段关系?如果你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毁掉一段关系的,往往都是小事,都是细节。

譬如,你的一句闲话。你原本没有什么恶心,但是,别人聊天的时候,你说了一句什么人的话。你也只是当事实讲,或者不小心说了出来。但是,这个事传到那个人的耳中,如果再被添油加醋一番,那你就死定了。那个人绝不会来问你,你却从此被他拉如了黑名单。

再比如,你原本并不缺钱。可是,你某天忽然心血来潮,要去试验一个人,你说,你忽然有点急事,需要他帮一个小忙……那边没有回音,你不知道他是没看见还是故意不回你,但你心里已经有了芥蒂,你觉得他不是真正的朋友,从此,你便不会真心地对他。

再比如,你问一个女生,你找男朋友是不是非得有房有车啊。女生说,这是肯定的啊。你便以为,她是拜金的。其实,有房有车只是基本条件啊。女生也只是实话实说。她也只是想过得好一点。你却将她划入了拜金女郎行列,觉得不可靠。从此,你们的关系也便冷淡了。

还有些时候,要毁掉一段关系,连事都不需要做,你只需怠慢一点,便很快就毁掉那段关系了。比如,领导让你做某件小事,你心有怨言。虽然你也做了,但你说了,抱怨的话,或者,做得不情不愿,这样,几次三番,你会发现,领导以后有什么事都不让你做了,等你没事可做的时候,你寂寞了。于是,你感觉到领导对你有意见,不重视你了,但是,他曾经也让你做过事啊,只是,你觉得那事太小,没有重视而已。

还有时候,你不说话。你也只是不想说话。可是,别人却聊得热乎。你觉得别人都是在浪费时间,觉得别人无聊。上班就是上班,不好好工作,聊那些废话干什么呢?可是,你不知道,废话才是培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废话情深。当某一天,你发现,当你想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别人已经没有那么热情了。这就是,你之前的培养不够啊。所以,你看,别人没付出太多,只付出废话,便能将人心收买,这是你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啊。

还有时候,你在内心埋怨一个人,虽然你没说出来,没告诉他。你将心愤表现在了你的表情里,行动里,态度里,表现在你的言行举止上。某一天,你忽然觉得那个人还好啊,对你还不错啊。当你想再次和他修好时,你发现,他已经不是当时的他了。因为,你之前已经疏远他了啊。是你先不要人家的啊。

所以,一段感情的冷漠,疏远,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虽然你有时候不知道,但其实都是你做出来的。而,更能彻底迅速摧毁一段关系的,是你的冷淡与闭塞,这种态度,最终会阻隔你们之间的桥梁,中断你们的连通。心生怨愤,但是,没有及时地指出来,没有坦白,没有开诚布公,大家误解累积着误解,误会叠加着误会,貌似和平,礼貌,其实,已经隔了千重山,等你想疏通的那一天,发现,它已经彻底阻隔了,想要跨过去,已经不能用走的方法了。此时,你唯一的方法就是,逃。

这就是毁坏一段关系最狠的招数!

爱情的味蕾选择!

人是可以撇清的,但美味,去总是猝不及防地冒出来,让人惊诧。

看到一句很文艺的话,“飘雪的日子,圣诞霓虹闪烁,街角那个熟悉的咖啡馆里,是不是留着你在春天写下的只言片语?

爱情总与咖啡馆千丝万缕,不是咖啡馆,是咖啡香。多年前,就有首歌曲,“亲爱的咖啡,飘满小屋,让我把思念向你倾诉……”倾诉的,一定不是对咖啡馆的回忆,而是对咖啡,对喝咖啡的人的回忆,这就是美味的回忆。

美味总与爱情缠夹不清。和一个朋友去上海出差,看到鸡煲店她就情意绵绵,说以前和前男友就经常吃鸡煲。如今,她早已在深圳安家立业,前男友早已是过去时,但当她看到鸡煲店,她还是会回想起那时的岁月。但是,我们行程太赶了,20日中午到达,21日早上就回来了,除了主办单位的宴请,根本就没时间去品尝鸡煲,她念念不忘,临走还遗憾深深。是的,那记忆太过深刻。她说,对他已经无任何想法,只是,那时的记忆还在啊,看到鸡煲店,自然会想到他。

我也有吃鸡煲的岁月。当年,工资少得可怜,专栏还没写成气候,除去花销还要给家里,于是,请客吃饭的钱就比较拮据了。最主要的是,我当时住的地方,没什么好吃的,就一个重庆鸡公煲,美味又实惠。58元一个鸡煲套餐,送两盘青菜,一大腕米饭,如果再特价一点,就38元一个套餐,再加两个菜,也不超过一百,但是,已经足够让人饱的了。我那时居然会喝啤酒,一壶淡茶,三瓶啤酒,居然就打发了一个晚上,那是寂寞的时光。但那也是快活的时光。

多年后,我不再吃鸡煲。因为身边人说,鸡煲放了太多味精,汤熬久了喝了容易痛风,还因为,她觉得鸡煲不够健康不够好形象。也不光她的意见,我也没机会再吃鸡煲,没有合适的人。遗忘就是三四年。似乎自己从没吃过鸡煲似的。不过,那个想吃鸡煲的朋友的絮语,倒也勾起了我的鸡煲记忆,原来,我也有吃鸡煲的光阴。

吃鸡煲的人,忘得差不多了,因为,终究不是你的最爱,如果是,怎么也不会忘记吧?那些吃鸡煲的朋友,有的是初次见面,有的是相处阶段,然后,慢慢地,我们的味蕾就会为我们做出选择,哪些人可以再见,哪些人从此不见,哪些是适合我们的,哪些该立即中断。

人是可以撇清的,但美味,去总是猝不及防地冒出来,让人惊诧。

而那些能长久吃到一起的人,往往也能走到一起,这便是味蕾的选择!

小编推荐

这年头我们说句脏话,就跟嚼口香糖一样随便


这年头我们说句脏话,就跟嚼口香糖一样随便

● ● ● ● ●

从前那些对脏话嗤之以鼻的女生

现在也乐此不疲的“我靠”了

我读初中的时候,没有移动互联网,也没有那些层出不穷的网络用语。那时班里有个可以算是品学兼优的男生,是外地插班过来的。

他跟我说,他的家乡人平时说话,动不动就要跟生殖器挂上钩。他戏言这叫作“生殖崇拜”。

但奇怪的是,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他从不说脏话,甚至只要班里有人公然说粗口,他都会义正言辞的驳斥说:

“你嘴巴能不能放干净点。”

然后我们这些爆粗的同学,都惭愧的低下了头。

后来一次旅游我们聊起这个事,他说其实刚来深圳的那几年,自己还带着那种家乡人的习惯。但是在这个陌生环境,感受到的是另类甚至是鄙夷的眼光(主要来自于女生)。

因为受到了刺激,再加上自身要强的性格,从此颇以说脏话为耻。哪怕身边只要有人爆粗,自己那根敏感的神经也会被牵动,进而暴走。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个美德,而泡到任何一个妹子。太纵情了被视作粗鲁,你太规矩了呢,又要被视作”没情趣”。

初中几那年,他给我的印象就一直是一个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也不断的自我压抑的人。

有时候我想,他如果能够在身边没有人的时候,偷偷的怒吼几句“他妈的”,会不会过得轻松些。

而许多年后的现在,身处于脏话满天飞的这个时代,我真有点想为他平反。

因为从前那些对脏话嗤之以鼻的女同学,到了这个网络语言急速发展的时代,也开始学会了各种时髦的用语:

“我靠!!!”“我了个去!”“喵了个咪的!”“老娘TM…………”

这些极其情绪化的表达,在我们这个时代,被视为真性情。我们终于开始正视,在我们的语言系统里,脏话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总会需要找一个四处无人的地方,在失恋的时候大吼一声“去TM的”,在被竞争对手击倒的时候说一声“你妹!”,在拿下人生第一座奖杯时说一句“DIAO 爆!”……我大概找不到第二种更痛快的方式。

下次见到他,我很想对他说:“这个世界终于为你平反啦,可你TM也老了。”

● ● ● ● ●

被生活拖进了琐碎庸常之后

随之增长的也是随口“我靠”的频率

其实我从小是按“好孩子”标准长大的。以前看《老夫子》被父亲没收,周星驰黄金时代给王晶拍的那些“屎尿屁”电影,更被列入重点监控对象。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时刻感觉到家里对我和“粗俗”文化之间相隔离的那种管制压力——那个时候的我,对脏话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我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比较好,但我却和班上那些“问题少年”保持了比较好的友谊。也是因为他们,我躲开了家庭的严密防控,半只脚踏入了“粗口”的世界。

那时候还只是小学啊,这些出口成脏的少年在我眼里自有一些质朴的江湖气。

年纪轻轻的他们并非无心向学,只是要么家里疏于管教,要么干脆觉得求学无望,早早地放弃了成为一个“文明人”。打架、早恋、抽烟……构成了他们自我认同的行为体系。粗口,只是这些行为的其中一个标准化“配件”。

讲着粗口,和班上的“好学生”划分距离,从而活在自己的壁垒里。按电影《艋舺》所言,他们大概就是那些不自觉被风吹着的草。

到了初高中之后,这种“好”、“坏”之间的距离好像缩小了。青春期的躁动表现除了无可抑制地对异性动情,说话时口边挂着几句粗口,就跟嘴里嚼着口香糖那样,是一股无来由的发泄“劲头”。

那时候如果端着一个埋首书本的乖乖形象,别人总会觉得你活得“不够劲儿”。但不同人对粗口,始终有着不一样的把握习惯。

在我看来,那时候为了赶个时髦的同学,说着粗口时难免有一种“抹了油”的轻佻感;

而那些已然完全沉浸在粗口语境里的人,早被外化出一副咬牙切齿的外貌。

就像《刺青》里那个以为自己纹了身就有了力量的小混混,粗口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膨胀的信心。

现在的我将近三十岁了,身为一名长者,中国哪个地方的粗口我没听过?于是越发地觉得,被生活拖进了大大小小的琐碎庸常之后,随之增长的也是随口“我靠”的频率。

不无感慨的是,我也走出了粗口的“年龄禁区”——某次和父亲聊事,不觉意蹦出一个“丢”字,多年来的潜意识使我咯噔地后怕了一下,印象中父亲的巴掌接着就要“啪”的一声拍下来。

● ● ● ● ●

这些脏话仿佛打上了马赛克

装成了一副纯良无害的模样

记得我在台湾作交换生时,正值“太阳花”学生运动,电视媒体不断重复着那些年轻学生们冲进立法院的画面。

在课堂上有一位老教授,没有发表对这件事情的政治意见,他只是评论这群学生“没有家教”。老一辈的台湾人都很讲究语言的典雅,说话时都很慢,词语要反复斟酌才能言说。而年轻世代用的很多网络词汇还有辩论套路,老一辈的台湾人没有跟上。

他们没有办法说出暴力的语言,因为传统的经典教养在后面支撑着。过去的老先生讲究的是“温良恭俭让”,起码不会拐着弯儿问候别人的爸爸妈妈。

不知从哪时开始,说脏话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随口而出,它夹杂在日常的语言里。

这些脏话打上了马赛克,变成“卧槽”、“碉堡”、“草泥马”、“擦”、“屌丝”、“去年买了个表”……甚至像“草泥马”这样的词,都成了一副和蔼可亲,纯良无害的模样。

我觉得这场网络词汇创作狂欢中最糟糕的一件事,就是洗白了那么多脏话,让它们粉墨登场、登堂入室,堂而皇之地从每个人口中蹦出,甚至是小孩都用得6666。

在不久前,台北学生们又上街示威游行。有一位父亲上前阻拦自己的儿子,不想让他受伤害。不料儿子飞身一踹,把老爷子蹬到地上。

我想如果有一种思想理论可以支持儿子打老子的,大概是危险的。

最后,我提倡各位青少年朋友:珍惜生命,远离“草泥马”。

女人凭什么30岁前不结婚?


契科夫曾在小说里感慨:不想结婚的人绝不是疯子,想结婚的人才疯了。

一段不好的婚姻能把人毁成这样?

我有个闺蜜,比较内向一女孩,26岁通过相亲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相处4个月两人就结了婚。

婚前男方还算绅士,舍得给她花钱,人长得又帅,所以她心里还是蛮认可的。

再加上双方父母竭尽全力的助攻,她只好遵从家人的意见,和他尽快完婚。

婚后一段时间,她才发现,丈夫那方面不太行,平均也就5分钟。

所以两人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丈夫甚至时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她争执。

新婚燕尔该有的温存,婚后她一点也没有尝过。然而这只是她绝望婚后生活的开始。

虽说丈夫的工资不少,但是在花销的分配上与她有很大的分歧,可以说已经到了吝啬的程度。

有次她上班挤地铁的时候,鞋跟断了,午休时花500块买了双鞋。

结果等她晚上到家,丈夫居然和她吵了一架,理由是她总乱花钱,太败家!

原来他婚前的体贴和绅士都假的!

可她这个时候已经怀孕了,所以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流泪。

几天前她和我说:

对于这段价值观不和的婚姻,她现在只想尽早离开。因为她实在不知道怎么经营。

如果不是遇到那个非他不可的男人,我希望任何姑娘都不要放低标准,随随便便就走进婚姻。

拿自己的人生去堵舆论的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80%的婚姻悲剧都来源于:

一个准备打折出售的商品恰好在一个对的时候,遇上了一个饥不择食的顾客。

女人,不该害怕单身,也不要畏惧孤独,因为比那些更可怕的是,一段错误的婚姻。

一辈子实在太长了,嫁错了人远比一辈子不结婚来得可怕多了。

我大姨有个独生女儿,今年本命年36了,在某互联网公司做高管,收入可观,生活有趣,从网球到高尔夫,从马术到冰球没有她不喜欢的。

没事儿就满世界去旅行,也曾同时和3个不同的男人约会,然而即使她的生活丰盈、自由如此,每逢过节也免不了七大姑八大姨孜孜不倦的嘱托:

赶紧找个对象结婚吧。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别人催归催,但唯独只有我大姨不着急。

每次面对亲戚的旁敲侧击,她老人家总能一笑了之,有次我实在忍不住好奇,问我大姨:

大姨,怎么从来没见你催过我姐啊?

没想到,她竟然一脸严肃的和我说:

我闺女就是结婚,也是因为她想结婚,我不能因为自己想抱孙子就逼着她结婚,养儿也不一定防老,我自己多赚点钱,就有养老的资本了。

如果看孩子到了年纪就非逼着结婚,我说句难听的,那和养狗到发情期带它去配种有什么区别?

我养闺女是因为我爱她,不是为了让她给我生孩子。

大多数被催婚的孩子,你看看她们最后都嫁了什么人,那能过好吗?能幸福吗?

我当宝贝似的女儿,是给别人家当保姆生娃的吗?结婚是大事,要嫁必须给我嫁好了。

大部分的中国女人,一生都可以这样描述:嫁了一个大爷,生了一个祖宗。

其实一个女人的一生有很多的价值要去实现,而不仅仅是守着婚姻和孩子,抱怨老公和生活,然后窝囊的过一辈子。

若是你能和我这个姐姐一样,在结婚前给自己留出更多时间空间,变得更有钱,更漂亮,更独立。

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自由,积极的多去约会,这样你才有足够的机会,去找到你的白马王子。

人们总是说,女孩结婚要趁早。

我却要说:女孩在30岁前,不应该着急结婚。

因为婚姻,本就应该是两个身心都足够成熟的成年人,才能许下的约定。

曾有这样一个理论,按品质把男人女人分别设成ABCD共4个层级。

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的搭配是最常见的结果。

于是就剩下了A女和D男。

优秀的A男真的不喜欢同样优秀的A女吗?

400年来,摩洛哥王室始终保持着神秘。

根据传统,国王的婚礼只能在王宫内举行,只邀请王室成员和亲属参加,不对外界宣布,新娘婚后也没有任何名分。

但正是这个被人们誉为北非明珠的古老之地,有一位女性打破传统,走向世界的新时代女性,她就是,摩洛哥的明珠:萨尔玛王妃。

她本出身平凡,年少母亲早早离世,由奶奶一手带大,却凭借自己的学识,考上了大学。

而正是在大学时,21岁的她,结识了还未登基的摩洛哥国王。

国王对有着一头浓密卷发的她一见钟情,但对她来说,大学没毕业就结婚,不就意味着之前在学业上的努力就白费了,于是她让国王等。

而当她毕业后,还是没答应国王的求婚,反而去了国内最大的技术公司,对于已经登基的国王,她还是一个字:等。

尽管工作后,萨尔玛展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和实力,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但另一面,国王真的等的很急了。

几番催促,她最终向国王吐露了心声:

如果你娶了我,那么你就得忠于我,不能像以前的国王那样,娶其他的老婆。

在摩洛哥,男人有一夫多妻制的权利,而女人,处于被动,没有决定权。国王刚过世的爸爸,就娶了2个老婆。

然而新登基的国王稍加思索,不仅和她签下了具有法律效应的“结婚证”,还顺便向全国公开了他们的婚礼和他的新娘。

其实优秀的男人,之所不选择A女,只不过因为,这些女孩收入达到了A阶层,情商却没有达到相应的层级。

要知道优秀的男人不屑于去讨好女人,而那些要求强势的A女,自然会被他们放弃。

真正的A女不只是你的经济地位,更重要的是你的才学、情商、品位和阅历。

所以,20岁到30岁的女人,要全方面的努力提高自己,成为真正的A女,然后再去和A男打交道。

32岁不结婚的女人会怎样?


和她相识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整家工厂都是背包客的聚集地,他们从巴西,韩国,阿根廷,马来西亚等遥远的国家来,到这里赚旅费,交朋友,谈恋爱,做足一两个月的工便离开,并不做什么用心的停留。

然而我和她不是。

她叫萨奇,清瘦,个子高,一头长发,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活得干净漂亮的姑娘。几年前从日本漂到澳洲,扔掉做厨师的帽子,在珀斯停留两年整,却偏偏活成了不爱热闹的人。

那之后她来到新西兰,爱上了这里的纯净和安逸。她和我讲自己过去的历史,而后感慨,“真想留在这里,一辈子哪也不去。”

我在她对面的流水线打包,哈欠连天地回复着,“是啊,就是赚起钱来太费力了!”流水线督导经过我,戳了戳我的腰,告诉我“快点做工,不要这么多话。”

那是我刚刚搬到陶朗加时的状态,顶着各方压力逃出了奥克兰,想迅速建立生活,从哪里开始都可以。

陶朗加一向以“十纽币陶朗加”著称,一直以来挑战着全国最低工资的底线,而人们从不抗议,是因为这里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常常在临近城市狂风暴雨时,偏偏这里阳光明媚,像是暴风之眼。

这是四季度假的天堂,但凡决心居住在此的人必定拿着真金和白银,而那些贫穷的人们,东做一点工,西做一点工。

虽生活捉襟见肘,但只要每日踏着朝霞出门再拥着晚霞回家,看了一抹世间不多得的美景,大概也就抵消了身体的疲惫。

像我做工的工厂有数处,只要你有手有脚没有钱,他们的大门就常年向你敞开着。

我每天早上出现在工厂里,听那些马上要离开的工友们说“攒好去东南亚旅行的钱啦”,或者“下个月要去斐济”,我的心就慢了半拍,手也停下来,眼睛撞上督导,那张脸饱受生活摧残的脸又开始出现了咒骂的前奏。

“这就是我要的生活?”我跟对面的萨奇说着话,带着将要步入二十六岁的恐慌。

我和这生活之间隔了一层雾,很久都想不通未来在哪里。我是一心工作,还是辞职写作;是自创营生,还是埋头苦干;是回国去繁华的日子里,还是继续留在这里过放羊般的生活?

说罢,我看见她眼角出现的细纹,猜测着她的年龄。

萨奇说,“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然后就一直走,别有那么多顾虑。”

末了,她看穿我的眼神,告诉我,“你看,我三十一岁了,长大没那么可怕。”

三十一岁的单身姑娘在我的家乡会有怎样的体验?

我的国内朋友们从二十五岁开始已经有了嫁人生子的准备,听说那些三十几岁还不着急结婚的都成了“慌张的剩女”。我们一路被劫持着,读书工作嫁人生子,旁人都给出一套“最应该”的版本,踏出和别人一样的步调,这才是最安全的打算。

我在万般忧虑中度过了二十六岁,要知道,就算逃到新西兰,爸妈在电话里说出的“xxx孩子上周结婚了”,很多时候这都不是无心的话。

萨奇迅速成为我在这份工厂里最大的收获,她很快步入了三十二岁,是那种看起来充满希望的三十二岁。单身的大龄女青年,脸上却冒出几粒青春痘,笑起来一脸真诚,做起事来干脆利落。

我常常看着她出神,“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姑娘?”

萨奇比我所知道的绝大多数二十岁姑娘活得要热烈得多,她用一年时间就可以做出别人在十年间做完的事。

她在工厂里和所有国家的背包客打成一片,每当工厂有人离开,她便热心组织聚会,potluck的活动让我见识了数国美食。

平时做工累得要死,周末却以满血的姿态度过,从不把时间浪费在被窝里,早早就给我发来爬山的照片,三个月里几乎走遍附近的全部景观。

她热爱参加当地活动,跑马拉松参加义工活动,在当地文化里寻求新的刺激,和小孩子学英文,向房东学习冲浪,在凌晨五点的海滩出现,是唯一的黄皮肤。

她努力赚钱,从工厂离开后尝试数份工作,终于得以停留在新西兰。她每年为自己安排一次旅行,去年一个人停留在墨西哥,潜水,见朋友,品尝美食,在街头遇见来自美国的帅哥,有了一次三十岁之后高品质的艳遇。

见多了三十岁之后骤胖又堕落的女人,怕死了变老变丑,但突然有这么一个精瘦又热烈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让我预想出了自己生命中即将会来的美好。

我在她的生活里,重活了对自己的期待。

我粗鲁地问她,“日本真好,三十岁不结婚都不会有压力。”

她瞪大眼睛,“怎么不会?爸妈也会担忧,社会也有约束,但这件事关乎你自己,你首先要对自己认真,对不对?”

那时读到铁凝50岁时才结婚,铁凝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从骨子里还是一个相对传统的人,对婚姻的期待比较高,也才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我宁愿没有,也不要一个凑合的婚姻。婚姻跟人的好坏没关系,好人非常多,但他不适合你,可能你也不适合他,这就是情感的难处。”

我一字一句翻译给萨奇,“是这样的心情吗?”

她点点头,“差不多,我不是不需要爱情,我只是在等一个正确的开始。”

二十五岁之后,对待爱情的态度,大概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从不参与别人的爱情,却给萨奇介绍过一个男朋友,那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老小伙,一直未婚,多年没有女朋友,对于爱情有近乎宗教般虔诚的态度。

而萨奇身边并不乏追求者,但她从不因为寂寞而随便选择哪一个,用同样的心情期待婚姻。

她对我说一句话,大意是,与其慌张去找,不如静心享受生命,带着孩子般的心态去体验,人生和爱都应该如此。

我坚决把老小伙推向她,心里想,一个执着找寻真爱的三十岁女人,还有一个四十岁出头“如果不娶所爱之人就坚决孤独终老”的男人,说不定就会成为绝配吧?

我攒了他们的局,却喝了太多,只记得上半场,记得双方从澳大利亚聊到新西兰,从日餐聊到意大利面,从爬山谈到马拉松,却并不提“爱”的话题。而下半场,我喝得歪斜,胡乱讲笑话,断了片。

后来我问萨奇,“他好吗?”

她说,“很好呀,我们这周一起去爬山。”

我八卦,“那……有戏吗?”

她耸耸肩,“我们并不是适合彼此的类型,生命那么长,急什么呢?”

我沉默,为爱情坚守自己的立场,这大概是一个成年女人保护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

一年之余我从她身上收获太多的体会,也开始认真整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人生梳理得条理清楚,并且加进数种精彩,也许这是比“马上去结婚”更令人期待的事。

上周六在超市遇见她,她高声叫我,手提两只大葱,和我说“我的朋友从日本来,我要去给她做饭啦!”

她扒拉着刘海,“哎呀,抱歉我这个造型,刚去冲浪,头发乱死了!”

那一刻怔住,觉得她那样子真美。

嘿,三十二岁不结婚,到底能咋滴啊?!

任她去吧,毕竟她单身也美着呢。

如果不结婚会怎样?


本文嘉宾

小文,35岁

切入正题之前,小文说:“在聊我自己的态度之前,我想给你讲一下我身边的两个女人的故事。”

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小文的姑妈,一个是小文的好友小V。

住在乡下的姑妈今年60岁,这么多年没有遇到“情投意合“的,一直单身到现在。

曾经有过一个人在姑妈的生命中路过,那是她的同班同学。上高中那会儿,他俩暗生情愫,偷偷约定了“一生一世“。可是,在那个年代,奉行“自由恋爱”无疑被贴上“不正经”的标签,放在哪个“清白“的家庭都不能接受。奶奶觉得“家丑不可外扬”,硬生生把俩人给拆开了,为此姑妈再也没走进校园。

后来,男同学奋发图强、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俩人再也没能联系上,年少的这段情就被这样生生地断了。

所有人都以为被拆散后,姑妈会听从家里的人安排,结婚、生子,安居乐业。可事实上,她阴奉阳违拒绝了所有来提亲的人。次数多了,远亲近邻的都知道他们家有一个难伺候的“老姑娘”,提亲的人也日渐稀少。

奶奶的心态从一开始强硬、后来软硬兼施、再后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可姑妈像是在报复那次的“棒打鸳鸯”,对自己的婚事一直不吐口,一个人孤零零的过到现在。

奶奶去世那天,拉着姑妈的手说:“这辈子,我耽误你了。”姑妈哭得肝肠寸断,可她依然没有动嫁人的心思。

姑妈如今住在乡下,一个人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她喜欢花,在房屋前后撒下很多种子,有栀子花、月季、玫瑰、茉莉花、桂花树、腊梅等等,一年四季生活在花海里,有很多人慕名前去观赏。

小文读书的时候,每年暑假都要回老家一趟,不为别的、单单是那些花就让她流连忘返。姑妈还养了一只小狗,普通的农村小笨狗。别看它又呆又萌,可特别通人性。有一次姑妈进城看病晚归,它在村头等她到半夜。

小文逐渐长大,也到了自己谈恋爱的时候。可她从不在姑妈面前提起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学校里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她觉得这是姑妈的禁区。直到有一天,姑妈主动问起她、还鼓励她谈恋爱,她才诚惶诚恐地谈起。

姑妈说起自己年轻时的那段故事,点评自己倔强、做事冲动。

“他读大学后还给我写过信,可我那时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一封都没给他回。想来自己真的是绝情到了极点,哪儿能说不回就不回了呢。”

听到这些,小文的心里酸溜溜的、鼻子吸了又吸。可是姑妈却像一个局外人似的,淡定地看待自己走过的路。

姑妈的生活非常有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作的内容是围绕着那一亩三分地,闲暇之余读读书。这些年,爱读书的姑妈收藏了不少书,街坊邻居都喜欢把孩子送到她这里,熏染“文化气息“,顺便让她帮忙照看下学习情况。

姑妈也乐得跟孩子们在一起,连带着她也精神了很多。

“年纪大了,最怕是没事做,只要不让自己闲着、其他问题就不会来找你。”

小V跟男朋友的恋情已经谈了五年,早已过了适婚年龄,俩人还是没有结婚的打算。每当有人问起这事,她总是反问:“如果不结婚会怎样?”

大到诸如赖斯、朴槿惠这样的女政治家,远到简奥斯汀、勃朗宁这些女文学家,都没有结婚,还不是照样精彩一生?

波伏娃和萨特没有结婚,俩人不也在一起一辈子?指靠那一张纸给彼此安全感,你的心一定是玻璃做的吧?

小V有一堆不结婚的理由,包括条件不成熟、还没有到达那个“点“,甚至是“想走就走的自由”。可是闺蜜小文却明白,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无暇处理一系列人际关系,婆媳、妯娌等等。

小V之前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她满怀希望的投入到一个大家庭中,却屡次遭遇婆婆的刁难。婚后婆婆甚至提出要跟他们住半年,把自己的终生做饭手艺传给小V,将她培养成一个“贤良淑德”的儿媳妇。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小V一开始并不相信,她觉得老年人需要哄、什么都依着婆婆就对了。但是在那半年的相处中,她深刻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仅仅是另外一个人无止境的退让是没用的。

小V跟前夫闹别扭,可是在单亲家庭长得的那个男人对老娘百依百顺,离婚的时候抱怨小V没用教养、眼中连一个老太太都容不下。

那场婚姻狠狠地伤到了小V,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拒绝单亲家庭”作为找对象的第一标准,到了33岁才找到如今的男朋友。

小V跟男友交往之前,就挑明了自己的婚姻态度——“不婚族”。男友笑了笑,并没把这话当真,他做好了一切准备:找到根结、慢慢将她俘获。

这一等就是5年,他们谁也没把谁俘获,关系却越来越和谐。“那张纸”在他们这里,变得一文不值。

当然,小V跟准婆婆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一切都像正常夫妻一样,为什么还要结婚?

年近40的小V如今是一家外企的高管,当同龄人都围着灶台和男人转的时候,她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工作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然后就是对于个人修养的提高,读书、看电影、美容等等。

“小V特别相信‘科学’,每一段关系都有保质期,她才不会傻到跟一堆过期的东西较劲。”

小文问:“如果不结婚会怎样?”

可她好像并没打算从我这里得到答案。

小文在二线城市做人力资源,收入足够撑得起她想要的生活。她有一套大房、一辆日系轿车,身边还有一帮跟她一样的大龄剩女、经常一起看电影、玩耍、旅游。

当下即是完美。

小文不想要婚姻,因为找不到一个“纯粹”的人。首先是年纪越大,越难喜欢一个人;其次是那些男人都好现实,他们约好似地拥有同一个特点:过于物质,对自己的经济能力要求高、也不允许女人落后,双重标准让她感受不到一丁点的爱情。

结婚仿佛也就是在找个人搭伙过日子,这样的婚姻值得走入吗?

我们不得不问,婚姻到底是什么东西?

有专家指出,婚姻产生于私有制、起源是对财产的保护。它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是把女人视作物,一种可供交换的财产。随着时代变化,形成了如今的“一夫一妻制”,也就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它既不是自然选择规律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男女性爱的结果。

婚姻是动态发展的。从原始社会的无意识交配,到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再到如今的一夫一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同,至于以后会演变成什么形式,谁知道呢。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人不再依附于男人,便在婚姻中有了话语权。

如果不结婚又能怎样呢?

你有没有想过不结婚?


你有没有想过不结婚?

说实话,这个问题小堂姐还真想过。到了这个年纪,身边的同龄人基本都成家了,有些脚步快的孩子都打酱油了。

但依旧有人会想,不结婚的话也蛮好的。

一个人的生活负担不会太重;不必考虑去做太多的事情;不用费心附和公公婆婆;不会有老公和孩子吊在心上;不用为了车房去抛头露面。

过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开心、自由、随性,没什么不好。

午休的时候,公司茶水间传来了小音的哭声:

“我知道,我也着急啊,但是我跟他真的不合适嘛,聊不起来我有什么办法!”

“什么叫过女人该过的生活,难道我现在没有男朋友,没结婚,过的就是男人的生活吗?”

“一个人就一个人!怕什么!谁说一个人就会过得不好了?”

小音之前就跟我吐槽过,“她的婚姻”一直是父母的心病,爸妈年纪大了,就操心小音一个人在外面过得不幸福。

小音今年29了,公司资深HR,大学时谈过一个男朋友,后来因为性格不合分开了,现在的她独自一人在城市里打拼,自己存钱买房,自己供房贷,忙碌却也还充实。

但面对家人的无理催婚,这么要强的她也无暇顾及场合的放声大哭了。

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慰着她。

“没事啦,家人肯定不会害你,说话语气是重了点,但总归是关心你嘛。”

“别哭了,女人总该有个归宿,爸妈也是为你好,你啊,也真是,跟爸妈犟什么呀。”

“真的别太挑了,过得去就试着处处,感情本来就是慢慢培养的,万一在一起发现很合适。”

“都说了是万一,没有人不渴望爱情,可是等了29年了,真心不想因为等不下去就勉强将就!”

小音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同事哑口无言。

大家心里都明白,谁也不曾放弃过对爱情的渴望,谁都想找一个安稳的陪伴,让自己下班后回家有期盼;周末可以除睡觉之外,还能有一个更有意义的活动。

但是何尝容易!

半个月前,好几天居高不下的热点“白百何出轨事件”,让身边所有八卦伙伴都多了个兴趣点。

面对《失恋33天》整个剧组成员的婚姻、感情的崩塌,让越来越多即将步入婚姻的人深思,也让越来越多恋爱中的人迷茫,同样也对小音这种不上不下,被严重催婚的女性更加恐惧。

面对社会上对白百何人品、婚姻的质疑,陈羽凡先是主动坦诚双方早在15年就已经离婚,而后又对外宣布无限期退出演艺圈,但无论坦诚和退出来得多么汹涌澎湃,依旧盖不过质疑的声音。

早就没有感情的两个人,在之前总是和没事人一样地秀恩爱,话里话外一副“恩爱模范夫妻”的形象,靠着绯闻圈钱无数。

但我们不是明星,我们平民老百姓,就只是想找个深爱的人,相伴到老。

如果婚姻到深处,面对的就是感情的趋于现实化,老公的极致平淡化,“爱”渐渐变成只是“过日子”。

那么,你会不会后悔当初选择结婚?

清明节回家的时候,几个年龄相仿的未婚表兄妹聚在一起,本来就是纯粹的聊天吹牛,被姨妈的胡乱参合,气氛变得沉重了好多。

“妈妈朋友的儿子长得不错,在国企上班,铁饭碗,就比你大一岁,你看看要不要见一面,老妈帮你约一下?”

“隔壁王大叔的侄子,人特别是孝顺,工资听说一个月都过2w呢,我给他看了你的照片,夸你长得漂亮呢,这是微信,你赶紧加了聊聊。”

“你年纪不小了,抓紧谈一个,趁现在还有人给介绍,等再大一点,别人都说你老姑娘了。”

为什么年龄变成衡量我们该不该结婚的最大标准?

难道过了25岁,我们就没有再追求渴望爱情的权利了吗?

身边的朋友都结婚生孩子了,难道我们就应该随便找个男人,生个孩子才是正常吗?

如果是这样的婚姻,那我们真的不想结婚。

小堂姐之前发过一篇文章《长期单身的女生都什么样》,有一个粉丝留言说:

“长期单身的感觉就是,白天的时候是铁打的女汉子,晚上就变成了矫情的孤犬,心疼这样的自己,却又不想改变这种现状。”

现在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渴望爱情,却又害怕面对爱情,缺爱又怕被爱。

冰冰是我小学同学,毕业后就没联系,算是一个只活在我朋友圈里的朋友。去年她在朋友圈里风风火火的举办了婚礼,小视频同步直播,当时把我们一班同班同学那个羡慕的呀。

结婚一年,有了宝宝,生活具体过程什么样没人知道,但经常看到负能量满满的朋友圈: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选择结婚了。”

-“想出去玩,却被小家伙拖着不能离开。”

-“情人节,你连一句节日快乐都吝啬说。”

似乎,结婚了也不等于就会幸福,像我这种没结婚热爱工作的小单身,也并不觉得自己不幸啊。

原本出生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人,最终也不能跟另一半同时离去。若有人再问我“有没有想过不结婚”,我可以坦然的表示——

一个人过,只要心态好,那就是一种幸福,至少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看自己喜欢看的风景。

林心如41岁才如愿嫁给了自己最爱的人,高圆圆35岁才遇见她的赵又廷。

......

所以,年龄真的不能决定什么。

你可以选择不结婚,直到之后的哪一天,好巧不巧的在你的风景里,遇见那个对的人。

“得之我幸,不得我也可以过得很好”,那样,才是我们对待婚姻最好的状态。

是谁在逼我们不结婚?


是谁在逼我们不结婚?

生活是一道多选题,婚姻也是,结婚和不结婚都是一种选择,无可非议,而让人难受的是那种犹疑、徘徊的状态,内心想要,却又害怕失败,想得到,却又舍不得付出。

现代人的通病,是对自我利益的过度保护。这是不快乐的根源,也是很多人不敢裸婚的根源。

作家叶倾城,在新浪微博上注册的名字是“老叶倾城”。

前几天看了她的微访谈——是谁逼我们不结婚。

觉得有几个问题她回答得特别有意思,在此摘录几个:

叶老师,你认为谁在逼我不结婚?

——我认为魔由心生,没人逼我们,是我们自己逼自己。

现在社会结婚就是离婚的基础,这样频繁的结婚离婚还有意义么?

——上班还是辞职的基础呢,好多人频繁上班辞职,你觉

得有意义不?我认为是有的。

老师知道“无爱症”吗?现在有部分人都有这个毛病。没爱过,爱不起来,以至于到现在可以恋爱的时候就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平时的自己,变得不会表达,忧心忡忡。

——自私的人,都无爱。没有爱的能力,不愿意付出,斤斤计较,害怕得不偿失……这只是自私的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婚姻只是两个人的事,我是心怀美好期待的。可偏偏婚姻涉及两个家庭,我自觉不是个爱屋及乌的人,想到届时要应付婆家的七大姑八大姨,或者要常为婆媳问题烦恼,就失去了想结婚的念头。一个不愿意妥协的人,不适合婚姻吧?

——现在有很多大家庭吗?你不想应付七大姑八大姨,其实人家也不想应付你。你如果确实觉得这些事应付不来,可以找一个家庭人员少的、父母双亡的、没这些闲事的——只怕那时,你又抱怨对方买不起房子,抱怨没有婆婆帮你看孩子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想有条件了再婚,这就不知不觉成了剩男剩女,就想着不好来个非常现实的,不要爱情,只要婚姻,嫁个富豪。

——你觉得富豪是想嫁就能嫁的吗?不要从一个极端跳到一个极端,要么裸婚要么嫁富豪,就好像,要么饿死要么撑死,都不是健康生活方式。

我认为,一个人若有强大的内心、不惧怕别人用看异类的眼光看你,有独自等待或独自走下去的勇气,没有谁可以逼

TA结婚。

——按我国法律,任何人都不可能被”逼“结婚。所以,所有的婚姻都是自愿的。

我对婚姻挺恐惧的,感觉自己过挺自由,但是家人总给我安排相亲催我结婚,我无比烦恼,不知道怎么办好?

——也许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怕”什么。婚姻是一个人生状态,没什么值得恐惧的。你恐惧的背后,潜藏着什么,是没有安全感,是见过失败的婚姻,是害怕交出自己……没必要为了家人而结婚,但年轻时候一定要做到“不要怕”。

我不向往婚姻,倒也不是对自己日后的婚姻不自信,主要是我很享受一个人的日子,觉得两个人是负担甚至累赘。但是考虑到日后我孤独终老,又觉得我好像得结婚。您怎么看呢?

——这,未免有点儿贪婪了,既不想承担婚姻的责任,又想享受婚姻的保障。这虽然是很多人的共同梦想,但老实说,这是做不到的。食得咸鱼抵得渴,婚姻相当于养老保险——在你能拿到之前,你先至少交十五年,是不是?

……

我很喜欢叶倾城的这些回答,很欣赏这种坦然、自然、认真、大度、直面生活的态度。

生活是一道多选题,婚姻也是,结婚和不结婚都是一种选择,无可非议,而让人难受的是那种犹疑,徘徊的状态,内心

想要,却又害怕失败,想得到,却又不舍得付出。

现代人的通病,是对自我利益的过度保护。这是不快乐的根源,也是很多人不敢婚的根源。

生活,很多的纠结都是因为患得患失。

人生,很多的失败也是因为患得患失。

三十二岁不结婚的女人会有怎样的后果?


1

和她相识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整家工厂都是背包客的聚集地,他们从巴西、韩国、阿根廷、马来西亚等遥远的国家来,到这里赚旅费,交朋友,谈恋爱,做足一两个月的工便离开,并不做什么用心的停留。

然而我和她不是。

她叫萨奇,清瘦,个子高,一头长发,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活得干净漂亮的姑娘。几年前从日本漂到澳洲,扔掉做厨师的帽子,在珀斯停留两年整,却偏偏活成了不爱热闹的人。

那之后她来到新西兰,爱上了这里的纯净和安逸。她和我讲自己过去的历史,而后感慨,“真想留在这里,一辈子哪也不去。”

我在她对面的流水线打包,哈欠连天地回复着,“是啊,就是赚起钱来太费力了!”流水线督导经过我,戳了我的腰,告诉我“快点做工,不要这么多话。”

那是我刚刚搬到陶朗加时的状态,顶着各方压力逃出了奥克兰,想迅速建立生活,从哪里开始都可以。

陶朗加一向以“十纽币陶朗加”著称,一直以来挑战着全国最低工资的底线,而人们从不抗议,是因为这里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常常在临近城市狂风暴雨时,偏偏这里阳光明媚,像是暴风之眼。

这是四季度假的天堂,但凡决心居住在此的人必定拿着真金和白银,而那些贫穷的人们,东做一点工,西做一点工。

虽生活捉襟见肘,但只要每日踏着朝霞出门再拥着晚霞回家,看了一抹世间不多得的美景,大概也就抵消了身体的疲惫。

跳动的心

像我做工的工厂有数处,只要你有手有脚没有钱,他们的大门就常年向你敞开着。我每天早上出现在工厂里,听那些马上要离开的工友们说“攒好去东南亚旅行的钱啦”或者“下个月要去斐济”,我的心慢了半拍,手也停下来,眼睛撞上督导,那张脸饱受生活摧残的脸又开始出现了咒骂的前奏。

“这就是我要的生活?”我跟对面的萨奇说话,带着将要步入二十六岁的恐慌。

我和这生活之间隔了一层雾,很久都想不通未来里,我是一心工作,还是辞职写作,是自创营生,还是埋头苦干,是回国去繁华的日子里,还是继续留在这里过放羊般的生活?

说罢,我看见她眼角出现的细纹,猜测着她的年龄。

萨奇说,“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然后就一直走,别有那么多顾虑。”

末了,她看穿我的眼神,告诉我,“你看,我三十一岁了,长大没那么可怕。”

跳动的心

三十一岁的单身姑娘在我的家乡会有怎样的体验?

我的国内朋友们从二十五岁开始已经有了嫁人生子的准备,听说那些三十几岁还不着急结婚的都成了“慌张的剩女”。我们一路被劫持着,读书工作嫁人生子,旁人都给出一套“最应该”的版本,踏出和别人一样的步调,这才是最安全的打算。

我在万般忧虑中度过了二十六岁,要知道,就算逃到新西兰,爸妈在电话里说出的“xxx孩子上周结婚了”,很多时候这都不是无心的话。

2

萨奇迅速成为我在这份工厂里最大的收获,她很快步入了三十二岁,是那种看起来充满希望的三十二岁。单身的大龄女青年,脸上却冒出几粒青春痘,笑起来一脸真诚,做起事来干脆利落。

我常常看着她出神,“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姑娘?”

萨奇比我所知道的绝大多数二十岁姑娘活得要热烈得多,她用一年时间就可以做出别人在十年间做完的事。

她在工厂里和所有国家的背包客打成一片,每当工厂有人离开,她便热心组织聚会,potluck的活动让我见识了数国美食。

平时做工累得要死,周末却以满血的姿态度过,从不把时间浪费在被窝里,早早就给我发来爬山的照片,三个月里几乎走遍附近的全部景观。

她热爱参加当地活动,跑马拉松参加义工活动,在当地文化里寻求新的刺激,和小孩子学英文,向房东学习冲浪,在凌晨五点的海滩出现,是唯一的黄皮肤。

她努力赚钱,从工厂离开后尝试数份工作,终于得以停留在新西兰。

她每年为自己安排一次旅行,去年一个人停留在墨西哥,潜水、见朋友、品尝美食,在街头遇见来自美国的帅哥,有了一次三十岁之后高品质的艳遇。

见多了三十岁之后骤胖又堕落的女人,怕死了变老变丑,但突然有这么一个精瘦又热烈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让我预想出了自己生命中即将会来的美好。我在她的生活里,重活了对自己的期待。

我粗鲁地问她,“日本真好,三十岁不结婚都不会有压力。”

她瞪大眼睛,“怎么不会?爸妈也会担忧,社会也有约束,但这件事关乎你自己,你首先要对自己认真,对不对?”

那时读到铁凝50岁时才结婚,铁凝在接受采访时说:

“自己从骨子里还是一个相对传统的人,对婚姻的期待比较高,也才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我宁愿没有,也不要一个凑合的婚姻。婚姻跟人的好坏没关系,好人非常多,但他不适合你,可能你也不适合他,这就是情感的难处。”

我一字一句翻译给萨奇,“是这样的心情吗?”

她点点头,“差不多,我不是不需要爱情,我只是在等一个正确的开始。”

跳动的心

二十五岁之后,对待爱情的态度,大概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从不参与别人的爱情,却给萨奇介绍过一个男朋友,那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老小伙,一直未婚,多年没有女朋友,对于爱情有近乎宗教般虔诚的态度。

而萨奇身边并不乏追求者,但她从不因为寂寞而随便选择哪一个,用同样的心情期待婚姻。

3

她对我说一句话,大意是,与其慌张去找,不如静心享受生命,带着孩子般的心态去体验,人生和爱都应该如此。

我坚决把老小伙推向她,心里想,一个执着找寻真爱的三十岁女人,还有一个四十岁出头“如果不娶所爱之人就坚决孤独终老”的男人,说不定就会成为绝配吧?

我攒了他们的局,却喝了太多,只记得上半场,记得双方从澳大利亚聊到新西兰,从日餐聊到意大利面,从爬山谈到马拉松,却并不提“爱”的话题。而下半场,我喝得歪斜,胡乱讲笑话,断了片。

后来我问萨奇,“他好吗?”

她说,“很好呀,我们这周一起去爬山。”

我八卦,“那……有戏吗?”

她耸耸肩,“我们并不是适合彼此的类型,生命那么长,急什么呢?”

我沉默,为爱情坚守自己的立场,这大概是一个成年女人保护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

一年之余我从她身上收获太多的体会,也开始认真整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人生梳理得条理清楚,并且加进数种精彩,也许这是比“马上去结婚”更令人期待的事。

上周六在超市遇见她,她高声叫我,手提两只大葱,和我说“我的朋友从日本来,我要去给她做饭啦!”

她扒拉着刘海,“哎呀,抱歉我这个造型,刚去冲浪,头发乱死了!”

那一刻怔住,觉得她那样子真美。

嘿,三十二岁不结婚,到底能咋滴啊?!

任她去吧,毕竟她单身也美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