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到底是早一点结婚好,还是晚一点结婚好?

到底是早一点结婚好,还是晚一点结婚好?

发表时间:2021-04-22

【www.qg13.com - 长一点的情感故事】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到底是早一点结婚好,还是晚一点结婚好?,欢迎阅读与收藏。

婚嫁——莫待有花乱折枝

现代适婚标准

电影《非诚勿扰》

秦奋是一个到了适婚年龄的男人,他靠贩卖“分歧终端机”赚了一笔钱,决定开始考虑结婚的事情。他写了一份征婚启事反映他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对于结婚对象的要求。这份直白又诚恳的征婚启事出乎意料地得到了许多女人的欣赏,先后有好几个女人来和秦奋相亲。而这群同样到了适婚期的女人,不同的个性让她们对婚姻有些不同的需求:有的把对方的忠诚摆在第一位,有的要求对方善待自己的子女,有的要求性事不能太频繁,还有的则要求允许自己心里有别人⋯⋯她们对于结婚对象的要求各不相同,却都体现出自己对婚姻的看法。秦奋爱上了空姐梁笑笑,也认同她的交往条件,最后两人终成眷属。

误区指明灯

如今大多数女性都有着自己的事业。二十几岁是恋爱的最佳时机,却往往忙于工作;接近三十岁想谈恋爱了,却发现总也遇不到合适的。一旦抓不住机会,往往拖到三十岁后,慌不择路反而挑不到理想人选。

很多人在挑选结婚对象的过程中都会想:到底是早一点结婚好,还是晚一点结婚好?挑选适婚对象的标准是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实际上,现代适婚标准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来决定。

虽然现代人的适婚标准都不同,但通常还是有一些共同答案的。比如工作稳定、性格良好,经济情况稳定,最好有车有房,不必还贷,本身知识丰富有涵养,父母为人错……大概女人在潜意识里都以为自己是奥黛丽赫本或戴安娜转世投胎,往往在挑选结婚对象时“走马观花”,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不知不觉沦为了“剩女”,或是恋爱谈了不短的时间,却总也结不了婚,甚至每每私下纳闷:我的适婚标准高吗?大家不都这样吗?

乔虹和男友恋爱谈了不短的时间,转眼快三十,最近男友的求婚却又被她拒绝了。双方家长都已经“迫不及待”,可是乔虹却有着她自己的理由。

乔虹和男友在大学时候开始恋爱,选择他的时候就是觉得他虽然现在没权没势,但好在踏实努力,应该是一支“潜力股”。可几年过去了,“潜力股”到现在还潜着,一点浮上来的迹象都没有。大家都说如果男人27岁的时候还没有所成就,那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了。相反,乔虹自己通过努力已经坐上公司高管的位置,看到男友离自己结婚的标准越来越远,乔虹实在不放心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的身上。而男友则对婚姻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觉得两个人只要钱够用就可以,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他也不明白乔虹为什么非要等到自己变成一个“人物”的时候才肯结婚。两人在这件事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婚姻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此对于什么时候嫁、嫁什么人,即所谓的适婚标准定得普遍比较高,甚至有专门的“适婚公式”帮助女性计算适婚时间。传统观念的女性适婚年龄一般在25岁左右。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那么被剩下的概率就非常高了。而男人的适婚年龄多在26~35岁之间:三十岁之前会选择比自己小5岁以内的女性,三十岁之后反而会选择比自己岁数小很多的年轻女子。

这么计算下来,那些在二十几岁有能力有姿色拒绝男人的时候却没有适婚对象的人,会在之后的寻找过程中不断降低自己的适婚标准,才比较容易摆脱单身。

寻找适合自己的适婚阶段

尽管普遍认为的适婚年龄在25岁左右,但是每个人的心智成熟年龄是不一样的,如果在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走进婚姻,是非常不理智的。女人的适婚阶段一般在事业趋于稳定之后,这个时候的女人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对婚姻有渴望,但不会抱有小女生似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男人的要求比较适中,婚姻的质量也会比较高。

经济实力最多排第二QG13.coM

现在的女人开出的适婚标准,动不动就是有车有房有钞票。当然,不排除一些人的结合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就像那些偶像剧中拼命要把女儿嫁给大财团的儿子一样。但金钱恰恰是爱情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再多的财富都可能消失。婚姻最重要的是能够从对方身上感受到幸福,而幸福多半都来自于“给予”和“奉献”,这是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你可以把对方的经济实力纳入你的适婚标准里,它确实能让你的婚后生活少一些顾虑,但是不要将它排在第一位。真心对你好、愿意把哪怕是仅有的一分钱都给你花的男人,才是你要把握的。

编辑推荐

对爱你的人好一点,耐心一点 情感文章


01

朋友和我说起去年母亲节发生的一件事,那会儿她工作满一年了,攒下了一些钱,想着给家人买些东西,于是便在母亲节那天给她的妈妈订了一束康乃馨,还送了一条丝巾。

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她妈妈却在收到康乃馨和丝巾后的那一刻忍不住哭了,抱着她感动地说:“谢谢女儿,我很喜欢。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收到康乃馨。”

那晚,她妈妈特地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全是朋友喜欢吃的,还一个劲儿地夸她,说她长大懂事了,懂得感恩了,还发了一条朋友圈,像是炫耀般地展示了礼物,这让朋友有些不好意思。

回想起这件事,朋友感慨:“想起妈妈那副高兴得不得了的模样,我多少有些羞愧。可能是我平时做得太少,所以她才觉得我送她礼物是份惊喜,认为我长大了懂事了……其实我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女儿,我做得不够多也不够好,父母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却不以为然,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

我理解朋友,正因为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所以才会让家人感到意外,就好像一个常年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突然考了一回60分,家人却高兴得比孩子得满分还开心。

说到最后,朋友坚定地和我说:“我对父母的关爱远远不够,以后我会好好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就像他们对待小时候的我那样体贴入微,满怀爱意。”

02

很久前看过一篇文章,在那个故事里,女生和母亲吵架后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身无分文的她在街上遇到了一位好心的摆摊大妈,大妈送给她一碗免费的馄饨。在那一刻,女生觉得那位施舍给她馄饨的大妈值得她千恩万谢,然而大妈却对她说:“你不必感谢我,我不过是给了你一碗馄饨而已。你妈妈给你做了那么多年饭菜,什么都不求,你最该感谢的人是你的妈妈,而不是我。”

这个故事或许正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故事的主角是你,也是我。

对待陌生人时,我们温和、友善又有耐心,还常常因为别人的一点施舍、一些善意的举动就对他们千恩万谢,觉得他们实在太善良、太好了。

而对于爱我们的家人,我们却常常嫌弃他们,觉得他们唠叨,不通情达理,不理解自己,一个劲儿地想要远离他们,对他们的爱视为理所应当。有时甚至会忽略掉他们对我们的爱,简单粗暴地敷衍他们,态度相当冷漠。

我们常常把好脾气给了陌生人,却把糟糕的情绪留给了父母。

03

在我青春期最叛逆的时候,我时常莫名其妙地冲父母发火,动不动就和他们搞冷战。

那时候我不懂事,总觉得全世界都该围着自己转,而对于父母,我既讨厌又嫌弃,觉得他们始终不能理解我,而我也不能理解他们。

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有和他们进行过二十分钟以上的沟通,电话常常打了五六分钟就挂,就算在饭桌上,我也是冷着脸,虽然对他们有问必答,但态度恶劣。

后来和妈妈谈论起这事,她苦笑着说:“那会儿我和你爸谁也拿你没办法,就只能任你生气发火,忍着忍着,我们也就习惯了。”

如今长大的我,也渐渐学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但是我想,换做是我,我可能忍受不了当年那个叛逆执拗的自己。

为什么父母就能一声不吭地忍下来,默默地照顾我,关爱我?

因为亲情,因为家人之间那一份由血缘关系联结在一起、永远无法割舍的沉甸甸的爱。

04

父母对我们的爱十年如一日,而我们却常常认为理所当然,甚至忽略,我们看似聪明,实则愚笨。

人人都想做盖世英雄,却没多少人替爸妈刷锅洗碗。我们所说的爱,真不能嘴上说说,还要付出行动,好好爱他们。

这份爱等不起,拖不起。世界上有一种无力的悲伤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的生活是在做减法,但我们的爱要做加法、乘法,不要只顾着关心别人,要把温柔和关爱留给最亲近的父母。爱他们多一点,耐心一点,体贴一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活得安心自在。

我们的父母可能是不完美的,但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子女,不是吗?能互相照顾,互相陪伴,理解并包容,将爱化为行动,并陪伴他们度过漫长岁月——真正做到这些,就已经很好了。???

慢一点,慢一点


早晨的时间是充满的,因为每次第一节课之后,还要把孩子从三楼按照顺序带下来,二班领头羊是个慢性子,所以到我们班出现的时候都是几乎全校已经准备好做操或者升旗了,我们班的那个聚光度很高呢。

操场上新画了原点,给班级站队找准位置,孩子们开始没有注意,等通知的时候已经站好了,于是再找对应的位置,搞得乱七八糟地乱哄哄地跟着挤在一起,那边的似乎还不知道干啥,鸭子一样,还有凌乱。

忽然记起那天说的一个句子——兵败如山倒,可不是吗?孩子们在失去方向的时候,一刹那就是乱。其实,这事情可以先广播通知一下,老师们先找好相对的位置,孩子们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尴尬了。

但是,在学校里似乎总是看见那么多人很着急——上课下课奔跑着的孩子,因为玩耍的时间过于珍贵。所以,上厕所的时间有时候都没有留着。

最近为了给一年级辅导,很多孩子眼保健操开始认真点了。他们都是在一种渴望中才能把自己约束吧。孩子就是孩子。总不会为了所谓远大目标而前进,却还是需要一个小小的目标前进……

跟过记者联系了,确定明早新书发布会能够按时举行,孩子已经期待已久了。应该会有一种幸福感吧。下班前,我去画好黑板……

做事做人欠一点好


花开半朵,酒喝微醺,路逢故友。这是古人认为人生中最好的生存状态。

其实,当代的人又未尝不是如此。活着的人生都是一样的,做人做事,与人交往,学会欠一点,这是最好的点。欠别人一些,让别人欠你一些,所有的距亲切都留在微短的差距间,这可能就是最好的状态。给孩子拿钱花时,学着省一些给他们,让他们稍觉不够又能将就着用,让他们隔着你时总是欠着那么一点点,水到渠成,夜半花开,却又意犹未尽。和朋友交往时,开始之初的保留,不妨让矜持多一些,不要竹筒倒豆子合盘倾出,也不尽着对方的性子让他倾情付出。慢火煨粥,淡汽轻雾,是一瓮看似水开了快要滚沸了,却又永远水面微动、咕嘟着不滚的粥靡。稀粥养人,淡水冶情,距离总是美,这才是人生最好的道理。

世界大众之中,活着的态度也是万千不同。人生须尽兴,人生要尽欢,这是一种充满着消费意识的生活哲学。莫使金樽空对月,及时行乐,及时享受人生,这也是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哲学。还有一种,就是人生总要欠一些,做事欠着点,做人欠着些,看似隔着一层,实则身影相随,这也是一种积极生活的道理。

身为父母,我们总想苦一些自己,累一些自己,却把自己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一把手全给予了子女。把无私的奉献当成一种生命的圆满,生怕他们受了委屈,吃了亏,赶不上别人孩子的享受。身为俗人,我们总是想让自己多一些,再多一些钱,再多一些权,再多一些名声;多一些总比少一些要好。结果,被这种邪念引导着,我们的背上又负上很多废旧无用的沉重之物,多了一堆徒令人恶心的排泄物、阿堵物。最后,我们终于可怕地活成了别人的模样,将唯一的生命活得背叛了自己的初衷。

世上虽然有很多的事物,可是,其中有很多的事物并不是给你的。每一件东西,都会有固定的人去拥有、去受用、去损毁它们,成为它们霸道的主人。每个人也一样,都有一些在世上一直等着你的东西归你所有,这是你必须的拥有,是甩也甩不掉的东西,比如身世、家庭、种族和血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看似纷杂,只要悉心观察,你会发现,它们身浸在即将圆满之前的那一刻,才是动人心魄、真美最好。

人也是一样。一个人的生活,都会有出生、初现、显现、成长、成熟、败落的过程,而且,每一个过程都不可逾越。然而,不可逃避,并不等于不能推迟。所以,人生有很多事情,是在延迟中定格在最好的状态:你可以多呆几天在娘的肚子里,温暖如春,这是迟产;你可以天真烂漫,把少年岁月过得充足饱满而且滋润,这是享受;你可以陪着成长的那段时光,让自己更多地成为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这是感受;你更有理由在迟暮之年,用某朵精神的湿润,把一份苍老的岁月,妆成一片美丽的花朵,这是用情。

你看世界之上,大富大贵之人、大热大闹之事,大红大紫之情,到了结尾又有哪几个得到好结果?唯有花开半朵时,恰为美艳如梦;此时此刻,风情万物,情景相溶。这就是把握了迟缓的好处,让最美的时光、最美的面孔,甚至让最醇的时刻再欠上一点点。酒喝微醺,方为最好;喝酒喝的是自己找来的乐子,是送给心情的最好状态,喝多了醉倒,虽然憨态可笑,却会成为笑料;喝少了仍要醒着,又似乎不够尽情尽义,难免有一份难与酒友共醉一场的遗憾。眼瞧着别人横七竖八,胡言乱语,称兄道弟,拍胸抚手,你却一直大醒,失去真情的融入,失去团体共濡的感受,清醒,也是一件特别让心痛苦的事情。看来,欠得太少和欠得太多都一样,不是好事。

人即将巅峰之际,事即将浪高之间,情尽极尽欢那一刻,不论做事业还是做朋友,不论追求成功还是独处享用。此时,要学会让心停一停,让步子慢一些,以此维系这快乐的恒久。这是稍欠一点的好处,薄如冰,一踏即陷;轻如如绒,一抖就散;淡如风,一吹就空;透如纸,一捅就破;恰到好处时,却又不陷、不跳、不抖、不透也不破,完完整整,方方块块。这欠缺、这欠亏的一点点,就是一种好状态,一份好延迟,根本就不是用人生哲学、做事原则、追求正义之类的大道理能去解释得透的大事情。

世界之大,人类之亘,生命之续,皆运转有序,其实就得着了欠缺一点的好处。人生百岁,终有一死,死就是这欠的一点;如果能让人尽情活命,人会在贪婪中把生命的事情弄得糟糕无比。如果让追求事业之心容易满足,将来做再多的大事伟业也不会快乐了;所以,满足就是欠出的一点;失去失败的压迫,任何的事情都不会让人产生变得快乐。花开一朵,终有一败的时候,败,就是度;度,是哲学的术语,就是熵;比最好的状态少一些,比最坏的状态好一些;立足天地之间,既能低于生之最高,又可高于生之最低。万事万物之所以能够得以恒久存续,靠得就是这个不破的法则。

当你是孩子时,让生活欠你一些。欠,可以让你自己去光着脚丫子追、去淋着大雨求,求刻苦上进努力,最终有资格去快乐地享受整个的过程;当你成年时,也要让生活欠你一些,多看看眼前的风光美景,每天接近一点点,虽然能看到、能感到,甚至能触到,却始终不能完全拥有占据;当你年老时,还要做到给予孩子少一些,欠一些,让他们像当年的你,永远能在渴望与期待中,对未来、对自己、对一切充满着希望。

欠一点,就像饥一点、饿一点、渴一点,累一点、苦一点、难一点,酸一点、辣一点、咸一点。身体的冷与热,人性的淡与浓,爱情的敏与钝,会让我们很快走出虚幻的世界,足踏一摊泥水,身淋一身雨珠,认清眼前真实的生活状态。

还是学会欠上一点点才好。也许,对人对事对生命对世界而言,才是众多选择中一份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