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女神,尽是用来错过和缅怀的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男神女神,尽是用来错过和缅怀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七岁,霸道的秦瑶冲着班里同学大喊:“大家听着,汪东城以后是我男人了。除了我,别人谁都不准喜欢他!”
二十岁,秦瑶大二,好不容易爬上了“知音社”社长的位置。上任第一天,她站在礼堂上训话:“以后我们社,必须多排练几首飞轮海的歌。”
二十二岁,毕业后一整年的时间,许多人为工作四处奔波,变成了蚂蚁。秦瑶却为了一个男生,活成了蟑螂。
男生是大四的时候交往的,喜欢上他,是因为他长得干净帅气,笑起来很像她的男神汪东城。
于是明知道对方是典型的花心小白脸,所到之处惊起女生一片,她还是义无反顾,死心塌地地跟在他身边,毕业后,执意跟随他,去同一个城市生活。
二十三岁,站前酒吧里,秦瑶撇掉尊严,仍旧不停乞求着那个男生:“答应跟我在一起,我现在就退掉车票,跟你走。”
小白脸甩开她,从口中抽出一句狠话:“我俩根本不可能!”
她一脸无辜,斜着头问他凭什么啊。
纠结半天,小白脸最终直言不讳,说他看上的妞,要胸有胸,要屁股有屁股,比她强一万倍。
她呆呆地坐在座位上,听他说完,目送他离开,而后一个人提着行李箱,检票,进站,上车。
在对方眼里,那姑娘是女神,而自己不过是凡人一枚。
二十五岁,汪秦瑶有了自己的房子,首付交齐,每个月得还三千多的房贷。
她把几个要好的同事请来家里做客,一个人厨房里忙来忙去,一会儿递过来一份切得东倒西歪的果盘,一会儿端上桌一盘酸甜口的尖椒鸡蛋,递过来几碗夹生的米饭。
洗好锅铲,她走过来和大伙儿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有人从书桌上翻出好几盘磁带,问她:“你也喜欢过他啊?”
她淡淡一笑:“是啊,过去的事了。”
磁带中间,掉出一张照片,上面正是她和小白脸的合照。大家刚想八卦问他是谁,她急忙跑过去捡起照片,随便夹到一本书里,尴尬地转换话题:“咱快吃饭吧,不然菜都凉了。”
二十七岁,几个闺蜜坐在咖啡厅,八卦明星,偷骂老板。
这一年,父母逼迫之下,秦瑶终于和某男婚姻圆满。只是结婚不久,她竟在老公的旧物件里,翻出了对方女神的相片,清秀无比。他的日记本里还写着类似“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的字句。为了此事,她把姐妹们一并找出来,商量对策。
经验丰富的姐妹开始盘问她:“最近他态度是不是变了?经常不着家?对你也没什么耐心法儿了?”
她使劲摇了摇头说:“都说了,那姑娘是他大学时认识的,跟现在没一毛钱关系。”
“靠,那你着什么急啊?我们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呢。”
她欲哭无泪:“知道以后,心里面总是悬着,怕有天给他惹生气了,他还真去找那姑娘。”
“放屁!借他俩胆儿吧,我家那位,还喜欢他无瑕的初中语文老师呢,他怎么不去找她私奔啊?”
“话说,你还怕一过去式的妹子挡你俩中间?万一哪天,你曾经的来找你,你会撇下他跟他私奔么?”
“别矫情了行不,之前去你家,你磁带里头,不也供着你那小白脸的照片么?”
“什么小白脸?叫人家男神!”
……
昏暗的灯光下,她的顾虑和闺蜜的玩笑声,随曼妙的爵士乐,一同飘散。
或许每个人心中,总有一些人擦肩而过。因为交往不深,触碰不到,他们竟成了神一样的人物,完美无瑕。
于是我们不管不顾,一路追随他们的身影和脚步,强势地走进他们的梦。
梦醒了,岁月已过数年,青春消逝殆尽。
等哪天当我们发现,他们其实和自己一样,整日斤斤计较,掰扯柴米油盐,他们自然会从我们心中坠落,变得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凡庸而寻常。
得不到的,往往是最想要的。男神女神,不过是用来错过和缅怀的。
我们真正爱的,还是当下的伴侣,以及有神相伴的那段痴狂岁月:有梦可做,醒不过来。
今年年初,秦瑶整整三十岁了,生过宝宝的秦瑶,经过一年多健身房的锻炼,体态丰满,风韵犹存。
瑜伽房里,她是众多女生心目中的女神,事业成功,家庭和睦,人至不惑,身材依旧。简简单单的几个理由,倒成了这个时代无数女性的追求。
单车室里,一个年轻的单车教练正盯着她,目不转睛。
或许,他暗恋她已久;或许在他眼中,汪秦瑶的形象完美至极,不容置疑;或许等课程结束,他会单独约她出来,请她喝一杯。
可能连她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她竟会成为桥下的风景,别人的梦。
只是,梦终究是梦。
编辑推荐
缅怀母亲
20XX年12月10日下午六点傍晚的时候,母亲闭上了慈祥的双眼,慢慢停止了呼吸,走得那么平静安详,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一生俭朴勤劳、脾气好又心底善良,从没有和村里的街坊邻居吵过架也没有红过脸,差不多从我记事起,母亲整天忙忙碌碌操劳家务。母亲的一生非常不易和艰辛,她经历的苦难、遭受的罪要比普通女人多很多。也是家里穷,哥又身体不好,以前基本都是父亲带着哥出去治疗,那个时候我正中学读书,也就是周末或者假期才能在家帮着做点事,当时小侄女还小也在上学,所以一家子的负担几乎都压在了母亲的身上。她不仅需要安顿好家里人吃饱穿暖,还得忙碌地里的农活。记忆之中差不多在我毕业参加工作之前,我的家就是非常艰难的一种困境,而母亲就是在艰难煎熬中,坚强不屈地依靠自己脆弱的肩膀维持着我们这个家,如今母亲过世了,哥和我包括小侄女作为最亲近的人对母亲永远心存感恩。
母亲作为一个很平凡的农村妇女,纵跨国家解放前后几十年,既经历了国家兵荒马乱的艰难岁月,也经历过改革开放以后生活的美好。她既看透了世态炎凉,也尝尽人情冷暖。母亲心眼好,总是提醒我:世间好人多,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穷富暂且不论,从母亲身上我们学会了为人处世要懂得知恩图报。
也是母亲身体不好,我这两三年几乎就没怎么稳定地上班,身边就经常有不少亲友和村里的邻居说自己孝顺什么的。回忆母亲的一生,前前后后相序照顾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以及单身无依无靠二爷爷他们五位老人安度晚年,又是何等的不易?反过来说,现如今母亲自己慢慢变老需要人照顾了,倘若儿子不敬不孝的话即使不遭报应,那也将是何等的天理不容?记得一位老同学的父亲,在我们有次聚会时对我们说子欲孝,而时不待。说完那位叔叔流下了伤感的眼泪。如今面临母亲永远的离我而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相比母亲对我们从小到大无微不至的呵护,作为子女对老人的照顾远远微不足道。
母亲离世时84岁也算高龄,尽管我也劝自己尽量想开些,但现如今面对母亲的离世,我还是心里莫名其妙无比的悲伤。离开母亲才体会到什么是生活的空虚,什么是精神支柱的缺失。再想想母亲的音容笑貌,也特别再想为母亲剪剪指甲、掏掏耳朵、洗洗脚丫,如今却变得遥不可及。如今才深深体会到没有了母亲,自己就是再长大也是没根的小草。
今天母亲离开我们永远的走了,走就走吧,命归所属,再没有世间疾苦的折磨与煎熬。办完母亲的后事回保定的路上,风儿微微地吹,白云轻轻地飘,回头眺望远远处模糊的家乡,从此缺少了母亲挥手招唤和依依惜别。渐远去,不禁潸然泪下.....
在我母亲辞世治丧期间,各位亲友、同学尤其是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给予宽慰、关爱及帮助,我会感恩于心,永生难忘!悲痛之余,言不及义,敬请谅解,特以此文,也向各位鞠躬致谢!
附:作为长辈都想为后人留下些什么,老人们都希望后人能够生活得好好的,母亲又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呢?引用海子的部分诗歌分享给大家作为共勉: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缅怀祖母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缅怀祖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祖母生于19世纪末,是位个头不高的小脚女人。当然不能下田干活了,但家前屋后的小地块,她还是忙得不错的。蔬菜、山芋花生等等都莳弄得挺好。最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针线活。她七十多岁时,邻居四婶还请她去给孩子做衣裳。她自裁自缝,慢慢悠悠,说不上麻利,却是娴熟。我奶奶只生了我父亲一个,而我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庄上人见我奶奶就夸赞你好福气哦,独子满堂孙!奶奶会笑着应道:福气哦,福气哦。我是长孙,奶奶对我是特别的爱。毫不夸张地说,她对我的爱是无与伦比的,甚至超过了我的父母。
我幼年大多是跟奶奶睡,白天也常跟在她身边。一次随她到地里扒花生,我也嚷着要扒,奶奶不让。趁奶奶放下二齿耙去摘花生,我便拿耙子干起来,结果一下就扒到自己小腿上。至今那小疤痕还在。我几次乐呵呵地对家人讲这小故事。它成了我的美好回忆。奶奶那时还教过我珠算加法,打小九九。她的老家曾开槽坊(酿酒),船来运酒糟时她帮打码子,因而会了这。她娘家就在(南)通扬(州)运河北岸,离我家不远,几乎是隔河相望。
儿时我每年都会跟着她去几回的。特别是农历九月十八那儿有集场,每年奶奶都带着我去,我可高兴了。每回表叔(奶奶的内侄)都会热情招待我们。我幸福的童年和奶奶紧密相连。我小时候比较顽皮,常和同伴三五成群在庄上玩耍打闹,难免闯祸。闯了祸,我父亲并不打我,一般都是教训一番后罚我跪到后屋菩萨柜前反省。不一会儿奶奶就让我起来了,每回都这样。也不管我父亲责怪她:都是你惯的。有时还会加一句:害人。而她则会嘟嚷一句:不要我儿孝顺我噢,只要我孙像我儿噢。
因为当年我父亲打好背包要去参加新四军时,被她拦阻了。这造成我父亲怀才不遇一生不得志窝在农村。所以他曾抱怨他妈妈误了他一生。母子间就有这一点介蒂。依我看,在那烽火连天的时期,一位母亲阻拦她唯一的孩子去参军,在情理之中,实在不能责怪她。我奶奶总觉得儿子不理解她,不够孝顺。所以常说这句话。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长孙我的身上。
我家共九口人,是全生产队人口最多的一家。在那个十分艰难的年代,为了让二老生活好一些,就让他们俩单过了。这比跟我们在一起吃得好多了。我的祖父原本是个生活比较考究的人,所以我奶奶总尽可能常做点好吃的。但凡做了好吃的,奶奶总是把我喊过去,首先盛给我和祖父吃。有时她也招呼我父亲过去吃,但我父亲一般都不去吃。他知道,老俩口弄点好吃的也不容易。有几回包饺子,当我和祖父吃过后,所剩已不多了,让我觉得,她忙活半天可能自己却吃不饱。只要我在家,奶奶从没有不喊我过去的。我若是推辞,奶奶也绝不答应。
我十四岁(虚岁)考上县中后,住校读书六年。我家离学校三十多里地,每次回家都是步行。星期六下午放学后回去,星期日赶回学校上晚自习。路上口渴了就到河边掬两口水。奶奶每每舍不得我,我返校时她常塞一点钱给我,让我去坐汽车。其实,他们的日子苦得很,哪有什么钱啦。当然,我记得,我从没坐过汽车。一是为了省点钱,再则那时汽车很少,很难等。这等车的时间我倒可以走好远的路了。
我初中毕业后考取本校高中,奶奶就问我:上了以后可分工作嘎?这话在我上初中时她就问过了。听到我的回答依然是否定的,虽然不免失望,但她没说什么。我知道,她是多么期盼我能跳出农门有一份工作啊。三年后,当我考上大学时,给了奶奶一个肯定的回答,她无比慈祥地望着我,开心地说:乖乖,这回好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几个孙子也逐渐长大,特别是我毕业参加工作,我们的家境开始好转,我的祖父、祖母过上了较为舒心的日子。让我遗憾的是,由于那时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少不更事,对他们的照应还不够,没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成了留在我心中永远的愧疚和痛楚。
(2015323)
缅怀,释怀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缅怀,释怀,欢迎阅读与收藏。
思念越来越薄,只好写下来。有很多事,缅怀才能释怀。
本来跑去多功能厅看环保大赛,找了个座位刚坐下没多久,突然响起的几个音符组成熟悉的旋律钻到我的耳朵里,是杨宗纬的《其实都没有》。记忆就像诺米骨牌,一旦推倒第一张便非倒到最后一张不可。
那是我回家的第二天,也正好是我爷爷的生日。细雨微寒,我和父亲都没有打伞,也没有带冥币和鲜花,只有我拿了一把铁铲。一路上手机里放的便是这首《其实都没有》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到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我们像没发生事一样/自顾地走在路上等我们到了爷爷的墓地,我的姑姑们已经先到了,坟前堆满了祭品。父亲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接过我手里的铁铲往坟头填了三铲土。我跪在爷爷的坟前,听着姑姑们对我的叮嘱。努力学习之类的话,一如爷爷在世时一样,没有一点改变,只是说话的地点从爷爷的堂屋来到了一堆黄土前。
回家路上,姑姑提议让我和父亲骑着车带着她们一起回家。父亲说我好久不回家,路上想跟我说会儿话,就让姑姑们骑电动车先走了。沉默的走了一会儿,父亲终于开口问我你从小就爱写东西,你爷爷对你那么好,有没有写过你爷爷?听到这个问题,我忽然打了个冷颤,我发现第一次写爷爷竟是一篇悼亡词。对亲人的爱我们总是难以启齿,直到撒手西归那一刻,才一拥而上嚎啕大哭,拼命的将积蓄了一辈子的爱释放出来,希望飘在屋顶的灵魂能把爱意带去天堂。
爷爷去世我没能拥抱那身体的余温,连夜坐火车赶回家,也只是隔着冷藏棺看他最后一眼。回家路上我还担心哭不出来怎么办,所有亲戚都知道爷爷最疼爱的就是我。踏入灵堂那一刻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不由自主淌下的眼泪像没关好的水龙头,嘀嗒嘀嗒个不停出殡那天人很多,送殡的队伍要吹打着在村里转一圈,才往离村子很远的墓地下葬。走在前面的是泣不成声的大伯二伯,还有我的两个哥哥,左右两侧有人搀扶着,好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悲痛上。父亲面无表情地走在后面,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自然也没有人去搀着。路两旁看热闹的人有说有笑,好像在议论着哪个孝子没有哭,哪个孝子哭的最厉害。我抱着四岁半的弟弟走了一路,我的心却依偎在弟弟的怀里,躲避着周围的喧嚣和看热闹的目光。
我的童年有一半都和爷爷在一起。爷爷的木匠活是跟我曾爷爷的义子学的,耍刀弄棍的本领则来自他参加过义和拳的舅舅。小时候特别喜欢新锯下来的木屑的味道,也常常坐在地上抓着锯,锯的另一头是我爷爷。拉锯讲究默契,推拉之间力气要使在一处。沿着墨斗弹在木头上的线,锯条深深陷了进去,而木屑纷纷落下。不拉锯的时候我会在一旁找合适的废木头,用来做我的宝剑和长刀。或者去鼓捣爷爷工具袋里的颜料瓶,每种颜色的粉末都弄一点混在一起,然后,然后就是爷爷欲慈还厉的呵斥。爷爷喜欢唱戏也喜欢看戏,每当哪个村有庙会,我就会跟着爷爷走上几里路去看戏。我当然不是为了看戏,等爷爷看的入迷,我就会偷偷跑到戏台的后面,找个缝隙看戏子们化妆。有时候也能看到四个头上插着小旗龙套站在帷幕后面,只等台上主角一声命令,就立刻跑到台上。这时我会飞速回到爷爷身边,因为台上必定已经翻来翻去打成一团。爷爷说那四个人就是千军万马,我那个时候并不懂数量上的玄奥,只是梦想着以后也能像他们那样,前后空翻身手了得。所以每次回去都吵着让爷爷教我,可是他从我太舅爷爷那里学来的一招半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只留下绳鞭用来强身健体。
绳鞭我跟着爷爷学了好几年,我哥哥也学过,不过我爷爷说我耍的最好。早晨六点爷孙两人便站在院子里,爷爷在旁边喊十字佩红、二郎担山、阴阳手、柳树盘根、边腿我就得拿着绳鞭完成相应的招式。难的是招式之间的衔接,一个不好绳鞭尽头的铁锥就会砸到身上。当然一开始学的时候是木锥,熟练之后才换的铁锥。每次家里来什么客人,我都得被爷爷叫去演练一番。客人一叫好,爷爷便让我来一招这个耍一招那个,当真是一招比一招难。所以客人越叫好,我就越不好。
爷爷去世前几年得了脑血栓,导致了语言障碍。心里想说什么到嘴边就不受控制的变了,开始很生自己的气,后来便时常与人争吵,话也越来越少。记得有一次我刚回家,看到爷爷和一个收废品的发生了争执,争执的根源便是爷爷捡了很多废品堆在家里。一开始家里不让他捡,可是劝不住就随他了。可是随着病越来越深,人也越来越糊涂,家里的废品因为要价太高没人来收,堆的越来越多。母亲又不敢私自给他卖了,就跟收废品的商量好,按爷爷的价钱卖,差价再由我母亲给收废品的。破麻袋本来一个一毛,按一个一块卖。可是等废品都装上车了,爷爷说算错了,应该是一个麻袋十块,拉着收废品的不让人走。看到回家的我,竟然抱着我哭了起来,说所有人都骗他。曾经生产队的大队长,威严的一家之主,从没有人敢违背他的话,现在却抱着我哭的像个孩子。爷爷曾经想跟我一起去一次遥远的南方,去我姥姥那里看一看。我的姑姑伯父们当然反对,我也没有为这件事努力过,长辈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办。可是看到爷爷这个样子,我好后悔,后悔没有在他神志还清醒的时候,陪他一起出去看看。
我愣神的空当,父亲已经在路边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我也搬了个石头坐在父亲旁边。对他说我去年重阳写了一首词,叫《重阳寄歌》:微雨浸秋寒,奈何重阳,不见南飞雁。百万茱萸登高山,思念插遍。金花酒烈慰风尘,多少寂寥直恨不能言。桦木渐削薄,慢刻精雕,丹青绘长刀。含饴弄孙图一笑,谁送终老。黄泉鱼雁不堪载,只寄短歌遥遥到阴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