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g13.com - 潜意识理论情感心理】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寻找恋人,潜意识中是拿父母作为模板,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亲密关系当中,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榜样。我们的择偶标准,我们跟伴侣如何相处,甚至我们未来的家庭模式,都在潜意识中受到父母的影响。
欣欣和大成是一对大学时代的恋人。欣欣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一头乌黑的秀发遮住半边脸,绝对会引起无数男人的遐想,是校园里标准的美女。大成个子不算高,样子不算帅,为何偏偏是他俘获了美女的芳心?在演播室现场,我一直在心里嘀咕。
这也同样引起了主持人的好奇。欣欣笑了:“大学时代追我的男人很多,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有大款,也有帅哥。可我对大款和帅哥都没兴趣。”在众多追求者中,虽然大成并不起眼,但他的稳重诚实吸引了她。“他学习刻苦,为人低调,不招蜂惹蝶,让我有安全感。”
两人毕业后都留在了北京,一个在外企上班,一个进了国营单位。一年后,他们结婚了。婚后,两人矛盾渐显。按照大成的说法,欣欣总是无缘无故跟他吵架。到了婚后第二年,大成因为在单位表现出色提了科长,但经常要加班,还老出差,彼此之间的争吵就越来越多。欣欣对老公似乎也越来越不放心,翻他手机,进他邮箱,甚至有一次一个女同事打来电话,欣欣不仅替大成接了,还问这问那,让大成非常恼火。还有一次,大成在郊区开会,两天不回家,欣欣不放心,竟然一个人开车跟踪到了会议所在地,被大成单位的同事看到了,传为笑柄。这让大成忍无可忍,于是提出了离婚。
在演播室现场,主持人问欣欣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是担心老公有外遇吗?
“我知道他不是那样的男人,可我忍不住。他只要加班,只要出差,我就胡思乱想。我害怕!”
“你害怕什么呢?”
“我害怕他像当年我爸爸那样抛下我们一家不管!”
在我和主持人的追问下,欣欣告诉我们,她的童年一直有个很大的阴影,就是被父亲抛弃。
欣欣的父亲和母亲从前也是大学同学。年轻时,父亲帅气,母亲温婉,被众人称为“金童玉女”。毕业后,父亲也在一家国营单位上班,一开始两口子虽然日子拮据,但也其乐融融。没多久女儿欣欣出生,更给这个三口之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笑声。
大概是为了让母女俩过上更好的生活吧,欣欣的父亲辞职下海了,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但欣欣并不开心,因为父亲每天下班的时间越来越晚,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再往后,欣欣就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吵架,妈妈痛哭,好像爸爸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到欣欣上小学三年级之后,欣欣就基本看不到父亲的身影了。一年后,父母协议离婚,欣欣跟着母亲过,父亲从此杳如黄鹤,再无踪影。
“我恨他!是他毁了这个家!”欣欣暗暗发誓,将来绝对不找像父亲这样的男人。这也就为欣欣在大学时代拒绝大款和帅哥的追求找到了答案:那些人会让她想起不负责任的父亲。而大成的稳重和低调则跟她父亲截然相反,似乎能让她避免重复童年的悲剧。
过去,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被一直认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其实,二者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在某种程度上,两性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延伸和复制,反过来又影响亲子关系。比如,我们的择偶标准就深受父母的影响:倘若父母给了我们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我们在潜意识中就会将父母作为择偶的模板,并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比如,上文提到的婆媳不和就跟这个有关:过分恋母的儿子,长大后都按母亲的标准来择偶,也就特别容易找到跟母亲类似的媳妇。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太太一一曾任国务卿的希拉里,他们的关系一直被外界传为佳话。按照克林顿自己的说法,希拉里的睿智和干练像极了他的母亲。克林顿很爱自己的母亲,他是按照母亲的标准找到希拉里的。当年克林顿出轨,跟白宫女实习生莱温斯基搞在了一起,让全世界瞠目结舌。后来,克林顿坦承:莱温斯基身上风骚、妩媚的一面也跟他母亲很像。换句话说,希拉里和莱温斯基分别代表了克林顿母亲两个不同的侧面,克林顿娶老婆、找情人,都是以母亲为原型的。
精选阅读
别总是和潜意识过不去
痛苦只是心理问题的信号,直面问题才能减少痛苦
首先,我想强调一点:永远不要以为你的问题独一无二,永远不要以为你是最不幸的。实际上,我深谈过的几乎每个人,包括我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或多或少地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我们都是带着心理问题在生活。不同的是,有些人陷在心理问题之中日益消沉,而有些人却能做到带着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
譬如数学家纳斯(电影《美丽心灵》中的男主人公原型),他在年轻时患了精神分裂症,从未彻底治愈,幻觉和妄想一直在纠缠着他,但他带着症状去生活,去思考,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要分清痛苦与问题,可以想办法减轻痛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问题。
太痛苦常常是因为不了解为什么痛苦,而太痛苦又直接导致我们逃避痛苦,恐惧痛苦……最后,我们忽略问题自身,迫切地想消除痛苦,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要带着心理问题去生活,我们必须先改变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认识,明白痛苦与问题的关系。
错误认识之一:“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
“一和异性说话我就会脸红。每次面对异性都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只好落荒而逃。我看别人都是那么镇定,为什么唯独我这个样子?”
“口吃让我痛不欲生。为了治口吃,我什么方法都尝试过了,还是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口吃,我屡屡丢人现眼,每次都有想死的心。看见别人流利地说话,我又羡慕又嫉妒,为什么他们那么自如,而我就这么不幸?”
“我是一名大学生,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断了一节小手指,从此以后特别自卑,觉得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大学里,我非常担心别人会看到我的残疾,总是把手插在口袋里。每次不得不把手抽出来时,我心里都会咚咚地跳个不停……自己的一生就毁在这一节小手指上了。”
“我失恋了,看着别人成双成对地走在一起,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
……
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并且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有大量的“同道”。但人们经常看不到这一点,以为自己的痛苦独一无二,总是感叹“为什么不幸的偏偏是我”,将自己的问题无限扩大化,并将它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用一切资源去纠正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心理问题的人以为自己的问题是洪水猛兽,不敢将它暴露出来,但在封锁自己问题的同时也封闭了自己。久而久之,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最不幸的人了。
口吃者如此。很多口吃者一开始将自己视为最不幸的人,但一旦接触到口吃团体,发现居然有这么多人和自己一样不幸,他的痛苦就减少了一半。
各种社交恐怖症患者也如此。脸红恐怖症者以为天底下就自己一个人一见人就脸红;对视恐怖症患者以为天下就自己一个人“眼神下流”而不敢和人对视……但实际上,患有他们这些问题的大有人在。心理治疗师在治疗社交恐怖症患者时,第一步常常是给他们看其他人的案例,等他们发现有这么多人和他有同样问题时,痛苦就减少了大半。
无论多么古怪的心理问题,基本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同类,没有谁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总有别人和你一样不幸甚至更不幸。
“我们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句话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有道理的。再不幸的人,发现同样不幸的人,总会觉得像找到亲人一样。
错误认识之二:“痛苦都是因为现在”
产生了惧怕、恐慌、愤怒、焦虑、忧愁等负性情绪,我们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个时候,无妨思考一下“为什么”。
一个27岁的女孩写信说,她只谈过一次恋爱,分手后再也不敢谈恋爱了,因为“我很怕失去,很怕那种如坐云端却顿时坠入谷底的感觉,很害怕。”
无数人在恋爱中分手,但多数人后来又开始了新的恋爱,为什么这个女孩“很害怕”而不敢再谈恋爱呢?
一般说来,这可以回溯到童年。这种不敢再谈恋爱的女孩多在童年遭受过严重的分离焦虑的伤害。譬如,父母在自己很小的时候离开她很长时间。甚至,父母一方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种严重的分离焦虑最后化为一种无意识,深埋在她心底,分手重新唤起了她的无意识,又一次诱发了她严重的分离焦虑。于是,她宁愿麻木,也不想再有亲密关系。
恋爱中死去活来的痛苦大多与童年分离焦虑有关。当痛苦时,不要只沉浸在痛苦中,或者以寻找刺激的方式来降低或麻木自己的痛苦,而要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这么痛苦,我重复了童年的什么体验?”
一对姐妹,在同一所大学读书。妹妹失恋后割腕自杀,姐姐从此发誓再也不谈恋爱。她果真坚持了下来,40多岁了仍然单身。
从表面上分析,姐姐可能是因为太内疚,同时又认同了妹妹,以妹妹的身份恨那个男人,也恨所有男人。但是,如果追溯到童年,就可以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们的爸爸辜负了妈妈,有了第三者后和妈妈离婚,也离开了她们。当时,她们一个4岁,一个2岁,正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爸爸的离开给她们造成了严重的分离焦虑,她们一早就埋下了对男性的怀疑和愤怒。妹妹年纪小,更主要产生的是自卑,姐姐大两岁,更主要产生的是恨。
很多人谈恋爱会分手,但妹妹之所以割腕自杀,是因为分手唤起了她2岁时爸爸离开导致的绝望感。而姐姐之所以恨所有男人,并不仅仅是因为妹妹的遭遇,更是因为她心中早就埋下了对男人的恨,妹妹的事情只不过再一次证实了这种恨是“合理的”。
这个27岁的女孩,和这对姐妹,对她们来讲,她们的逻辑看似是合理的,因为成年的体验重复了童年的灾难。
但是,如果她们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惧怕和愤怒究竟从何而来,她们就会明白,自己的惧怕与愤怒是建立在有限的人生体验上,是不合理的。
错误认识之三:“用一切办法减少痛苦”
孔子说,人的认识能力分四个层次,“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以前,我觉得他的话说得非常漂亮,非常有道理,但在我有限的31年人生中,迄今尚未遇到真正的“生而知之者”,我所知道的心理学大师,都是“困而学之者”。
譬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因为提出了患者中心疗法、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概念,被心理治疗界认为是最有贡献的心理治疗家,他对医患关系的论述更是精彩绝伦,关系也成了他的治疗理论的精髓。但是,罗杰斯在成为心理学家之前,一直是非常自闭的,他的妻子是他第一个真正的朋友。他为之痛苦,认真思考人际关系,并最终找到了爱的真谛“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从此,他比绝大多数人更懂得理解,更能接受任何人。
再如,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他提出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森田疗法成为治疗强迫症、社交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的一个非常流行非常有效的疗法,而他自己在读大学时正是一名严重的神经症患者。
再如,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他提出的恋母情结、童年创伤和无意识等成为理解人性的钥匙,而他自己恰恰是一个有严重的恋母情结的孩子。
再如,国内著名口吃矫正专家平易,他自己以前就是一名严重的口吃者。他是在进行自我治疗的时候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不断地颠覆我对孔子四分法的迷信。现在,我更坚信美国心理学家派克的表述“逃避问题及其内在情感痛苦的倾向是所有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我们想逃避痛苦,但痛苦背后的问题恰恰是我们的一部分,须臾不可分离,根本逃避不了。所谓的逃避,只不过是运用种种自欺的方式扭曲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从而减少我们的痛苦。我们以为看不到它们了,但其实它们还是我们甩不掉的尾巴。
而那些直面自己的痛苦及痛苦背后的问题的人,每一次痛苦就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陈祉妍博士说,痛苦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契机。痛苦告诉我们,“你应该改变了”,而那些勇敢地直面痛苦的人,也最容易抓住这个契机让自己的人性产生成长。
要记住,简单地逃避痛苦,必然会陷入自我欺骗。直面问题自身,会将你带向成长之路。
错误认识之四:“我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我们经常以为,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一切,这种错误认识是强迫症、社交恐怖症和口吃等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一位男青年来信写道:
“我是一名出来社会就业已经六年的普通人,但是,我却一直希望我能有不平凡的作为!虽然现在处境也还过得去,但是,我想要更多!对自己也有一定的了解。总结走过的这几年,我意识到自己在个性方面还不成熟!
主要的问题是,我很多时候都不能集中意志思考自己要思考的问题,往往会在思考的时候走神,这样一来,我的效率就很低,想向你请教一下:怎样才能集中意志思考问题?”
一位年轻妈妈写信说:
“我很爱我的孩子,但我有一次居然产生了想掐死他的念头。天哪,我怎么能这么想,我一定是疯了。于是,我拼命压制这个念头,但它现在出来得越来越频繁。我现在都不敢抱孩子了,生怕我控制不住自己。”
这位男青年和这位妈妈的问题有些类似,他们都以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一切。男青年偶尔走神,他就认为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追求。年轻妈妈认为爱孩子就绝对不能产生“想掐死孩子”的念头。
他们都是有了绝对化的想法。人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是没有认识到,我们顶多只能控制自己的意识,但意识只是心理能量的冰山一角,而大量的潜意识压在心底,是我们不能直接控制的。它们会时不时地浮出水面,这一点是必然的。我们不想它们出现,这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要求罢了。
潜意识的特点是,如果我们越想控制它,就越控制不了,它的活动会越频繁。譬如,那位年轻妈妈拼命想压下掐死孩子的无意识念头,这种念头就会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一个人的潜力无限,但一个人的意识能直接控制的范围却很有限。我们要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总是和潜意识过不去,不必为了走神、坏念头等偶尔出现的问题较真。否则,它们就会成为真正的问题。
错误认识之五:“没有它我就一切OK”
很多时候,当我们把一切焦点放到问题上,这个问题就会成为我们拒绝成长的一个替罪羊。
譬如,前面提到的断了一截小手指的大学生,他最后的断言是“自己的一生就毁在这一节小手指上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做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如果他有这一截小手指,那么他的人生就会一切OK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大学生,高考前一只耳朵失去了听力,这没有妨碍他考上名牌大学。但进入大学后,他发现因为听力的缺陷,他在公共场合不能自如地与人交往。于是,他开始把自己自闭起来。不久,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女孩对他也不错,但他认为耳朵的缺陷令他配不上她,于是他一次次地在感情中逃避。
因为不断重复感情的创伤,他最终患了重度的抑郁症,逃避到网络世界里,整日打电子游戏。
那时,他以为,如果没有这只耳朵的问题,他的世界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但是,他的耳朵后来治好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他仍然抑郁,他仍然自闭……最后,他明白耳朵问题不过是一只“替罪羊”,成长是需要勇气的,但他缺乏成长的勇气。于是,耳朵成了他给自己找的一个偷懒的天然理由。等耳朵好了,他只不过少了一个生理缺陷,但其他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有些男孩会把个子矮当作替罪羊,于是拒绝成长;有些女孩会把相貌丑当作替罪羊,于是拒绝成长。他们把一切问题都归罪到自己的某个缺陷上去,经常会幻想“如果……一切OK”。
但是,一些个子同样矮的男孩、相貌同样丑的女孩非常有勇气地去生活,并活得非常成功。一些高大帅气的男孩和一些美貌的女孩却同样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替罪羊而拒绝成长。
你最在乎自己什么缺陷?好好思考一下,它有没有成为你的替罪羊?
你会用“潜意识”谈恋爱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遇到对的那个人之前,当有人问你喜欢什么样的人时,你会思路清晰地告诉对方:“我喜欢个子高高的,皮肤黝黑的,笑起来暖暖的男生。”可偏偏,你爱上了他,他是个小个子,甚至还有个小肚子。或者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可在第一眼见到他时就被深深吸引了,你甚至说不清喜欢他什么,你只知道,你恋爱了。
别以为这样的爱太糊涂,这样的爱,其实才最接近你的本意,和爱情的本质。
每个人都有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尊重与生俱来的欲望,超我是完全社会化的、理想主义的,他严于律己。而自我,是最现实的,它不断调和着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尖锐矛盾,让人能够安全但又被部分满足地活着。为了不激怒超我,自我经常需要将本我的需求压抑到潜意识当中去,不让自己知觉到那份渴望,以平衡自己和现实、和社会的关系。人们做不到完全按照社会的要求去生活,多少要遵从本我的意愿和人类的本性,但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本我的要求去行动,必须要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和社会的纪律。
所以,当人们生长到一定年岁,自我逐渐老练,本我的声音也就慢慢消失了,人们学会了更好地控制本我,按照现实的期望去生活。反映到爱情领域,人们往往挑选的,不是自己真心实意喜欢的人,而是自己应该喜欢的人。
人们越来越理性,以为越来越了解自己,其实是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人们不断恋爱,以为从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从而能够更好地与恋人相处。于是开始为未来的恋情铺陈道路,说起自己只爱什么样的人,又绝不可能爱上什么样的人。可人们不明白,恋爱的很大成分,其实没有经验可言,它是随机的、感性的,而这也正是爱情最精彩的部分。当人们开始按部就班的恋爱,其实真的就只是在“谈恋爱”了。另一方面,人们离社会越来越近,开始将恋爱和恋人作为人生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对另一半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遵从自我的命令:男人要有钱、有房有车、有大城市的户口,女人要漂亮,能做得一手好菜,愿意和自己的家人一起生活。在这个无比崇尚个性化和出位的时代,人们“喜欢”的人却越来越平淡和相近,恋情也越来越公式化和格式化。无论是谁勾勒出来的白马王子,都会是个大众的情人——越来越不能取悦自我,却能够取悦这个社会,和自己身边的人。
没有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只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罢了,当你遇到了对的人,答案就会自动地揭晓,这就是潜意识恋爱。如果你还年轻,只要你觉得自己爱了,无论你遇到的是个什么样的人,都去爱吧,这就是青春献给人们的最好的礼物。
我曾经问过一个稍微有点儿年纪的单身女人想找个什么样的男人,她的答案是有钱,房无贷款,住在市区,有稳定工作,待她好。我继续追问道:“那如果你真心爱上了一个男人,可他根本不符合你的这些条件呢?你还会继续爱他吗?”她淡然地回答:“如果是这样,我根本就不会爱上他。”你看,她已经不会用潜意识恋爱了。
配偶和子女,都是你的潜意识!
你的配偶是你的潜意识
有的夫妻一开始比较相似,但是在一起久了,也会发生分化,一个人发展了一部分心理活动,另一个人发展了另一部分心理活动。
人们对压抑的部分,也就是配偶所拥有的部分,可能是接纳的,也可能是不接纳的。如果是接纳的,两个人在一起就会非常和谐;如果是不接纳的,就会冲突不断。尽管冲突不断,但怎么也分不开。换句话说,人们不是跟配偶冲突,而是跟自己的潜意识冲突。只有跟自己的潜意识“和解”了,夫妻冲突才能消除。
用人格面具理论来解释,一部分心理活动形成一个面具,剩下的部分就是另一个面具,前者是A,后者就是-A。由于A和-A是相反的,容易发生冲突,所以只能二选一。如果选择了A面具,-A面具就会受到压抑。
面具有两种作用,一是自己用,这样的面具叫主体面具,二是用在别人身上,叫客体面具。压抑意味着自己不用,说明它不是主体面具,那就只能是客体面具了。客体面具被投射到别人身上,那个人就成了被压抑的面具的“替身”。
你的子女是你的潜意识
其实,除了配偶,“你的子女也是你的潜意识”。中国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是把子女当作自己的替身,把自己的某个表现不充分(即压抑或半压抑)的面具投射给子女,让子女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使命。有些家长这样做是有意识的,有些家长是无意识的,后者就叫“你的子女是你的潜意识”。
还有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所以对孩子非常失望,竭力改造孩子,自己改造不了就求助于心理医生。这也叫“你的子女是你的潜意识”。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一位家长,自己很优秀,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很优秀,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开始胎教,坐完月子就带孩子去学早教。
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孩子就非常优秀,可是到了中班孩子出现了“行为问题”,不遵守纪律,经常抢别人的东西,跟小朋友吵架,爱哭闹,有时候还尿裤子。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都说跟家庭教育有关,但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没有问题。
家长自己很优秀,说明她有一个“优秀分子”面具(A)。人并不是天生就优秀,或不优秀的,而是既有优秀的一面又有不优秀的一面,家长“发挥”了优秀分子面具,意味着压抑了“落后分子”面具。她对落后分子面具肯定是非常排斥的,她讨厌落后分子,害怕自己变成落后分子,所以努力进取,争做优秀分子。
她越优秀,落后分子面具被压抑得越深,最后连她自己都被骗了,以为自己没有落后分子面具。但从她争当优秀、害怕落后的表现来看,落后分子面具在她身上是存在的。现在,被压抑的落后分子面具被投射到孩子身上。
也许孩子本来并没那么落后,跟其他孩子差不多,但是,妈妈有一个很强的落后分子面具,对落后分子是很敏感的,一下子就识别出了孩子的落后分子特质,给孩子戴上落后分子面具。如果她接纳落后分子面具,她就会允许孩子落后,然后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问题是,她不接纳落后分子面具,她要“消灭”孩子的落后分子面具,于是她就跟孩子的落后分子面具(同时也是跟孩子)进入敌对状态。在敌对状态中,孩子是非常受伤的,他肯定会反抗,结果表现越来越糟糕。
你的父母是你的潜意识
反过来,“你的父母也是你的潜意识”。许多人很讨厌自己的父母,觉得父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很看不惯,试图改造父母,结果跟父母关系很紧张,经常冲突。当一个人觉得父母什么都不对时,说明他把“错误分子”面具投射给了父母。
认为自己是对的,父母不对,才会试图改造父母,说明自己用了“正确分子”面具。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自认为一直正确的人压抑了错误分子面具,然后把它投射到别人身上,对别人的错误神经过敏。
你的兄弟姐妹是你的潜意识
“你的兄弟姐妹也是你的潜意识”。都是遗传父母的基因,兄弟姐妹的性格差异却可以非常大,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只“继承”了一部分,而压抑了另一部分。如果把兄弟姐妹合在一起,就会比较接近“家族性格”。
由于每个人都只继承了一部分,压抑的部分就体现在别人身上,所以兄弟姐妹互为潜意识。如果兄弟姐妹关系和睦,说明每个人都接纳自己没有(其实是压抑)而对方有的部分,接纳差异。如果兄弟姐妹水火不容,说明每个人都不接纳自己的潜意识。
你的同事是你的潜意识
“你的同事也是你的潜意识”,除非你对他没有感觉,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如果有,他很可能就是你的潜意识。如果他令你爱恨交加,那他肯定是你的潜意识。
你的敌人也是你的潜意识
最后,“你的敌人也是你的潜意识”。人们把自己不接纳的面具投射到别人身上,很自然地就会像不接纳自己的面具那样不接纳那个人,然后排斥他,讨厌他,打击他。如果对方也把自己不接纳的面具投射到你的身上,两个人就对上了。
你身边的人都是你的潜意识
综上所述,“你身边的人都是你的潜意识”。他们是你的替身,是你的投射,是你的镜子,他们把你的面具外化,让你看清自己。你喜欢他们,或者讨厌他们,都跟他们没关系,只说明你喜欢自己,或者讨厌自己,也就是接纳自己,或者不接纳自己。